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夺目的瑰宝,它们在文学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人所共知的。作为文化产品,能够传之后代便已经算得上菁华之作,而千载之下仍被不断传诵、引用,这样一个事实则说明了其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对唐诗宋词有所了解,究其原因,从大处说是为了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从小处说是为了增加个体的文化修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面对卷帙浩繁的唐诗宋词,从何处去了解,如何去接受呢?作为选编者,我们认为应该从名家大家的名篇名作入手。因为名家名篇都是经历过时间汰选的,其艺术魅力是被广泛认可和证明过的。为此,我们从众多名家中选出我们认为最有代表性、传诵最广、影响最大的十位“大家”,再从他们的作品中选出我们认为应该入选的优秀作品,经注释、赏析和对生僻字注音等处理,呈献给广大读者。我们的愿望是,您通过对这些名家名作的诵读、了解,能够如入宝山,更好地受到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文化的熏染,有更多的艺术收获,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和艺术创造力!
需要说明的是,唐宋时期的诗词大家是如此的“众星璀璨”,以至于我们在选定这十家的过程中也曾犹疑和拿不定主意,因为要给他们准确排名足不可能的,更何况文学艺术还有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呢。因此,我们选定的这十大家也许不能得到您的认同,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十大家都无愧于“大家”这一称号。所入选的作品有些从学术研究上是有争议的,例如李白的词作,在这里我们搁置了学术争议,按传统的、公认的认识来处理其归属或其学术问题,这一点亦请方家给予理解。至于在注、赏的过程中,由于我们水平所限,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或争议,则恳请读者诸君能够不吝赐教为盼。
李永祥 宫明莹
2014年4月
说实话,初次接触李商隐,可能会被他过于繁复的辞藻和曲折的意境所迷惑,感觉难以入门。然而,一旦你沉下心来,耐下性子,去体会他诗歌中流淌的情感,去挖掘字句背后的深意,你就会发现,那是一片多么广阔而又迷人的情感天地。他写爱情,可以写得缠绵悱恻,如泣如诉,但也带着一份隐忍与克制,不像其他诗人那般热烈奔放。他写友情,也能写得真挚感人,但又常常夹杂着对世事无常的感叹。他诗歌中的“情”,是一种复杂而多层次的“情”,它不仅仅是对某个具体对象的爱恋,更是对人生、对命运、对理想的一种深情。这种深情,有时化作隐秘的幽怨,有时凝聚成绵长的思念,有时则流淌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伤感。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的丰富与复杂,才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超越时代的魅力,能够触动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读者。
评分初读李商隐,总觉其诗如同一坛陈年的老酒,入口醇厚,回味悠长,却又藏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他的诗,不像杜甫那般沉郁顿挫,也不似李白那般飘逸洒脱,却有一种独特的婉约与朦胧,宛如雨中初见的江南女子,带着丁香般的愁思,让人心生怜惜。我尤其喜爱《无题》系列,那些没有确切指代对象的诗句,却仿佛字字句句都刻进了读者的心坎里。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那“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又或是那“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离愁,都像是捕捉到了人类最深层的情感脉络,无需言语,便能引发共鸣。每次翻开,都能从中寻找到与自己心境契合的句子,或是一声叹息,或是一抹微笑,亦或是泪光点点。他的诗,并非一蹴而就的惊艳,而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深沉的情感与精妙的构思。它像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人生的百般滋味,也映照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执念。
评分李商隐的语言艺术,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他的词藻华美,意境深远,常常能用寥寥数语,勾勒出瑰丽的画面,或者道出深邃的哲理。尤其喜欢他遣词造句的精巧,如同巧匠般打磨,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却能引发无限的想象。他对于意象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那“斜阳古柳赵家陵”,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历史的沧桑与凋零。又如“荷叶荷花终有别,欲问相思何时歇”,将荷花的荣枯与人的相思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既写景又抒情,自然而又深刻。他诗歌的朦胧美,并非故弄玄虚,而是恰到好处地保留了读者自行解读的空间。那些“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诗句,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它们触及了人们共通的情感体验,但又留下了未竟的韵味,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他的诗,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发现。
评分读李商隐的诗,常常会有一种置身于历史迷雾之中的感觉。他的时代,风云变幻,政治斗争的暗流涌动,士人的宦海沉浮,都在他的诗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处晚唐,一边是曾经的辉煌,一边是日益衰败的景象,这种矛盾与挣扎,使得他的诗歌染上了一种浓厚的悲剧色彩。我特别留意那些涉及宫廷生活、边塞风光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咏叹的诗篇。比如对汉武帝的《贾生》,那份对英主雄才陨落的感慨,对政治失意的悲悯,都跃然纸上。而那些描绘长安城的繁华与落寞的诗句,更是将我拉入那个时代的喧嚣与寂静之中。他用极尽精美的语言,描绘出繁花似锦的宫苑,也低语着宫闱深处的寂寥与无奈。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并非直白的批判,而是通过含蓄婉约的笔触,将时代的气息渗透于字里行间。读他的诗,就像在阅读一段隐秘的历史,那些被官方记载所忽略的细微情感,那些被权力洪流卷走的人物命运,都在他的笔下获得了另一种生命。
评分每一次读李商隐的诗,都会有新的感悟。他的诗歌,就像一本解不开的谜语,又像是一幅越看越懂的画。他常常在诗中描绘一些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如“高楼送目,见满川烟草,点点离愁”,又如“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门柳”,这些景象,虽然美丽,却总是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伤。这种忧伤,不是因为遇到了什么具体的不幸,而是一种弥漫在整个时代,弥漫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淡淡的哀愁。他似乎总是在追寻一种缥缈的理想,一种失落的美好,而这种追寻,注定是充满坎坷与失意的。他的诗,不像有些诗那样,读完后能够给你带来心灵的慰藉,或者激昂的斗志,它更多的是让你静下来,去感受一种淡淡的失落,一种深沉的思念,一种对人生无常的体悟。这种体验,虽然不那么“积极”,却是一种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情感触动,它让你更加懂得珍惜当下,也更加理解人生的复杂性。
评分喜欢苏轼,喜欢他的作品。终于又买了本。放在包里随便看下
评分挺好的,就是薄点点点点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薄薄的一本,倒是轻便了。还好吧!
评分很详细的说明
评分毕竟是我家杜牧!缺点是书比想象中的薄
评分以后会后悔呵呵哈哈哈
评分好东东给力,快递给力
评分还没开始看,以后追加评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