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前沿: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生物学进展

生命科学前沿: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生物学进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邓子新,喻子牛 编
图书标签:
  • 微生物基因组学
  • 合成生物学
  • 生命科学
  • 基因工程
  • 生物技术
  • 基因组学
  • 生物信息学
  • 前沿科技
  • 分子生物学
  • 生物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04589
版次:1
商品编码:1146084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生命科学前沿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70
字数:7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生命科学前沿: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生物学进展》是《中国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一书的姊妹篇。与上一《生命科学前沿: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生物学进展》不同的是,《生命科学前沿: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生物学进展》及时反应了近几年来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取得的新进展,也引入了合成生物学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内容。书中收集了我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方面知名专家撰写的综述论文34篇,涉及农业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工业微生物、环境微生物、合成生物学及其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生命科学前沿: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生物学进展》内容选题新颖、论述全面、实用性强,可供从事微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人员、教师和研究生参考。

作者简介

  邓子新,1957年生,湖北房县人,198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1988年在英国东英格兰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Member,CAS)、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Fellow,TWAS)、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Fellow,AAM)。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组织专家委员会(GIM-IC)委员。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组成员;Chemistry&Biology、Applied&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国内外刊物副主编或编委。长期从事微生物代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攻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化学生物学,打开DNA硫化修饰新领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150余篇学术论文。蝉联2005、2006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先后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5)、瑞典国王Baudouin奖(1996)、上海市劳动模范(200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8)、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何梁何利奖(2012)等奖项。
  
  喻子牛,1941年生,武汉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专家。现任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重点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农业领域咨询专家。1964年华中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本科毕业,接着攻读陈华癸院士的研究生,1968年被派遣到武汉微生物农药厂工作并任工程师、车间主任,1981年调回学校先后任土壤农业化学系系主任、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检中心副主任等。六十年来一直从事苏云金芽胞杆菌研究,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金、863、948、国家攻关项目等,以及WHO、澳大利亚、美国杜邦公司等国内外项目5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奖项共12项。发表学术论文380多篇,其中SCI论文150多篇,撰写《苏云金杆菌WG001著、教材和译著18部。培养了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共180多人。开发的“基因工程杀虫剂WG001”等5种产品转让到11个省生产。被评为国家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国家引进智力先进个人、湖北省科技精英。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微生物合成生物学(6篇)
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黏细菌基因组:从天然产物发掘到合成生物学
基因组学与合成生物学对天然产物药物发现与创新的启示
藻胆蛋白色素化与生物合成
微生物单细胞及单细胞基因组技术研究进展
分析、合成与构建最小微生物基因组
农业微生物基因组学(6篇)
巴氏杆菌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黄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子及其对植物先天免疫的作用
转录组学揭示苏云金芽胞杆菌芽胞形成和杀虫晶体蛋白高效表达的代谢调控
球形芽胞杆菌的种群遗传结构、代谢和系统发育
香蕉尖孢镰刀菌枯萎病相关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揭秘植物根际碳沉积与土壤微生物的内在关系
医学微生物基因组学(6篇)
基因组流行病学及其在细菌性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
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网络与药物靶标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研究进展
沙门氏菌基因组学分析与食品安全
艾滋病病毒HIV-1准种变异及耐药突变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口腔微生态宏基因组学研究
工业微生物基因组学(6篇)
微生物基因组工程研究进展
黄酮类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生物学技术
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组学研究进展
酶定向分子进化:拓展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的功能空间
热袍菌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酿酒酵母功能基因组学及代谢功能优化研究进展
环境微生物基因组学(6篇)
嗜盐古菌基因组:从遗传、代谢到生物技术
环境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趋势及其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石油烷烃降解细菌的组学研究进展
合成生物学在微生物控制有机污染中的应用与展望
海洋放线菌基因组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木腐菌木质素降解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生物学研究方法(4篇)
基因组挖掘驱动的新颖天然产物发现
海洋环境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策略和进展
代谢组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全基因组指纹打印机

前言/序言


好的,下面为您创作一本不涉及《生命科学前沿: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生物学进展》的图书简介,聚焦于其他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话题,力求详实且自然流畅。 --- 《细胞信号转导的精密调控与疾病机制解析》 图书简介 一个细胞如何感知世界,做出精确反应?生命活动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在生命体的宏伟架构中,细胞是执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然而,细胞并非孤立的实体,它们必须不断接收来自细胞外环境和细胞内部的复杂信号,并迅速作出适应性的、高度精确的生物学响应。这些信号的接收、传递、放大、整合乃至最终的执行过程,构成了生命活动中最核心的“语言”——细胞信号转导系统。 本书《细胞信号转导的精密调控与疾病机制解析》,旨在系统、深入地剖析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最炙手可热的领域之一: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健康维持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我们不聚焦于宏观的基因组测序或宏大的合成设计,而是将目光聚焦于分子层面的动态交互与调控艺术。 核心内容聚焦:跨越经典与前沿的信号网络 本书的结构设计旨在构建一个从基础理论到尖端应用的知识体系,深入探讨以下几个关键板块: 第一部分:基础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器与原理 本部分奠定理解信号网络的理论基石。我们将详尽阐述细胞膜受体(如GPCRs、酪氨酸激酶受体RTKs)如何捕获外部信号,以及信号分子如何引发胞内第二信使(如cAMP, IP3, Ca2+)的级联放大效应。重点章节将深入分析激酶与磷酸酶的动态平衡,这是决定信号走向的“开关”。我们将剖析MAPK通路、PI3K/AKT/mTOR通路等经典路径的分子结构、激活机制及其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中的经典角色。 第二部分:细胞骨架与机械信号的整合 现代信号转导研究已超越纯粹的生化反应,开始强调机械力学(Mechanotransduction)的重要性。本部分着重探讨细胞如何感知物理刺激——如细胞外基质的硬度、剪切应力或细胞间的物理接触——并将这些机械信号转化为可执行的生化信号。我们将详细介绍整合素(Integrins)如何作为桥梁,连接细胞外环境与细胞内部的信号通路,以及细胞骨架(肌动蛋白、微管)如何在信号的整合与传递中充当动态支架。 第三部分:信号交叉与时空精度的调控 一个细胞内并非只有一条信号通路在工作,而是存在一个由数百条通路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本部分的核心在于解析信号的“串扰”(Crosstalk)和“整合”。我们探讨不同信号通路如何相互影响、交叉调控,以确保细胞在面对多重刺激时,能够输出最优化的生理反应。此外,信号的时空精度至关重要,本书将介绍如何利用分子支架蛋白、信号体(Signalosomes)的组装,实现信号在特定时间点、特定细胞区域的快速、定向传递,避免“噪音”干扰。 第四部分:信号转导失调与重大疾病机制 信号通路的失衡是几乎所有复杂疾病的共同特征。本部分将信号转导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病理生理学研究中。 癌症信号学: 详细分析驱动性突变(Oncogenic Mutations)如何“劫持”信号通路,例如HER2的过度表达或RAS的持续激活,如何打破增殖与凋亡的平衡。同时,我们将讨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靶向疗法背后的信号学原理。 神经退行性疾病: 探讨信号传导障碍如何导致神经元死亡,例如阿尔茨海默病中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与信号通路(如GSK-3β)的异常激活,以及突触可塑性依赖的信号机制受损。 代谢性疾病: 解析胰岛素抵抗中,胰岛素受体信号传导的下游缺陷,以及关键代谢调节因子(如AMPK)如何在能量状态变化时调控细胞命运。 第五部分:前沿技术与解析工具 要解析如此精密的分子机器,需要尖端的成像和分析技术。本书将专门介绍当前用于研究信号转导动态过程的先进方法,包括:基于荧光探针的实时成像技术(如FRET/BRET用于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光遗传学工具(Optogenetics)如何实现对特定蛋白活性的精确光控开关,以及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位点分析在绘制大规模信号网络图谱中的应用。 本书特色与价值 本书的撰写遵循严谨的学术标准,并致力于提供高度的临床相关性。它不仅仅是对现有知识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1. 深度与广度的平衡: 兼顾经典信号通路的基础理论深度,同时覆盖当前新兴的机械信号、细胞器间通讯等热点领域。 2. 侧重机制而非数据: 与侧重于高通量数据分析的书籍不同,本书着重于“为什么”——即分子如何协同作用,以实现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帮助读者建立清晰的因果链条。 3. 面向多学科读者: 适用于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工程、药理学以及临床医学等领域的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对于希望深入理解细胞基础调控机制的研究工作者而言,本书是构建全面知识体系的理想参考。 通过阅读《细胞信号转导的精密调控与疾病机制解析》,读者将能掌握洞察复杂生命现象的分子语言,为理解人类健康与疾病的根本奥秘奠定坚实的基础。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设计风格简洁大方,封面上的线条流畅而富有动感,仿佛在描绘生命奥秘的无限延伸。我一直对能够解释生命底层逻辑的科学学科情有独钟,而微生物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正是这两个极具颠覆性的领域。前者如同打开了探索微观世界遗传信息的钥匙,后者则赋予了我们改造甚至创造生命的强大力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微生物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在病原体追踪、代谢工程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我也期待它能详细介绍合成生物学如何从基础理论走向实际应用,例如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工厂,或者开发新型的生物传感器。这本书能否为我勾勒出这些领域发展的蓝图,并引发我对生命科学未来走向的深度思考,这是我最关注的。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着实令人印象深刻,纸张的触感细腻,印刷清晰,即使是复杂的图表和公式也能一览无余。书本的整体感觉有一种沉甸甸的学术厚重感,这通常意味着里面蕴含着扎实的研究成果和深入的分析。我一直认为,科学进步就像一个不断攀登高峰的过程,而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无疑是当下这个攀登过程中的两个最激动人心的前沿阵地。微生物作为地球上最古老、最庞大的生命群体,它们的基因组中隐藏着太多的秘密,而合成生物学则赋予了我们改造生命、创造生命的新能力,这种结合产生的能量是难以想象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那些复杂的科学术语和理论迷宫,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微生物基因组学的最新发现,以及合成生物学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和潜在影响。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简洁却不失科技感,金属质感的蓝色背景衬托着一串螺旋上升的DNA双螺旋,仿佛预示着书中探索的无限可能。拿到手中的厚度也让我感到惊喜,这意味着内容会非常充实,绝非泛泛而谈。我一直对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兴方向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这两个交叉领域,总觉得隐藏着巨大的突破潜力。想象一下,通过操纵微生物的基因,我们或许能制造出全新的药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创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体,这听起来就像科幻小说一样令人激动。虽然我目前并非专业的科研人员,但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从未减退。我期待这本书能以一种既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带领我深入了解这些前沿领域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它是否能够激发我的思考,让我对生命科学的未来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我对此充满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意味,‘前沿’二字暗示着它所涵盖的内容绝非陈旧的知识,而是当前科学界最活跃、最具创新性的研究方向。‘微生物基因组学’让我联想到对生命起源、进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奥秘的深入挖掘,而‘合成生物学’则勾起了我对生命设计与创造的无限遐想。作为一个对科学发展充满好奇的读者,我渴望了解这些领域是如何相互促进、融合共生的。这本书能否为我揭示微生物基因组学在理解生命本质方面的最新进展?它又是否能让我窥见合成生物学如何通过工程化思维,构建出全新的生命系统,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好地把握生命科学的脉搏。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一股扑面而来的信息量让我感到既兴奋又敬畏。书页中跳跃的科学术语和复杂的图示,似乎都在诉说着生命科学领域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我一直对那些能够“重新定义”我们对生命认知的学科充满兴趣,而微生物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无疑属于这一范畴。从解开古老微生物的遗传密码,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编写”新的生命功能,这些听起来就像是科学的魔法。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是否能够以一种系统性的方式,梳理出微生物基因组学在揭示生命运行机制方面的最新突破?它又能如何清晰地阐释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医药、环境保护、能源生产等领域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路线图,指引我了解这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进展。

评分

正版

评分

这本书非常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微生物领域,特别是基因组和合生生物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可以较为方便的了解国内同行的研究内现状,是一本难得的佳作。推荐购买阅读!!

评分

好书 值得分享好书 值得分享

评分

生物学的方向!!!改造生物合成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了!!!

评分

额,这书,编的,实在是,太粗糙了。。。。。。纯粹就是论文汇编。。。。。。

评分

一般普及资料,更像会议论文,合成学讲的较少,有点失望。

评分

这本书非常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微生物领域,特别是基因组和合生生物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可以较为方便的了解国内同行的研究内现状,是一本难得的佳作。推荐购买阅读!!

评分

一般普及资料,更像会议论文,合成学讲的较少,有点失望。

评分

I feel very good!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