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保尔·芒图(Mantoux P.) 著,杨人楩,陈希秦,吴绪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出版社
ISBN:9787100011167
版次:1
商品编码:11139980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83-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7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十八世纪产业革命》是一部研究十八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发生和发展历史的著作,在法英等国享有盛誉,有经济史“经典”之说。
  著者保尔·芒图在书中论述了产业革命的背景:产业革命前夕旧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扩张,土地所有制的改变。分析了发明与大企业的关系:纺织工业中机器的最初使用,工厂制的形成,炼铁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著者指出,产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就是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的普遍出现。还论述了产业革命带来的直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内页插图

目录

新版前言
第二版序言
导言
第一篇 产业革命前夕的各种变化
第一章 旧式工业及其发展
第二章 商业的扩张
第三章 土地所有权的改变

第二篇 发明和大企业
第一章 纺织工业中机器最初使用
第二章 工厂
第三章 铁和煤
第四章 蒸汽机

第三篇 直接的后果
第一章 大工业和人口
第二章 工业资本主义
第三章 产业革命和工人
第四章 国家干涉和自由放任
总结 产业革命的一般特征
注释
英汉人名对照

精彩书摘

  无论有关劳动组织或有关工具设备,棉纺工业都是从照样模仿毛纺工业开始的。它是农村的家庭工业。兰开夏的织工是在乡间、在四周围有一块土地的村舍中工作的。55妻室和子女做梳棉和纺纱工作。56农业和工业的密切结合,当时任何地方都不再需要了。潮湿而多雾的气候以及被荒野和沼泽所隔断的土地,迫使农民除去田间劳动所提供的收入外,还要寻求别的收入。
  由于家庭工业制度的特征的存在,我们在这里又发现那些被自然演变渐渐引入资本主义成分的痕迹。在接近1740年或1750年时,兰开夏出现了一种完全类似西南部商人工厂主的企业家。人们称之为棉布老板。他们买进原料,即麻纱和原棉,并将其分给织工们。织工承担完成准备工序如梳理、粗纺和纺等,然后,他们便起着转包人兼工人的作用。在他们下面,甚至常有一个第二类的居间人即纺纱工人,后者受雇于织工,纺工自己又雇用梳理工人和粗纺工人。57织物一经织好,便交给棉布老板以便卖给真正的商人。58由此看来,分工已经相当进步。在纺的工作还分布在乡间的时候,织造已有集中在某些地区的趋势,其中主要的就是曼彻斯特。
  这种工业如此组成之后,便有十分显著的进步,即使不能证明自己几乎身受其害的那种妒忌和惊慌是正当的,至少也能令人对于自己的生命力和前途具有好的看法。59在接近十八世纪中叶时,据说曼彻斯特将其棉布运往意大利、德国、美洲殖民地、非洲、小亚细亚,乃至通过俄罗斯而至中国。60但是,根据海关记录簿,61英国输出的棉布,总值不超过四万六千英镑;而且,当1760年在举行乔治三世加冕典礼时,有一个很大的职业团体队伍“穿着适宜的服装并带着适宜的标志”62在曼彻斯特列队游行,其中却没有棉业的纺工和织工。棉纺工业比起宏伟的毛纺工业仍还又小又弱。然而,行将改变这个工业的、其后又要改变一切纺织工业的一连串发明已经开始了。
  ……

用户评价

评分

你变得更加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

评分

除了鲁迅先生外,康熙嗜书好学、孜孜不倦之精神亦堪称道。他博览群书,凡词章、声韵、历算、律吕、自然科学等,无不涉猎,称最有用之学是“经学史乘”。他认为读书持以不知为不知态度,重视实践,“总要讲求治道,见诸实行,不徒空谈。”晚年自以为治理天下50余年,尚无大过,均为书籍之赐。

评分

本书是一部研究十八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发生和发展历史的著作,在法英等国享有盛誉,有经济史“经典”之说。

评分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作者在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也有很多的无奈,她曾经这样说过:“‘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我看来,这句话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一路的。如果是教师之外的人这样说的,那他就是在恶意地欺负人,把教师往绝路上逼;如果教师自己这样说,那他不是幼稚就是自大狂,迟早要碰个头破血流。我曾经属于后一类。那时,我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看薛老师这些话,你能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老师,她说的话就象是邻居唠家常那样真诚自然。对于书中她大胆、直率的言辞,我很钦佩,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胆识、思维的。她能把一件看似简单惯常的事情剖析提头头是道,透过了表象看到了它的内在根源。她有勇气把一些不同与大家都说的话写在纸上,让别人看,虽然多数人心理或许也如她所想。但凭这一点儿,就让人佩服至极。比如,她对“老师象蜡烛、春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些话的评析,一针见血,道出了我们老师的共同心声。之所以造就了她感说真话,敢于抵制一切不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制度。因为薛老师的人生信念就是: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过的。教育教学中有了平衡愉悦的心态,正确的定位和良好的策略,才能在饱满热情中,在正确策略中扶植学生向上?

评分

一代文豪老舍的阅读习惯有一个优美的名字—“印象法”。他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则喜欢“厚薄”法。他认为,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寻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的阅读法有极为幽默的名字:“牛嚼”与“鲸吞”。“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而“鲸吞”则是指,鲸类中的庞然大物是以海里的小鱼小虾为主食的,一大口一大口地吃,整吨整吨的小鱼小虾就进入鲸的胃袋了。“人们泛读也应该学习鲸的吃法,一个想要学点知识的人,如果只有精读,没有泛读,知识是强壮不起来的。”

评分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作者在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也有很多的无奈,她曾经这样说过:“‘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我看来,这句话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一路的。如果是教师之外的人这样说的,那他就是在恶意地欺负人,把教师往绝路上逼;如果教师自己这样说,那他不是幼稚就是自大狂,迟早要碰个头破血流。我曾经属于后一类。那时,我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看薛老师这些话,你能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老师,她说的话就象是邻居唠家常那样真诚自然。对于书中她大胆、直率的言辞,我很钦佩,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胆识、思维的。她能把一件看似简单惯常的事情剖析提头头是道,透过了表象看到了它的内在根源。她有勇气把一些不同与大家都说的话写在纸上,让别人看,虽然多数人心理或许也如她所想。但凭这一点儿,就让人佩服至极。比如,她对“老师象蜡烛、春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些话的评析,一针见血,道出了我们老师的共同心声。之所以造就了她感说真话,敢于抵制一切不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制度。因为薛老师的人生信念就是: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过的。教育教学中有了平衡愉悦的心态,正确的定位和良好的策略,才能在饱满热情中,在正确策略中扶植学生向上?

评分

19世纪的俄国,B..别林斯基、H.A.杜勃罗留波夫等写过大量的书评文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也非常重视书评, 马克思的 《哲学的贫困》,是对P.-J.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的批评,实际上也是书评。恩格斯为马克思的 《资本论》 第一卷写过多篇评介,打破了资产阶级企图使这部伟大著作遭到冷落的局面。列宁在1914年对 H.A.鲁巴金编的 《书林概述》一书写的《书评》,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评论图书的重要著作。英国的《泰晤士报》、美国的《纽约时报》等许多报纸,一直有书评专栏,且拥有专职的书评家撰写书评,在出版界、著作界和读书界仍很有权威。各种学术期刊也很重视图书评介。苏联除报刊上的书评外,还出版了《书评年鉴》。美国还有全美图书批评家协会的组织,定期进行图书评选活动,受到普遍的重视。

评分

评分

袋;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对孩子影响不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