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嵌入式系统设计译丛:FPGA快速系统原型设计权威指南

电子与嵌入式系统设计译丛:FPGA快速系统原型设计权威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R.C.Cofer,[美] Benjamin F.Harding 著
图书标签:
  • FPGA
  • 原型设计
  • 嵌入式系统
  • 数字电路
  • Verilog
  • VHDL
  • 系统设计
  • 电子工程
  • 快速原型
  • 开发工具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48518
版次:1
商品编码:11424946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电子与嵌入式系统设计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FPGA快速系统原型设计的指南,分为17章。第1章概述FPGA的相关概念和嵌入式设计技能;第2章介绍FPGA的基础知识;第3章讲解优化的FPGA开发流程;第4章从系统工程管理的角度来讨论FPGA设计流程的优化;第5章讨论FPGA器件级的设计决策;第6章讨论FPGA板级设计所需要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第7章讨论FPGA内部的具体设计实现;第8章讨论设计仿真;第9章讨论设计约束及其优化技巧;第10章讨论FPGA下载配置;第11章讨论板级测试的方法;第12章讨论功耗和量产问题;第13章讨论IP的分类、IP核的选择、集成和测试等;第14章讨论FPGA内嵌处理器IP核的相关内容;第15章讨论DSP;第16章论述高级的互联I/O接口;第17章总结本书涉及的各种设计方法和理念。

目录

献词
译者序
作者简介
致谢
第1章 绪论 / 1
1.1 FPGA快速设计实现的潜力 / 2
1.2 快速发展的技术领域 / 3
1.3 全面、完备的设计技能 / 4
1.4 具备硬件知识的软件/固件工程师 / 6
1.5 具备软件知识的硬件工程师 / 6
1.6 FPGA技术潜在的局限性 / 7
1.7 FPGA技术的优势 / 8
1.8 小结 / 10
第2章 FPGA基础 / 11
2.1 概述 / 11
2.1.1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分类 / 11
2.1.2 SPLD / 14
2.1.3 CPLD / 15
2.1.4 FPGA / 17
2.1.5 FPGA类型 / 20
2.2 基于SRAM的FPGA架构 / 22
2.2.1 FPGA的逻辑块架构 / 23
2.2.2 FPGA的布线矩阵与全局信号 / 25
2.2.3 FPGA的I/O块 / 27
2.2.4 FPGA的时钟资源 / 28
2.2.5 FPGA的存储资源 / 30
2.3 高级FPGA特性 / 30
2.4 小结 / 31
第3章 优化开发流程 / 33
3.1 概述 / 33
3.2 FPGA开发流程 / 34
3.2.1 需求定义阶段 / 38
3.2.2 架构和设计阶段 / 39
3.2.3 实现阶段 / 42
3.2.4 验证阶段 / 44
3.3 小结 / 45
第4章 系统工程 / 46
4.1 概述 / 46
4.2 常见的设计挑战和错误 / 47
4.3 明确的FPGA设计过程规范 / 48
4.4 项目开发和管理 / 50
4.4.1 团队交流 / 51
4.4.2 设计评审 / 52
4.4.3 预算和日程安排 / 54
4.5 培训 / 56
4.6 技术支持 / 58
4.7 设计配置控制 / 58
4.7.1 在上板调试过程中对FPGA设计进行配置控制 / 61
4.7.2 设计归档 / 62
4.8 小结 / 64
第5章 FPGA器件级的设计决策 / 65
5.1 概述 / 65
5.2 FPGA选型分类 / 65
5.2.1 FPGA厂商 / 66
5.2.2 系列选择 / 67
5.2.3 器件型号 / 68
5.2.4 封装 / 70
5.3 设计决策 / 71
5.3.1 数据流向 / 71
5.3.2 确知的I/O引脚分配 / 72
5.4 设计选型清单 / 76
5.5 小结 / 78
第6章 FPGA板级的设计决策 / 80
6.1 概述 / 80
6.2 封装选型 / 81
6.3 BGA封装 / 83
6.3.1 BGA信号的引出 / 83
6.3.2 安装和返修 / 83
6.3.3 BGA I/O引脚的分配 / 86
6.3.4 信号的可访问性 / 87
6.4 I/O引脚与信号的分配 / 87
6.5 原理图符号设计 / 88
6.6 热设计 / 88
6.7 电路板的布局布线 / 89
6.7.1器件的摆放位置和方向 / 90
6.7.2测试和配置插座 / 91
6.8 信号完整性设计 / 91
6.9 供电设计 / 92
6.10 小结 / 94
第7章 设计实现 / 96
7.1 概述 / 96
7.2 架构设计 / 97
7.2.1 同步设计 / 97
7.2.2 扁平化设计与层次化设计 / 98
7.2.3 实现层次化设计 / 100
7.3 设计输入 / 101
7.3.1 HDL语言的双重性质 / 103
7.3.2 HDL编码指南 / 103
7.3.3 工具 / 106
7.4 RTL设计 / 106
7.5 综合 / 109
7.5.1 逻辑综合 / 109
7.5.2 物理综合 / 111
7.5.3 实现可综合的设计 / 111
7.5.4 设计推译与例化 / 112
7.6 布局布线 / 113
7.7 小结 / 114
第8章 设计仿真 / 117
8.1 概述 / 117
8.2 仿真的不同阶段 / 117
8.3 仿真文件的类型 / 119
8.4 仿真深度的把握 / 120
8.5 层次化设计与仿真 / 121
8.6 仿真的常见错误以及提示 / 122
8.7 小结 / 123
第9章 设计约束与优化 / 125
9.1 概述 / 125
9.2 设计约束管理 / 125
9.2.1 避免设计“过约束” / 126
9.2.2 综合约束 / 127
9.2.3 引脚约束 / 128
9.2.4 时序约束 / 131
9.2.5 面积约束和版图规划 / 133
9.2.6 约束实例 / 134
9.2.7 约束检查清单 / 135
9.3 设计优化 / 136
9.4 小结 / 139
第10章 配置 / 140
10.1 概述 / 140
10.2 配置方式 / 140
10.3 下载线 / 141
10.4 JTAG标准 / 142
10.5 设计的安全 / 144
10.6 小结 / 145
第11章 板级测试 / 146
11.1 概述 / 146
11.1.1 FPGA设计验证方法 / 146
11.1.2 FPGA内部关键信号的访问 / 147
11.1.3 边界扫描的支持 / 148
11.2 调试检查清单 / 149
11.3 小结 / 49
第12章 高级议题综述 / 150
12.1 概述 / 150
12.2 功耗问题 / 151
12.3 量产问题 / 151
12.4 小结 / 152
第13章 IP核 / 153
13.1 概述 / 153
13.2 IP类型 / 154
13.3 IP分类 / 156
13.4 IP分析比较 / 157
13.5 自行设计与购买的权衡 / 158
13.5.1 IP核的来源 / 159
13.5.2 IP核的评估 / 159
13.5.3 IP核供应商的评估 / 160
13.5.4 IP核的授权 / 162
13.6 IP核的集成 / 162
13.7 IP核的测试和调试 / 162
13.8 小结 / 163
第14章 嵌入式处理器内核 / 164
14.1 概述 / 164
14.2 基于FPGA 的嵌入式处理器类型 / 165
14.3 基于FPGA的嵌入式处理器的使用考虑 / 167
14.4 系统设计考虑 / 169
14.4.1 协同设计 / 169
14.4.2 处理器架构 / 170
14.4.3 处理器实现选项 / 173
14.4.4 处理器核和外设选择 / 175
14.4.5 硬件实现因素 / 176
14.4.6 软件实现因素 / 177
14.5 基于FPGA的嵌入式处理器概念举例 / 179
14.6 FPGA嵌入式处理器设计清单 / 185
14.7 小结 / 185
第15章 数字信号处理 / 187
15.1 概述 / 187
15.2 基本DSP系统 / 188
15.3 基本DSP术语 / 189
15.4 DSP架构 / 190
15.5 DSP中的并行执行 / 191
15.6 FPGA中的并行执行 / 192
15.7 何时采用FPGA来实现DSP功能 / 194
15.8 在FPGA上实现DSP设计的考虑因素 / 194
15.8.1 时钟方案和信号布线 / 195
15.8.2 流水线设计 / 195
15.8.3 算法实现选择 / 196
15.8.4 DSP IP / 196
15.9 FIR滤波器概念示例 / 197
15.10 小结 / 198
第16章 高级互联 / 200
16.1 概述 / 200
16.2 互联分类 / 200
16.3 高级 I/O接口的挑战 / 203
16.4 高级并行I/O接口示例 / 203
16.5 高级串行I/O接口示例 / 206
16.6 小结 / 207
第17章 系统整合 / 209
17.1 概述 / 209
17.2 需求定义阶段 / 210
17.3 架构设计阶段 / 212
17.4 设计实现阶段 / 215
17.5 设计验证阶段 / 216
17.6 原型交付阶段 / 218
17.7 小结 / 218
附录A FPGA快速系统原型设计技术参考资料 / 219
附录B 开发过程各阶段设计检查清单 / 233
附录C 缩写和缩略词 / 244
译后记 / 254

前言/序言


踏入数字创新的前沿:探索电子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无限可能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科技浪潮中,电子与嵌入式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智能的桥梁,驱动着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到先进的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的革新。这些系统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灵活性和针对性,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深入理解并掌握电子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已成为每一位致力于投身科技创新、塑造未来世界的工程师与研究者的必备技能。 本套译丛,汇聚了业界顶尖的专家智慧,聚焦于电子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与前沿实践。我们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平台,从基础理论到高级应用,全方位地揭示这些复杂系统的内在奥秘,激发无限的创新灵感。 第一卷:数字逻辑与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石 本卷是理解所有数字电子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逻辑起点。我们将从最基本的数字逻辑门电路入手,循序渐进地介绍布尔代数、逻辑化简、组合逻辑和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原理。通过对各类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以及状态机的深入剖析,读者将能够构建出满足特定功能需求的数字模块。 在此基础上,本卷将进一步深入探讨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奥秘。从指令集架构(ISA)的设计哲学,到CPU的五级流水线实现,再到存储器层次结构(缓存、主存、外存)的工作机制,以及输入输出(I/O)系统的接口与控制。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指令集(RISC与CISC)、指令流水线中的冲突与解决策略、以及缓存一致性等关键概念。读者将学习如何构建一个基本的微处理器模型,理解指令的执行流程,以及程序性能如何受到硬件架构的影响。 此外,本卷还将触及并行计算与多核处理器的概念,介绍多线程、多进程以及它们在现代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读者将能够理解如何设计高效的数字逻辑电路,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和优化计算机体系结构,为后续更复杂的系统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卷:嵌入式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在掌握了数字逻辑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之后,本卷将聚焦于嵌入式系统中最核心的“大脑”——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我们将首先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本卷将详细讲解几种主流的嵌入式处理器架构,如ARM Cortex-M系列、RISC-V架构等,分析它们的指令集、流水线设计、功耗管理特性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势。读者将学习如何理解处理器的数据手册,选择最适合项目需求的处理器。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微控制器(MCU)的内部结构,包括CPU核心、存储器(RAM、Flash)、各种外设接口(GPIO、UART、SPI、I2C、ADC、DAC、定时器、PWM等)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读者将学会如何编写裸机程序,直接控制MCU的硬件资源,实现各种基本功能。 本卷的重点之一是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应用。我们将介绍RTOS的核心概念,如任务调度、进程间通信、同步机制、中断处理等,并以FreeRTOS、RT-Thread等主流RTOS为例,讲解如何在嵌入式项目中引入和使用RTOS,以应对多任务、实时性要求高的复杂应用。读者将学习如何构建健壮、可靠的嵌入式软件系统。 此外,本卷还将涉及嵌入式系统中的电源管理、功耗优化、以及嵌入式软件的调试技巧。通过对实际项目中的常见问题分析,读者将能够提高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效率和稳定性。 第三卷:嵌入式软件开发与高级主题 本卷将带领读者从微控制器层面,进一步深入到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层面,并触及一些更高级的主题。我们将详细讲解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构建、配置与应用。从交叉编译工具链的搭建,到Bootloader(如U-Boot)的原理与移植,再到Linux内核的配置、裁剪与编译,以及根文件系统的构建。读者将学习如何为嵌入式设备定制一个功能强大且高效的Linux系统。 本卷还将深入探讨嵌入式Linux下的应用开发。我们将介绍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理解Linux内核提供的各种框架(如字符设备、块设备、网络设备驱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框架实现对硬件的精细控制。同时,我们将讲解用户空间应用程序的开发,包括多线程编程、进程间通信、信号处理等,以及如何利用Qt、GTK+等GUI框架为嵌入式设备开发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 此外,本卷还将触及嵌入式系统中的网络通信技术,包括TCP/IP协议栈在嵌入式设备上的实现与应用,以及Wi-Fi、蓝牙、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与开发。读者将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联网的嵌入式设备,构建IoT(物联网)解决方案。 最后,本卷还将介绍嵌入式系统中的安全问题,包括代码安全、数据安全、通信安全等,以及一些常用的安全防护技术。同时,我们将探讨嵌入式系统的性能优化与功耗管理的高级策略。通过本卷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项目,并具备解决高级技术挑战的能力。 第四卷:FPGA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与设计 本卷将聚焦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重要作用。FPGA作为一种高度灵活的硬件编程平台,为嵌入式系统的性能提升、功能定制和快速原型验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 我们将从FPGA的基本原理和架构出发,介绍其内部的逻辑单元(LUTs、Flip-flops)、布线资源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等核心组成部分。读者将学习FPGA的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RTL(Register Transfer Level)代码编写(Verilog或VHDL)、仿真验证、综合、布局布线以及比特流生成。 本卷的重点在于FPGA与嵌入式处理器(如ARM核)的协同设计。我们将介绍软核处理器(如MicroBlaze、Nios II)和硬核处理器(如ARM Cortex-A系列)的概念,以及如何将它们集成到FPGA设计中,构建SoC(System on Chip)系统。读者将学习如何设计自定义的硬件加速模块,并将其与处理器协同工作,以实现高性能的计算任务,例如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网络协议加速等。 我们将详细讲解FPGA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高性能数据处理: 利用FPGA的并行计算能力,实现传统CPU难以达到的吞吐量和实时性,如高速ADC/DAC数据采集与处理、数字信号滤波器、FFT计算等。 自定义硬件接口: 为嵌入式系统设计专用的、高性能的I/O接口,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如高性能摄像头接口、专用通信协议接口等。 逻辑加速器: 将计算密集型的算法或模块迁移到FPGA上实现,显著提升系统性能,例如AI推理加速、加密解密算法加速等。 原型验证与IP核开发: 利用FPGA的灵活性,快速验证新的硬件设计思路,开发可复用的IP核,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本卷还将深入探讨FPGA设计中的时序约束、功耗管理、以及片上调试技术。通过实际的FPGA项目案例,读者将能够掌握如何将FPGA集成到嵌入式系统中,从而突破传统嵌入式系统的性能瓶颈,设计出更强大、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创新产品。 面向未来,共塑智能时代 本套译丛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汇聚,更承载着推动电子与嵌入式系统技术向前发展的愿景。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详实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前沿的实践技能,从而在智能硬件、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蓬勃发展的领域中,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者和创新者,共同塑造更加美好的智能未来。 无论您是渴望进入电子与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的初学者,还是寻求深化专业知识、突破技术瓶颈的资深工程师,这套译丛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让我们携手,在数字创新的浪潮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的是为那些希望在FPGA领域“速成”但又不失专业深度的人士准备的。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在保持技术严谨性的同时,将“快速”这个核心理念贯穿始终。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敏捷开发流程”在FPGA原型设计中的应用。作者打破了传统瀑布式开发模式的束缚,提出了更加灵活、迭代的设计方法。通过大量的实例,我看到了如何通过快速迭代和持续反馈来缩短开发周期,并有效地应对需求变化。书中关于“仿真环境搭建”和“虚拟平台开发”的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这些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设计的验证效率,减少在硬件实现阶段发现问题的风险。此外,作者在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的实用技巧,这些内容虽然不是纯粹的技术知识,但在实际项目中却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关于写代码、跑仿真,更是关于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开发团队,并确保项目按时按质交付。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FPGA系统原型设计。

评分

这本《FPGA快速系统原型设计权威指南》的确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籍。我原本以为自己对FPGA开发已经相当熟悉,但阅读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项目启动到原型交付的整个生命周期。我特别赞赏作者在书中分享的关于“模块化设计”和“接口标准化”的理念。这些原则在构建复杂系统时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显著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从而加速原型开发进程。书中还详细讲解了如何有效地利用高层综合(HLS)工具来提高开发效率,这是一个我之前接触较少但极具潜力的领域。通过书中对HLS的介绍和实例分析,我看到了利用C/C++等高级语言来描述硬件逻辑的可能性,这无疑为FPGA开发打开了新的大门。此外,书中对“约束管理”和“时序分析”的深入探讨,也让我对如何确保原型设计的稳定性和性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做”,更是关于“如何做得更好”。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FPGA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提升我设计效率的参考书,而《FPGA快速系统原型设计权威指南》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实在,没有过多的理论废话,而是聚焦于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实现快速原型设计。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IP核复用与集成”的详细讲解,它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利用现有的IP资源,快速构建复杂系统。书中还重点讨论了“软硬件协同设计”的策略,这对于现代嵌入式系统开发来说至关重要。作者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有效地在FPGA和嵌入式处理器之间进行任务分配,以及如何实现高效通信的经验。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低功耗设计”和“可测试性设计”的宝贵建议,这些内容在实际项目中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却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直观,通过大量的图表和代码示例,让抽象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作为一名在嵌入式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真正帮助我加速项目开发周期的书籍,尤其是在FPGA系统原型设计这个环节。市面上有很多关于FPGA的书籍,但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基础,难以直接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这本《FPGA快速系统原型设计权威指南》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它的内容非常接地气,直接切入了“快速原型设计”的核心。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从需求分析到系统架构设计,再到具体的HDL编码实现,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仿真和验证,每一步都充满了实战技巧。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概念,而是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例如,在讲解IP核集成时,书中提供了多种常用IP核的配置和使用方法,还分享了如何根据项目需求定制IP核的经验。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重点强调了版本控制、调试技巧以及与软件开发的协同工作流程,这些都是在实际项目中至关重要但常常被忽视的细节。读完前几章,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书中的方法应用到我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中,相信它能极大地提升我的工作效率,让我更快地将想法转化为可工作的原型。

评分

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对FPGA系统原型设计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过去,我总觉得FPGA开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原型设计阶段,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内幕消息”集。作者以一种非常系统且深入的方式,揭示了快速原型设计的“秘诀”。书中对整个开发流程进行了细致的分解,并针对每一个环节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关于“设计迭代”的论述,它强调了快速反馈和持续优化的重要性,这在快速原型设计中至关重要。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开发板、如何利用仿真工具进行高效调试、以及如何与不同团队(如软件开发、硬件集成)进行有效沟通的宝贵经验。这些内容,在其他同类书籍中是很难找到的。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功耗优化”和“性能调优”的章节,它们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在早期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这些关键因素,避免后期大量的返工。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迷茫时指引方向,在我遇到困难时提供方法。

评分

好书,还没看

评分

内容全面,深度有限,整体感觉还不错。

评分

非常不错的书、原著的翻译、还没看、希望内容翻译的不错

评分

东西很好,我很喜欢,京东一直这么给力

评分

好书。最近看了吴厚航的一些书。获益匪浅

评分

经典的专业书籍,值得学习参考。

评分

东西很不好,太空洞了。

评分

对我的帮助挺大的,值得拥有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