州县帮贴旗丁的津贴,就其性质而言,是私相授受的相沿陋规,无涉国家正赋;若经督抚奏请、皇帝降旨允准,则是背离祖制、有损朝廷形象的额外加派。因此,嘉庆明发谕旨申饬蒋兆奎:“此新增一斗之粮著为定额,与加赋何异?其事断不可行!”③十月,再降明旨斥责两江总督费淳加增津贴银米的建议与蒋兆奎名虽异而实则同,“是非加赋而何”?④。
评分清代国家每年财政收入,地丁、关税而外,惟盐课为大宗。这是因为盐为生活日用所必需而所费无多,清代又是人口急剧膨胀的时期,所以销路宽而输课较易。产盐之地,各省不同,云南、四川产于井,河东(山西)产于池,其滨海省份,如两淮、两浙、长芦、山东、闽粤等处,则产于海。清朝大体沿袭明制,在各盐区设盐政衙门,执掌从食盐的招商颁引、征收盐课到产运行销,而行盐各省地方行政官员,上自督抚,下至州县卫所,也有疏引缉私之责。
评分 评分盐务陋规,当时亦称盐政陋规,通常简称盐规,其名目繁多,不一而足,简而言之即借办理盐务之名向盐商索取正课之外名目繁多的规费。康熙年间卢询《商盐加引减价疏》中说:“各衙门额规,千头万绪。盐院盐道等,固其本管官,额规决不可缺,而行盐地方,文官自督抚以至州县杂职,下及胥役,武官自提镇以至于把,下及兵丁,莫不皆有额规。而额外交际诛求,又复不可计算。各项费用,总皆增加于盐价之上耳。”
评分 评分《清代官场透视:以乾隆朝陋规案为中心》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丛书》系列著作之一,主要以清代官场普遍存在的“陋规”为切入点,阐述了乾隆朝典型陋规案的始末,审视了陋规案的立法缺位和执法畸重问题,剖析了陋规不能尽革的深层次原因。作者认为,陋规的泛滥实为导致清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具有典型认识价值的乾隆朝陋规案展现出清代官场内幕的真实细节,并启示人们,陋规固然必须综合治理,而政治体制的改革尤须先行
评分 评分 评分盐务陋规,当时亦称盐政陋规,通常简称盐规,其名目繁多,不一而足,简而言之即借办理盐务之名向盐商索取正课之外名目繁多的规费。康熙年间卢询《商盐加引减价疏》中说:“各衙门额规,千头万绪。盐院盐道等,固其本管官,额规决不可缺,而行盐地方,文官自督抚以至州县杂职,下及胥役,武官自提镇以至于把,下及兵丁,莫不皆有额规。而额外交际诛求,又复不可计算。各项费用,总皆增加于盐价之上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