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鏡三味》講記:曹洞宗禪修秘籍

《寶鏡三味》講記:曹洞宗禪修秘籍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馮學成 口述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4-14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南方日報齣版社
ISBN:9787549109074
版次:1
商品編碼:1135190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0
字數:120000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寶鏡三味》講記:曹洞宗禪修秘籍》係統、全麵的介紹瞭佛學研究成果和思想,受到學術界、佛教界和廣泛歡迎。
  《《寶鏡三味》講記:曹洞宗禪修秘籍》中是正確真賓,離顛倒戲論而不落空有的二邊。觀體是智慧,觀用是觀察、體悟。以智慧去觀察一切諸法的真實,不觀有無顛倒的〔知諸法實相慧〕名為中觀。

內頁插圖

目錄

明嚮大和尚開講緻辭
第一講 什麼的寶鏡三味
我與寶鏡三味的因緣
你知道自己的寶鏡在哪裏嗎
把心用在念頭上
三味的滋味

第二講 從臨濟祖師的法語入手
祖師們都是一個鼻孔齣氣的
從自己本份上道一句齣來纔算數
密宗和禪宗的差彆
就看你能不能打成一片
明心見性非在第七識上下功夫不行
保持自己心路的暢通
像天上的雲來來去去
解悟不是證悟
我們的心就想一束光
韆手觀音與算命先生

第三講 全提嚮上祖師禪
寶鏡三味的妙句
禪宗的金屎法
寜靜祥和中的一點禪心
學習佛法,要有擇法眼、要有正眼
漢傳佛教的法統與道統

第四講 獨彰佛心之不二法門
禪師用什麼來接引學人
般若到底的怎麼迴事
切莫願望老佛爺
鏡子裏的那個人是你嗎
絲絲入口的緣起法

第五講 禪宗的見地與功行
臨濟僧與老睦州
相見時難彆亦難
一句轉語勝過無數捨利子
嬰兒給我們啓示
關鍵是看自己能不能做主
菩提的傢常便飯
禪客相逢隻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
……

前言/序言


《寶鏡三味》講記:曹洞宗禪修秘籍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寶鏡三味》講記:曹洞宗禪修秘籍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寶鏡三味》講記:曹洞宗禪修秘籍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寶鏡三味》講記:曹洞宗禪修秘籍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參同契》代錶瞭石頭係的禪法思想。它從理事、心物、內外關係諸方麵立論,把理事圓融看作認識的至極、成佛的關鍵。文中說:“靈源明皎潔,支派暗流注。執事原是迷,契理也非悟。門門一切境,迴互不迴互”。這裏“靈源”指真如佛性、性理,它是明潔的本體。“事”指靈源的派生物。“流注”,不間斷,變化無常。就是說,理事關係雖不明顯錶現,但它確實存在。執著於外物無疑是錯誤的,但如果不懂得“迴互”關係,即使契閤於理,也不能說達到瞭“悟”。理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一切事物具有各自的理;一切事物又在本體理的基礎上既統一又區彆,因此互相涉入融會。這就是“迴互”,迴互的實質便是統一。同時一切事物又暫住於自己的位次而不雜亂,處於相對穩定壯態。這就是“不迴互”,不迴互中有對立的因素。理事之間,事事之間即有“迴互”關係,又有“不迴互”關係,它們是相涉而又有分位,為瞭說明這個道理,希遷還將“理”分為物理之理和性理之理。他認為從物理上看,事各住一方,如色的質相有青黃等的差彆,那麼則青有青的理,黃有黃的理,各住其位,然而從性理上看則是統一的。因為此性理也就是心性,它是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的,因此理事應該是會通的,他的結論是“事存涵蓋閤,理應箭鋒柱,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他以蓋來喻事,蓋隨器而有大小方圓之不同,事也如此而有韆差萬彆。但就理上說,則不應執著這些差彆,如同人之以箭射空,箭箭相頂,以一貫之。他要求修行者應從理事圓融,本末會通的“會宗”、“會道”的立場看待事事物物,而不能片麵地僅從理或事的角度來認識問題,並且應當依據這種關點來確定前進的目標,切莫自以為是,虛度光陰。總之希遷的《參同契》提齣瞭佛學的理論問題——理事的關係,但他是用“迴互”“不迴互”來解釋這理事關係的,由此“迴互說”便成瞭《參同契》的核心思想,也是石頭係禪學的特色,洞山良價、曹山本寂所提齣的五位君臣、偏正迴互等的思想皆導源於此。

評分

祖師們都是一個鼻孔齣氣的

評分

非常好,不錯

評分

評分

我與寶鏡三味的因緣

評分

曹洞五位說這種以“迴互”理事圓融為核心的思想,它的淵源可上溯到石頭希遷。希遷乃惠能的弟子青原行思的法係。(700——790)俗姓陳,端州高要(今廣東高要)人。在他大約十三四歲時曾拜謁過惠能,但不久惠能示寂,他便在惠能生前“行思去”的啓示下去投靠行思。辯對問答,敏捷承當,頗得行思首許,得法印可,隨後至南嶽結庵而居,住寺南颱寺東石颱,傳法接眾,名聲遠播,後人稱之為“石頭和尚”。他示寂後曾有著作《參同契》流傳後世。據載他是因讀《肇論》中的“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一句而有會於心,寫成一篇《參同契》,以說明理事參同迴互。

評分

中文名圖書

評分

目錄明嚮大和尚開講緻辭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寶鏡三味》講記:曹洞宗禪修秘籍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