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名称: | 中国家装好设计7000例全套4册 客厅吊顶电视墙卧室 家庭室内设计书籍 | |
| 出版单位: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
| 作 者: | 李江军 | |
| 出版时间: | 2016-10-01 | |
| 语 言: | 中文 | |
| I S B N: | 9787512394612 | |
| 图书定价: | 199.2元 | |
| 图书规格: | 平装 16开本 160页/册 1.2KG/本 |
目录
客厅吊顶 5
卧室吊顶 72
餐厅吊顶 111
休闲区吊顶 145
目录
卧室
乡村风格卧室设计 6
中式风格卧室设计 19
欧式风格卧室设计 29
简约风格卧室设计 46
餐厅
乡村风格餐厅设计 68
中式风格餐厅设计 76
欧式风格餐厅设计 84
简约风格餐厅设计 99
玄关
乡村风格玄关设计 113
中式风格玄关设计 115
欧式风格玄关设计 121
简约风格玄关设计 129
过道
乡村风格过道设计 136
中式风格过道设计 139
欧式风格过道设计 145
简约风格过道设计 154
本系列共分《客厅》《吊顶》《电视墙》《卧室餐厅玄关过道》4册,在前两季的基础上做了设计优化和案
例更新,内容精选香港、台湾与大陆三地人气设计师的7000个家居案例,把这些代表当今设计界高水平的作
品按时下流行的风格分门别类,方便读者查找参考。通过使用本书,可以帮助业主和设计师了解不同风格家居的硬
装设计细节,同时也能学习到如何利用软装搭配创造出符合美学的空间环境。
我一直觉得,好的设计书籍不应该是只能看、不能碰的“艺术品”,而应该是可以随时翻开,做笔记、画重点的“工具书”。这套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我发现其中关于“背景墙”的剖析特别到位,它不仅仅是展示了电视墙的造型,更是深入讲解了背后的水电点位预留和线材走位,这对于装修前期的水电定位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后期返工的麻烦。再比如,一些看似简单的造型吊顶,它会配上结构剖面图,让你了解龙骨的搭建方式和承重结构,这种对“看不见的部分”的关注,体现了编者团队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我甚至用它来和我的装修工长沟通一些技术细节,因为书里的图示清晰到连工人都能一目了然地理解设计意图。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效果图集应有的范畴,它是一本融合了美学、结构、功能和实用性的综合性参考资料,让我对即将到来的装修工程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之前买过好几本所谓的“设计宝典”,大多都是那种老掉牙的案例堆砌,图小、色差大,看完等于白看。但这一套(我指的是我目前在看的其中一本)给我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它更注重“语境”的营造,而不是单纯的“堆砌”元素。举个例子,它介绍客厅背景墙的设计时,不仅仅展示了最终效果图,还配有相当篇幅的空间动线分析和采光模拟,这点非常打动我。我正头疼我的客厅横梁处理问题,翻到其中一个案例,人家巧妙地用木格栅进行了弱化,并且整合了隐藏式的储物空间,那个思路简直是茅塞顿开!此外,它对灯光层次的讲解也极其深入,如何利用洗墙灯、射灯和吊灯的不同角度来塑造空间氛围,那些光影的对比和过渡,写得非常到位,真正体现了“设计是光的艺术”这句话。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性很强,似乎是按照功能区和设计主题来划分的,找起来很方便,不会让人在海量的图片中迷失方向。这种注重“为什么这么设计”的深度解读,远比只看“长什么样”要实用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简直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用料很实在。翻开扉页,那些高清的实景照片简直就是视觉的盛宴,色彩还原度非常高,每一个细节处理得都很到位。我尤其欣赏它对材质肌理的捕捉能力,无论是粗犷的文化石,还是光滑的大理石,那种质感仿佛能穿透纸面。设计风格上,它似乎涉猎了非常广泛的领域,从简约现代到新中式,再到那种略带复古的欧式风格,都有涉猎,这对于我这种还在摸索自己偏好的“小白”来说,简直是宝藏。特别是某些特定空间的处理,比如厨房操作台的高度和灯光的布局,它提供的建议非常贴合实际使用需求,不是那种光有样子不好用的“花架子”设计。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基础的施工规范和材料用量估算也有涉及,虽然不是专业手册的深度,但对于普通业主来说,足够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避免被设计师牵着鼻子走。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本兼具审美指导和初步实用指南的高端画册,让人爱不释手,每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灵感火花。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对这种“案例集”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华而不实。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在努力平衡美观性和经济性。我注意到一些案例中,虽然最终效果很惊艳,但它在图注中会明确指出哪些是高成本的定制项目,哪些是通过巧妙的成品家具搭配就能达成的效果。这对于我们这种预算有限的家庭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小空间高利用率”的专题,它展示了好几个低于八十平米的户型改造,那些垂直空间的利用,比如隐藏式书桌、可伸缩餐桌的嵌入设计,都体现了极强的实操指导意义。而且,它的风格跨度很大,我从一个偏爱极简的页面跳到另一个偏向轻奢的页面,设计师的笔触和对不同审美的理解深度都令人佩服。它没有固步自封于某一种流派,而是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设计语汇库”,让你可以自由组合,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匠人精神,厚实的纸张,不易反光的哑光处理,使得那些复杂的纹理细节得以清晰呈现。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在处理“顶面”设计上的独到见解,很多市面上其他的书对吊顶的处理往往是敷衍了事,无非是简单的造型加筒灯。但这里面有大量的关于中央空调出风口隐藏、新风系统与灯槽结合的细节图,甚至连消防喷淋头如何做到“隐形”的方案都有展示。对于追求整体性和功能性的现代家庭来说,这些往往是决定装修品质的关键“硬骨头”。另外,它在“功能分区”的描述上也颇有心得,比如如何通过地面材质的变化、或者半墙隔断来实现客厅与餐厅的自然过渡,这些处理手法非常细腻,不是生硬的墙体划分,而是温柔的空间引导。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进行一对一的私塾教学,让你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在学习如何将美“落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