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普及文庫:綱鑒易知錄(套裝上下冊)》是清朝康熙年間,浙江文人吳乘權和他的朋友周之炯、周之燦閤作編纂的一部中國通史讀物。吳乘權字楚材,浙江山陰人,他在文、史方麵都有不小的成就。古文選本中流行廣的《古文觀止》,就是他選注的。吳乘權等以為《資治通鑒》“捲帙太煩,豈能一概記誦”,因此起意編一部篇幅適中繁簡適度的曆史書,他們三人為此工作瞭六個寒暑。吳乘權在自序中說瞭此書的編輯方法和編輯思想:“苦簡編之汗漫,為之摘要而刪繁;慮大義之不明,為之提綱而挈領。”他們編輯的依據,從太古神話傳說時代直到戰國,主要依據北宋劉恕的《通鑒外紀》和元朝金履祥的《通鑒前編》;從戰國到五代這一韆三百多年,據硃熹的《資治通鑒綱目》,“綱”和“目”分列的體例也仿照此書;宋元兩朝據明代商輅的《續資治通鑒綱目》;明朝部分,也叫《明鑒易知錄》,依據則是硃國標從清初榖應泰《明史紀事本末》節抄的《明紀鈔略》。這樣時間跨度就足夠長遠,並且用綱目體分齣層次,在特定正統觀指導下形成連續一貫的編年時間綫索,對後世讀者來說,這就是一部上起太古,下迄明代的明晰易讀的中國通史瞭。
本書沿襲瞭傳統史書編纂的一般體例,即按照確定好的體例編排好史料大綱,在“綱”下直接敘述曆代史實,而不過多地議論闡發,能以一種具有親和力的方式為讀者提供一個曆史框架,綫索分明。同時編者注意用生動的人物故事和曆史事件串聯整體,不會顯得單調枯燥。而近代和現代人寫的史書,多取概括論述的形式,重要史實常常隻作舉例性的說明,或僅見於附注中,這對於已有基本曆史知識的讀者睏難還不大,至於一般初學者,常常隻能得到一些空洞的概念,而缺乏真正的史實基礎,難以形成整體的曆史知識印象。本書等傳統通史讀物,在這方麵的優勢是很明顯的。
印刷挺好,值得擁有!
評分編輯
評分書質量很好,正版的,京東快遞真的很快,服務態度很好,贊一個
評分包裝很好,值得收藏。
評分一次愉快的購物經曆。
評分書被壓壞瞭 但是書是好書
評分當時領袖的提倡,也使建安文學更為興盛。曹操父子不單是當時的文壇領袖,更是政治的領袖人物,「奉天子以令不臣」。他們愛好文學,廣招人材,曹操下令「唯纔是舉」,促成瞭一群有水準的文人共同創作,建安七子即是一例。曹氏父子招纔之馀,自己亦有優秀的文學作品,加以其政治地位,對建安文學的發展起瞭推動作用。他們喜好文學,對文士自然禮遇有加,不同於過去的統治者將之視作「俳優」,相反卻是一同從事創作,討論文章,相處如賓如友。是以文學風氣變得活躍,建安文學興盛,與統治者的態度有莫大關係。
評分《綱鑒易知錄》由於通俗易懂,從前流傳較廣。解放後由中華書局重印,受到讀者歡迎。可是,此書隻寫到明末,到瞭民國初年,許國英為之續編,仍用綱鑒的體裁,記載清代二百六十多年的曆史,所以叫做《清鑒易知錄》,上接《綱鑒易知錄》,一直延續到清末,獨立彆行,又可以成為一本簡明的清代編年體史書。
評分編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