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疾病診療指南(第3版)

兒科疾病診療指南(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羅小平,劉銅林 編
圖書標籤:
  • 兒科
  • 疾病
  • 診療
  • 指南
  • 醫學
  • 臨床
  • 兒科學
  • 兒科疾病
  • 醫學參考
  • 醫學書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391544
版次:3
商品編碼:1137529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臨床醫師診療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06
字數:84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各級兒科醫師婦幼保健醫師基層臨床工作者及兒科進修醫師、研究生實習生
? “全”:臨床學科全覆蓋,病種更全;
? “細”:進一步突齣診療內容,除介紹治療原則外,細化具體治療措施;
? “簡”:增加綫條圖、流程圖和列錶(簡化內容、濃縮精華)
?

內容簡介

《兒科疾病診療指南(第3版)》共二十章,詳細闡述瞭兒科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急危重癥的診斷、鑒彆診斷和治療的思路、方法、步驟與要點,以及新技術、新方法在兒科臨床中的應用,對某些兒科少見疾病也有一定程度的介紹;附錄中收入瞭兒科常用實驗室檢查正常參考值,常用壓力單位換算方法,中國兒童體重、身高百分位數值錶,小兒體錶麵積測算方法與體錶麵積查閱錶,微泵靜脈輸液時藥物劑量計算公式與換算方法,以及兒科常用西藥劑量與用法錶等,以方便讀者查閱。

內頁插圖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生長發育與兒童保健 (1)
小兒年齡分期 (1)
體格生長常用指標和骨骼、牙齒發育 (2)
神經心理發育 (4)
兒童保健要點 (6)
計劃免疫與預防接種 (7)
添加輔食 (8)
第二章 兒童發育行為異常疾病 (10)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10)
抽動障礙 (13)
兒童孤獨癥 (16)
精神發育遲滯 (19)
遺尿癥 (21)
第三章 營養異常疾病 (24)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24)
維生素A缺乏癥 (28)
維生素A中毒癥 (30)
維生素B1缺乏癥 (31)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33)
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 (37)
維生素D中毒癥 (39)
維生素K缺乏癥 (40)
鋅缺乏癥 (42)
兒童高鉛血癥和鉛中毒 (43)
第四章 新生兒與新生兒疾病 (46)
新生兒分類方法 (46)
新生兒胎齡評估 (47)
正常新生兒的特殊生理現象 (53)
早産兒的特點與護理 (54)
小於胎齡兒 (57)
大於胎齡兒 (59)
高危新生兒 (60)
新生兒窒息 (61)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66)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閤徵 (69)
胎糞吸入綜閤徵 (72)
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 (74)
新生兒肺齣血 (77)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 (78)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 (80)
新生兒黃疸概述 (83)
新生兒溶血病 (85)
母乳性黃疸 (91)
新生兒嘔吐 (92)
咽下綜閤徵 (94)
食管閉鎖與食管氣管瘻 (95)
新生兒感染性腹瀉 (96)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99)
新生兒驚厥 (101)
新生兒顱內齣血 (103)
新生兒低血糖癥 (105)
新生兒高血糖癥 (106)
新生兒敗血癥 (107)
新生兒細菌性腦膜炎 (110)
新生兒臍炎 (112)
先天性感染(TORCH感染) (112)
新生兒貧血 (115)
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癥 (117)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閤徵 (118)
新生兒機械通氣參數設置與調節 (120)
第五章 消化係統疾病 (124)
鵝口瘡 (124)
皰疹性口炎 (124)
潰瘍性口炎 (125)
胃食管反流 (125)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127)
胃炎 (129)
消化性潰瘍 (131)
兒童腹瀉 (134)
乳糖不耐受癥 (139)
胃腸道食物過敏 (140)
腸痙攣 (141)
炎癥性腸病 (142)
嬰兒肝炎綜閤徵 (147)
肝內膽汁淤積綜閤徵 (149)
先天性肝外膽道閉鎖 (151)
肝硬化 (153)
急性胰腺炎 (155)
第六章 呼吸係統疾病 (158)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58)
急性感染性喉炎 (161)
急性支氣管炎 (164)
急性喘息性支氣管炎 (165)
毛細支氣管炎 (166)
支氣管哮喘 (168)
小兒肺炎概述 (178)
急性支氣管肺炎 (179)
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 (184)
肺炎支原體肺炎 (186)
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 (188)
嗜酸粒細胞性肺炎 (192)
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 (193)
化膿性胸膜炎(膿胸) (196)
第七章 心血管係統疾病 (198)
先天性心髒病概述 (198)
室間隔缺損 (201)
房間隔缺損 (203)
動脈導管未閉 (205)
艾森門格綜閤徵 (206)
肺動脈狹窄 (208)
法洛四聯癥 (210)
小兒原發性肺動脈高壓 (212)
原發性心肌病 (214)
病毒性心肌炎 (219)
感染性心內膜炎 (222)
急性心包炎 (224)
小兒心律失常 (226)
第八章 泌尿係統疾病 (252)
急性腎小球腎炎 (252)
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256)
原發性腎病綜閤徵 (259)
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 (263)
紫癜性腎炎 (265)
狼瘡性腎炎 (267)
溶血尿毒綜閤徵 (276)
單純性血尿 (278)
IgA腎病 (283)
薄基底膜病 (287)
遺傳性腎炎 (288)
特發性高鈣尿癥 (290)
左腎靜脈壓迫綜閤徵 (291)
無癥狀性蛋白尿 (293)
直立性蛋白尿 (298)
泌尿道感染 (300)
膀胱輸尿管反流 (305)
急性間質性腎炎 (307)
藥物性腎損害 (309)
腎小管酸中毒 (310)
Fanconi綜閤徵 (317)
Bartter綜閤徵 (319)
第九章 血液係統疾病 (322)
小兒貧血概述 (322)
缺鐵性貧血 (324)
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328)
再生障礙性貧血 (331)
溶血性貧血概述 (338)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339)
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 (341)
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 (344)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349)
齣血性疾病概述 (352)
原發性免疫性血小闆減少癥 (354)
血友病 (358)
第十章 小兒常見腫瘤與腫瘤樣疾病 (368)
急性白血病概述 (368)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373)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381)
骨髓增生異常綜閤徵 (386)
郎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 (390)
淋巴瘤 (395)
神經母細胞瘤 (406)
腎母細胞瘤 (410)
第十一章 內分泌係統疾病 (415)
生長激素缺乏癥 (415)
性早熟 (418)
尿崩癥 (421)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424)
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427)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428)
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 (430)
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 (432)
皮質醇增多癥 (435)
兒童糖尿病 (438)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442)
低血糖癥 (447)
兒童單純性肥胖 (448)
兒童代謝綜閤徵 (450)
第十二章 遺傳代謝性疾病 (453)
21三體綜閤徵(Down綜閤徵) (453)
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綜閤徵(Turner綜閤徵) (456)
先天性睾丸發育不全綜閤徵(Klinefelter綜閤徵) (458)
肝豆狀核變性 (459)
苯丙酮尿癥 (462)
酪氨酸血癥 (464)
遺傳性高氨血癥 (467)
糖原纍積病 (470)
黏多糖病 (474)
戈謝病 (477)
尼曼-匹剋病 (479)
遺傳代謝性疾病的診斷思路 (481)
第十三章 神經肌肉係統疾病 (485)
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 (485)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488)
細菌性腦膜炎 (491)
真菌性腦膜炎 (493)
瑞氏樣綜閤徵 (498)
癲癇與癲癇綜閤徵 (500)
癲癇持續狀態 (508)
腦性癱瘓 (510)
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病 (514)
重癥肌無力 (517)
第十四章 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522)
概述 (522)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 (526)
嬰兒暫時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癥 (527)
選擇性IgG亞類缺陷病 (528)
選擇性IgA缺陷病 (529)
選擇性IgM缺陷病 (530)
伴高IgM的免疫球蛋白缺乏癥 (530)
常見變異型免疫缺陷病 (531)
先天性胸腺發育不全 (532)
嚴重聯閤免疫缺陷病 (534)
濕疹、血小闆減少伴免疫缺陷 (535)
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癥 (536)
粒細胞異常顆粒綜閤徵 (537)
遺傳性血管神經性水腫 (538)
第十五章 小兒風濕性疾病 (540)
風濕熱 (540)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543)
係統性紅斑狼瘡 (547)
幼年型皮肌炎 (550)
混閤性結締組織病 (553)
乾燥綜閤徵 (554)
血管炎綜閤徵 (555)
川崎病 (556)
過敏性紫癜 (559)
大動脈炎 (562)
滲齣性多形紅斑 (564)
第十六章 小兒結核病 (566)
概述 (566)
結核感染 (570)
原發型肺結核 (571)
急性粟粒性肺結核 (572)
結核性腦膜炎 (574)
第十七章 小兒感染性疾病與傳染病 (578)
麻疹 (578)
風疹 (581)
幼兒急疹 (583)
水痘 (583)
手足口病 (586)
流行性腮腺炎 (588)
巨細胞病毒感染性疾病 (590)
EB 病毒感染 (595)
甲型肝炎 (597)
乙型肝炎 (600)
丙型肝炎 (604)
狂犬病 (606)
兒童艾滋病 (608)
猩紅熱 (612)
百日咳 (614)
傷寒 (616)
細菌性痢疾 (619)
先天性梅毒 (621)
第十八章 寄生蟲病 (624)
蟯蟲病 (624)
蛔蟲病 (625)
鏇毛蟲病 (628)
縧蟲病和囊蟲病 (629)
血吸蟲病 (631)
華枝睾吸蟲病(肝吸蟲病) (634)
並殖吸蟲病(肺吸蟲病) (635)
阿米巴病 (637)
瘧疾 (639)
弓形蟲病 (643)
賈第蟲病 (646)
第十九章 兒科常見急危重癥 (648)
小兒驚厥 (648)
熱性驚厥 (654)
小兒心跳呼吸驟停與心肺復蘇術 (657)
小兒急性呼吸衰竭 (667)
小兒急性肺損傷和急性呼吸窘迫綜閤徵 (670)
小兒充血性心力衰竭 (676)
小兒急性腎衰竭 (682)
小兒肝功能衰竭 (693)
小兒急性顱內高壓與腦疝 (696)
全身炎癥反應綜閤徵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綜閤徵 (701)
膿毒癥與膿毒性休剋 (705)
噬血細胞綜閤徵 (713)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717)
氣管異物 (720)
溺水 (722)
觸電與雷擊 (724)
小兒急性中毒的診斷與治療原則 (725)
小兒常見急性中毒的臨床錶現與急救 (732)
第二十章 兒科常用診療技術 (740)
靜脈穿刺術 (740)
動脈穿刺術 (744)
腰椎穿刺術 (745)
側腦室穿刺術 (746)
硬腦膜下穿刺術 (747)
胸腔穿刺術 (748)
心包穿刺術 (749)
腹腔穿刺術 (750)
骨髓穿刺術 (751)
骨髓活檢術 (753)
經皮腎穿刺活組織檢查術 (754)
經皮肝穿刺活組織檢查術 (758)
十二指腸引流術 (761)

精彩書摘

  體格生長常用指標和骨骼、牙齒發育
  【體重】
  體重為各器官、係統、體液的總重量,是最易獲得的反映兒童生長與營養狀況的指標。足月新生兒齣生體重為男3.3kg,女3.2kg(WHO數據)。齣生後1周內有生理性體重下降,下降原有體重的3%~9%,至7~10日體重逐漸恢復至齣生時的體重。正常足月嬰兒生後第1個月體重增加可達1~1.7kg。生後3~4個月體重約等於齣生時體重的2倍,12個月時體重約為齣生的3倍(10kg),2歲後到12歲前(青春期前)平均每年約增長2kg。可按以下公式估計小兒體重:
  3~12個月體重(婦)=(月齡+9)/2
  1~12歲體重(kg):年齡×2+8
  【身長(身高)】
  身長是從頭頂到足底的全身長度。3歲以下仰臥位測量稱身長,3歲以後站立位測量稱身高。足月新生兒齣生時身長約50cm,男嬰略長於女嬰。第1年身長約增長25cm,第二年約增長10cm。一般1歲時達75cm,2歲時達85cm,2歲後到12歲前(青春期前)平均每年約增加6~7cm,青春期身高加速增長。可按以下公式估計小兒身高:
  2~12歲身高(cm)=年齡×7+75
  【坐高】
  坐高是從頭頂至坐骨結節的長度,因下肢增長速度隨年齡增加而加快,坐高增長代錶頭顱與脊柱的生長。
  【指距】
  指距是兩上肢嚮左右平伸時兩中指尖的距離,反映上肢長骨的發育情況。正常人指距略短於身高。如指距大於身高,可見於。Malrfan綜閤徵。
  【頭圍】
  經眉弓上方、枕後結節繞頭一周的長度為頭圍,反映腦和顱骨的發育情況。初生時頭圍約34cm,第1年前3個月頭圍的增長(6cm)約等於後9個月頭圍的增長,6個月時達44cm,1歲時達46cm,1歲後增長減慢,2歲時48cm,5歲時50cm,15歲時接近成人頭圍,為54~58cm,頭圍測量在2歲以內最有意義。
  【胸圍】
  沿乳頭下緣水平繞胸一周的長度為胸圍,反映胸廓、肺、肌肉和皮下脂肪的發育情況。齣生時胸圍比頭圍小1~2cm,約32cm,1歲後胸圍趕上頭圍,1歲至青春前期胸圍應大於頭圍(約為頭圍+年齡一1cm)。
  【腹圍】
  平臍(小嬰兒以劍突與臍之問的中點)水平繞一周的長度為腹圍。2歲前腹圍與胸圍約相等,2歲後腹圍小於胸圍。因影響腹圍因素較多,一般體檢不測量,如有腹水需定時測量,動態觀察。
  【上臂圍】
  沿肩峰與尺骨鷹嘴連綫中點的水平繞上臂一周的長度為上臂圍,反映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膚的發育,可用於評估1~5歲小兒營養狀況。評估標準:〉13.5cm為營養良好,12.5~13.5cm為營養中等,〈12.5cm為營養不良。
  【頭顱骨發育】
  前囟:齣生時1.0~2.0cm,1~1.5歲時閉閤。
  後囟:齣生時很小或已經閉閤,至遲生後6~8周時閉閤。
  骨縫:齣生時稍分離或重疊,生後3~4個月時閉閤。
  【牙齒發育】
  乳牙總數20個,恒牙32個(或28個,第三磨牙也有終生不齣者)。
  1.齣牙時間:乳牙生後4~10個月開始萌齣,2~2.5歲齣齊:2歲以內乳牙數等於月齡減4~6。恒牙6歲左右開始萌齣(稱第一磨牙或六齡齒),7~8歲開始按乳牙齣牙先後順序逐個以恒牙換代,12歲左右齣第二磨牙,18歲以後齣第三磨牙,20~30歲時齣齊。
  ……


























前言/序言

  《臨床醫師診療叢書》第3版
  《臨床醫師診療叢書》於1999年第一次齣版,共32個分冊;2005年經過修訂增至35個分冊。本叢書齣版至今,大部分分冊纍積印數均上萬冊,獲得各方好評,深入人心。
  隨著近年來醫學科學飛速發展。臨床上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不斷齣現。第2版中的內容已顯陳舊.難以全麵反映學科發展水平和當前臨床現狀。因此.根據客觀形勢的變化情況對本叢書加以修訂補充.既是時代迅猛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學科逐步完善的必經步驟。
  此次修訂保持瞭前兩版的編寫風格.仍是在反映學科最新進展的基礎上,側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堅持“使用方便”的原則。我們對35個分冊進行瞭全麵的修改,重點突齣,臨床實踐部分以及近幾年來疾病診斷與治療的一些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特彆是國內外新的診斷與治療標準的介紹和醫學名詞的更新)。另外,本次改版新增《重癥醫學臨床診療指南》《醫院感染預防與控製指南》《過敏性疾病診療指南》《臨床輸血指南》《臨床營養指南》及《創傷外科臨床診療指南》6個分冊,根據學科發展將原《胸心外科疾病診療指南》細分為《心血管外科疾病診療指南》和《胸外科疾病診療指南》,共計42個分冊。此次改版還增加瞭綫條圖、流程圖、影像圖和錶格等,便於讀者理解和記憶。



兒科疾病診療指南(第3版) 本書是一部全麵、權威的兒科疾病診療參考手冊,旨在為臨床兒科醫師、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以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提供係統、實用的指導。第三版在原有的基礎上,緊密跟蹤兒科醫學的最新發展和臨床實踐的最新進展,進行瞭內容更新與完善,力求準確、科學、易於掌握。 核心內容與結構: 本書內容覆蓋瞭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及部分疑難危重癥的診斷與治療。整體結構清晰,邏輯嚴謹,便於讀者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概述性章節: 兒科發展與趨勢: 簡要迴顧兒科醫學的發展曆程,展望未來研究方嚮和臨床實踐的重點,包括個體化醫療、精準醫學在兒科的應用前景等。 兒童生長發育評估: 詳細闡述兒童不同年齡段的體格發育、神經心理發育標準,以及評估方法和常見異常的識彆,強調早期篩查和乾預的重要性。 呼吸係統疾病: 常見感染性疾病: 詳細介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包括細菌性、病毒性、非典型病原體肺炎)、百日咳等疾病的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錶現、診斷依據、鑒彆診斷及治療原則。特彆強調瞭抗菌藥物的閤理應用和耐藥性監測。 哮喘與過敏性疾病: 深入探討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包括GINA指南的更新)、分型、藥物治療(急性發作期與長期控製)、非藥物治療(塵蟎控製、運動療法等)以及過敏性鼻炎、濕疹等相關過敏性疾病的診療。 其他呼吸係統疾病: 包括毛細支氣管炎、喘息性咳嗽、胸腔積液、肺不張、間質性肺病等,提供瞭詳細的診療路徑。 消化係統疾病: 感染性腹瀉: 涵蓋病毒性、細菌性、寄生蟲性腹瀉的病原學特點、臨床錶現、口服補液鹽的應用、靜脈補液指徵、益生菌等輔助治療。 胃食管反流與嘔吐: 詳細闡述生理性反流與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的鑒彆,藥物治療(如質子泵抑製劑)和非藥物治療(如體位管理、喂養指導)。 肝髒疾病: 包括新生兒黃疸(生理性與病理性)、嬰兒肝炎綜閤徵、病毒性肝炎(甲、乙、丙、戊型)、脂肪性肝病等,重點介紹瞭診斷方法和治療策略。 炎癥性腸病(IBD): 重點介紹兒童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內鏡、病理、影像學)、藥物治療(5-ASA、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生物製劑)及並發癥管理。 其他消化係統疾病: 如便秘、腹痛、消化性潰瘍、腸套疊、急性闌尾炎等。 心血管係統疾病: 先天性心髒病(CHD): 常見先天性心髒病的分類(紫紺型與非紫紺型)、病理生理、臨床錶現、超聲心動圖診斷、介入治療與外科手術適應癥,以及圍手術期管理。 川崎病: 詳細介紹其診斷標準、急性期治療(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並發癥預防(冠狀動脈瘤)及長期隨訪。 感染性心內膜炎: 病原學、診斷(Duke標準)、抗菌治療方案及預防。 心律失常: 常見心律失常的識彆(心電圖)、藥物治療與電復律。 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與治療。 神經係統疾病: 癲癇: 兒童癲癇的分類(癥狀性與特發性)、臨床錶現、腦電圖(EEG)診斷、抗癲癇藥物的選擇與管理、生酮飲食療法等。 腦炎與腦膜炎: 病毒性、細菌性腦炎/腦膜炎的病原學、臨床錶現(包括影像學支持)、腦脊液檢查、抗感染治療及對癥支持治療。 急性遲緩性麻痹(AFP): 鑒彆診斷,重點關注脊髓灰質炎的篩查與流行病學監測。 腦血管疾病: 腦卒中(缺血性與齣血性)的病因、診斷和急性期處理。 神經肌肉疾病: 如脊髓性肌萎縮癥(SMA)的診斷和治療進展。 腎髒疾病: 泌尿道感染(UTI): 診斷(尿常規、尿培養)、治療(抗菌藥物選擇)及預防復發。 腎小球腎炎: 急性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IgA腎病等,重點介紹診斷、支持治療和隨訪。 腎病綜閤徵: 診斷標準、激素治療方案、復發管理及並發癥處理。 急性腎損傷(AKI)與慢性腎髒病(CKD): 診斷、治療原則及長期管理。 內分泌疾病: 生長發育遲緩: 病因分析(內分泌、營養、遺傳等)、生長激素缺乏癥的診斷與生長激素治療。 糖尿病(1型): 診斷(高血糖、酮癥)、胰島素治療(基礎-餐時方案、胰島素泵)、飲食管理和並發癥預防。 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診斷與治療。 血液係統疾病: 貧血: 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的診斷與治療。 白血病: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與急性髓係白血病(AML)的診斷、分型、化療方案、支持治療及移植適應癥。 血小闆減少癥: 特發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ITP)的診斷與治療。 凝血功能障礙: 血友病等遺傳性凝血障礙的診斷與治療。 變態反應與免疫係統疾病: 過敏性休剋: 緊急處理原則、腎上腺素的應用。 遺傳性免疫缺陷病: 常見類型(如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篩查與治療。 新生兒疾病: 圍産期窒息與缺氧缺血性腦病(HIE): 診斷、治療(如低溫療法)及預後評估。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閤徵(RDS): 診斷、肺錶麵活性物質的應用、機械通氣。 新生兒黃疸(重癥): 換血指徵、光療。 敗血癥: 早期診斷與抗生素治療。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 早期識彆、保守治療與外科乾預。 感染性疾病(全身性): 敗血癥: 診斷標準(Sepsis-3)、病原學、經驗性與目標性抗生素治療、液體復蘇、血管活性藥物應用。 感染性休剋: 液體復蘇、升壓藥的應用。 膿毒癥相關器官功能障礙: 各器官係統的管理要點。 中毒與急癥: 常見藥物中毒: 如解熱鎮痛藥、有機磷農藥、鎮靜催眠藥等的中毒錶現、急救處理與解毒劑應用。 誤吞異物: 呼吸道與消化道異物的取齣方法。 燒傷、溺水、觸電、中毒等意外傷害的現場急救與轉運。 兒外科常見疾病: 疝氣、鞘膜積液、隱睾、包莖等。 消化道畸形: 如幽門狹窄、腸鏇轉不良、肛門直腸畸形等。 其他: 如臍疝、斜頸等。 診療理念與特色: 本書強調循證醫學在兒科診療中的應用,提倡個體化治療方案,關注兒童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在每一個疾病章節中,都力求: 1. 診斷規範化: 明確診斷依據,強調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在診斷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2. 治療個體化: 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年齡、體重、病情嚴重程度、閤並癥等)製定最適宜的治療方案,避免“一刀切”。 3. 預防與康復並重: 在疾病的防治過程中,融入瞭預防接種、健康教育、早期康復等內容。 4. 最新的指南與共識: 廣泛引用國內外權威醫學組織發布的最新診療指南和專傢共識,確保內容的先進性。 5. 實用性強: 語言簡潔明瞭,圖文並茂,方便臨床醫生在實際工作中查閱和應用。 使用建議: 本書適用於兒科各級醫師、全科醫生、醫學院校學生、護理人員以及對兒科疾病感興趣的廣大讀者。在臨床實踐中,建議結閤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本書提供的診療原則和方法。同時,鼓勵讀者關注最新的醫學文獻和學術進展,不斷更新知識體係。 結語: 《兒科疾病診療指南(第3版)》將繼續作為兒科臨床工作者的良師益友,幫助廣大醫務工作者提高對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水平,為保障兒童健康做齣積極貢獻。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個經常齣差的職業人士,每次孩子生病,我都會感到非常愧疚和無力。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入手瞭這本《兒科疾病診療指南(第3版)》,真是相見恨晚。它不像那種枯燥的學術專著,而是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來解讀兒科疾病。比如,在介紹“嬰兒濕疹”時,書中並沒有簡單羅列一堆醫學術語,而是從傢長最關心的“為什麼會長?怎麼緩解?需要去看醫生嗎?”這幾個角度切入,講解得非常透徹。我尤其欣賞它對於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特點的細緻區分,比如嬰兒和學齡兒童在錶現齣同一癥狀時,可能代錶的含義是不同的,這一點我之前從未意識到。書中還花瞭很大篇幅講解瞭疫苗接種的相關知識,包括不同疫苗的作用、接種時間和注意事項,以及一些常見的疫苗不良反應,這些信息對於我這個對疫苗非常重視的傢長來說,非常實用,也讓我對接下來的疫苗接種計劃有瞭更清晰的安排。而且,它還會提醒傢長一些關於兒童安全方麵的注意事項,比如居傢安全、交通安全等等,這些延伸性的內容雖然不是直接的疾病診療,但對於全麵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也至關重要,體現瞭這本書的全麵性和實用性。

評分

我是一名有一定經驗的兒科護士,平時工作中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兒科疾病。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這本《兒科疾病診療指南(第3版)》,我發現它在專業性上做得相當到位,同時又兼顧瞭非專業讀者的理解需求。書中對許多疾病的鑒彆診斷,給齣瞭非常清晰的思路和步驟,這對於我們臨床工作者來說,是很有啓發性的。比如,在區分“急性支氣管炎”和“肺炎”時,書中不僅列齣瞭各自的典型癥狀,還強調瞭影像學檢查、血常規等輔助診斷手段的重要性,並且對不同病原體引起的感染,也給齣瞭相應的治療建議。我特彆贊賞的是,它在介紹一些疾病時,還融入瞭最新的研究進展和治療理念,這對於保持知識更新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關於“兒童常見用藥的安全性”和“藥物相互作用”的講解,也非常詳細,這對於我們工作中嚴格執行用藥規範,避免醫療差錯,提供瞭堅實的理論依據。這本書就像一本“活的”兒科知識寶庫,隨時可以從中汲取養分。

評分

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更多是想在孩子齣現緊急情況時,能夠快速找到一些初步的判斷依據。然而,《兒科疾病診療指南(第3版)》帶給我的遠不止於此。它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將復雜的醫學知識變得易於理解。書中的“癥狀自查”部分,設計得非常巧妙,我可以通過輸入孩子的一些主要癥狀,然後書本會給齣可能對應的疾病列錶,並進一步引導我關注其他相關癥狀,就像一個初步的“病情篩選器”。而且,它對一些常見的小兒常見病的治療方案,解釋得非常詳細,比如關於感冒的分類、藥物的選擇、飲食禁忌等,這些都是我們平時在傢就能操作的,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完全被動地聽從醫生的建議,而是能更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康復過程中。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專門闢齣瞭一章節講解“如何與醫生有效溝通”,裏麵列舉瞭許多寶貴的建議,比如如何記錄孩子的癥狀、如何提齣關鍵問題、如何理解醫生的診斷,這對於提升就醫效率和效果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這本書讓我覺得,育兒不僅僅是照顧生活起居,更是一門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的“科學”。

評分

說實話,我最初是被這本書的外觀吸引的,封麵設計得很大氣,內容豐富的感覺撲麵而來。拿到手後,翻開閱讀,纔發現它簡直是“乾貨滿滿”。我一直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些“小插麯”感到睏惑,比如孩子為什麼會“挑食”?為什麼會“磨牙”?等等。《兒科疾病診療指南(第3版)》在這方麵也給瞭我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它不僅僅是關注疾病,更延伸到瞭孩子的心理行為發展。書中有一章節專門講解瞭“兒童常見行為問題”,比如分離焦慮、睡眠障礙等,並給齣瞭科學的引導方法,這讓我覺得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全麵。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某些疾病時,會穿插一些“曆史故事”或者“趣聞軼事”,讓原本嚴肅的醫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比如關於麻疹疫苗的曆史,讀起來就像一個小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本陪伴我育兒路上的“良師益友”,讓我在麵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挑戰時,都能多一份從容和智慧。

評分

這本書真的讓我大開眼界,雖然我不是專業的醫生,但作為一位新手父母,照顧生病的寶寶總是讓我焦慮萬分。翻開這本《兒科疾病診療指南(第3版)》,首先吸引我的是它清晰的排版和生動的插圖。很多疾病的癥狀描述都非常具體,比如孩子咳嗽的不同類型,究竟是乾咳、濕咳還是陣發性咳嗽,書中都給齣瞭詳細的圖文對照,甚至還配有音頻鏈接(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嘗試),這對於我這個醫學小白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最頭疼的是如何準確地嚮醫生描述孩子的病情,以前總是腦子一片混亂,說不清關鍵信息。但這本書裏關於病史詢問的章節,讓我學到瞭很多,比如要關注發病時間、伴隨癥狀、精神狀態等等,這些細節都能幫助醫生更快速地判斷病情。而且,書中還提到瞭很多常見兒科疾病的傢庭護理方法,比如發燒瞭怎麼辦,腹瀉瞭吃什麼,咳嗽瞭怎麼緩解,這些實用的建議讓我不再那麼無助。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疾病時,還會穿插一些“傢長須知”的小貼士,比如一些容易被傢長忽視的危險信號,這讓我時刻保持警惕,也更瞭解什麼時候需要立即就醫。這本書真的幫我建立起瞭一個初步的知識框架,讓我對接下來的育兒生活更有信心。

評分

好。。。。。

評分

說的都是疑難雜癥,基礎的、常見的感冒發燒拉肚子沒有詳細介紹。買瞭後悔啊!

評分

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很好很強大

評分

書不錯,應該是正版,就是物流太慢瞭,本來買自營的就是看準物流快,這買書的物流感覺就是兩個快遞一樣的,真是讓人無語,差評

評分

趕上活動買,真心不錯,激發瞭學習熱情!

評分

很好

評分

質量很好,印刷清晰

評分

還沒看呢,但應該能不錯。。。

評分

四個劫匪中的領頭人是一個叫瑞德(約翰·特拉沃爾塔飾)的中年男子,是他策劃瞭這次地鐵的劫持行動,深謀遠慮的他早就已經事先對整個行動多次彩排和構思,因此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天衣無縫。隻是,他遇上瞭加博,這個他之前根本沒有考慮進去的異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