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7-10岁 《小布头奇遇记》,这本诞生于1961年的小书,是我国位获国际安徒生提名奖的作家孙幼军先生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在半个世纪过去后的今天,它不但没有被时代的烟尘所淹没,反而在不断重印,并且曾在香港出版发行,在一个对60年代大陆生活完全陌生的语境下,它依旧吸引着大量读者,充满着历久弥新的兴味与活力,可谓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一个“奇迹”。 “小布头”成功的秘密,或许正是童心的秘密、真正的儿童文学的秘密。弱小的主人公“小布头”,正是在成长路上不断克服自身行动局限、表达强烈内在精神与意志的儿童读者自己,“小布头”结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难题,引导孩子以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让孩子与“小布头”一起,开启妙趣横生的奇遇之旅,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到知识、学会分享,懂得用善良、智慧、勇气、意志、宽容与爱心,脚踏实地追寻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探索自我完善的趋向。《小布头奇遇记》是真正意义上中国几代人共读过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一本可以让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的爱之小书,是一段值得亲子之间共同分享与留恋的童年记忆。
内容简介
《小布头奇遇记》: 小布头是苹苹的一个布娃娃。他的胆子有点儿小,连爆竹声都怕,小朋友们嘲笑他。他下定决心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可是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呢?从酱油瓶上跳下来算不算?谁知他跳下来的时候打翻了苹苹的饭碗。苹苹批评他不爱惜粮食。小布头生气了,从苹苹家逃了出来。他坐上火车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遇上了小芦花、多嘴多舌的大铁勺,大铁勺很会讲故事。后来,小布头被鼠兄弟拖进洞里去了,鼠兄弟虽然诡计多端,但是很有才,能做诗。再后来呢,小布头非常想念苹苹,最后,他能不能与苹苹团聚呢。。。。。。
《小布头新奇遇记》: 在一次乘坐木船时,小布头意外落水了,一条大鱼用嘴巴使劲将他推上了岸。于是,小布头独自一人寻找着回家的路,他遇到了一只神奇的黑猫,体验了奇幻的飞翔之旅;他来到了小男孩朵朵身边,和朵朵建立了最珍贵的友谊;小布头还坐上了飞机,飞到了大洋彼岸,找到了好朋友朵朵,这时,神奇的黑猫巫师也出现了……小布头几经辗转,成为了朵朵的知心伙伴,陪伴他度过了一个不那么平静却也很温馨的幼年。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从小就是孩子王的孙幼军先生,非常了解孩子的心灵疾苦。他说文学能帮助孩子们找到甜蜜和芳香。孙幼军的作品之所以能让孩子百读不厌,就是因为它首先以“有趣”为前提,以“让孩子喜欢”为标准。 孙幼军先生以童话感动、提升童心,从上世纪60年代的《小布头奇遇记》,到后来的《怪老头》、《小布头新奇遇记》、《小猪唏哩呼噜》,部部脍炙人口。孙幼军生活中坚持个性,创作童话也把塑造个性人物放在首位,这正是他的童话成为经典的原因。把对发自肺腑的深沉的爱,寄托在童话中,让孩子去触摸、感知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这就是孙幼军试图用童话为孩子做到的事情。 ——《中国教育报》
★孙幼军的童话作品受到孩子们的欢迎,语言运用得好是个重要的原因,简洁、活泼、有情趣,念下去宛然孩子的口气。
——叶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 ★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只孩子们不忍释卷,成年人也是爱读的。在这一点上,孙幼军的童话就具有这个特色。
——陈伯吹(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孙幼军通过他多年的艺术实践,找到了那属于他自己的天地,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位焕发着新的艺术生命的童话作家。
——金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孙幼军童话是继叶圣陶、张天翼、严文井之后的又一座童话艺术山峰,体现了童话艺术可能达到的诗性的深刻度与幻想的广阔度。
——王泉根(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 ★孙幼军一辈子都在写童话,在中国儿童文学界,他的童话似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我不怕得罪别人的话,我会说:他是中国童话人(健在的作家们)。
——安武林(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目录
《小布头奇遇记(注音版)》
《小布头新奇遇记(注音版)》
精彩书摘
一小布头掉进河里 上回讲到哪儿了?哦,对啦,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带着小朋友到小河边去做游戏,小朋友把小布头、小黑熊、布猴子和小老虎放到一只小木船上,用绳子牵着走。他们开心极了,拍着手、跳着脚喊: “噢——小布头坐船啦——!” “小布头当船长喽——!” 牵着绳子的小朋友一拍手,绳头掉进水里,一下子,小木船随着水流向远处漂去。船越漂越快,不一会儿,小布头就看不到那群小朋友,连个子很高的老师也看不见了。 跑远了还不算,小木船碰上一个大旋涡,忽然打起转转来,越转越快。站在船上的小布头刚想坐下,就被甩进水里。 小布头“哎呀”一声叫,就在这时,一条大鱼浮上来,猛冲向他,“哗”地一摆尾巴,就把小布头吞进肚子里。 小布头只觉得眼前突然变得漆黑一团,还憋闷得要命。 幸好时间不长,小布头的眼前又突然亮了——是那条大鱼把他吐了出来。 大鱼一边随着水向前游,一边打量着漂在水面上的小布头。 “这东西吞在胃里很不舒服!”大鱼自言自语地说,“我本来就不应该什么破烂玩意儿都往肚子里吞……” 小布头这才明白刚才是怎么回事。他扭头瞪着那条大鱼说: “什么叫‘破烂玩意儿’呀,我是人!” 大鱼吃了一惊:“哎哟,是个活东西!怎么味道跟布片儿似的?” “布片儿做的活东西。”小布头说,“所以你不应该把我吞进肚子里去。” “这你可说错了!我最爱吃活东西。要是刚才我知道你是个活东西……” “那怎么着?”小布头生气地问。 “那我就……我就……我就把你吐出来,问问你是怎么一回事。我在这水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了,还从来没听说过布片儿能做成活东西!” “现在你听说了,还看见了!好,该你告诉我啦——你在水里游来游去,瞧没瞧见还有三个‘布片做的活东西’——一只小黑熊,一只布猴子,还有一只小布老虎?” “什么什么?”那条大鱼好像吃一惊,“你说的是那只老是下河来抓鱼吃的黑熊?” “他从来不下河,更不会抓鱼吃。那三个都是我朋友,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掉下来了。” “哦,”大鱼好像松了一口气,“对不起,除了你,别的我什么都没看见。” 小布头一边往前漂,一边说:“哎呀,我都快湿透了,要是湿透,我就会沉到河底去……” 大鱼说:“不要紧,我帮你上岸吧!” 大鱼用嘴巴顶着小布头,朝岸边游。到了岸边,大鱼又用力一摆尾巴,把小布头推上岸。 “再见啦!”大鱼喊。 “谢谢你,谢谢你!”小布头向大鱼挥手。 二在集市上,小布头给当成鱼卖了 从水边到堤岸顶上是一个大土坡。对小布头来说,那简直是一座小山! 小布头顾不上身上湿淋淋,一步也不停地往上爬。可是他爬到“山”顶,踮起脚尖往四周看,哪里也没有老师和那一群小朋友。 “他们都跑到哪儿去了呀?”小布头喘着气问。 他回答不出来。接着,他又问: “我应该往哪一边走?” 这次,他回答出来了: “我应该朝河水流过来的那个方向走。” 看准方向,他开始迈步走。 不管苹苹、二娃他们现在在哪里找他,反正他们一会儿都要回幼儿园去吃午饭。要是他们回去一看:“哈,小布头不就在这儿嘛!”他们该有多高兴! 他就是想在午饭前赶回去。 可是路上发生了他想不到的事情。 小布头正走得很起劲儿,有一个很大很大的轮子朝他身上轧过来。 小布头吓得急忙往旁边一跳。 那是一个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的人。小布头这么一跳,那个人看见他了。他下了自行车,自言自语地说: “哟嗬,这儿还有一只蛤蟆!——凑个数儿吧!” 那人满身鱼腥味儿,他弯腰拾起小布头。小布头发脾气说: “你才是蛤蟆呢!” 小布头还没说完,就被丢进自行车后面的一个大箩筐里。 那个家伙骑上自行车,继续往前跑。小布头在箩筐里大喊大叫: “不对,不对!我不是往那一边走的!” 没人理睬他,自行车颠簸着,一直往前跑。小布头想自己爬出去,可他一站起来就摔倒——这里头怎么这样滑呀! 原来,大筐里是半下子小鱼,又腥又臭,还黏糊糊的。 看上去这些可怜的小家伙都死了。小布头找了半天,才看到一条轻轻拍动尾巴的小鱼。小布头想帮他一点儿忙,把他的头扳出来,问他说: “是不是得给你找一点儿水?” 那条小鱼用微弱的声音说:“谢谢你……没……没用了。他在水坑里下了毒药,都毒死了,我的肚子也疼得要命……” 接下来,那条小鱼就连尾巴也一动不动了。 小布头还想爬出去。他摔倒了又站起来,站起来又滑倒,一直到累得躺在死鱼堆上喘气。 “等着吧,”他心里想,“反正那家伙得停下来!” 那个人骑到集市上才停下自行车。他把大箩筐从车上卸下来,往地上一倒,“哗啦!”小布头和那些小鱼一起滚到地上。那人用两手把鱼拢成一堆,就站起来大声吆喝: “买新鲜鱼啦——!两块钱一斤!” 小布头到这时候才明白“凑个数儿吧”是什么意思,原来他是要把这只“蛤蟆”也当成鱼卖! 小布头生气地从鱼堆里爬出来,准备逃走。那个家伙瞧见了,一把抓起他来,哈哈笑着说: “你不乐意当鱼卖呀?蛤蟆跟鱼的价钱差不多,我也不算骗人,你也不算丢脸,跑什么呀?” 他把小布头捡回来,又扔在鱼堆上,接着吆喝: “买新鲜鱼啦——!两块钱一斤!” 小布头第二次从鱼堆上爬下来。这一次,他撒腿就跑。 那家伙冒火儿了,抓起这只“蛤蟆”说: “我让你跑!” 说着,他把这只“蛤蟆”举高,使劲往地上一掼。 小布头在耗子洞里让鼠老大那帮家伙摔过,可是那么多下也赶不上这一下摔得厉害。 小布头给摔得昏过去了! 等到他醒过来的时候,奇怪,他是躺在三楼的窗台上晒太阳。 这是一个老奶奶的家。为了喂她家那只大白猫,老奶奶在集市上买了半斤小鱼。回到家,她才发现那里头有个怪怪的东西。她摇了摇头说: “唉,眼睛花了,小贩子也骗我!这是什么玩意儿啊,也当鱼?” 她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看,又高兴起来: “哈,一个小布娃娃!还蛮漂亮的嘛……这要是洗洗,送给隔壁的小斗子,他准高兴得一连叫我三声‘奶奶’……” 老奶奶把这个小布娃娃洗干净,晾在窗台上。 小布头呆呆地想了好半天,才想起他在河里翻船和翻船以后的事。 “对,那个大坏蛋狠狠摔了我一下子,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他爬起来,朝下看了看,吓得赶紧退回来:“哎哟,好高!” 就在这时候,一只大白猫跳到窗台上来。她俯下身来闻闻小布头,接着就伸出粉红色的舌头,舔起他来。 小布头觉得身上很痒,忍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 大白猫吓得倒退两步,吃惊地问:“你是活的?” 小布头说:“当然啦!活的不算,我还是一个活人!” “人?我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小的人……你身上一股鱼味儿……” “那是因为我在鱼堆里打了好多滚儿。你是不是想把我当成鱼吃掉?” “没有没有!怎么会呢?我不过是想把你当作礼物送给我男朋友。这个老奶奶特别小气,那么小的鱼,拌一碗饭,才放两条!等会儿我朋友来,请他吃那种饭,我真觉得不好意思!要是有一条大一点儿的鱼,吃起来……” 说到这儿,大白猫赶紧闭上嘴。 小布头说:“你最好别请你的朋友吃那种鱼。你也别吃,那些鱼是卖鱼的那家伙毒死的!” 就在这时,有个声音说:“毒死的鱼在哪儿?我不怕!” 小布头扭头看,身边突然又多出一只大黑猫。 那只大黑猫全身漆黑发亮,两只金黄色的眼睛圆溜溜的,而且身材高大,看上去有些吓人。再说,他是从窗台里冒出来的,还是从天上飞下来的? 大白猫有点儿不好意思地向小布头介绍说:“他就是我男朋友……” 大黑猫瞥了小布头一眼,对大白猫说: “用不着跟他那么客气!” 大白猫说:“他心眼儿很好,怕我们会吃那种鱼中毒。” 大黑猫翻翻金眼珠子说:“反正他也是人!” 小布头对大白猫说:“你们在这说话儿吧,我得赶紧回家了。再见!” 说完,他就要往地板上跳。 大黑猫拦住他,说:“那老太婆正在外间屋子里,她不会放你走的。有本事,你就从这一边走吧!” 什么“走”?那是让他从三楼跳下去! 小布头本来就让他说得很不高兴,现在看他将自己的军,心里更是生气:你当是我不敢哪? 他毫不犹豫,转身就朝楼下跳去。 ……
前言/序言
《飞天五人组与神秘的古堡》 献给所有热爱冒险、勇于探索的少年朋友们! 本书是“飞天五人组”系列探险故事的最新力作,带领小读者们深入一片充满未知与历史的迷雾之中。这是一本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智慧与友情的冒险小说,专为渴望挑战、心怀好奇的七至十岁孩子量身打造。 故事梗概: 暑假如期而至,但对于林小溪、陈宇航、李明月、王大力和新加入的机械天才苏小小这“飞天五人组”来说,平静的假期似乎从未与他们沾边。这次,他们收到了一个来自遥远山区的神秘包裹,里面只有一张泛黄的羊皮纸地图,上面用古老的符号标记着一个被当地人视为禁地的传说之地——“迷雾山谷”中的“无声古堡”。 五人组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他们深知,每一次看似随意的探险,都可能牵扯出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在他们的秘密基地——一个改装过的旧货车里,小溪负责历史文献的梳理,宇航负责路线规划,明月负责记录观察日志,大力负责后勤保障,而小小则负责破解地图上的各种机械和密码机关。 他们的旅程充满了挑战。崎岖的山路、突如其来的暴雨、以及似乎无处不在的“警告”——那些刻在石头上的模糊图腾,都让他们意识到,这个古堡绝非普通的废弃建筑。传说中,这座古堡是数百年前一位隐居的炼金术士的住所,他守护着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秘密。 深入古堡的重重考验: 当他们终于抵达“无声古堡”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高耸的城墙被常春藤覆盖,厚重的铁门紧闭,散发着令人敬畏的年代感。但飞天五人组可不是轻易被吓倒的探险家。 1. 声波陷阱与逻辑迷宫: 刚进入古堡的主厅,他们就遭遇了第一个难题。地面上布满了看不见的压力感应点,一旦踩错,就会触发尖锐的声波警报。这需要他们运用宇航的几何学知识和明月的细致观察力,共同绘制出一条安全的路径。这里的考验,是对团队协作和空间思维的极致考验。 2. 古老的机械谜题: 在图书馆的密室里,他们发现了一台布满灰尘的复杂机械装置。这台装置似乎是开启下一层区域的钥匙。它由齿轮、杠杆和刻着古代文字的转盘组成。小小凭借她对机械结构的直觉和从图书馆残破书籍中学到的知识,带领大家一步步解开了这个复杂的“时间锁”。孩子们将体验到动手解谜的乐趣,理解基础物理原理如何应用在古代工程之中。 3. 历史的碎片与道德抉择: 随着探索的深入,他们开始找到炼金术士留下的日记残页。日记揭示了术士的伟大抱负——他并非想制造黄金,而是想发明一种能净化空气的“生命之水”。然而,他的实验引起了当地村民的恐慌,最终导致了古堡的被遗弃。在古堡的最深处,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实验室,里面存放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药剂:一种是能暂时增强体能的“活力药剂”,另一种则是能修复受损生态的“修复液”。团队必须做出选择:是拿走有诱惑力的“活力药剂”以备不时之需,还是留下并激活“修复液”,履行炼金术士未竟的环保遗愿? 友谊与成长的力量: 在这次探险中,五人组的友谊也受到了考验。大力因为过度担心物资耗尽而变得焦躁不安,险些破坏了一次关键的行动。是小溪用她一贯的耐心和鼓励,帮助他重拾信心,认识到信任同伴比紧抓物资更重要。而一直有些内向的小小,也在关键时刻,展现了她超越年龄的冷静和天才般的洞察力,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本书亮点: 融合历史、科学与冒险: 故事巧妙地融入了古代工程学、基础化学概念以及地方历史传说,让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强调团队合作: 每一个挑战都需要五人组发挥各自的特长,体现“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 充满悬念和反转: 谁才是真正守卫古堡的人?传说中的秘密究竟是什么?答案远比孩子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温暖。 培养批判性思维: 故事鼓励小读者质疑既定的传说,用理性和证据去探索事物的真相。 《飞天五人组与神秘的古堡》不仅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更是一堂关于勇气、智慧和友谊的生动课程。翻开这本书,系好你的安全带,准备好迎接未知的挑战吧!古堡的大门,正在为你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