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2013)》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精选2013年度有关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有代表性的文稿,分为各个专题,代表了本年度中外学者在该学术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2013)》既以当代世界共产党的科学社会主义为主线,又兼顾到在当代世界很有影响的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这本关于社会主义科学年鉴,具有6个特性,即时空性、综合性、文献性、资料性、代表性和创新性。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2013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报告徐觉哉
社会主义经典文献解读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原生形态”——重新思考“巴黎手稿”对共产主义的7条论证
社会形态演进规律之探索——思想史片断的梳理
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新思想的实质——“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再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什么意义上拒斥人类之“爱”的?——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为例
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逻辑——在国家理论问题上需要正本清源
马克思的预言是正确的——俄罗斯《独立报》发表《多重性的马克思》一文
当代资本主义纵横
世界左翼运动现状
社会主义新论
社会民主主义面临挑战
政党变革与创新
社会主义思想新探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国外“中国模式”研究
历史文档解密
附录一 国际资讯
附录二 世界左翼政党概览
附录三 当代欧洲大陆主要左翼学术组织一览
附录四 中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实地考察随笔
附录五 新书博览
附录六 大事记
精彩书摘
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文献的深度解读
在马克思的思想构成中,共产主义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离开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的思考,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很难说得上全面、深刻。然而,过去人们研究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时有一个重要路径,就是通过后来的共产主义实践运动来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或者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号的共产主义运动看作马克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原始文本,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会忽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原生形态”。北京大学哲学系李彬彬提出需重新思考“巴黎手稿”对共产主义的7条论证。该文指出,在马克思建立共产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巴黎手稿”构成了重要的一环,马克思在手稿中详细、全面地探讨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种种形式及其实践效果。在其中的第三笔记本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细致入微的论证展开的语境正是私有财产关系,涵盖了“粗陋的”、”政治的”和“积极的”共产主义类型,提出了共产主义是历史之谜的解答、感性的解放和真正的无神论,并且说明了理解共产主义需要辩证法,共产主义运动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该文认为,在对共产主义内容的讨论中,不难发现粗陋的共产主义和政治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极力反对的,因为它们都没能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意义,最终也没能摆脱被它奴役的命运。同时,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巴黎手稿”中的“共产主义”并不是指代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而是达到那种制度所要经历的运动,即扬弃私有财产的积极运动。马克思明确指出,在这种运动中,人和自然、人和人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历史的秘密逐渐被揭开;这个过程是人的感性不断获得解放,自我意识不断得到确证从而确立起“无神论”的信念的过程。他还指出,要想理解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是人性在更高基础上的充实与发展,就只能借助于黑格尔的辩证法:然而黑格尔辩证法在理论上描绘的康庄大道在现实的历史过程中却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近现代人类社会从何而来,又走向何方?这一命题曾绞尽了多少思想家的脑汁,并引起了他们彼此之间激烈的争论,思想史留下了他们探索的足迹和精彩的片断。其中,有的是对“社会形态”概念和內涵的分析界定;有的是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的揭示;有的是对社会形态自然演进和依次更迭轨迹的总体描述;有的是对个别民族历史发展形式和顺序及其跨越现象的设想和洞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徐觉哉研究员发表的《社会形态演进规律之探索一一思想史片断的梳理》一文,试图通过对第一个确立了社会哲学的伟大原理、人类社会历史犹如地壳的形态依次更迭、不存在土地私有制是了解东方天国一把真正的钥匙、英国入侵印度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人类历史发展的三形态图式、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的揭示、把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理解为自然史的过程、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进程、每个民族不必通过社会发展的一切逻辑环节、社会主义也需要能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资产阶级、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的设想、较低的社会形式不能产生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好将用它烤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那种面粉、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排斥变更通常的发展形式和顺序等思想史片段的梳理。
……
前言/序言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2013)》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2013)》是一部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2012年度全球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状况的学术力作。本书汇聚了国内外顶尖学者、研究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宏观视野和微观视角相结合的方式,对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思潮的演变、政党实践的动态、社会运动的兴起以及相关理论的创新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本书不仅记录了过去一年中社会主义运动的脉络,更着力于挖掘其内在逻辑,揭示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预测。 宏观视野下的全球社会主义图景 2012年,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未平,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不公感日益凸显,这些都为社会主义思潮的复兴提供了现实土壤。年鉴以“世界格局下的社会主义新变局”为总览,首先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进行了深刻剖析。书中分析了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及其对传统资本主义体系带来的挑战;探讨了西方发达国家内部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以及民众对现行制度的普遍质疑,这使得对替代性发展模式的探索呼声日益高涨。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年鉴重点关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主义政党的战略调整和实践创新。例如,书中对拉美地区左翼政党在经历了辉煌时期后,如何应对国内国际新挑战,如何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探索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详细论述。这些分析不仅关注了其政策的实施情况,更深入考察了其理论基础的演进和民众支持度的变化。 同时,年鉴也对欧洲左翼力量的整合与分化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在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影响下,一些国家左翼政党经历了重组和分化,关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未来,以及左翼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讨论变得尤为重要。本书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现了欧洲左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调整其经济政策、社会福利政策以及国际政治立场,以期重新赢得民心,并引领社会进步。 微观分析中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探索 除了宏观的整体性分析,年鉴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对具体社会运动和理论创新进行的高度聚焦。2012年,全球范围内涌现了许多非传统的、自发的社会抗议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形式多样,但很多都带有对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批判,以及对更公平、更公正社会秩序的诉求。年鉴通过对这些运动的参与者、组织形式、诉求内容、以及与现有政治力量的互动关系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底层民众的真实心声,以及社会变革的潜在驱动力。 在理论层面,年鉴展现了2012年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进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本书收录的论文,探讨了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如何在新自由主义思潮泛滥的背景下,构建具有说服力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理论和文化理论,以及如何应对生态危机、数字鸿沟等新的全球性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年鉴对“后资本主义”理论的探讨。在一些西方学者那里,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并尝试提出新的理论框架,以期超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构建一个更符合人性需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形态。年鉴对这些不同学派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介,为读者理解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多元化和发展性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多元视角的深度对话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2013)》力求呈现一个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本书作者来自不同的学术背景,拥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取向。这种多元性的碰撞,不仅使得研究的结论更加丰富和深刻,也促进了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年鉴关注了不同地理区域的社会主义实践。除了对拉美和欧洲的深入分析,还对亚洲,特别是中国和越南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了多角度的审视。这些东亚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在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方面的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书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提炼和总结,为全球社会主义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年鉴也收录了关于少数族裔、女性、青年等特定群体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扮演角色的研究。这些研究关注了社会公平和权利保障的议题,强调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发展,而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群体的声音和需求。 为读者提供的价值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2013)》不仅是社会主义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参考书,也对任何关心世界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的读者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对于学术研究者而言,本书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对理论的梳理和对实践的分析,能够激发新的研究灵感,拓展研究视野。 对于政策制定者和各界人士而言,本书能够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趋势,理解不同社会思潮的脉络,以及掌握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这有助于他们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对于关心社会公平、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通读者而言,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帮助他们理解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之道。它展现了人类社会在追求更公平、更公正、更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为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和积极的启示。 总而言之,《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2013)》是一部集权威性、前瞻性、系统性和深刻性于一体的学术著作。它以其严谨的态度、扎实的研究和深刻的洞察,为理解2012年度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复杂图景,以及把握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本书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研究成果的汇编,更是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理性探索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