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数学2(修订版 套装共5册)

好玩的数学2(修订版 套装共5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谈祥柏 等 著,张景中 等 编
图书标签:
  • 数学
  • 趣味数学
  • 儿童数学
  • 小学数学
  • 思维训练
  • 益智
  • 科普
  • 教育
  • 套装
  • 修订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1000015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0159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00
套装数量: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数学的好玩有不同的层次和境界。数学大师看到的好玩之处和小学生看到的好玩之处会有所不同。就这套丛书而言。不同的读者也会从其中得到不同的乐趣和益处。可以当做休闲娱乐小品随便翻翻。有助于排遣工作疲劳、俗事烦恼;可以作为教师参考资料,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心智;可以作为学生课外读物,有助于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即使对于数学修养比较高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数学研究工作者,也会开卷有益。
  丛书致力于多个角度展示了数学的“好玩”,将现代数学和经典数学中许多看似古怪、实则富有深刻哲理的内容最大限度地通俗化,努力使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尽可能地把数学的好玩提升到了更为高雅的层次,让一般读者也能领略数学的博大精深。
  《好玩的数学2(修订版 套装共5册)》适于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各阶层、各年龄段人群阅读。

目录

《乐在其中的数学》目录:
丛书修订版前言
第一版总序
前言
01 古算题·逻辑·游戏·竞赛
1.1 阶下之囚
1.2 悟空拜师
1.3 金角、银边、草肚皮——关于围棋与数学的趣谈
1.4 路路通
1.5 在X2年我有X岁
1.6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1.7 全部角色都登场
1.8 错位的行当
1.9 巧猜年龄与口袋里的钱
1.10 不肯跳槽
1.11 绕开“陷阱”,谨防“中计”
1.12 巧查星期
1.13 趣话香港小学生数学邀请赛
02 几何·图形
2.1 神秘的失踪
2.2 苦瓜和尚回家记
2.3 十二宫填数游戏
2.4 形影不离
2.5 用复数找宝
2.6 炮打色当
03 啊哈!灵机一动
3.1 怪题与洞察力
3.2 常数立奇功
3.3 已经赛过几场了
3.4 亲如一家
3.5 戏说“混合”
3.6 灵机一动
04 概率·运筹·对策
4.1 方程求根赌输赢
4.2 瓜分赌注
4.3 生日的巧合
4.4 物以稀为贵
4.5 蒙特·霍尔问题
05 幻方
5.1 反幻方
5.2 颠倒幻方
5.3 偏心幻方
5.4 象飞马跳,大行其道
5.5 素数幻方
5.6 六阶幻方之王
5.7 加乘混合,内外有别的幻方
5.8 幻方会阴盛阳衰吗
06 递推·循环·回归·RMI(关系·映射·反演)
6.1 不动点方法
6.2 无限递降法
6.3 从宝塔说到阴阳数串
6.4 从两人合坐一个位子说起
6.5 激浊扬清
6.6 拐弯抹角与明安图数列
6.7 代数胜过补药
6.8 心有灵犀一点通
6.9 素数高产田
6.1 0紫砂茶壶的启示
6.1 1连分数
6.1 2从斗蟋蟀说开去
07 可除性·有魅力的数·异想天开的除法
7.1 7的奥秘
7.2 一二八与十九路军
7.3 不听使唤的19
7.4 夹心馅子
7.5 祸从口出
7.6 盛老七的车牌号码
7.7 飞檐走壁
7.8 上错花轿嫁对郎
7.9 鬼神不识
7.10 无字天书
7.11 充满“禅机”的数字
7.12 银河俱乐部里的1/13
7.13 马尾巴的功能
7.14 异想天开的除法
08 迭代·拉平·混沌·分形
8.1 大家都拉平
8.2 狗抓耗子
8.3 混沌与分岔
8.4 天龙八部
09 意外惊喜·新发现·新进展
9.1 你绝不会想到丌在此出现
9.2 意外的惊喜
9.3 平分秋色
9.4 自然数王国里的“稀土元素”集团
9.5 在有理数与无理数之间架起一座“天桥”
9.6 水仙花数
9.7 大师的故事有了续篇
10 大数学·大文化·万物皆数也
10.1 名人的生日
10.2 数学——美丽的科学
10.3 石匠密码
10.4 行话数字暗切头
10.5 一串数字寄相思
10.6 教我如何不想他
10.7 桃花源石碑诗
10.8 回文等式一担挑
10.9 美国人写草书的绝招
10.10 含数字的对联
10.11 灯谜与数学
10.12 完美的英语数词
10.13 深水抓大鱼——趣谈数学同英语的联系
10.14 数学与建筑
……
《数学志异》
《数学聊斋》
《数学演义》
《数学美拾趣》

精彩书摘

  《好玩的数学2(修订版 套装共5册)》:
  籍江苏无锡的胡家三兄弟: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曾任北大校长的胡适,建筑学家贝聿铭,在上海交通大学当过江泽民的老师的顾毓绣,以及美国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流名牌大学的名教授王浩、项武义、钟开莱等各位先生。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概率论专家钟开莱先生就是一位教学艺术达到炉火纯青境界而又极富幽默感的名流学者。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概率论已从一个较小的、孤立的课题发展成为一个内容宽广而深入的庞大学科,它对各种应用科学,诸如军事、运筹、生物、医学、经济、统计、心理、体育运动的数学化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概率论已在大学课程中安营扎寨,牢不可破地占了一席位置,但是它并不容易学习,优秀渊博、趣味横溢的教科书尤其少见。
  世界闻名的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Verlag)看中了钟开莱先生在斯坦福大学的讲课笔记,把它扩充成为一部名著,其中收入了一些哲学的、历史的以及生活中的丰富实例,以及某些挑战性的课题,如坛子模型、统计物理、遗传模式以及流浪者的随机游动等。读了它之后,可以触发灵感,跃跃欲试,从而得出许多前人从未梦想过的创造成果,例如,一位宁波籍的青年学者研究出的领带打法与随机游动的联系,诸如此类,令许多人刮目相看,击节叹赏。
  扑克牌传人中国以来,受到城乡人民的普遍欢迎,而与象棋、围棋等传统游艺融为一体。但一般人对其胜负所依据的概率原理很不了解,只知道机械执行。而在现阶段高中或中专、技校的代数与排列组合章节中也很少触及,或者语焉不详。
  众所周知,把52张牌彻底洗过,从中抽取5张牌,则决定胜负的游戏规则为
  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人人信守不渝,百分之百地照办,从来无人提出质疑。然而何以要如此规定,则是不知其所以然。
  这五手牌都是难得一见的“紧缺货”,然而其出现概率则大有不同。按照钟开莱先生的计算,这些概率全都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公共的分母为组合数。
  ……

前言/序言


《好玩的数学2(修订版 套装共5册)》:揭开数学的趣味面纱,点燃孩子的探索欲 数学,并非枯燥的符号和冰冷的数字,它隐藏着无数奇妙的规律和令人惊叹的逻辑。而《好玩的数学2(修订版 套装共5册)》正是为那些渴望探索数学世界,却又被传统教材束缚的孩子们量身打造的奇幻旅程。这套精心编排的丛书,以全新的视角和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玩得转的实践体验,旨在彻底颠覆孩子们对数学的刻板印象,让他们在笑声与惊喜中,爱上数学,成为小小数学家。 一套丛书,五重惊喜,构建立体的数学认知体系 《好玩的数学2》系列并非单一的数学读物,而是集结了五位各具特色的“数学向导”,共同带领小读者们踏上探索数学奥秘的奇妙征程。每一册都聚焦于数学的不同分支,但又彼此呼应,共同构建起一个全面而立体的数学认知体系。 第一册:数字的魔术师——数的奇妙世界 你是否曾好奇,数字是如何诞生的?它们之间又藏着怎样的秘密?本册将带你走进数字的奇妙世界,从最基本的计数单位出发,探索数的增长、变化和规律。我们将一起进行一场“数字接龙”的游戏,看看数字的无穷尽;学习如何用数字来“变魔术”,比如找到隐藏在数字序列中的神秘规律;甚至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数字组合来“作曲”,创造属于自己的数字乐章。 在这里,加减乘除不再是令人头疼的计算题,而是解决问题的有趣工具。孩子们将通过玩转积木、绘制图形、设计谜题等方式,直观地理解数的概念,感受数字的魅力。例如,通过搭建不同高度的积木塔,孩子们可以学习到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通过制作一份简单的“水果沙拉”食谱,他们可以体会到加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通过观察扑克牌的排列组合,则能初步领略到排列组合的奇妙。本册强调的是数的构成、数的运算以及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孩子们明白,数字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语言,是理解世界的钥匙。 第二册:图形的舞蹈家——几何的奇幻乐园 平面上的点、线、面,它们是如何组合成我们熟悉的形状?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它们又藏着怎样的数学秘密?本册将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几何乐园,用眼睛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用思维去探索。 我们将一起玩“形状拼图”,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学习识别和分类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孩子们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的世界,处处都充满了几何的美感——建筑物的线条、车轮的圆形、金字塔的金字塔形,都蕴含着精妙的几何原理。 本书将引导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理解图形的特性、周长、面积等概念。例如,用彩笔在纸上画出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然后计算它们的边长总和,这就是周长;用积木搭建一个立方体,然后数出它的面数、边数和顶点数,就是对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我们还会玩“图形猜谜”,通过描述图形的特征,让孩子们猜出是哪种图形,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此外,本册还会引入简单的对称概念,让孩子们发现图形的“镜像美”,理解对称在自然和艺术中的重要性。 第三册:逻辑的侦探——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艺术 数学不仅仅是计算和图形,更是一种强大的思维方式——逻辑推理。本册将扮演孩子们的“逻辑侦探”,通过一系列烧脑又有趣的谜题和挑战,锻炼他们分析问题、找到关键信息、进行合理论证的能力。 我们将从简单的“谁是小偷”的游戏开始,学习如何排除干扰信息,找出唯一可能的嫌疑人。然后,我们会进入“侦探推理题”的世界,分析线索,层层递进,最终找到答案。孩子们会学习如何运用“如果……那么……”的句式来表达逻辑关系,理解“因果”的重要性。 本书强调的是“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找到答案”。通过解答各种逻辑谜题,例如数独、填字游戏、图形推理等,孩子们会逐渐掌握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他们会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小部分,逐一击破;学会从已知信息中推导出未知信息;学会识别谬误,避免犯逻辑错误。本册还会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推理过程,培养他们清晰表达数学思想的能力。 第四册:概率的幸运星——探索不确定中的规律 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数学却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些不确定性,甚至预测其发生的可能性。本册将化身为“概率的幸运星”,带领孩子们走进概率的世界,用有趣的方式体验随机事件。 我们将一起玩“抛硬币”和“掷骰子”的游戏,观察不同结果出现的频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概念。孩子们会发现,虽然结果看似随机,但大量重复的实验却能揭示出隐藏的规律。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例如抽到特定颜色弹珠的概率,或者猜中转盘指针指向某个区域的概率。 本书将通过生动的游戏和实验,让孩子们理解“可能性”和“概率”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玩扑克牌时,孩子们可以猜测抽到“红桃A”的概率;在玩抽奖游戏时,他们可以估算自己中奖的可能性。本册还会引入一些简单的期望值概念,让孩子们理解平均来说,某个事件的发生会有怎样的结果。通过这些趣味盎然的活动,孩子们将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不确定性,培养科学的决策能力。 第五册:数据的小画家——统计与图表的乐趣 数据是现实世界的“指纹”,而统计与图表则是解读这些指纹的工具。本册将成为“数据的小画家”,带领孩子们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呈现数据,让隐藏在数字中的信息清晰可见。 我们将从简单的“班级喜好调查”开始,学习如何收集和记录数据。然后,我们会学习如何用不同的图表来展示这些数据,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让孩子们直观地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通过分析图表,孩子们可以发现数据之间的联系和趋势,例如哪个季节大家最喜欢吃冰淇淋,或者哪种颜色的玩具最受欢迎。 本书强调的是数据的“可视化”和“解读”。孩子们将学习如何制作简单的数据报表,用图表讲述数据背后的故事。例如,通过制作一份关于家庭成员生日的柱状图,孩子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年中生日分布的特点。他们还会学习如何计算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等,对数据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本册还会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需要收集数据,以及数据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 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能力与思维的培养 《好玩的数学2(修订版 套装共5册)》并非简单地灌输数学知识,而是着力于培养孩子们的核心数学素养和关键能力。 激发兴趣,培养热爱: 以游戏化、情境化的方式呈现数学,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点燃孩子心中对数学的无限好奇与热爱。 构建概念,深化理解: 摆脱死记硬背,通过直观的演示、动手实践和生动的故事,帮助孩子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提升思维,锻炼能力: 聚焦逻辑推理、解决问题、数据分析等关键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孩子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孩子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和实用性。 独立探索,勇于创新: 鼓励孩子主动思考、大胆尝试,在玩乐中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 为每个孩子量身打造的数学探索之旅 《好玩的数学2(修订版 套装共5册)》的每一本都精心设计,力求贴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点。精美的插图、丰富的游戏、有趣的实验,都将成为孩子探索数学世界的得力助手。这套丛书不仅仅是书架上的读物,更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陪伴他们自信地迈出探索数学的每一步,享受数学带来的智慧与乐趣。 无论您的孩子是初次接触数学,还是希望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这套《好玩的数学2(修订版 套装共5册)》都将是您最明智的选择。它将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往数学世界的奇妙大门,让他们发现数学的无限可能,收获受益终生的数学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套《好玩的数学2(修订版 套装共5册)》的评价,得从一个“技术宅”的角度来聊聊。我本人是程序员,对算法和逻辑结构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很多给小孩子的数学书,重在“算”而轻在“理”,但这一套书在“理”的构建上做得非常出色。 它里面有一册专门讲“逻辑推理与集合论的启蒙”,虽然是给小孩子看的,但它所用的逻辑框架非常清晰,比如“如果A那么B”的条件判断,是通过一个“侦探破案”的剧本来展开的。这对我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本质上就是在训练一种基本的编程思维——约束条件下的推演。它没有用枯燥的符号,而是用生动的对话和场景来构建这些逻辑链条,孩子在玩“谁是说谎者”的游戏中,就已经掌握了蕴含关系的运用。此外,它在介绍一些组合计数问题时,也巧妙地引入了排列组合的基本思想,这在小学阶段是非常超前的训练。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现代数学的结构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将高等概念“降维打击”到适合儿童的水平,而不失其内核。对于注重逻辑训练的家庭,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兴趣培养”,它是在打下坚实的理性思维基础。

评分

哇塞,这套《好玩的数学2(修订版 套装共5册)》简直是我的“童年遗憾弥补计划”!我小时候就特别讨厌数学,每次考试都要因为计算错误或者理解不了概念而失分,留下了心理阴影。现在看着我侄子沉迷于这套书,我偷偷翻了几页,真是感慨万千,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 它最让我觉得治愈的地方是,它彻底消除了“数学是用来考试的”这种刻板印象。比如,有一册是关于测量和估算的,它没有让我们去测量房间的精确长度,而是设计了一个任务:如何用最少的步数估算出操场跑道一圈的大致长度?这完全把数学的应用场景拉到了现实生活。我侄子立马拉着我拿着尺子在小区里走,嘴里念念有词地喊着“一步大概是0.7米,那么……”,那种主动探索的劲头,是我小时候完全没有的。再比如,它对金钱概念的引入也特别实际,通过购物清单和预算规划,孩子能清晰地理解加减乘除在生活中的必要性。这套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者腔调,读起来就像是一个有趣的大朋友在跟你分享秘密。它不仅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问题的耐心和乐观态度,这比分数重要多了。真心觉得,这套书是对孩子未来学习生涯最好的投资。

评分

这本《好玩的数学2(修订版 套装共5册)》简直是为我家那个对数字和逻辑着迷的小家伙量身定做的“探险地图”!我们家孩子今年刚上三年级,平时对传统的数学课本总是提不起什么兴趣,总觉得那些公式和题型枯燥乏味。自从我把这套书带回家后,情况简直是天翻地覆。他不再是抱着书本叹气,而是眼睛里闪烁着“我要解开这个谜团”的光芒。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完全没有那种说教式的感觉,反而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孩子一步步走进数学的奇妙世界。比如,有一册专门讲几何图形和空间想象力的部分,它不是直接告诉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而是通过一些非常有趣的折纸和空间构建游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这个规律。记得有一次,他为了理解体积的概念,竟然用积木搭出了书中提到的那个“神奇的盒子”,兴奋地跑来跟我展示,那种成就感,比我直接告诉他答案要深刻得多。这套书的编排非常巧妙,它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成了孩子触手可及的、可以亲手操作的“玩具”。内容跨度也很大,从基础的数感培养,到初步的逻辑推理,乃至一些初级的概率和统计概念都有涉及,保证了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真正领悟到数学的乐趣所在。如果说传统的教材是“填鸭式教育”,那这套书绝对是“点燃式启蒙”。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孩子爱上数学的家长!

评分

自从我们家请了这位“数学小老师”回家后,我发现我解放了好多时间,因为我不再需要费尽心思去编造理由哄孩子做数学题了!这套《好玩的数学2(修订版 套装共5册)》简直是“家长救星”。我们之前买过好几本所谓的“趣味数学”,结果要么是图画得太幼稚,孩子觉得幼稚,要么就是题目编得太牵强,完全没有逻辑上的美感。 但这一套书不一样,它的设计感非常强。比如,它用到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著名数学家的“小插曲”来串联知识点,让孩子知道,数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代代人智慧的结晶。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对“零”这个概念感到困惑,这套书里用一个关于古代印度文化如何引入“零”的故事,把抽象的“虚位”概念讲得透彻明白。而且,这五册书的主题划分非常清晰,内容层层递进,不会让孩子产生“学不会”的挫败感。从一开始的数数、形状配对,到后面的简单概率预测,每翻过一册,都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心智上的成熟和对复杂问题的接受度在提高。阅读体验非常流畅,装帧精美,纸张质量也很好,很耐翻,这点对于经常做标记和演算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这绝对是值得投资的一套书。

评分

我是一个退休的数学教师,教书育了几十年,深知一套好的课外读物对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当我翻开这《好玩的数学2(修订版 套装共5册)》时,我立刻意识到,这套书绝非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的“伪科普”读物可比。它的内容组织严谨又不失活泼,兼顾了知识的深度和趣味性,这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材料中是相当难得的。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对“数学思维”的培养。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只是罗列了一堆“脑筋急转弯”式的题目,而是深入到数学本质。例如,其中关于数列和模式识别的那几章,它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递推公式,而是通过观察自然界中斐波那契数列的生长模式,或者艺术作品中的黄金分割应用,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有序和规律的敏感度。这种从生活现象到抽象概念的过渡,处理得非常圆润自然。它引导的不是“如何解题”,而是“如何思考”。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套书可以作为衔接初中几何和代数知识的优秀桥梁,巩固他们对证明和抽象推理的初步理解。对于我们这些老教师来说,它也提供了很多启发,让我重新审视如何用更生动的方式去讲解那些看似枯燥的定理。总而言之,这是一套具有教育深度和广度的优秀读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