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概念物理题解教程赵凯华5本教材+2本题解 全套7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概念物理力学+

北大新概念物理题解教程赵凯华5本教材+2本题解 全套7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概念物理力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物理
  • 新概念物理
  • 赵凯华
  • 题解
  • 教材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力学
  • 大学物理
  • 考研
  • 辅导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育安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出版社
ISBN:9787040262742
商品编码:11217117804
出版时间:2011-05-01

具体描述

 

新概念物理教程 力学+热学+光学+量子物理+电磁学+题解上册+题解下册 【教材+习题 全套7本】 本套装包含以下图书: 1.新概念物理教程 力学 第二版 书号:9787040152012 定价:47.80元 点击链接单独购买→ 2.新概念物理教程 热学 第二版 书号:9787040176803 定价:32.80元 点击链接单独购买→ 3.新概念物理教程 电磁学 第二版 书号:9787040202021 定价:49.50元 点击链接单独购买→ 4.新概念物理教程 量子物理 第二版 书号:9787040226379 定价:43.00元 点击链接单独购买→  

5.新概念物理教程 光学 书号:9787040155624 定价:39.70元 点击链接单独购买→

6.新概念物理题解(上册)书号:9787040262742 定价:39.90元 点击链接单独购买→ 7.新概念物理题解(下册)书号:9787040262759 定价:39.60元 点击链接单独购买→ 曾获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新概念物理教程 力学(第2版)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赵凯华  罗蔚茵 著 出版日期:第2版 (2004年7月1日) 平装: 471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040152012, 7040152010 条形码: 9787040152012 商品尺寸: 22.6 x 16.8 x 2.2 cm 商品重量: 599 g 定价:47.80元 内容简介: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第2版)》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以《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第2版)》(版)为基础的教学改革项目《新概念力学》1997年获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第2版)》在结构上有较大的变化,在内容上也有较大的更新。《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第2版)》在用现代观点审视教学内容、向当代前沿开设窗口和接口、培养物理直觉能力等方面作了一些改革。《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第2版)》共分质点运动学,动量守恒、质点动力学,机械能守恒,角动量守恒、刚体力学,连续体力学,振动和波,万有引力,相对论等八章和三个数学附录。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样物理类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特别适合物理学基础人材培养基地选用。对于其他理工科专业,《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第2版)》也是教师备课时很好的参考书和优秀学生的辅助读物。 作者简介 赵凯华,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理科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基础物理教学指导组组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任。科研方向为等离子体理论和非线性物理。主要著作有《电磁学》(与陈熙谋合著 目录 绪论 1.什么是物理学? 2.物理学与技术 3.物理学的方法和科学态度 4.怎样学习物理学? 章 质点运动学 第二章 动量守恒质点动力学 第三章 机械能守恒 第四章 角动量守恒刚体力学 第五章 连续体力学 第六章 振动和波 第七章 万有引力 第八章 相对论 附录A 微积分初步 附录B 矢量 附录C 复数的运算 习题条案 思考题选答 索引

 

 

新概念物理教程 热学(第二版) 作     者:赵凯华,罗蔚茵 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12-1 ISBN:9787040176803 版 次:2 页 数:316 字 数:360000 印刷时间:2010-11-1 开 本:16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6 包 装:平装 定价:32.80元 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结合读者使用此书的建议和意见,修订而成的。本书版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原书在结构上有较大的变化,在内容上有较大的更新,在用现代观点审视教学内容、向当代前沿开设窗口和接口、培养物理直觉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改革。这次修订保持了原书的上述特色,除订正了一些错误外,主要的修改在第二章中的量子统计分布。修订时删去一些太深的内容,更多地采用定性半定量的方法,突出物理图像。此外,书后还增补了习题答案。本书包括热学基本概念和物质聚集态、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律、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非平衡过程等五章和两个数学附录。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特别适合物理学基础人材培养基地选用。对于其它理工科专业,本书也是教师备课时很好的参考书和优秀学生的辅助读物。 目录 章 热学基本概念和物质聚集态 第二章 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律 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五章 非平衡过程 索引

 

 

新概念物理教程 电磁学(第二版) 作     者:赵凯华,陈熙谋 主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1 ISBN:9787040202021 版 次:2 页 数:511 字 数:570000 印刷时间:2011-1-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8 包 装:平装 定价:49.50元 内容推荐 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已出版的《新概念物理教程电磁学》的修订版。修订版保持了用现代的观点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审视的特色,强调对称性原理和守恒量的应用。该教材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被广泛采用。此次修订改正了已发现的书中存在的错误,并针对教学中的一些变化做了相应的改正和调整,使得本书更加适合教学。此外,为书中的练习题还增加了习题答案供读者参考,更方便了高教教师和学生使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特别适合于物理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选用,也可作为理工科各专业的教师、学生作参考书。 目录 章 静电场恒定电流场 1.静电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 1.1 两种电荷 1.2 静电感应电荷守恒定律 1.3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1.4 物质的电结构 1.5 库仑定律 2.电场电场强度 2.1 电场 2.2 电场强度矢量E 2.3 电场线 2.4 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2.5 电荷的连续分布 2.6 带电体在电场中受的力及其运动 2.7 场的概念

 

 

新概念物理教程 光学 作     者:赵凯华 著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1 ISBN:9787040155624 版 次:1 页 数:406 字 数:460000 印刷时间:2011-5-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 纸印 次:8 包 装:平装 定价:39.70元 内容推荐 《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学)与已出的几《新概念物理教程》是一脉相承的,即用现代的观点审视、选择和组织好传统的教学内容;适当地为物理学前沿打开窗口和安装接口;通过知识的传授提高科学素质和能力。考虑到现在中学教改的情况,作者仍将几何光学的内容作为必修内容写入书中。《新概念物理教程》是“十五”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新概念物理教程》的最后一部。《新概念物理教程》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是在其原来编写的《光学》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 本书可作为物理类专业光学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其他专业和社会读者阅读。 目录 章 光和光的传播 第二章 几何光学成像 第三章 干涉 第四章 衍射 第五章 变换光学与全息照相 第六章 偏振 第七章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的量子性

 

 

新概念物理教程 量子物理(第二版) 作     者:赵凯华,罗蔚茵 著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2-1 ISBN:9787040226379 版 次:2 页 数:454 字 数:510000 印刷时间:2010-6-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3 包 装:平装 定价:43.00元 内容推荐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理科物理学和天文学“九五”规划教材。从教学顺序上看,本书是《新概念物理教程》中的第五本,全套书各本的编写和改革思路是一脉相承的,但根据内容的特点,本卷更加强调用普通物理课的风格讲述量子物理。本书取材覆盖所有量子物理的各个重要方面和前沿课题,远超出传统普通物理教材中的“原子物理”部分;本书也不是“量子力学”教材,因书中只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而不涉及量子力学中较深的数学和许多重要的计算方法。本书只要求读者学过普通物理的光学部分、微积分和线性代数。本书共分实验基础与基本原理,双态系统,从一维系统到凝聚态物质,原子、分子,原子核、粒子,量子力学的新进展等六章和线性代数、高斯函数与高斯积分、物理常量等三个附录。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电子信息专业的教科书或参考书,特别适合物理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选用。对于其他理工科专业, 本书也是教师备课时很好的参考书和优秀学生的辅助读物。 作者简介 赵凯华,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理科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基础物理教学指导组组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教学委员会主任。科研方向为等离子体理论和非线性物理。主要著作有《电磁学》(与陈熙谋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目录 章 实验基础与基本原理 第二章 双态系统 第三章 从一维系统到凝聚态物质 第四章 原子 分子 第六章 量子力学的新进展 附录A 线性代数 附录B 高斯函数与高斯积分 附录C 物理常量 单位换算与数据  习题答案 索引

 

 

新概念物理题解(上册) 作     者:赵凯华,罗蔚茵,陈熙谋 著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6-1 ISBN:9787040262742 版 次:1 页 数:356 字 数:360000 印刷时间:2011-5-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3 包 装:平装 定价:39.90元 编辑推荐 本书为新概念物理题解上册,内容包括力学和电磁学,书中所有的思考题和习题均配有原题,既可作为与《新概念物理教程》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普通物理课程的习题集供高等院校理工科类的师生和社会读者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系列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思考题和习题资源,而教师选择和布置习题、思考题是一件很费时的事。本书为这套教材的所有思考题和习题作了解答,为教师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学生也可以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与该题解作比较,找出差距,检验和深化所学知识。 本书上册包括力学和电磁学,下册包括热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书中所有的思考题和习题均配有原题,既可作为与《新概念物理教程》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普通物理课程的习题集供高等院校理工科类的师生和社会读者参考。  目录 力学 力学思考题解答 力学习题解答 附录A 微积分初步 附录B 矢量 附录C 复数的运算 电磁学 电磁学思考题解答 电磁学习题解答 附录D 复数的运算  

 

 

新概念物理题解(下册) 作     者:赵凯华 等著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6-1 ISBN:9787040262759 版 次:1 页 数:399 字 数:400000 印刷时间:2011-5-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3 包 装:平装 定价:39.60元   内容推荐 《新概念物理教程》系列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思考题和习题资源,而教师选择和布置习题、思考题是一件很费时的事。本书为这套教材的所有思考题和习题作了解答,为教师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学生也可以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与该题解作比较,找出差距,检验和深化所学知识。 本书上册包括力学和电磁学,下册包括热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书中所有的思考题和习题均配有原题,既可作为与《新概念物理教程》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普通物理课程的习题集供高等院校理工科类的师生和社会读者参考。 目录 热学 热学思考题解答 章 热学基本概念和物质聚集态 第二章 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律 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五章 非平衡过程 热学习题解答 章 热学基本概念和物质聚集态 第二章 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律 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五章 非平衡过程 光学 光学思考题解答 章 光和光的传播 第二章 几何光学成像 第三章 干涉 第四章 衍射 第五章 变换光学与全息照相 第六章 偏振 第七章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的量子性 光学习题解答 章 光和光的传播 第二章 几何光学成像 第三章 干涉 第四章 衍射 第五章 变换光学与全息照相 第六章 偏振 第七章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的量子性 量子物理 量子物理思考题解答 章 实验基础与基本原理 第二章 双态系统 第三章 从一维系统到凝聚态物质 第四章 原子分子 第五章 原子核粒子 量子物理习题解答 章 实验基础与基本原理 第二章 双态系统 第三章 从一维系统到凝聚态物质 第四章 原子分子 第五章 原子核粒子 附录A 线性代数

 


《新概念物理:力学》 系列前言: 浩瀚宇宙,万物运行,皆有其理。《新概念物理》系列,旨在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清晰的逻辑框架,生动的语言叙述,为广大物理爱好者、学习者,呈现一幅全面而深刻的物理世界图景。本系列力求打破传统教材的枯燥模式,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读者主动思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新概念物理:力学》作为系列的开篇之作,将带领我们一同探索物质运动最基本的规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我们生活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从微观粒子的震颤,到行星围绕恒星的运转,从车水马龙的街道,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一切都在运动。本章将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为您揭示运动的本质。 位移与路程: 学习区分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有向线段——位移,与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理解在直线运动中,位移与路程的可能关系,以及在曲线运动中它们的差异。我们将通过实例,如跑步者的赛道轨迹,来形象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参照系: 运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静止。那么,我们如何确定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呢?本章将引入“参照系”的概念,阐释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描述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例如,在火车上的人观察窗外的树木,与地面上的人观察树木,所看到的运动状态截然不同。 时间与时刻: 时间是描述事件发生顺序和持续长度的基本物理量。本章将探讨时间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区分“时刻”与“时间间隔”。我们将回顾历史上科学家们对时间的理解演变,以及现代物理学中对时间更深入的认识。 速度与速率: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速率则仅仅描述运动的快慢。本章将深入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理解速度的恒定性意味着什么。同时,我们将学习如何处理变速运动中的平均速度,以及瞬时速度的概念,为后续更复杂的运动分析打下基础。 图像法: 物理规律的表达离不开图像。本章将重点介绍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通过对这些图像的解读,我们可以直观地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其运动类型,甚至推断其运动的规律。我们将从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现实世界中,许多物体的运动都不是匀速的,而是速度在发生变化。本章将聚焦于一种最简单、最常见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其加速度保持恒定的运动。 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些速度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本章将详细定义加速度,并区分正、负加速度的含义,理解其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我们将推导出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基本规律: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这些公式如同钥匙,能够帮助我们解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谜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再次运用图像法,我们将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它将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同时,我们也将探讨其位移-时间图像,它将是一条抛物线。对这些图像的深入理解,将极大地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 重要公式的运用: 本章将引导读者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各种公式,包括但不限于 $v = v_0 + at$,$x = v_0t + frac{1}{2}at^2$,以及 $v^2 - v_0^2 = 2ax$ 等。我们将通过大量的例题,展示如何根据题设条件,灵活选择合适的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 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典型例子,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的竖直下落)和竖直上抛运动(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将是本章的重点分析对象。我们将理解重力加速度g的含义,并将其应用于分析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第三章:相互作用 物理世界并非孤立存在,任何物体都可能与其他物体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物理量。 力的概念与性质: 本章将深入探讨力的基本概念,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我们将区分不同性质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重力与弹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它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我们将详细讲解胡克定律,以及弹簧振子等应用。 摩擦力: 摩擦力是物体接触面之间存在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本章将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以及滚动摩擦力。我们将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探讨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 现实中的运动往往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本章将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即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将多个力等效为一个合力,或者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分力。这将为分析复杂受力情况打下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指出,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本章将通过实例,如汽车刹车后的滑行,来理解惯性定律的含义。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继对力的基本认识后,本章将进入物理学中最核心、最具指导意义的部分——牛顿运动定律。这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基石,它们深刻地揭示了力与运动之间的定量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 这是描述力与加速度之间关系的定律。我们将定量地学习 $F = ma$ 这个核心公式,理解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本章将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不同受力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如何产生,以及质量对运动状态的影响。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任何一个力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另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反作用力。本章将深入理解这一普遍规律,例如人推墙、火箭喷气等现象。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本章将是应用与实践的重点。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其受力情况,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从而求解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我们将重点分析连接体问题、斜面问题、受迫振动等经典力学模型。 超重与失重: 在非惯性参照系中,我们可能会体验到超重和失重现象。本章将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在加速上升或下降的电梯中,物体的体重变化原因。 第五章:曲线运动 并非所有的运动都沿着直线发生。在本章中,我们将把视野从直线拓展到平面,探索物体沿着曲线运动的规律。 合运动与分运动: 曲线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或多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本章将引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思想,理解如何将一个复杂的曲线运动分解为几个简单的直线运动,反之亦然。 抛体运动: 抛体运动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曲线运动类型。我们将重点分析水平抛体运动和斜抛体运动。通过将抛体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精确地预测抛体运动的轨迹、射程和飞行时间。 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是指物体沿着圆周运动的轨迹。本章将重点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理解其速度方向时刻改变,但速率不变的特点。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 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因此必然存在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即向心加速度。而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就是向心力。本章将深入研究向心力的来源,以及其大小与运动半径、角速度、线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圆周运动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分析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过山车在轨道上的运动、以及汽车转弯等实例,来展示圆周运动在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新概念物理:力学》系列总结: 《新概念物理:力学》作为物理世界的入门,为您构建了一个从基础概念到核心定律的完整知识体系。通过对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力的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以及曲线运动的深入探讨,您将掌握分析和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我们相信,通过学习本册教材,您不仅能获得扎实的物理知识,更能培养出严谨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探索更广阔的物理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高中生、大学新生以及所有对物理学感兴趣的自学者。 学习建议: 在学习过程中,请务必重视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积极思考课后习题,并尝试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物理的学习,在于理解,在于思考,更在于实践。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物理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套能够真正引领我深入理解物理本质的书籍,直到我遇见了赵凯华老师的这套“新概念物理”。它与我之前接触过的许多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一位悉心的引路人。赵老师在讲解每一个概念时,都力求追溯其本源,深入剖析其内涵,而不是简单地给出定义和公式。这种“刨根问底”式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停留在“知道是这样”的层面。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的插图和图示都非常精美且富有启发性,它们不是为了装饰而存在,而是为了更清晰地展示物理过程和原理。我尤其喜欢题解部分,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鼓励我去尝试不同的方法,而不是仅仅照搬答案。即使是相同的题目,题解中也会给出不同角度的解读,这让我认识到解决问题往往不止一条路,从而拓宽了我的解题思路。

评分

坦白说,当初选择这套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名声在外,加上“北大”、“新概念”这些字眼,总觉得质量有保障。拿到手后,确实没有让我失望。首先,这套书的编排非常合理,每章的内容都循序渐进,衔接自然,不会让人觉得突兀。赵凯华老师的叙述风格很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人情味,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他善于用类比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物理现象,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特别是力学部分,很多以前觉得难以理解的力学概念,在这套书里得到了非常透彻的解释,比如惯性、动量守恒等,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讨。题解部分更是强大,很多难题的解法都给了多种思路,并且对每种思路的优劣进行了分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我经常在做完一道题后,反复研读题解,从中学习不同的解题技巧和思维方式,这种学习过程比单纯地记忆公式要有效得多。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物理学习者的“圣经”!我第一次翻开这套书,就被它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思路深深吸引。不像市面上很多教材只是堆砌公式,这套书从最基础的定义出发,层层递进,仿佛在为读者构建一座物理知识的大厦。讲解过程中,作者总是能抓住核心概念,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即使是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定理,在赵凯华老师的笔下也变得豁然开朗。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例题设计非常巧妙,不仅能够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导读者主动思考,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很多时候,我都能从例题的解法中获得新的启发,看到问题解决的新角度。而题解部分更是锦上添花,它不仅仅是提供标准答案,更重要的是解析了每一步解题思路的来源和依据,让我在遇到难题时,能够找到攻克它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记住某个结论。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在这套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我曾几何时被物理的复杂性压得喘不过气,直到我开始接触这套教材。它如同在迷雾中点燃的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向清晰的物理世界。赵凯华老师的讲解风格可以用“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来形容。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者,而是像一位和蔼的师长,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们走进物理的殿堂。书中的语言非常精炼,但字字珠玑,没有丝毫的冗余。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蕴含着深刻的物理思想。我特别欣赏的是,教材中穿插的那些历史故事和科学家的轶事,它们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更让我看到了物理学发展的脉络和背后的人文关怀,这种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视角,在很多教材中是难得一见的。而题解部分,更是我学习路上的得力助手,它让我明白,一道题的答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它背后的逻辑和方法,这对于我日后独立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至关重要。

评分

这套书带来的最大收获,莫过于它所培养的“物理思维”。在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物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记公式、套题型,但在这套书中,赵凯华老师真正引导我们去“思考”物理。他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性问题,让你自己去发现规律,去推导结论。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让我对物理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牢固。书中的每一个公式,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背后都有着严密的逻辑推导,而这套书恰恰能够清晰地展示这个推导过程,让我理解每一个字母、每一个符号的意义。题解部分,更是将这种“思考”发挥到了极致。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解题步骤,更像是提供了一个“思考模板”,让我看到一个问题是如何被分析、被拆解、被解决的。这种学习方法,让我摆脱了对死记硬背的依赖,真正培养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