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学原理(第二版)(金融学译丛)

金融工程学原理(第二版)(金融学译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萨利赫·N·内夫特奇 著,王忠玉,董竹,董奕 译,韩传祥 校
图书标签:
  • 金融工程学
  • 金融工程
  • 金融数学
  • 量化金融
  • 投资管理
  • 风险管理
  • 期权定价
  • 金融模型
  • 金融衍生品
  • 金融工具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93489
版次:2
商品编码:1151640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金融学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4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随着国外和国内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关于金融工程学方面的著作和教材不断涌现,其中最广为流行并被国外众多大学所采用的一本书就是萨利赫·内夫特奇教授的《金融工程学原理》。《金融工程学原理》(第二版)的内容几乎涵盖金融工程学所研究的方方面面,从金融工程的初级基本原理开始阐述,既有金融市场的惯例、远期合约和现金流工程、利率衍生品工程、互换工程、回购工程、期权工程等,又有金融工程定价工具、基本定理及其应用、静态复制合成衍生品的策略等。在高级内容中,既包括动态复制方法、凸性头寸工程、波动性工程、波动性微笑以及波动性交易,又包括信用违约互换工程、结构化产品工程、信用指数及其份额、违约相关性的定价及交易、本金保护技术、股权工具工程化等。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内容讲解既有现金流图示法和合约方程相结合的直观方法,又有金融工程阐述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手法,同时注重引入金融工程的最新发展。本书既可作为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金融工程学的入门教材,又可用作金融市场从业者和有关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萨利赫·N·内夫特奇教授,是金融市场与金融工程领域首屈一指的著名学者。他是纽约市社会研究新学院的全球金融项目主任,同时还任职于瑞士FAME项目、雷丁大学ISMA中心和香港科技大学。他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教于乔治华盛顿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他还曾是许多国际金融机构、银行和政府部门的顾问。内夫特奇教授同时在数理金融领域是一位活跃且高产的学者,他以使用清晰而通俗易懂的方法著称。

目录

第1章 导论
1.独特的金融工具
2.货币市场问题
3.税收例子
4.贯穿本书的主线
5.交易波动性
6.结论
阅读建议
案例研究:日本贷款和远期

第2章 概念和定义
1.引论
2.市场
3.参与者
4.交易机制
5.市场惯例
6.金融工具
7.头寸
8.辛迪加过程
9.结论
阅读建议
附录2—1 对冲基金行业
习题

第 3章 现金流工程与远期合约
1.引论
2.什么是合成
3.远期合约
4.货币远期合约
5.合成和定价
6.合约方程
7.应用
8.“更好的”合成
9�逼诨�
10.远期合约惯例
11.结论
阅读建议
习题
案例研究:1998年HKMA和对冲基金

第 4章 简单利率衍生工具工程
1.引论
2.Libor和其他基准利率
3.远期贷款
4.远期利率协议
5.期货:欧洲货币合约
6.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7.远期利率与期限结构
8.惯例
9.题外话:剥离品
10.结论
阅读建议
习题

第 5章 互换工程引论
1.互换的逻辑方法
2.应用
3.工具:互换
4.互换类型
5. 利率互换工程
6.互换的使用
7.新发行证券的互换机制
8.相关惯例
9.货币互换与外汇互换
10.新增术语
11.结论
阅读建议
习题

第 6章 金融工程中的回购市场策略
1.引论
2.什么是回购
3.回购的类型
4.权益回购
5.回购市场策略
6.利用回购的合成
7.结论
阅读建议
习题
案例研究:最便宜交割债券和回购套利

第 7章 动态复制方法与合成
1.引论
2.例子
3.静态复制回顾
4.“特定”合成
5.动态复制原理
6.某些重要条件
7.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8.结论
阅读建议
习题

第 8章 期权交易机制
1.引论
2.什么是期权
3.期权的定义与符号
4.作为波动性工具的期权
5.期权的各种工具
6.希腊字母和应用
7.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8.结论:什么是期权
阅读建议
附录 8—1
附录8—2
习题

第 9章 凸性头寸工程
1.引论
2.谜题
3.债券凸性交易
4.凸性的来源
5.特殊工具:跨货币
6.结论
阅读建议
习题
案例研究:长期债券的凸性、互换和套利

第 10章 期权工程及其应用
1.引论
2.期权交易策略
3.基于波动性的交易策略
4.奇异期权
5.报价惯例
6.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7.结论
阅读建议
习题

第 11章 金融工程定价工具
1.引论
2.定价方法概要
3.框架
4.应用
5.基本定理的意义
6.无套利的动态特性
7.选择何种定价方法
8.结论
阅读建议
附录11—1 基本定理的简单经济学
习题

第 12章 基本定理的某些应用
1.引论
2.应用1:蒙特卡洛方法
3.应用2:校准
4.应用3:跨货币
5.结论
阅读建议
习题

第 13章 固定收益工程
1.引论
2.互换的框架
3.期限结构建模
4.动态期限结构
5.测度变换技术
6.应用
7.后置支付互换与凸性
8.交叉货币互换
9.差额(跨货币)互换
10. 结论
阅读建议
附录13—1 实际中的收益率曲线计算
习题

第 14章 波动性工程、波动性互换和波动性交易工具
1.引论
2.波动性头寸
3.波动性收益的不变性
4.纯波动性头寸
5.波动性互换
6.合约的某些应用
7.何种波动性?
8.结论
阅读建议
习题

第 15章 作为资产类的波动性与微笑
1.引论:作为资产类的波动性
2.作为融资工具的波动性
3.微笑
4.狄拉克delta函数
5.在期权收益中的应用
6.布里登利曾伯格简化
7.gamma收益的期权价格特征
8 . 笑引论
9. 准备知识
10. 微笑初议
11. 什么是波动性微笑
12.�蔽⑿Φ亩�态特性
13.�� 如何解释微笑
14.�蔽⑿Φ南喙厥乱�
15.�蔽⑿Φ慕灰�
16.�蔽⑿Φ亩�价
17.�逼嬉炱谌ㄓ胛⑿�
18.�苯崧�
阅读建议
习题

第 16章 信用市场:信用违约互换工程
1. 引论
2. 术语和定义
3. 信用违约互换
4. 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5. 信用违约互换分析
6. 违约概率算法
7. 结构化信用产品
8. 总收益互换
9. 结论
阅读建议
习题
案例研究:信用联结票据

第 17章 结构化产品工程初步
1. 引论
2. 结构化产品的目的
3. 结构化固定收益产品
4. 某些原型产品
5. 结论
阅读建议
习题

第 18章 信用指数及其份额
1. 引论
2. 信用指数
3. 资产支持证券和担保债务凭证引论
4. 信用指数的建立
5. 指数套利
6. 份额:标准和定制
7. 份额:建模和定价
8. 滚动及其含义
9. 信用与违约损失分布
10. 重要的推广
11. 新指数市场
12. 结论
阅读建议
附录18—1 信用指数的历史
习题

第 19章 违约相关性定价与交易
1. 引论
2. 有关历史
3. 两个简单例子
4. 模型
5. 违约相关性与交易
6. delta对冲与相关性交易
7. 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8. 结论
阅读建议
附录19—1 某些基础统计概念
习题
案例研究:2005年5月的波动事件

第 20章 本金保护技术
1. 引论
2. 经典案例
3. 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概述
4. 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的动态建模
5. 应用: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和权益份额
6. 变形:动态比例投资组合保险
7. 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8. 结论
阅读建议
习题

第 21章 利率上限/下限及互换期权在抵押贷款中的应用
1. 引论
2. 抵押贷款市场
3. 互换期权
4. 互换期权定价
5. 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6. 利率上限协议与下限协议
7. 结论
阅读建议
习题
案例研究:丹麦抵押贷款债券

第 22章 权益工具工程化:定价与复制
1. 引论
2. 什么是权益
3. 权益产品工程化
4. 证券化金融工程
5. 结论
阅读建议
习题
案例研究:波动性交易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前言/序言


金融工程学原理(第二版)(金融学译丛) 内容概述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金融市场的核心理论与实践,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坚实的金融工程学知识体系。全书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循序渐进地介绍了金融工程学的基本概念、模型构建与风险管理技术。 第一部分:金融工程学基础 本部分首先为读者搭建了金融工程学的理论基石。我们将从金融市场的基本结构与参与者出发,阐述金融工具的分类与特性,包括股票、债券、衍生品等。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思想,如无套利定价原理、风险中性定价以及马尔可夫链等随机过程在金融建模中的应用。读者将学习如何理解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以及各类金融产品如何在其中运行和定价。此外,本部分还将涵盖金融工程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金融创新、风险控制和投资组合管理等领域的关键作用。 第二部分:金融建模与衍生品定价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重点在于金融建模的技术与衍生品定价的方法。读者将学习如何利用数学工具来构建金融模型,理解不同模型的假设前提、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我们将详细介绍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Black-Scholes Model)及其在期权定价中的应用,并讨论该模型的扩展与改进,如考虑分红、利率变动等因素。此外,书中还将深入讲解二叉树模型(Binomial Tree Model)在离散时间下的衍生品定价,以及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在处理复杂衍生品定价和风险评估中的强大能力。读者将掌握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型来应对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和市场情况,并能独立进行数值计算与分析。 第三部分:风险管理与应用 本部分聚焦于金融工程学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实际应用。读者将学习如何量化和管理各类金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我们将介绍各种风险度量指标,如VaR(Value at Risk)、CVaR(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以及期权希腊字母(Greeks)等,并阐述它们在风险监控与对冲中的作用。本书还将探讨如何利用金融工程工具来设计和构建风险对冲策略,例如利用期货、期权和互换等衍生品来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此外,本部分还将介绍一些前沿的金融工程应用,如信用衍生品(Credit Derivatives)的设计与定价、结构性产品的构建以及高频交易(High-Frequency Trading)中的量化策略等,帮助读者了解金融工程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不仅深入讲解金融工程学的理论基础,还通过大量实例和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帮助读者理解金融工程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数学工具的系统介绍: 书中对所使用的数学工具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即使读者没有深厚的数学背景,也能逐步掌握必要的分析方法。 衍生品定价的全面覆盖: 从经典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到现代的蒙特卡洛模拟,本书系统介绍了多种衍生品定价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处理复杂金融工具的工具箱。 风险管理的重点强调: 本书将风险管理置于重要地位,详细介绍了各种风险度量指标和对冲策略,帮助读者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前沿领域的探索: 书中涉及了信用衍生品、结构性产品等当前金融市场热门领域,使读者能够把握金融工程学的发展方向。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金融学、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适用于金融机构的研究人员、交易员、风险管理者、投资顾问以及对金融工程学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刻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掌握金融工程学的分析工具,并能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深深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所提供的,远超出了我过去对金融学基础认知的范畴。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各种金融产品或交易策略,而是试图去解构这些复杂现象背后的数学模型和工程化思维。我尤其喜欢它在开篇部分对金融工程定义及其发展历程的梳理,那段内容让我对这门学科的起源、演变以及其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关键作用有了更为清晰和系统的认识。它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复杂化需求而应运而生的。我注意到作者在阐述概念时,常常会引入一些严谨的数学推导,但这并非是让人生畏的抽象概念,而是通过清晰的逻辑链条,将理论模型与实际应用巧妙地连接起来。这让我感受到,金融工程的精髓在于将抽象的金融思想转化为可操作、可量化的工具。我曾经在学习其他金融书籍时,遇到过很多只描述现象而不深入解释其内在机制的内容,这让我感到困惑和不满足。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它像一个循循善诱的导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理解“为什么”,而不仅仅是“是什么”。这种深度和广度,让我意识到,金融工程的学习之旅,将是一段充满探索和发现的旅程。

评分

这本书在阐述复杂金融概念时,所采用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我深受启发。它并非一下子将所有的难点倾泻而下,而是像剥洋葱一样,层层递进,让读者在理解基础概念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理论和模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时,总是会先给出直观的解释,然后才辅以数学公式和图表进行严谨的论证。这种“先易后难”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让我这个非数学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相对轻松地跟上节奏。例如,在讲解期权定价模型时,作者并没有直接跳到Black-Scholes公式,而是先从二叉树模型入手,通过简化的二叉定价过程,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期权定价基本原理的理解,然后再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连续时间模型。这种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认知过程,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不再是枯燥的符号堆砌,而是变成了理解金融市场运作机制的有力工具。我曾经尝试过阅读一些其他介绍金融工程的书籍,但常常因为过于抽象的数学表达而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让我重新燃起了对金融工程学习的热情,让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人都有可能掌握这门学科的精髓。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散发着一种严谨而又专业的学术气息,米白色的底色搭配深蓝色的标题文字,显得沉静而又内敛,恰如其分地传达了金融工程这门学科本身的特质——它不是浮光掠影的投机,而是建立在深厚理论基础上的严谨体系。我当时是被它“金融学译丛”这个标签所吸引,因为我知道这个系列通常都是引进国外顶尖学府或研究机构的经典著作,质量非常有保障。翻开书页,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厚实,触感舒适,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扉页上作者和译者的信息,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心里便多了一份期待,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金融工程的底层逻辑。我之所以选择购买这本书,是因为我在学习金融的过程中,逐渐感觉到传统金融理论在解释一些复杂的市场现象时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需要一种更具数学和工程学背景的分析框架来理解和应对。这本书的出现,正是我所期盼的。我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金融世界,掌握那些能够驱动金融市场运行的核心原理和工具。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把钥匙,帮助我解锁那些隐藏在数字和公式背后的金融智慧。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充满迷雾的金融世界里,点亮了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我过去对金融市场的理解,常常是碎片化的,缺乏一个统一的框架来整合这些零散的知识。而这本书,通过其系统性的讲解,为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金融工程知识体系。它不仅仅是关于理论,更是关于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如何利用金融工程的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证券组合优化和风险分散的章节,作者通过清晰的数学模型,阐释了如何构建一个最优的投资组合,以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最大化预期收益。这让我明白了,投资不仅仅是运气,更是一门科学。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前沿的金融工程研究方向,如高频交易、算法交易等,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这让我对金融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让我意识到,金融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领域,需要持续学习和探索。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让我有信心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评分

这本书在案例分析方面的处理,可以说是我见过最细致、最贴切的。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金融事件,而是将书中讲解的理论和模型,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生动的演绎。我记得书中在讲解信用风险管理时,引用了一个关于某个大型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的真实案例,并详细分析了该机构是如何因为未能有效管理信用风险而遭受巨额损失的。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地理解了信用风险的破坏性,以及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让我对金融工程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我不再是孤立地学习一个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能够看到这些概念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后果。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我仿佛置身于真实的金融市场之中,亲身经历着金融工程的实践过程。这本书让我明白,金融工程不仅仅是纸上的学问,更是解决现实世界金融问题的关键。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授了“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为什么这么做”。在金融工程领域,理解各种工具和模型的理论基础,比仅仅掌握操作技巧更为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金融工程工具背后的数学原理和经济直觉。我举个例子,书中在介绍利率衍生品时,不仅仅给出了各种利率互换、期权等的定价公式,更重要的是解释了这些公式是如何从无套利原则和市场均衡的假设推导出来的。这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在某些市场条件下,利率互换的价值会发生变化,以及为什么金融工程师会选择特定的对冲策略。这种深度的分析,让我对金融市场的运作有了更深刻的洞察,也让我能够更好地预测市场变化,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我曾几何时,只是把金融衍生品看作是一些复杂的合约,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精妙的数学模型和经济逻辑,让我明白了它们在风险转移、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关键作用。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增进,更是一种思维的升华,让我能够从更宏观、更微观的层面去理解金融世界的运行规律。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学术著作,不仅在于它所传达的知识的深度,更在于它所引发的思考的广度。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概念时,都会引导读者去思考其背后的假设、前提以及可能的局限性。例如,在讨论期权定价模型时,作者不仅介绍了Black-Scholes模型,还深入分析了其对市场假设的依赖性,以及在现实市场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让我学会了不盲从,不迷信,而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去理解和运用金融工程的工具。我曾经在阅读一些书籍时,会觉得作者的观点是绝对真理,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金融工程的理论往往是在一定的假设下成立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我不仅仅是记住公式和定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我在未来的金融实践中,无疑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金融工程师”的语言。它严谨、精确,逻辑清晰,但又不失一定的可读性。作者在复杂的数学推导和概念阐述中,常常会穿插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这极大地帮助我理解那些晦涩难懂的金融术语和模型。例如,在讲解随机过程时,作者将股票价格的随机波动比作“在迷宫中随机行走的小球”,这种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随机过程的核心特征。而且,书中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定义,也力求做到准确无误,并附带了详细的解释,让我能够避免产生误解。我曾经阅读过一些翻译质量不高的金融书籍,语言晦涩难懂,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一个简单的概念。而这本书,无论是原文的严谨还是译文的流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感受到,好的语言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思想的载体,能够有效地将复杂的知识传递给读者。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它对于风险管理这一核心议题的深入剖析。在现代金融领域,风险无处不在,如何有效地识别、度量、规避和管理风险,是每一个金融从业者都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而这本书,正是从金融工程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它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数学模型,展示了如何将风险管理的理念落地到实际操作中。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衍生品定价和对冲策略的章节印象深刻,作者通过严谨的数学推导,揭示了期权、期货等衍生品是如何被用来管理和转移风险的。这让我对金融市场中的各种复杂交易行为有了全新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蕴含着精密的风险控制和收益优化策略。读完这些章节,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双“慧眼”,能够穿透市场的迷雾,看到风险背后的逻辑。而且,书中对于一些经典的风险管理模型,如VaR(风险价值)等,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批判性分析,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这些工具的优势和局限性。这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让我能够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来面对金融市场中的不确定性。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金融工程学习平台。它不仅涵盖了金融工程的核心理论和模型,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用金融工程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我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关于金融市场的知识,更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量化的分析方法。这本书就像一本宝典,为我打开了通往金融工程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在这个复杂而又充满机遇的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不断地探索和成长。我尤其感谢这本书,因为它让我对金融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了我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动力。我相信,这本书中的知识和方法,将会在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段宝贵的学习经历,一次对金融世界深刻的启迪。

评分

正版,书籍内容很好,很专业

评分

正版图书,价格实惠,推荐购买。

评分

金融工程学原理(第二版)(金融学译丛)

评分

京东的物流一如继往的给力。。。

评分

好书,我喜欢

评分

学习用的 很不错

评分

非常实用的产品,我特别喜欢,对于京东所有产品,一概给予好评!

评分

不错,货物送的很及时

评分

不错,值得购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