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第二版)

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克勤 编
图书标签:
  • 钱币
  • 流通币
  • 现代币
  • 中国钱币
  • 收藏
  • 目录
  • 硬币
  • 人民币
  • 版本
  • 图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27062
版次:2
商品编码:11747472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5
字数:1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第二版)》收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截至2013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所有流通属性的硬币,包括前后四套流通硬币和普通纪念币。四套流通硬币包括硬分币、长城币、牡丹币和菊花币。普通纪念币按照普制币、精制币、样币和精制样币分四类介绍。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流通硬币
早期套装流通硬币
一、1979年套装流通硬币
二、1980年套装流通硬币
三、1981年套装流通硬币
四、1982年套装流通硬币
五、1983年套装流通硬币
六、1984年套装流通硬币
七、1985年套装流通硬币
八、1986年套装流通硬币
后期套装流通硬币
一、1991年套装流通硬币
二、1992年套装流通硬币
三、1993-1996年套装流通硬币
四、1997-2000年套装流通硬币
五、1999年1角、1元样币
六、2002年5角样币
第二套人民币硬币
一、早期硬分币
二、后期硬分币
第三套人民币硬币
第四套人民币硬币
第五套人民币硬币
未放行硬币呈祥

下篇 普通纪念币
早期普通纪念币
后期普通纪念币
中国现代流通硬币编号总表
后记

前言/序言


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第二版) 目录编纂背景与意义 自中国人民银行于1955年发行第一套人民币以来,流通硬币作为人民币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多次的材质、工艺、设计和面额的革新。每一版硬币都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信息、国家形象的变迁以及艺术审美的演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随着收藏市场的日益活跃,对于准确、系统地鉴赏和记录这些流通硬币的需求变得愈发迫切。 《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第二版)》正是应运而生,旨在为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研究者、鉴定机构以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一套权威、详尽、科学的硬币信息参照。本书的编纂,不仅是对中国现代流通硬币的一次全面梳理和系统归纳,更是对这段历史记忆的珍视与传承。通过对每一枚硬币的精细化描绘,本书力图还原其历史价值、工艺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填补了当前市场上缺乏一套系统性、标准化流通硬币鉴定目录的空白。 本书内容构成与核心亮点 本书的编纂遵循严谨的学术精神和科学的分类方法,以“标准目录”为核心定位,力求提供最准确、最实用的信息。其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的硬币收录: 本书收录了自1955年第一套人民币至今,所有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发行的、作为法定货币流通的硬币。这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套人民币的辅币、第二套人民币辅币、第三套人民币辅币、第四套人民币硬币、第五套人民币硬币,以及为特定时期发行的纪念性流通硬币等。每一类硬币都经过仔细甄别,确保其作为流通货币的身份。 详细的版别区分: 硬币在发行过程中,由于铸造工艺、模具磨损、材料变化以及设计微调等原因,常常会出现不同的版别。本书对同一面额、同一年份的硬币,会进行深入的版别分析和区分。例如,在特定年份的硬币上,可能存在不同的铸造厂标记、细微的图案差异、边缘的工艺区别,甚至是材质的微小变化。本书通过大量的实物比对和细致观察,将这些不易察觉的版别差异一一呈现,为收藏者提供了精准的鉴定依据。 精准的图文对照: 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其精美的实物高清图片。每一枚硬币都配有清晰、准确的正反面实物照片,并根据需要提供局部放大图,以便观察细节。图片不仅展示了硬币的整体风貌,更突出了其关键的版别特征、铸造痕迹、磨损程度等,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文字描述。 详尽的数据参数: 除了图片,本书还为每一枚硬币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参数。这包括: 发行时间: 明确该硬币首次进入流通的具体年份。 面额: 硬币的法定面值。 材质: 铸造硬币所使用的金属材料,如铜、镍、铝、锌、钢等,以及合金的比例。 直径: 硬币的物理直径(毫米)。 厚度: 硬币的物理厚度(毫米)。 重量: 硬币的精确重量(克)。 边形: 硬币边缘的形状,如光边、齿边、花边等。 铸造单位/标记: 如果有的话,标明负责铸造该批硬币的工厂或特定的识别标记。 设计特点: 详细描述硬币正面和背面的图案、文字、数字等构成元素,以及其寓意和设计理念。 发行量(估计): 对于部分硬币,本书会根据可查阅的资料,提供其大致的发行量估计,这对于评估硬币的稀有度和收藏价值至关重要。 科学的收藏价值评估(参考): 本书并非单纯的图录,而是基于严谨的目录学方法,为每一枚硬币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收藏信息。通过对版别、存世量、品相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本书对硬币的市场行情和收藏前景进行分析,为收藏者提供投资和收藏的指导。需要强调的是,本书提供的价值评估是基于当时的市场情况和普遍认知,旨在提供一个客观的参考框架,而非最终的定价。 历史背景介绍: 为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硬币的价值,本书在必要时会对特定时期硬币的发行背景、历史意义进行简要介绍。例如,在介绍特定年份的硬币时,可能会提及该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是该硬币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本书的实用价值与目标读者 《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第二版)》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工具性于一体的专业钱币书籍,其目标读者广泛: 钱币收藏爱好者: 对于初涉钱币收藏的新手,本书提供了清晰的入门指引;对于资深收藏者,本书则提供了更为深入和专业的参考,帮助他们进行系统性的收藏和鉴赏。 钱币研究者: 本书是研究中国现代货币史、铸造工艺、设计演变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料来源。 鉴定机构及从业人员: 为其提供了权威、标准的鉴定依据,有助于提高鉴定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学生及历史爱好者: 通过接触和了解不同时期的流通硬币,可以生动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感受历史的脉搏。 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友人: 作为了解中国现代社会和经济的一个独特窗口。 结语 《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第二版)》的推出,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流通硬币收藏文化的健康发展。它不仅是一本硬币的“身份证”,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史和艺术史。我们期望本书能够成为广大钱币爱好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欣赏中国现代流通硬币的独特魅力,共同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也体现在它的价格指导方面。虽然它不是一本单纯的“价格表”,但它通过对不同版别、不同品相硬币的介绍,以及对一些稀有品种的提示,间接地为收藏者提供了一个参考。我常常会参考书中的信息,来判断自己手中硬币的大致价值,或者在购买时作为一种依据。这大大减少了我们在收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踩坑”风险,也让我们能够更理性地进行收藏投资。毕竟,收藏不仅仅是爱好,也可能包含着一定的经济价值。

评分

作为一个有一定收藏经验的人,我非常看重资料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在收藏界,信息的真假往往决定了收藏的价值和乐趣。《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第二版)》在这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本书的编纂团队非常专业,他们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和实物,并且经过了严谨的考证和比对。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深信不疑。对于想要在这个领域深入研究的收藏者来说,拥有一本这样权威的书籍,就像拥有了一把金钥匙,能够引领我们进入更广阔的收藏世界。

评分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年份硬币的细致分析。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硬币只是一个大概的印象,但这本书却能挖掘出同一个面值、同一个年份的硬币,因为生产工艺、模具等细微差别而产生的不同版本。这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小小的硬币背后,竟然有如此多的“门道”。这种深入的研究,不仅满足了我作为收藏者的求知欲,更让我对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每一个版本,都可能代表着当时技术水平的一次进步,或者一次改进。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现代流通硬币的发行历史和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充满了好奇。在没看到这本书之前,我零散地了解过一些信息,比如不同年份的硬币可能存在的版本差异、错版币的价值等等,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够权威。这次读了《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第二版)》,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这些小小的金属圆片,承载着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让我明白,每一个年份、每一个版别、甚至每一个细微的划痕,都可能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故事,它们不仅仅是钱,更是历史的载体,是时代精神的缩影。

评分

总而言之,《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第二版)》是一本集权威性、系统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图书。我个人认为,无论是资深的硬币收藏家,还是刚刚对硬币产生兴趣的新手,这本书都值得拥有。它不仅仅是一本目录,更是一扇通往中国现代钱币文化和历史的窗口,它让我看到了那些被我们日常忽视的美丽与价值。我非常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这样高质量的收藏类书籍,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中国的钱币收藏文化。

评分

这本书的图文并茂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每一个硬币的介绍都配有高质量的实物照片,而且还标注了详细的尺寸、重量、材质等技术参数。这对于收藏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我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些硬币的图片,但因为光线、角度或者拍摄技术的限制,很难看清楚细节。而这本书里的图片,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甚至连硬币表面的微小磨损痕迹都能够分辨出来。这对于鉴别硬币的真伪和品相,以及了解不同版本之间的细微差别,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对于一些特殊事件纪念币的介绍也相当详实。比如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伟人诞辰、体育赛事等等,都有对应的纪念币。这些纪念币不仅具有收藏价值,更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印记。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这些纪念币的发行背景,还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些硬币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时间胶囊”,将那些重要的瞬间定格下来,让我们能够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评分

这本书对于硬币收藏新手来说,简直是一本“从零开始”的百科全书。我记得我刚开始收藏的时候,对于很多术语、概念都一窍不通,常常感到迷茫。而这本书从最基础的硬币分类、介绍开始,一步步深入,循序渐进,非常适合初学者。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硬币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如何去鉴赏和评估一枚硬币的价值。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很多学校的课外读物,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到中国的钱币文化,培养他们的历史和文化素养。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精美,封面和内页的排版都看得出是经过仔细打磨的。我尤其喜欢它使用的纸张,厚实而带有一定的光泽,让那些硬币的图片显得更加清晰锐利,细节纹理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目录,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更应该是一种视觉的享受,一种沉浸式的体验。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硬币展览馆,每一页都像是在为你精心呈现一件艺术品。而且,它的分类也非常清晰,我一下子就能找到我感兴趣的年份和面值的硬币,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系统性梳理自己收藏或者计划入门的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

这次入手了《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第二版)》,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沉甸甸”的,不仅仅是书的重量,更是它所承载的份量。我是一名硬币收藏爱好者,接触这个圈子也有好些年了,从最初对五彩斑斓的古钱币感到好奇,到现在渐渐把目光投向了离我们生活更近的现代流通硬币,这中间的转变,其实也反映了我对收藏概念的理解在深化。早期,总觉得古钱币才有“历史感”,才有“故事”,但随着收藏的深入,我开始意识到,那些在我们身边流通、却常常被忽视的硬币,同样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它们上面镌刻的年代、图案、文字,都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时光。

评分

书本很好,正版,包装很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很好

评分

建国以来除贵金属外所有硬币都做了介绍

评分

书不错介绍了币发行的时间,数量等.不过没有介绍后期币的防伪印记如果有就更好了。

评分

推荐大家购买,孙老师的书

评分

好东西!

评分

挺好的 图文详尽 就是参考价有点低

评分

包装一般,速度很快,书籍错别字太多,差点以为是盗版,不过内容不错,很翔实,很实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