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研究文库·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按照长时段理论,研究的时间段从元末农民大起义一直到场20世纪三十年代的国内革命战争;研究的地域集中在湖北麻城。这种“长时段”和小地域的结合使得这本书能挑战一般著作的历史分期,从宏观上透视中国政治社会变迁,并暗示暴力朝代和政权的恒久。作者对麻城地方史的细致研究,还使得本书深化了前人对地方社会的认识,在叙事中凸显各阶层对暴力的感知,在极具张力的氛围中给读者展示出精彩的历史画卷。
罗威廉(William T·Row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汉学家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史、城市社会史。代表作有《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 》、《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导论
第一章 暴力的社会生态
人口
战利品
中心与边缘
城镇和乡村
常规的暴力
逃跑新娘的案例
抗争
国家暴力
第二章 明王
蒙古统治下的麻城
红巾军
宗教、阶级和民族
逃难
第三章 繁荣时代
农业商品化
宗族的发展
邹来学对儿子的忠告
功名与做官
第四章 异端
麻城走上中心舞台
梅国桢和1570年税收改革
耿定向与黄安县的设立
周氏兄弟与龙湖
李贽来到麻城
李贽与麻城的宗族争斗
李贽与明王朝衰落
第五章 在虎口之中
奴役
梅之焕与麻城的东林党运动
奴仆叛乱
梅之焕归乡
筑城防御
蕲黄四十八寨联盟
第六章 灭绝
汤志和乡村自保会
改朝换代
联盟的复兴
效忠与地方主义
改朝换代与个人解放
第七章 东山叛乱
麻城家族捱过征服年代
三藩之乱中的麻城
刘君孚会见于成龙
保甲、民团和山寨
东山的多事之秋
阶级战争
作为记忆与历史的东山叛乱
第八章 天国
学术复兴
“盛世”中的麻城
余雅祥、胡林翼与鄂军
肃清
焦土
全面军事化
叛乱中的叛乱
重建与纪念
第九章 现代性的间奏
麻城作为边缘地带
改良
政权更替
谘议局里的谋杀
夏斗寅的崛起
混乱
第十章 鼎沸
经济崩溃
激进的一代
政治夺权
全面军事化
激进分子夺权
麻城惨案
第十一章 幼稚
夏斗寅返回家乡
性别之战
对激进一代的再教育
黄麻起义
第十二章 灭绝回归
地方自治的间奏
清乡
麻城的“新生活”
游击战争与鄂豫皖苏区的兴起
围剿
清算
被遗弃的麻城
结论
缩略语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1928年5月,当中国共产党与前革命盟友中国国民党的统一战线破裂之后,在位于大别山区的麻城县!当地百姓报道了一起异乎寻常的自然现象,突然之间一阵红雨倾盆而至。该县居民或许有些震惊,但他们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此时他们的家乡正处于一场血洗的风口浪尖!
大规模的暴力狂欢夺走了当地许多士兵和平民的生命,这样的事情绝非第一次发生,麻城人民的集体意识和地方认同中,深深铭刻着穿越过去的记忆,动乱时期一再发生的同样血腥的杀戮,以及和平时期数不清的日常暴行,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暴力之地。
……
这本书的叙事手法极为引人入胜,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尘封已久的家族秘辛和地方权力更迭描绘得栩栩如生。读着那些关于地方精英如何利用宗族势力、如何处理突发性冲突的故事,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亲眼见证了底层民众的挣扎与上层结构的运作。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刻画得入木三分,特别是那种在和平表象下潜藏的暗流涌动,让人深思。作者对细节的把握令人惊叹,每一个村庄的布局、每一次械斗的起因,都经过了严谨的考证。这种细致入微的叙事,让原本可能枯燥的历史事件变得鲜活起来,充满了戏剧张力。它不仅仅是在记录历史,更像是在解剖一个特定地域的社会肌理,展示了权力、道德与生存法则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对于“暴力”这一主题的探讨深度。它不满足于仅仅罗列冲突事件,而是深入挖掘了暴力背后的文化逻辑和社会根源。作者巧妙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个体经验相结合,让我们看到,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暴力是如何被视为一种维持秩序、解决争端、甚至是维护荣誉的“必要之恶”。文笔洗练而富有张力,尤其是在描述那些突发的、血腥的冲突场面时,那种冷静的笔触反而更显出历史的残酷。这种对复杂人性的描摹,远超出了简单的善恶二元论。它促使读者去思考,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哪些行为会被认为是“正当的”,而哪些又会被无情地排斥。
评分这部作品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在场感”。作者仿佛是一位隐形的记录者,冷眼旁观了七个世纪的兴衰更替,记录下了每一次权力倾轧的细微波动。书中的语言风格兼具学者的严谨和小说家的洞察力,使得那些遥远的往事变得触手可及。它让人深刻理解到,一个地方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认同,往往是在持续不断的冲突与和解中锻造出来的。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在寻找那些历史的“锚点”,试图理解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如何从这些古老的暴力叙事中继承和演变而来的。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去审视历史的重量是如何压在现代人的肩上的。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并非一条平坦的直线,而是一条充满了断裂和反复的河流。作者通过对这片土地上七个世纪的暴力史梳理,揭示了一种在看似稳定下不断循环的权力与冲突模式。这种跨越了朝代更迭的连贯性,令人不寒而栗。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陷入沉思,想象着那些古老的石头建筑中,究竟埋藏了多少未被言说的冤屈和未被解决的恩怨。作者的论证逻辑严密,引用了大量一手资料,使得整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平衡。对于任何对中国地方社会史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处理堪称一绝,它没有采用那种线性的编年史叙事,而是通过聚焦于“暴力”这个核心母题,将分散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件编织成一张相互关联的网。这种跳跃式的叙事,反而更能凸显出历史的内在规律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模糊地带时的审慎态度——既不回避争议,也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将选择权交还给读者。每一次转折都像是推开了一扇通往不同世纪的门,里面是相似的人性冲突,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读起来酣畅淋漓,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清爽感,但也伴随着对人性复杂性的深深无力感。
评分罗威廉的《救世》一书通过对陈宏谋的细致研究探寻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
评分终于找到家好店,服务好,质量不错,下次有机会再来买
评分这本书的版心很适宜,文字的排版均齐,疏紧适宜,很便于阅读。装订考究,印制精新,物美价廉,货真价实,认准京东品质!难得的是物流非常的顺畅,这便使我们读者欢心喜悦了。
评分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评分很好,不错值得购买!不错!
评分在《一个人》这部作品中,作者虚构了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这个社会没有个人,只有集体,人没有自己的名字,只以一个口号加一串数字来加以区别,人甚至不知道“我”这个字眼,但凡要表示“我”的概念,都用复数的“我们”来代替。
评分从局部了解大历史,见微知著,一起来学习下
评分湖北麻城的故事,支持!
评分很好的书,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