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但蒋兆奎仍以旗丁运费入不敷出,再三再四上折申辩,同时,坚辞漕运总督,请皇上另简贤员更替。⑤嘉庆遂再降明旨,严斥蒋“其意总在加赋、借帑,坚持己见,执拗不回”,而且竟敢“忿激求去,效明季挂冠之状”⑥。不过,有些话在明发谕旨中还不便明说,皇帝就以朱批形式与蒋兆奎继续论辩。蒋折称:“譬如医病,然病势颇重而药力甚微”,指的是漕运弊端积重难返,皇上“调剂”旗丁,不过“每载米一石,议给米二升”以及多带南北土宜,免其上税之类,力度太小。嘉庆在此句旁批谕:
评分盐务陋规,当时亦称盐政陋规,通常简称盐规,其名目繁多,不一而足,简而言之即借办理盐务之名向盐商索取正课之外名目繁多的规费。康熙年间卢询《商盐加引减价疏》中说:“各衙门额规,千头万绪。盐院盐道等,固其本管官,额规决不可缺,而行盐地方,文官自督抚以至州县杂职,下及胥役,武官自提镇以至于把,下及兵丁,莫不皆有额规。而额外交际诛求,又复不可计算。各项费用,总皆增加于盐价之上耳。”
评分 评分 评分康熙年间,特别是康熙晚年,各地普遍存在的盐务陋规,不仅极大地败坏吏治,加重盐商负担,而且由此导致的盐课正额连年亏欠、库帑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正常的财政收入。雍正即位后,从弥补库帑亏空急务出发,降旨命地方督抚大吏密查所有地方情形。各省督抚以及管理盐政、榷关的官员开始密奏各地的钱粮亏空及收受火耗、盐规和税规的情况。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诺岷等提出“火耗归公”为中心的具体而可操作的实施方案,雍正极为赞赏,并形成了以耗羡归公的方式一举解决弥补库帑亏空、增给官员养廉和留给地方办公费用的田赋改革思路,至雍正中期才完成了至今为人称道的耗羡归公改革。与提解火耗同时进行的还有盐务陋规和税务陋规的改革,所施行的思路与火耗归公大体一致,即朝廷不颁布统一的带有强制性的谕旨命各省督抚及盐政、税关监督执行
评分盐务陋规的缘起,最初往往出于办公开支或兵弁巡缉私盐的需要,盐政衙门和地方督抚向盐商摊征一定的银两或者物品,所以说盐规的少量存在,就官员俸禄微薄、地方公费短绌而言,不能不说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日久相沿,踵为故事,递年增加,竟成为数额巨大,乃至高于盐课正额的盐务陋规。
评分盐务陋规,当时亦称盐政陋规,通常简称盐规,其名目繁多,不一而足,简而言之即借办理盐务之名向盐商索取正课之外名目繁多的规费。康熙年间卢询《商盐加引减价疏》中说:“各衙门额规,千头万绪。盐院盐道等,固其本管官,额规决不可缺,而行盐地方,文官自督抚以至州县杂职,下及胥役,武官自提镇以至于把,下及兵丁,莫不皆有额规。而额外交际诛求,又复不可计算。各项费用,总皆增加于盐价之上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