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们对所接触的世界似乎已经熟识,人类有理由为几千年积累的丰富知识而自豪。然而,知识像一个不断膨胀的圆圈,圈外即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随着知识魔圈的扩大,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也日益增大。于是,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反倒觉得不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正是人类探索与创造的源源不绝的催动力。
众多的科普读物,力求展现已知世界,而我们现在做的正好相反。这是一套未知世界的小百科,它选取了一系列科学谜案,反映了人们在探疑解谜中作出的努力和遭遇的障碍,介绍了各种有代表性的假说、猜想和目前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提供了攻难闯关的相关知识背景,并指示了可能的途径。总之,它要把读者带进一个陌生神秘、异彩纷呈、激动人心的未知世界,激发人的探索欲和创造欲,同时使人获得相关知识和科学思想。
这是一套由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们写给青少年的书,易读、易懂而又叫人着迷。让我们畅想:未来有一位中国科学家,因为破答了中外未解的科学悬谜而功著世界。今天,他(她)还只是个风华少年,正坐在小小的书桌前,如痴如醉地捧读着《不知道的世界》。
内页插图
目录
主编的话
在知识的长河中注入一点水
植物也有感情吗
植物有没有“语言”
真菌究竟是动物还是植物
植物为什么睡眠
遗传工程的奥秘
植物激素知多少
有理想的能源植物吗
植物花朵追踪阳光的奥秘
植物为什么选择春季生长
谁在操纵植物的生长方向
植物分泌物和生存的关系
超强生命力的奥秘
植物能预测地震吗
植物体中的动物现象
植物能有目的地自卫吗
奇妙的蘑菇“蛋”
有吃人的植物吗
植物也会被麻醉吗
植物在干预人类进化吗
人与植物的战争何时了
植物也能发电吗
年轮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太平洋两岸植物为何相似
请你解答
精彩书摘
植物也有感情吗
人有感情,许多动物也有感情,那么植物有没有感情呢?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过去还从来没有人去想过。直到20多年前发生了一个偶然事件,科学家们才对植物的感情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1966年2月的一天上午,有位名叫巴克斯特的美国情报专家,正在给庭院花草浇水时,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古怪的念头,也许是经常与间谍、情报打交道的原因,他竟异想天开地把测谎仪器的电极,绑到一株天南星科植物的叶片上,想测试一下,水从根部上升到叶子的速度究竟有多快。结果他惊奇地发现,当水从根部徐徐上升时,测谎仪上显示出的曲线图形,居然与人在激动时测到的曲线图形很相似。难道植物也有情绪?如果有,它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呢?这个推测太大胆了,但它也有可能成为科学上的待解之谜。于是,巴克斯特决心通过进一步研究来寻找答案。
巴克斯特做的第一步,就是改装了一台记录测量仪,并将它与植物相连。接着,他想用火去烧叶子,就在他刚刚划着火柴的一瞬间,记录仪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手持火柴的巴克斯特还没有靠近植物,记录仪上的指针便产生剧烈摆动,甚至超出了记录纸的边缘。毫无疑问,这表明植物已出现了恐惧心理。后来他又重复多次划着火柴,但都没有真正去烧灼植物,结果十分有趣,植物仿佛有所感觉,这仅仅是空洞的威胁,对自己不会有伤害。于是,用同样的方法再也不能使植物感到恐惧了,记录仪上反映出的曲线也变得越来越平直。
……
前言/序言
呈现在各位读者朋友面前的是一套荟萃了十几年来我国出版界推出的众多优秀少儿作品的精选书系,共三个系列:一是少儿文学系列,二是少儿科普系列,三是少儿图本系列。这些作品都是从历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的获奖作品中采撷出来的。
由中宣部组织评选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从1992年开始,已评选了工。届,历时16年。每次评选中,少儿读物都是评选组织者和评委们关注的重点。入选的作品,本着让少儿读者爱看、读了受益的原则,注重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许多作品发行量很大,许多艺术形象为孩子们耳熟能详,有些作品虽然已经出版了许多年,今天读来,仍让人感动、让人爱不释手。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成为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栋梁,离不开阅读活动,需要从众多优秀作品中汲取智慧、汲取营养。为了给广大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作家和出版工作者在辛勤劳动。收入这套书系的作品虽然只是他们无数成果中的一部分,但值得我们骄傲、值得我们珍惜。今天,我们征得图书作者和出版单位的同意,把这些优秀作品汇集起来,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所属的江苏人民出版社重新编辑出版,奉献给广大的读者朋友,特别是今天的少年儿童读者朋友。我们相信,优秀作品的生命力可以穿透时光的隧道,不断给人们带来快乐,带来力量,带来美的享受。
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
编辑委员会
2008年4月
《不知道的世界(植物篇)》是一套专为7-10岁少年儿童精心打造的科普读物,旨在点燃他们对大自然无尽的好奇心,探索那些隐藏在熟悉植物背后的奇妙故事。这套书不只是一本简单的图鉴,更是一扇通往植物王国神秘领域的大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深刻理解植物的生命奥秘。 一、 揭秘植物的“秘密语言”:沟通与感知 孩子们是否曾好奇,植物是如何“交流”的?《不知道的世界(植物篇)》将带领读者走进植物的“秘密语言”世界。书中会详细介绍植物如何通过释放化学信号来“呼唤”益虫,驱赶害虫,甚至向其他植物发出警报。例如,当植物受到虫害攻击时,它们会释放出特殊的挥发性化合物,这些信号就像“求救信号”,吸引捕食这些害虫的益虫前来帮忙。这种“化学沟通”机制,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让孩子们惊叹于植物的智慧。 此外,本书还会探讨植物的“感知”能力。它们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异常敏感。通过模拟实验和趣味插画,孩子们将了解到植物如何感知光照、温度、湿度甚至重力。例如,向日葵为何总是追逐太阳?这是因为它们体内的生物钟和对光照的感知机制。又如,一些藤蔓植物是如何精准地找到支撑物并缠绕上去的?这得益于它们对触碰的感知和生长方向的调整。通过这些鲜活的例子,孩子们将打破对植物“只会生长”的刻板印象,认识到它们拥有的精妙感知能力。 二、 植物的“生存智慧”:奇特的适应与生存策略 植物为了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演化出了令人惊叹的生存智慧。《不知道的世界(植物篇)》将深入挖掘这些“秘密武器”。 抵御恶劣环境的“铠甲”与“武器”:书中会介绍那些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植物,以及它们如何“武装”自己。比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其肥厚的叶片储存水分,尖锐的刺既能防御食草动物,又能减少水分蒸发。高山上的植物,则可能拥有特殊的叶片结构,以抵御强烈的紫外线和低温。这些“铠甲”和“武器”的设计,无不体现着大自然的精妙。 “捕食者”的秘密:食虫植物的奇特诱捕术:对于喜欢“探险”的孩子们来说,食虫植物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部分。本书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不同种类的食虫植物,如捕蝇草的“弹簧门”、猪笼草的“滑溜陷阱”、茅膏草的“黏胶诱饵”。它们如何巧妙地引诱、捕捉和消化昆虫,其捕食过程将被生动地描绘出来,让孩子们对植物的“主动性”有全新的认识。 “孢子”与“种子”的旅行:生命延续的奇妙旅程:植物如何将它们的后代播撒到更远的地方?本书将详细介绍植物繁殖的各种方式。从简单的孢子传播(如蕨类植物),到复杂的种子传播(如风力、水力、动物传播)。孩子们将了解到,为什么有些植物有翅膀(如枫树),为什么有些果实颜色鲜艳(吸引动物),以及为什么有些种子身上长着“小钩子”(挂在动物身上)。这些传播方式的背后,是植物们为延续生命而付出的“伟大旅程”。 “共生”的艺术:互利互惠的生命伙伴:植物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与许多其他生物建立了复杂的共生关系。《不知道的世界(植物篇)》将揭示这些“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例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是如何为植物固氮,而植物又为根瘤菌提供养分。再如,某些植物与真菌形成的菌根网络,如何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同时真菌也从中获益。这些共生关系,展现了生态系统中精巧的平衡与协作。 三、 植物的“超能力”:医药、材料与未来的启示 植物不仅仅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它们还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不知道的世界(植物篇)》将带领孩子们探索植物的“超能力”。 “绿色药房”:植物的治愈力量: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利用植物来治疗疾病。本书将介绍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如薄荷的清凉、生姜的暖胃、洋甘菊的安神。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这些植物中的有效成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让孩子们了解“草药”的科学原理,认识到植物在医药领域的贡献。 “天然材料库”:从古至今的植物利用:从原始社会的木头、纤维,到现代的纸张、织物,植物一直是人类重要的材料来源。本书将展示植物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比如棉花的柔软、竹子的坚韧、木材的实用。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的特性,孩子们将理解为何某些植物会被选择用于特定的用途,从而认识到植物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植物的未来价值: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植物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书将介绍植物的光合作用如何产生氧气,以及如何被用于生产生物燃料。通过这些内容,孩子们将初步了解“绿色经济”的概念,认识到保护植物、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对于构建可持续未来的重要性。 四、 阅读体验的设计:激发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不知道的世界(植物篇)》在内容设计上,始终围绕着7-10岁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 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摒弃枯燥的专业术语,采用孩子们容易理解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概念“翻译”成他们能接受的形式。大量的拟人化、比喻和故事化叙述,让知识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活泼的生命。 精美绝伦的插画:书中配有大量高质量、色彩鲜艳的插画,生动地描绘植物的形态、结构以及各种有趣的现象。这些插画不仅具有观赏性,更重要的是能够直观地展示科学知识,帮助孩子们建立具象化的认知。 互动式学习设计:在某些章节,会穿插一些简单易行的“家庭小实验”或“观察小提示”,鼓励孩子们走出书本,走到自然中去实践。比如,如何在家中观察种子的发芽,如何用简单的材料模拟植物的向光性。这些互动设计,旨在将科学学习融入生活,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哇!原来是这样!”的惊喜瞬间:本书致力于挖掘植物界那些鲜为人知、令人惊叹的“冷知识”和“奇闻异事”。每一个章节都力求为孩子们带来“哇!原来是这样!”的惊喜,让他们在求知中获得乐趣,在乐趣中深化理解。 总而言之,《不知道的世界(植物篇)》是一套充满智慧与趣味的科普读物,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孩子们探索精神的激发,对他们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翻开这本书,小读者们将与植物王国进行一场奇妙的邂逅,发现隐藏在平凡中的非凡,点燃对科学永不熄灭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