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年少时,总会读过几本好书,它们或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或帮我们慰藉了失落的心灵,或让我们对于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为了将这份感动和领悟传承下去,本系列巨著本本经典,古今中外大师佳作云集,为孩子们承托起了一片真善美的天空!
《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青少年版:柳林风声(第2版)(适合7-10岁儿童)》主要描写了一只癞蛤蟆靠祖传家产过活,挥霍浪费,追求新鲜事物,结果上当受骗,锒铛入狱,家业被坏人抢走了。但在鼹鼠、老鼠和獾的帮助下,智斗黄鼠狼,把家业夺了回来。从此,蛤蟆在对朋友们的感动下,改掉了胡乱挥霍的坏毛病,改过自新,成为了一只好蛤蟆。
肯尼思·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1859-1932)是英国的银行家。他出生于爱丁堡一个传统的苏格兰家庭,父亲是律师,却有严重的酗酒恶习。肯尼思·格雷厄姆的母亲因猩红热病逝后,外公外婆把他带到乡间抚养长大。他小时候流连的田野风光,后来成为《柳林风声》中鼹鼠、河鼠、獾与癞蛤蟆先生结伴畅游的世界。虽然肯尼思·格雷厄姆的童年充满烦恼,但他创作出的《柳林风声》的基调却是甜美的。或许肯尼思·格雷厄姆发现,唯有在这些林间动物的身上,生命里蛰伏的希望与爱才能萌芽。柳林间的风声,其实在每颗心上吹拂。
这本书曾经引起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注意,他曾写信告诉作者,他把《柳林风声》一口气读了3遍。《柳林风声》也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最喜欢的文学作品,在哈利波特当中,赫奇帕奇的象征獾也是以书里憨厚的獾先生为原型的。
第一章 河岸
第二章 大道通衢
第三章 森林遇险
第四章 獾先生
第五章 温馨之家
第六章 整治蛤蟆
第七章 黎明笛音
第八章 蛤蟆历险记
第九章 行走天涯
第十章 蛤蟆历险记续集
第十一章 蛤蟆哭了
第十二章 尾声
春天来了!你看,呢喃的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调皮地钻出了地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大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芬芳,随着暖融融的春风扑面而来。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鼹鼠卖力地打扫着自己的小屋,整个早晨他都在辛勤地劳动,为了让自己的小屋住起来更舒服。只见他爬上爬下,扫地打扬尘,爬上短梯粉刷墙壁,最后把粉尘都弄进了喉咙和眼睛,身上的皮毛也都沾上了白石灰水,还搞得自己腰酸背疼。此时春天悄无声息地从他身边渗透过来:空气中,地里面,还有周遭的一切事物都让他闻到了春的芬香。就连他那简陋杂乱的小屋,都弥漫着春天特有的气息。过了一会儿,鼹鼠感到非常开心,于是他甩掉了手中的刷子,大喊一声:“还搞什么大扫除啊,让它见鬼去吧!”他连外套都来不及穿上,急急忙忙地冲出了屋子,就好像外面有同伴召唤他一样。鼹鼠以最快的速度冲向了碎石车道,那里的阳光更加灿烂,空气更加新鲜。鼹鼠一边奋力地用自己的爪子刨着土地,一边自言自语起来:“快点啊,快点啊,再快点啊!”终于噗通一声,他的鼻尖感觉到了阳光的温暖。于是他加快速度刨土,最后从土地里钻了出来,舒展着身体在阳光充足的草地上连续打着滚儿。
“好舒服啊,这比大扫除要好玩多了!”鼹鼠兴奋地大喊道。阳光让他的皮毛显得更加光亮。一阵和煦的春风吹过来,鼹鼠浑身感到说不出的舒畅。一个冬天都没有好好地享受了,与世隔绝了这么久,鼹鼠的听力有些迟钝了,鸟儿们叽叽喳喳的歌声,让它觉得好久都没听过了。
……
《柳林风声》是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写给他六岁儿子的一部童话故事。柳林风声,顾名思义,柳林就是柳树林,风声指的是发生在动物们之间的一系列故事。
这些故事主要围绕四个性格各异的小动物展开:河鼠很有理性,一直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鼹鼠性格温和,善解人意,喜欢新生物;蛤蟆个性张扬、喜欢冒险,同时也有爱慕虚荣的毛病;獾是老成持重的长者,处乱不惊,是伙伴们的领袖。
发生在小动物之间的故事本身平淡无奇,但是作者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故事通过风趣幽默、温馨优美的语言再现出来,读来让人不禁哑然失笑。这是一部美妙、动人、有趣、温馨的作品,故事节奏从容平缓,读来亲切自然、感人至深。特别适合在寒冬季节围坐在暖暖的火炉边,慢慢品味。
时光飞逝,虽然每个人都会成长,长大以后也许就再也体会不到童年的真实想法了。但是,童年的乐趣仍在,积极乐观的生活信念永存。小朋友们,快来阅读吧,体悟文字背后的人文情怀,感受一下柳树林中那一缕缕的“风声”!
编者
2011年3月
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花了多少时间沉浸在这本《柳林风声》的全新青少年版里!说实话,我之前对这本书的名声有点犹豫,总觉得经典文学可能对小孩子来说太枯燥了,但当我翻开这本书,看到那些精心绘制的插图,还有那些用词精炼却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时,我的疑虑立刻烟消云散了。我一直以为“博览”这个词听起来就很大气,可能会是那种厚重得让人望而却步的书,但这本书的排版非常适合小读者,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刚刚好,让我能够轻松地跟随故事的脚步。我特别喜欢书中的角色设计,无论是那聪明又有点狡猾的狐狸雷定,还是那善良又略显冲动的獾,每一个角色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跃然纸上。我完全能理解为什么这本书被誉为世界经典,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动物们友谊和冒险的故事,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虽然是为7-10岁的孩子准备的,但我觉得即使是成年人也能从中获得许多启发。我迫不及待地想把这本书读给我的小侄女听,相信她一定会和一样爱上这个充满魔力的柳林世界。
评分刚开始接触这本《柳林风声》,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总觉得“经典名著”应该是有一定的门槛的。但是,这本书的体验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就像一本充满惊喜的画卷,一点一点地在我眼前展开。书中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角色,有狡黠的狐狸,有忠厚的獾,还有那些充满智慧的老鼠。他们的故事虽然发生在柳林,但却折射出许多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道理。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友谊的描写,书中描绘了角色们如何互相帮助,共同面对困难,这对于正在形成社交观念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非常优美,即使是对于7-10岁的孩子来说,也不会显得生涩。我常常在读到某些描写时,会停下来,想象那个画面,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我觉得,这本《柳林风声》不仅仅是一本故事书,它更是一本能够滋养孩子心灵的书籍,它用一种温和而有力的方式,将善良、勇敢、忠诚等美德传递给小读者们,绝对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评分最近读了这本《柳林风声》,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经典名著”这个词,听起来就离我有点远,总觉得是那种需要大人陪着才能读懂的书。但这本书完全不一样,它就像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虽然说是“博览”系列,但它的内容一点也不吓人,反而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动物性格的刻画,比如那只爱炫耀又有点爱惹麻烦的蛤蟆,还有那只聪明又谨慎的獾,他们之间的互动总是充满了趣味和意外。我发现,作者并没有把故事写得过于成人化,而是保留了孩子们最喜欢的那些元素:冒险、友谊、一点点小小的惊险,还有最终的皆大欢喜。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我甚至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跟着书中的描述想象那些动物们的生活场景。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感受到文学的美妙,并且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一些重要的品质,比如团结互助,以及认识到不同性格的人(或者动物)是如何相处融洽的。
评分老实说,当看到“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青少年版”这个书名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一丝顾虑,担心内容会不会过于复杂,不适合我那个活泼好动的小儿子。但当我翻开这本《柳林风声》,我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它没有那种冗长的铺垫,而是直接将我们带入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柳林世界。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描绘,无论是春天的嫩芽,夏天的蝉鸣,还是秋天的落叶,都好像亲眼所见一般。而那些动物角色,更是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他们的对话幽默风趣,他们的行为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虽然他们都是动物,但他们的情感和烦恼,却让我们能感同身受。我甚至在读到某个情节时,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也会在某个角色遇到困难时,为他们捏一把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它教会孩子们如何去爱,如何去分享,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这本“博览”系列,真的做到了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将最深刻的道理传递给孩子们。
评分当我收到这本《柳林风声(第2版)》时,我真的被它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虽然我之前对“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这个名字有些许的刻板印象,觉得可能会是比较严肃的内容,但这本书的设计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有趣,不像我小时候读过的那些“经典”那样晦涩难懂,而是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时不时会心一笑。我最喜欢的部分是那些描绘柳林风景的段落,作者用词非常优美,将春夏秋冬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我真的置身于那个宁静祥和的柳林之中,能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看到阳光透过枝叶洒下的斑驳光影。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动物们之间的互动,它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关于勇气、智慧、责任以及与朋友相处的道理,这些道理用一种孩子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非常巧妙。我觉得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这本《柳林风声》绝对是一本能让他们在快乐阅读中获得成长的优秀读物,它的“博览”二字,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广度和深度的体现,而非内容的难度。
评分给孩子准备的,每天读一点,慢慢来
评分给小朋友看的世界文学名著~
评分老师推荐的书,不错。正版
评分不错,京东图书优惠活动力度很大啊!给侄子买的课外书籍,非常好!!!赞一个!
评分新年快乐!新学年成绩更上一层楼。
评分还没看,希望儿子会喜欢。
评分很好,女儿很喜欢
评分书是名著,应该不错吧
评分青少年版本,适合孩子现在的阅读阶段!挺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