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

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以] 梅肖勒(Meshorer,E.),[美] 普拉思(Plath,K.) 著,韩忠朝,李宗金 译
图书标签:
  • 干细胞
  • 细胞生物学
  • 再生医学
  • 组织工程
  • 发育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 生物技术
  • 细胞分化
  • 细胞培养
  • 疾病模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08679
版次:1
商品编码:1148976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新生物学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7
字数:32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
  《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适合于从事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阅读使用。

内容简介

  《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涉及干细胞生物学的多个方面,范围从胚胎干细胞的基础分子特性到在体内成体干细胞迁移和成体干细胞微环境,最后还讨论了再生和细胞命运的重编程。《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总共十四章,提供了关于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的新认识,内容丰富详实,对干细胞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韩忠朝,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1988年5月获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博士学位。1989年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0至1996年任巴黎血管与血液研究所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1996年9月至1997年8月任巴黎第七大学教授,1997年8月至2004年11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所院长。从事血液学、血管细胞生物学以及干细胞工程技术的研究,兼任《Haematologica》等三种国际杂志的编委、4种国际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干细胞工程技术分会主任委员等。兼任南开大学、暨南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大学教授。他共发表论文320余篇,其中在Lancet、Blood等国际SCI杂志发表近150篇。主编参编英文专著5部、中文专著5部。申请发明专利32项,已授权专利12项。成果荣获国内外科技奖共18项,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项法国科学院Roberge奖。此外还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卫生部突贡专家、全国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973计划先进个人等称号。

目录

目录
《新生物学丛书》丛书序
译者前言
原书前言
原作者简介
原著者名单
第1章 小鼠早期胚胎细胞的命运决定 1
引言 1
胚层的建立和前干细胞程序:囊胚的形成 2
胚系的维持和干细胞程序:囊胚以外 5
第二胚层决定:ICM的细分 5
细胞信号调节PE/EPI形成 6
EPI胚层多能性的建立和调节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第2章 干细胞的核结构 13
引言 13
胚胎干细胞核的功能分区 13
干细胞其他核质亚区的特点 17
胚胎干细胞核特有的染色质特征 18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第3章 细胞多能性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23
引言 23
表观遗传调控 24
胚胎干细胞的表观遗传组学 28
结论 32
参考文献 33
第4章 哺乳动物早期发育阶段常染色体复制域的莱昂化 37
引言 37
复制时序编程:对基因组结构的初步测定 38
一种在进化上相对保守的表观遗传学印记 43
复制时序作为染色体三维结构的定量指标 44
复制时序反映表观遗传特征的改变:常染色体在外胚层阶段酌莱昂化 46
复制时序及细胞重编程:常染色体莱昂化的进一步证明 47
复制时序程序的维持和改变及其潜在作用 48
结论 49
参考文献 50
第5章 小鼠胚胎干细胞基因组完整性的保持 54
引言和历史观点 54
体细胞的突变频率 56
小鼠ES细胞基因组的保护 57
结论 64
参考文献 65
第6章 胚胎干细胞的转录调控 68
引言 68
胚胎干细胞可作为研究转录调控的模型细胞 69
转录因子决定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 69
转录调控网络 72
转录调控网络分析技术 72
转录调控网络核心:Oct4、Sox2和Nanog 73
扩大化的转录调控网络 75
增强体:转录因子复合体 76
信号通路参与转录网络 77
转录调控与表观遗传学调控的相互作用 78
结论 79
参考文献 79
第7章 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中的选择性剪接 82
引言 82
选择性剪接的概述 82
干细胞干性维持及分化中涉及的选择性剪接基因 84
基因组学方法鉴别、检测选择性剪接 86
RNA结合蛋白对选择性剪接的调控 87
结论和展望 90
参考文献 90
第8章 微小RNA调节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 93
引言:自我更新程序 93
胚胎干细胞 94
微小RNA的生成和功能 94
促进自我更新的ESCC miRNA 95
ESC分化过程中诱导的miRNA阻止自我更新程序 97
控制miRNA表达的调节网络 99
miRNA能促进或抑制IPS细胞分化 99
成体干细胞中的miRNA 100
肿瘤细胞中的miRNA 100
结论 101
参考文献 101
第9章 成体干细胞和多能胚胎干细胞中的端粒及端粒酶 104
引言 104
端粒及端粒酶的调节 106
端粒和端粒酶在成体干细胞中的作用 107
在体细胞核移植中端粒及端粒酶的调控 108
在iPS产生过程中端粒及端粒酶的调控 109
端粒酶活性对于产生“高”质量的iPS细胞是必需的 110
端粒重编程调控 110
结论 111
参考文献 111
第10章 X染色体失活与胚胎干细胞 115
引言 115
X染色体失活中的顺势作用因子 117
X染色体失活中的反式作用因子 118
数量及选择 119
沉默与沉默的维持 123
X染色体失活与人ES细胞 126
结论 129
参考文献 130
第11章 成体干细胞及其细胞龛 137
“龛”的概念、定义与历史 137
干细胞龛成分 138
与龛功能相关的分子通路 140
细胞外基质与细胞一细胞间相互作用 141
干细胞龛动态性 142
干细胞龛衰老 143
恶性干细胞龛 143
结论 144
参考文献 145
第12章 成体干细胞的分化和迁移及其对疾病的影响 149
分化 149
间充质干细胞 152
迁移 153
结论 157
参考文献 158
第13章 脊椎动物再生模型对干细胞应用的启示 162
脊椎动物再生模型的属性 162
成熟组织再生的机制 163
结论 180
参考文献 181
第14章 成体细胞重编程获得多能性 189
引言 189
青蛙成体细胞核重编程研究 189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190
改变细胞命运的因子MyoD(成肌分化抗原) 190
通过细胞融合来重编程体细胞 190
转染Sox2、Oct3/4、Klf4和c-Myc从而产生诱导多能干细胞 191
iPS细胞诱导的方法 192
iPS细胞产生的分子机制 193
直接重编程:来源于胰腺细胞的β细胞 193
直接重编程:来源于成纤维细胞的神经元细胞 194
可用于临床的疾病iPS细胞系 194
结论 195
参考文献 195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本名为《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的书籍的详细简介,内容将聚焦于干细胞研究中的其他相关领域,避开直接描述该书核心内容,同时力求自然流畅: --- 《细胞命运的调控:从发育到再生医学的前沿探索》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深入探讨细胞生物学核心机制与前沿应用的综合性著作,尤其关注细胞身份的建立、维持及其在组织稳态和疾病发生中的关键作用。本书旨在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以及对现代生物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去理解细胞如何精确地执行其生命周期中的复杂任务。 第一部分: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动态重塑 本部分聚焦于细胞微环境及其内部骨架系统的精妙调控。我们首先探讨细胞外基质(ECM)在塑造细胞行为中的核心地位。ECM不仅是物理支撑结构,更是复杂的信号库,它通过整合素等受体,实时向细胞传递关于其物理位置和生化状态的信息。我们将详细分析纤维连接蛋白、胶原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等关键ECM成分的结构特性,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影响细胞粘附和迁移,指导组织的发育和修复过程。 随后,本书深入解析细胞骨架系统的动态平衡。肌动蛋白、微管和中间纤维构成了细胞的内部“骨架”,它们的快速组装和解聚是细胞形态变化、物质运输和分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我们不仅讨论这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更着重于其调控网络——如Rho GTPases家族、激酶和磷酸酶——如何协同作用,精确控制细胞的极性建立、细胞器的定位以及细胞间的连接形成。特别是,我们将探讨在病理条件下(如肿瘤侵袭),细胞骨架如何被重新编程,以适应侵袭性迁移的需要。 第二部分:信号转导与基因表达的精确控制 细胞的命运由其接收和解读环境信号的能力决定。本部分详细梳理了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复杂性。从经典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通路,到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介导的级联反应,本书系统地描绘了信号如何从细胞膜传递至细胞核,引发最终的生理反应。我们将特别关注Wnt、Hedgehog (Hh) 和 Notch等保守的发育信号通路,分析它们在器官形成和组织分化中的“开关”作用,并讨论当这些通路失调时所导致的先天性疾病和癌症。 在基因表达层面,本书着重探讨表观遗传学在细胞身份锁定中的决定性作用。染色质的可及性是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瓶颈。我们将详尽介绍组蛋白的化学修饰(如乙酰化、甲基化)及其对基因转录的影响,并阐述DNA甲基化在维持细胞特异性基因沉默中的机制。此外,非编码RNA,特别是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s) 和微小RNA (miRNAs),作为后转录调控的重要因子,它们如何精细地微调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效率,从而实现对复杂生物过程的快速响应,也将是重点讨论内容。 第三部分:细胞衰老、死亡与组织稳态的维护 细胞的生命周期并非永无止境,其有序的终止和清除是维持组织功能和防止疾病的关键。本部分深入剖析细胞衰老 (Senescence) 的分子特征。与凋亡不同,衰老细胞虽然代谢活跃,但永久性地停止分裂,并分泌促炎因子(SASP)。我们将分析驱动细胞进入衰老的多种压力源(如端粒缩短、氧化应激),以及衰老细胞对周围微环境的重塑作用,及其在年龄相关性疾病中的角色。 紧接着,本书详细介绍了细胞凋亡 (Apoptosis) 的两大主要通路:外源性通路和内源性通路。我们将从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到caspase级联激活的每一个分子步骤进行细致解析,并讨论程序性坏死 (Necroptosis) 等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理解这些调控程序对于开发针对过度凋亡(如神经退行性疾病)或凋亡抵抗(如癌症)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第四部分:器官发生与再生生物学的挑战 本部分将研究视角转向多细胞生物的宏观构建——器官发生。我们将探讨形态发生素(Morphogens)梯度如何精确指导细胞在三维空间中的定位和分化,并以肾脏或心脏的发育为例,展示复杂的细胞-细胞和细胞-ECM相互作用如何共同构建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器官架构。 最后,本书展望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前沿领域。在阐述了正常发育的分子基础后,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对细胞命运调控的深刻理解,来驱动受损组织的自我修复。重点讨论了在体外培养系统中模拟生理微环境(如器官芯片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如何利用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来修正与组织功能障碍相关的遗传缺陷。本书的结尾部分,将综合前述所有知识点,探讨如何将细胞生物学的发现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临床应用,以期最终实现对退行性疾病的有效干预。 ---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生物学专业的学生,选择阅读《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是为了深化我对细胞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并为我未来的研究方向打下基础。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它不仅涵盖了干细胞的基本分类、特性和诱导分化等基础知识,还深入探讨了干细胞维持、增殖和分化的分子机制,以及其在再生医学和疾病模型研究中的应用。书中对信号通路、转录因子以及表观遗传学在干细胞调控中的作用的详尽阐述,对我理解细胞命运决定的复杂性提供了清晰的框架。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讨论最新研究进展时,能够清晰地梳理研究思路和实验设计,并对潜在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深入分析。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回顾了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发现这本书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前沿研究有机结合,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例如,关于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在功能上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来纠正与干细胞相关的疾病,这些内容都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无疑是我学习干细胞生物学道路上的重要参考。

评分

作为一名对生命科学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最近有幸翻阅了《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这本书。尽管我对其中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实验原理还在努力消化,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细胞奥秘的窗户。书中的描述,仿佛将我带入了微观世界,亲眼见证了细胞分裂、分化的神奇过程。我尤其被那些描述干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扮演“万能工匠”角色的段落所吸引。它们如何从一张白纸开始,逐渐演变成心脏、大脑,甚至皮肤,这一过程的精妙与复杂,让我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作者以一种相对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许多过去对我来说如同天书一般的概念,比如基因调控、信号通路等等。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一些句子,试图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逻辑。虽然我无法深入探讨书中的技术细节,但它激发了我对生命起源、发育以及疾病治疗的深刻思考。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对未来的医学发展充满了期待。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认识生命最基本的构成单位,让我对“生命”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

评分

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科幻电影中“再生”和“治愈”技术的兴趣,想着了解一下干细胞到底是怎么回事。拿到书后,我被它的厚重和密集的文字量吓了一跳,一开始甚至有些打退堂鼓。但当我硬着头皮开始阅读,尤其是关于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的部分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书里详细介绍了科学家是如何“逆转”已分化的细胞,让它们重返“青春期”,拥有再次分化的能力。这个概念本身就足够颠覆认知了!我脑海里不禁浮现出电影里那些神奇的治疗场景,虽然我知道现实远比电影复杂,但这本书让我窥见了实现这些可能性的科学基础。书中的图示和流程图非常有帮助,它们将复杂的细胞行为可视化,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概理解。虽然有些章节关于分子机制的描述对我来说还是有些晦涩,但我仍然能捕捉到核心思想:干细胞是多么宝贵的资源,以及科学家们为了更好地利用它们所做的努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对生命潜力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评分

《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沉浸式的科学探索之旅。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将干细胞的复杂世界娓娓道来,仿佛在进行一次引人入胜的纪录片解说。我被书中关于干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角色描绘所深深吸引。从最初的受精卵,到形成复杂器官的胚胎,再到成年后负责组织修复的成体干细胞,每一个阶段的叙述都充满细节和逻辑。我尤其着迷于作者如何解释干细胞“听从”指令,逐渐分化成特定细胞类型的过程,这其中涉及的细胞信号、基因表达等概念,虽然专业,但通过巧妙的描述,我仍然能感受到其精妙之处。书中对干细胞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的探讨,更是让我看到了科学的希望。虽然我无法深入理解每一步实验设计或分子通路,但这本书无疑激起了我对生命科学更深层次的兴趣,让我认识到,人类对生命本质的探索,正在不断刷新我们对可能性的认知。它让我明白,科学的进步,往往源于对最基本生命单元的深刻理解。

评分

作为一个对生物科技前沿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最近阅读了《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生命本身的奥秘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对“再生”的概念感到着迷,而这本书则为我揭示了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作者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干细胞的特性,特别是它们能够分化成各种不同类型细胞的神奇能力。我被书中关于人体发育早期阶段的描述所吸引,想象着无数个小小的细胞是如何协同工作,构建出如此复杂而精密的生命体。书中也探讨了干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例如修复受损组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等。虽然我无法理解所有科学细节,但书中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比喻,帮助我构建起一个关于干细胞世界的宏观图景。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科学的好奇心,更让我对生命的神奇和人类智慧的进步充满了敬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期待科技为人类健康带来的未来。

评分

大概看了下,感觉还可以

评分

价格便宜,东西好用。

评分

印刷可以,内容不是很好,有点偏

评分

书不错,内容丰富,述说详细

评分

很不错的书,有水平。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书不错,内容丰富,述说详细

评分

大小合适

评分

印刷可以,内容不是很好,有点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