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
简体网页||
繁体网页
[荷] H·弗洛里斯·科恩 著,张卜天 译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9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7737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11998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科学源流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56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是一部关于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著作,出版后即确立了其经典和地位。它如同一部百科全书,系统地考察了自19世纪以来科学史家们关于科学革命的实质和原因的大约60种观点,并对其特点和不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不仅涉及如何解释和看待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科学成就,而且也涉及 科学革命根植于哪些哲学、宗教、社会土壤,如何永远改变了我们理解自然界的方式,以及为什么科学革命发生在17世纪的西欧而没有发生在古希腊、中国和伊斯兰世界等诸多议题,从而大大有助于我们对近代科学的思想、社会和文化起源的理解。《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是科学革命研究者的必读著作,也可供关心现代世界兴起的读者阅读。
目录
致谢
重要作者列表
第一章 “一个近乎全新的自然”
第一部分 定义科学革命的实质
第二章 大传统
2.1 “诸科学革命”与科学革命
2.2 理解近代早期科学起源的最初尝试
2.2.1 康德的“思维方式的革命”
2.2.2 开始向科学的过去学习:威廉?休厄尔
2.2.3 关于近代早期科学起源的实证主义图像:恩斯特?马赫
2.2.4 迪昂论题
2.3 塑造科学革命概念
2.3.1 重新考察原始材料:安内莉泽?迈尔
2.3.2 戴克斯特霍伊斯与自然的数学化
2.3.3 “从‘大约的’世界到精确的宇宙”:柯瓦雷的科学革命观
2.3.4 伯特与自然的数学化
2.4 概念的拓宽
2.4.1 四位伟人:观点的比较与交流
2.4.2 新问题与新一代
2.4.3 巴特菲尔德与霍尔夫妇:英国的看法
2.4.4 库恩与科学革命
2.4.5 科学革命作为一个过程:韦斯特福尔对近代早期科学起源的构想
2.5 结论:连续与断裂的权衡
第三章 更大背景下的新科学
3.1 新科学及其新方法
3.1.1 科学方法史中的陷阱
3.1.2 从证明性科学到试探性科学
3.2 新科学及其新时间框架
3.2.1 权威在科学中的作用逐渐消失
3.2.2 科学朝着未知的未来重新定向
3.2.3 科学何时变成了累积性的?
3.2.4 从自然哲学到科学
3.3 新科学与旧魔法
3.3.1 近代早期科学的“玫瑰十字会”观念
3.3.2 17世纪科学中的玫瑰十字会员、化学家和炼金术士
3.3.3 难以把捉的争论核心
3.3.4 科学革命与世界的祛魅
3.3.5 关于近代早期科学理性的争论
3.4 新科学与“人造自然”的产生
3.4.1 近代早期实验的本性
3.4.2 科学仪器的兴起
3.4.3 科学的应用:观念与实在
3.4.4 对女性自然的征服
3.5 社会背景中的新科学
3.5.1 新的科学规范
3.5.2 社团和大学
3.5.3 赞助
3.6 欧洲历史中的新科学
3.6.1 科学革命与17世纪的危机
3.6.2 科学革命与封建制度的解体
3.6.3 “科学革命在西方文明史中的地位”
3.7 结论:从“自明的光环”转向“杂乱的偶然性”
第二部分 寻找科学革命的原因
第四章 近代早期科学从先前的西方自然思想中产生
4.1 第二部分导言
4.2 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古希腊?
4.2.1 希腊科学的某些主要缺陷
4.2.2 跨越门槛所需的帮助
4.2.3 衰落问题
4.3 中世纪科学与科学革命
4.4 近代早期科学从文艺复兴思想中产生
4.4.1 哥白尼主义
4.4.2 人文主义的影响
4.4.3 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变革
4.4.4 赫尔墨斯主义与新柏拉图主义
4.4.5 怀疑论的复兴
4.5 “内部”路线的收获
第五章 近代早期科学从西欧历史事件中产生
5.1 宗教与近代早期科学的兴起
5.1.1 霍伊卡与《圣经》世界观
5.1.2 默顿论题
5.2 近代早期欧洲的积极生活
5.2.1 奥尔什基与柯瓦雷论科学家对欧洲萌发活力的回应
5.2.2 赫森论题:近代早期科学与资本主义
5.2.3 默顿论17世纪的科学与技术
5.2.4 齐尔塞尔与近代早期科学的社会根源
5.2.5 霍尔对“外部”解释的反驳
5.2.6 近代早期科学的工匠起源:一种临时评价
5.2.7 时间革命:兰德斯与柯瓦雷
5.2.8 霍伊卡与航海大发现
5.2.9 爱森斯坦:科学从抄写走向印刷
5.3 本-戴维与新科学的社会合法性
5.4 “外部”路线的收获
第六章 近代早期科学未在西欧以外产生
6.1 恰当定义问题的最初尝试
6.2 伊斯兰科学的衰落
6.2.1 关于伊斯兰科学的一些基本事实
6.2.2 冯?格鲁内鲍姆与穆斯林共同体在律法之下的维护
6.2.3 萨耶勒与科学和宗教的调和失败
6.2.4 桑德斯与蛮族破坏的影响
6.2.5 一些结论和建议
6.3 李约瑟作为跨文化科学史的先驱
6.4 非西方科学对科学革命的贡献
6.5 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
6.5.1 中西方科学的异同
6.5.2 李约瑟的关键问题及其回答
6.5.3 李约瑟的批评者提供的其他观点
6.5.4 一些结论和建议
6.6 比较路线的收获
第三部分 总结和结论:“真理的盛宴”
第七章 科学革命概念50年
7.1 第三部分介绍
7.2 科学革命概念的兴衰
7.3 对未来科学革命观的想法
中译本补遗(2012年)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前言/序言
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用户评价
评分
☆☆☆☆☆
物流不错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本书在科恩的学术生涯之中可以看作一次宏大的“文献综述”,主要是整理前人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作出讨论、评价;此后基于这本书的成果,科恩将自己对于科学革命的看法写成了《近代科学如何产生:四种文明,一次17世纪的突破》,其荷兰语简写本《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也已由张卜天译出 。
评分
☆☆☆☆☆
评分
☆☆☆☆☆
除去作为简短导言的第一章,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定义科学革命的实质”“寻找科学革命的原因”和“总结和结论:‘真理的盛宴’”。其中,第三部分较为紧凑,一、二两部分则各占去了全书篇幅的将近一半。从前两部分的标题之中,就可以初步知晓科恩的研究进路:首先厘清科学革命“是什么”,然后探索科学革命之“为何”。 在第一部分一开始,科恩就明确区分了“诸科学革命”与特指的“科学革命”,并表明自己主要面对的是后者。这种选择与作者本人的立场有关:在他看来,“诸科学革命”“代表一种关于科学发展进程的哲学观念” ,而特指的“科学革命”则“代表关于科学史上一个片段的历史观念” 。科学革命严格地只有一次,几乎是发生在一个瞬间,数学化的方面比其它任何方面在其中得到了更多的强调,就好像包含在数学化之中的因果关系就足以解释科学革命的一切表现与影响。第三,科学革命发生于观念领域,独立于社会、政治、宗教、经济和技术的诸因素。从本书的微观结构上看,科恩往往首先综述某位科学史家在某一问题(问题本身按照科恩本人的学术关切来编排,详见本文1、2节)上的重要观点,然后引述别人的相关观点进行评价,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往往是一条“中间路线”)。拿国内出版的另一本同类著作,克拉夫的《科学史学导论》 做比较就能看出:克拉夫倾向于做一种类似于“元历史研究”的工作,即较为抽象地讨论科学史作为一种历史所包含的诸种问题(如历史的客观性问题);而科恩则充分运用了丰富的文献,在一阶、二阶、三阶问题之间穿梭自如,往往能够从编史学的抽象讨论“沉到”下层的科学史基本问题中去,从而使读者在每一个层面都有所获益。可贵的是,本书既像一本百科全书那样包含了有关科学革命的几乎全部重要论题和观点,又避免了百科全书的那种平铺直叙的“无偏见的偏见性”,因而比任何一本纯粹描述式的“科学史学史”或一本“一家之言”式的科学史原著更适合作为科学史领域的入门。如果说诸科学史是各种样态的“看”的话,科恩意义上的编史学就是一种“反思综合”。总之,科恩在《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一书中展现出了强大的驾驭文献的能力;在有所取舍和侧重地评介以往科学史家的工作时,他充分地展现了论题的深度,打通了问题的不同层面,并且真正地做到了立场的中肯。他的史观温和而又不乏明鉴,读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自然也就学会了“如何去读”任何一本科学史著作,具体地说,就是能够准确地抓住作者的核心观念、迅速地与其他科学史家的观点建立起联系和比较,这种能力是多数同类著作所不能够赋予读者的。更为可贵的是,通过对各家观点的引述探讨,科恩时常能够揭示出“观念之网”中尚待填补的空缺,即可能作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这使得本书既是科学史研究的极佳入门,又是一本始终“上手”的指南。
评分
☆☆☆☆☆
初到19世纪末,对应于科学的职业化和科研机构的增加,第三次科学革命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对应于工业实验室的出现和科学研究大规模地用于生产,第四次科学革命始于二次大战,特征是政府对科研的大规模资助及集体的研究方式。而现在一般的科学史著作中,以库恩或布拉什或柯恩的这种方式来指称第二次科学革命或四次科学革命的分期的作法却已经很少见了。
评分
☆☆☆☆☆
作者是研究科学革命的专家,译者翻译了十几本专著,佩服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