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14
《寶鏡三味》講記:曹洞宗禪修秘籍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寶鏡三味》講記:曹洞宗禪修秘籍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參同契》代錶瞭石頭係的禪法思想。它從理事、心物、內外關係諸方麵立論,把理事圓融看作認識的至極、成佛的關鍵。文中說:“靈源明皎潔,支派暗流注。執事原是迷,契理也非悟。門門一切境,迴互不迴互”。這裏“靈源”指真如佛性、性理,它是明潔的本體。“事”指靈源的派生物。“流注”,不間斷,變化無常。就是說,理事關係雖不明顯錶現,但它確實存在。執著於外物無疑是錯誤的,但如果不懂得“迴互”關係,即使契閤於理,也不能說達到瞭“悟”。理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一切事物具有各自的理;一切事物又在本體理的基礎上既統一又區彆,因此互相涉入融會。這就是“迴互”,迴互的實質便是統一。同時一切事物又暫住於自己的位次而不雜亂,處於相對穩定壯態。這就是“不迴互”,不迴互中有對立的因素。理事之間,事事之間即有“迴互”關係,又有“不迴互”關係,它們是相涉而又有分位,為瞭說明這個道理,希遷還將“理”分為物理之理和性理之理。他認為從物理上看,事各住一方,如色的質相有青黃等的差彆,那麼則青有青的理,黃有黃的理,各住其位,然而從性理上看則是統一的。因為此性理也就是心性,它是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的,因此理事應該是會通的,他的結論是“事存涵蓋閤,理應箭鋒柱,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他以蓋來喻事,蓋隨器而有大小方圓之不同,事也如此而有韆差萬彆。但就理上說,則不應執著這些差彆,如同人之以箭射空,箭箭相頂,以一貫之。他要求修行者應從理事圓融,本末會通的“會宗”、“會道”的立場看待事事物物,而不能片麵地僅從理或事的角度來認識問題,並且應當依據這種關點來確定前進的目標,切莫自以為是,虛度光陰。總之希遷的《參同契》提齣瞭佛學的理論問題——理事的關係,但他是用“迴互”“不迴互”來解釋這理事關係的,由此“迴互說”便成瞭《參同契》的核心思想,也是石頭係禪學的特色,洞山良價、曹山本寂所提齣的五位君臣、偏正迴互等的思想皆導源於此。
評分祖師們都是一個鼻孔齣氣的
評分非常好,不錯
評分 評分我與寶鏡三味的因緣
評分曹洞五位說這種以“迴互”理事圓融為核心的思想,它的淵源可上溯到石頭希遷。希遷乃惠能的弟子青原行思的法係。(700——790)俗姓陳,端州高要(今廣東高要)人。在他大約十三四歲時曾拜謁過惠能,但不久惠能示寂,他便在惠能生前“行思去”的啓示下去投靠行思。辯對問答,敏捷承當,頗得行思首許,得法印可,隨後至南嶽結庵而居,住寺南颱寺東石颱,傳法接眾,名聲遠播,後人稱之為“石頭和尚”。他示寂後曾有著作《參同契》流傳後世。據載他是因讀《肇論》中的“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一句而有會於心,寫成一篇《參同契》,以說明理事參同迴互。
評分中文名圖書
評分目錄明嚮大和尚開講緻辭
評分《寶鏡三味》講記:曹洞宗禪修秘籍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