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笼养鸟(第2版)

家庭笼养鸟(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增年 著
图书标签:
  • 鸟类饲养
  • 宠物鸟
  • 笼养鸟
  • 鸟类健康
  • 鸟类疾病
  • 鸟类喂养
  • 家庭宠物
  • 鸟类行为
  • 鸟类品种
  • 鸟类护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79527
版次:2
商品编码:1138286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2
字数:1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家庭笼养鸟(第2版)》自1990年8月出版发行以来,13年间先后印刷21次,发行量达51.1万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为了适应笼养鸟饲养技术的发展,对原版内容作了全面的修改和补充。内容包括:养鸟的意义,家庭养鸟的基础知识,常见家庭笼养鸟(包括文鸟科、鹦鹉科、雀科、百灵科、画眉科、鸫科、伯劳科、山雀科、太平鸟科,椋鸟科、绣眼鸟科、黄鹂科、鹎科、鸦科、戴胜科、鸠鸽科、鹰科、鸬鹚科共18科77种鸟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笼养鸟类常见病防治。并配上了每种鸟类的照片,供读者欣赏。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技术实用,图文并茂,适合广大养鸟爱好者阅读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一、浅谈养鸟之意义
(一)鸟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什么是食物链
2.食物链中的鸟类
(二)养鸟与爱鸟

二、家庭养鸟基础知识
(一)家庭养鸟概况
1.养鸟的历史
2.家庭养鸟的意义
3.家庭养鸟的种类
4.家庭养鸟的趋势
(二)鸟体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
1.鸟体量度方法
2.鸟体内部结构
(三)笼养鸟食性的分类
1.食谷性鸟类
2.食虫性鸟类
3.杂食性鸟类
4.食肉性鸟类
(四)笼养鸟饲料种类
1.粒料
2.粉料
(五)笼养鸟的饲养管理
1.日常管理
2.四季管理
(六)笼养鸟技能训练
1.教鸟学“说话
2.教鸟学技艺
3.教驯鸟学狩猎
(七)鸟笼的种类与制作
1.鸟笼的种类
2.鸟笼的制作
3.鸟笼的维护

三、家庭常养笼鸟
(一)文鸟科
灰文鸟
金山珍珠
十姐妹
五彩文鸟
黑喉草雀
梅花雀
环喉雀
大锦花雀
横纹雀
(二)鹦鹉科
非洲灰鹦鹉
虎皮鹦鹉
大绯胸鹦鹉
牡丹鹦鹉
面罩爱情鸟与黑颊爱情鸟
蓝眼凤头鹦鹉
小五彩鹦鹉
……
四、鸟类常见疾病的防治

精彩书摘

  相传,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自幼养成爱吃樱桃的习惯,在皇宫后院培植了质量优良的樱桃供他食用。一日,他漫步在果园,发现麻雀和其他小鸟正在啄食他心爱的樱桃。气急之下,他便随即发布命令消灭麻雀及其“同伙”。其命令是:凡杀死1只麻雀者,可得到6个芬尼(当时德国的货币)的奖金。结果,仅仅2年的时间,国库付出了巨额奖金,所得到的结果是,麻雀等小鸟被消灭了,樱桃林却变成了昆虫世界,树上不仅见不到樱桃,甚至连树叶也被吃得精光。国王见到这种惨况,才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一方面撤回命令,保护麻雀及其他小鸟,另一方面从外地输入麻雀等鸟类。过了不久,国王又吃上了他所喜爱的樱桃。由此看来,麻雀和其他小鸟在夏季繁殖季节对果园虫害的控制起了一定的作用。
  类似的例子我国也曾发生。比如,1958年在我国掀起的“除四害”运动中,麻雀就被当成一“害”而加以消灭。在围剿麻雀的时候,山雀、柳莺等许多小鸟也被大量捕杀。事实上,麻雀和其他小鸟一样,在繁殖季节能消灭一定数量的害虫,特别是在园林绿化区是有益的。而且在冬天,其除取食散落的农作物种子,还取食杂草种子。鉴于此,1960年有关部门便将臭虫代替了麻雀,使麻雀得到了“解放”。
  麻雀等小鸟在繁殖季节对农林害虫的控制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据说美国境内原先是没有麻雀这一物种的,1852年,因为全国虫害猖獗无法控制,便从欧洲引进第一批麻雀以应对虫害。1862年麻雀被引进到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872年又被带到了阿根廷,开始在南美和中美安家落户。需要指出的是,麻雀是嗜食谷物的鸟类,它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益害问题,科学界尚有争论,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

前言/序言


珍稀植物养护与园林设计: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度探索 图书名称:珍稀植物养护与园林设计(第3版) 内容提要: 本书是继前两版基础上,全面修订和扩充的园艺学、植物学与景观设计领域的权威著作。它不仅是一本针对专业人士和高级爱好者的深度参考手册,更是一份指导实践者进行可持续、高品质园林建设与珍稀植物保育的实用指南。 本书严格围绕“珍稀植物的科学养护”与“创新性园林设计理念”两大核心主题展开,深入剖析了从植物分类学基础到复杂生态系统构建的全过程,旨在培养读者具备前瞻性的物种保护意识和卓越的景观构建能力。 --- 第一部分:珍稀植物的保育与科学养护(约750字) 本部分着重于全球范围内受保护和濒危植物的识别、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其在人工和半自然环境下的精准养护技术。 第一章:全球珍稀植物保护现状与法律框架 深入探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更新机制,详细解析《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对园艺贸易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各国在植物物种保护立法方面的差异及其对专业苗圃运营的规范要求。本章提供了一系列应对法规变化的实操策略。 第二章:珍稀植物的物种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本章侧重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在珍稀物种鉴定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许多易混淆物种的区分特征,包括叶序、花部结构、次生代谢产物特征等。针对性地讲解了如高山植物、热带雨林附生植物、以及沙漠稀有种的特殊生理需求,例如它们对光照光谱、气压、以及休眠周期的敏感性。 第三章:土壤生态与营养调控的精细化管理 传统的土壤改良方法已不足以应对珍稀植物对微环境的极端要求。本章引入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技术,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微生物接种、有机质的特定分解阶段控制,来模拟物种的原生基质。营养配方不再是简单的N-P-K配比,而是聚焦于微量元素(如硼、钼、镍)的生物有效性调控,特别是对钙镁比例失衡导致的生理性病害的预防。 第四章:病虫害的生态学防控与生物防治 本书摒弃了对广谱化学农药的依赖,全面转向基于生态学原理的综合管理(IPM)。详细阐述了利用天敌昆虫的引入释放、植物免疫诱导剂(如油菜素内酯、水杨酸类物质)的使用时机与剂量。针对特定真菌病害,探讨了利用极端环境因子(如短期高温处理)进行物理消毒的可行性。 第五章:繁殖技术与基因库的建立 本章是技术性最强的一章,涵盖了珍稀植物的无性繁殖(组培、嫁接)与有性繁殖的优化。对于难以离体培养的物种,提供了低温保存(超低温冷冻保存)的技术流程和风险评估。着重介绍了如何建立区域性或国家级的“活体基因库”,确保遗传多样性的长期维持。 --- 第二部分:创新性园林设计与生态景观构建(约750字) 本部分将理论与艺术融合,探讨如何在现代城市环境中,运用珍稀物种和可持续技术,创造出既具观赏价值又具生态功能的高质量景观。 第六章:基于生态位匹配的设计原则 摒弃“一物一景”的传统模式,本章提倡“功能群落构建”。设计不再是简单地陈列植物,而是要模拟特定地理环境的生物群落结构。详细阐述了通过高差、水文循环和光照衰减梯度来精确控制微气候,使不同生境的珍稀植物能够和谐共存的“生态位匹配法”。 第七章:水资源管理与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 面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本章介绍了先进的雨水收集与渗透系统(如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在大型景观项目中的集成设计。探讨了耐旱或喜湿的珍稀植物在不同水管理区间的合理布局,以实现景观的节水目标,并减少地表径流污染。 第八章:材料学在景观中的可持续选择 园林设计中的硬质景观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本章重点对比了传统混凝土、天然石材、再生骨料、以及新型透水铺装的碳足迹与环境影响。指导设计师如何选择本土化、低加工能耗的材料,并结合地形,进行“零弃土”的现场循环利用设计。 第九章:光环境与夜间景观的生态考量 随着城市夜间活动增加,人造照明对植物生理和昆虫活动的影响日益显著。本章详细分析了不同色温(开尔文值)和光照强度的照明对珍稀植物开花、授粉节律的干扰。提出了“减光”和“定向照明”的设计策略,以最小化光污染,同时保障夜间景观的层次感和安全性。 第十章:动态监测与智能化养护系统 本章展望了未来园林管理的趋势。介绍了物联网(IoT)传感器在土壤湿度、空气质量、植物生理压力(如叶绿素荧光)实时监测中的部署。读者将学会如何解读这些大数据,并将其转化为自动化的灌溉、通风或营养补充指令,实现对珍稀植物群落的预见性、非侵入式养护。 --- 本书特色: 实践导向: 包含大量跨学科的工程图示、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 前沿性: 首次系统性收录了近年来在植物基因编辑辅助保育和智慧园林系统集成方面的研究成果。 权威性: 由多位国际知名的植物学家、生态工程师和景观建筑师联合撰写,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 本书是所有致力于珍稀植物保育、高标准生态景观规划与建设的专业人士的必备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家的鸟已经养了快十年了,说实话,我自认为在日常护理上已经做到了细致入微。但最近我发现它开始出现食欲不振和羽毛梳理频率降低的现象,去宠物医院检查了好几次,医生也说看不出大毛病,让我很焦虑。无意中翻到这本书的“老年期护理与慢性病预防”部分,里面的描述简直像是在描绘我家老伙计的状态。书中特别提到,随着鸟类寿命的延长,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老化迹象其实是慢性疾病的早期信号,比如关节炎或者轻微的内脏功能退化。书中推荐了一些针对老年鸟的饮食调整,比如增加维生素D和特定矿物质的摄入,以及使用更低矮易于攀爬的栖木。我立刻根据建议调整了喂食和环境布置,仅仅一周,它的精神头就明显好转了,那副蔫蔫的样子消失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完整,覆盖了鸟类从幼鸟到老年的全生命周期,这种前瞻性的健康管理理念,是市面上很多只关注“新手入门”的书籍所不具备的宝贵财富。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准备的救星!我最近刚开始养虎皮鹦鹉,简直两眼一抹黑,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光是笼子的选择和布置,就让我头疼了好几天,生怕选错了让它们不舒服。这本书里对不同体型鸟类的笼舍要求讲得特别细致,从尺寸到材质,再到内部的玩具和栖木摆放,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操作指南。我按照书里的建议调整了笼子的位置,避开了风口和阳光直射,感觉小家伙们明显比以前活泼多了。而且,关于喂食的章节也帮我纠正了很多误区,原来我一直以为的“多喂点种子对它们好”其实是个大错特错的观念。书里详细解释了营养配比的重要性,还推荐了一些自制辅食的方法,这些内容对我来说太实用了,让我对鸟类的日常照料有了更科学的认识,而不是凭感觉瞎忙活。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读起来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指导,让人感觉很踏实。

评分

说实话,我对养鸟的热情很大,但动手能力和医学知识基本为零。以前买的书大多只停留在介绍“如何买鸟”的阶段,真正到了“如何养好”和“如何处理突发状况”时,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深度。我尤其欣赏它对环境丰容的探讨,这部分内容常常被其他书籍忽略。书中不仅仅是让你准备一个笼子,而是让你把笼子变成一个动态的、充满挑战性的微缩生态系统。从不同粗细的磨爪栖木到可以啃咬的天然材料,甚至连水浴的频率和方式都有详细的说明,这让我意识到,原来一个“好的笼养环境”远比我想象的复杂和精妙。这不再是简单的“关起来喂饱”,而是涉及到了鸟类心理和生理的方方面面,让我对这个小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尊重和责任感。

评分

我手里囤了好几本关于观赏鸟的书,但很多都写得过于学术化,或者只侧重于某种特定鸟类的繁育,对于像我这样主要目的是想让自己的宠物鸟健康快乐生活的爱好者来说,实在有些不解渴。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是它对鸟类行为学的观察和解读非常到位。我之前一直很困惑,我的玄凤鹦鹉为什么总是在我工作的时候开始大声鸣叫,搞得我邻居总来投诉。翻开这本书,才了解到这可能是一种寻求关注或领地宣示的行为。书里提供了很多应对策略,比如增加互动时间、提供适当的益智玩具分散注意力等等。我尝试了书里建议的“十分钟无干扰高质量陪伴时间”,效果立竿见影,那段“噪音高峰期”确实安静了不少。更重要的是,书中对识别鸟类常见疾病的早期迹象描述得非常直观,配图也很清晰,让我这个“数字盲”也能快速对应上我家那只鸟可能出现的轻微症状,这在紧急情况下能争取宝贵的时间。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鸟类爱好者,我手里有一套关于珍稀品种鸟类基因保护的专业书籍,那套书我读起来需要查大量的专业术语。所以,当我拿起这本“家庭笼养鸟(第2版)”时,我原本预期它会是另一本入门级的浅尝辄止之作。然而,我错了。它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关于飞行训练和翼羽修剪的章节,讲得极为细致,不仅强调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还结合了空气动力学的小知识,解释了为什么要以特定的角度和力度进行修剪,而不是简单地“剪短就好”。这种兼顾理论基础与操作细节的处理方式,让我这个有一定基础的读者也受益匪浅。特别是关于鸟类社交行为的分析,提到了不同物种间的互动禁忌,这在日常的集体饲养中是极其关键的,避免了很多潜在的冲突和伤害。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基础的硬件配置,到进阶的日常管理和行为矫正,逻辑清晰,层层递进,非常适合有志于提升养鸟技艺的人士。

评分

书中知识面多,不错的一本书,值这个价

评分

破书

评分

主要针对家庭笼养鸟注意的事项

评分

破书

评分

太简陋了,多少年前的???!!!

评分

好好好啊好啊哈哦啊哦啊哈哈

评分

活动买的,性价比高,不错。。。。

评分

正版

评分

东西不错 值得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