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篇〉笺释:以晚期希腊评注为线索》在国内已经有几个翻译版本,但是缺乏整全详尽的注释和深入的解读。《〈范畴篇〉笺释:以晚期希腊评注为线索》以晚期希腊哲学文献为依据,融会中世纪以来各个重要版本,翻译、注释了亚里士多德《范畴篇》,是汉语学界在严格的一手文献基础上,以详尽的篇幅对亚里士多德的经典作品所做的完全符合西方古典学规范的注疏作品。
《〈范畴篇〉笺释:以晚期希腊评注为线索》一直位居亚里士多德著作的首位,对该著作的研究和评注也一直占据首要位置,成为整个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现在保持下来的古代以希腊文写作的《〈范畴篇〉评注》仅有珀尔菲琉斯、德克希珀斯、赫尔米亚的阿莫尼俄斯、辛普里柯俄斯、菲洛珀诺斯和厄吕姆匹俄多洛斯、厄里阿斯以及一位匿名作者。笺注者以这些早期中世纪即公元1世纪至6世纪的《范畴篇》评注为线索,对范畴篇进行全面翻译、疏解。
《〈范畴篇〉笺释:以晚期希腊评注为线索》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亚里士多德以及《范畴篇》研究的长篇导言,论述亚氏与漫步学派的关系,亚氏作品的发现、编辑、分类、流传以及历代评注等。第二部分是《范畴篇》的中译文。第三部分先列希腊文,然后附上中译文,最后系译者溥林详尽全面的笺释。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
溥林,重庆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西方古典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古希腊哲学、西方中世纪哲学、德国哲学。已编译、出版多部学术专著。
导论
一、亚里士多德的遗产
二、古代评注者视野中的《范畴篇》
《范畴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范畴篇》笺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书很好,快递非常赞。
评分这一个系列的书籍都是经典
评分古代经典认为,由于人性的软弱或者依赖性,普遍的幸福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不曾梦想历史的一个完成。他们用他们的心灵之眼看到这样一个幸福的社会,一个人性在其中有最高可能的社会。但由于他们也看到人的力量是多么的有限,他们认为这一最好政体的实现要依靠运气。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特别厚!能把原著解释清楚。
评分——施特劳斯
评分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亚里士多德以及《范畴篇》研究的长篇导言,论述亚氏与漫步学派的关系,亚氏作品的发现、编辑、分类、流传以及历代评注等。第二部分是《范畴篇》的中译文。第三部分先列希腊文,然后附上中译文,最后系译者溥林详尽全面的笺释。
评分*
评分还不错。卡洛斯·富恩特斯与马尔克斯、略萨、科塔萨尔并称“拉美文学爆炸”四主将,是20世纪以来世界纯文学的标杆,2012年5月病逝,再次成为全球文学界关注的焦点。富恩特斯是一位“入世”的文豪,是21世纪“360度的大知识分子”(墨西哥著名学者埃曼努尔·卡瓦略语)。他的作品无不与墨西哥的社会和历史相关。《富恩特斯作品:与劳拉·迪亚斯共度的岁月》几乎融合了墨西哥从1905年至2000年的各大重要历史事件,展现了这个处在拉丁文化与美国文化交流和冲突的边界地区的国度近百年的风云变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