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概论(第二版)(魏雪梅)

纺织概论(第二版)(魏雪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魏雪梅 编
图书标签:
  • 纺织学
  • 纺织材料
  • 纤维
  • 织物
  • 服装设计
  • 纺织工程
  • 纺织技术
  • 纺织基础
  • 魏雪梅
  • 高等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11064
版次:2
商品编码:1152696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页数:209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纺织原料、纱线和织物的结构与性能及其质量评定方法,纺纱、机织和针织技术的基本原理,棉纺、毛纺、麻纺、绢纺纺纱系统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与工艺,机织、针织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与工艺。
本书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纺织品检测与贸易专业、服装工艺与设计专业、染整专业、染织设计专业、纺织机电专业等学生学习,亦可作为纺织行业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纺织原料1
第一节纺织纤维及其分类1
一、纺织纤维1
二、纺织纤维的分类1
三、常用纺织纤维的代号2
第二节纺织纤维的基本性能2
一、纺织纤维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与成纱质量和纺纱工艺的关系2
二、常见纺织纤维的主要性能5
三、新型纤维11
复习题15
第二章纱线和织物的结构特征及品质评定16
第一节纱线的结构特征及品质评定16
一、纱线的线密度16
二、捻度和捻向16
三、纱线的分类17
四、纱线的品质指标18
五、纱线的品质评定方法19
第二节织物的规格及品质评定20
一、织物的分类20
二、织物的规格22
三、织物的品质指标25
四、织物的品质评定方法25
复习题25
第三章纺纱26
第一节概述26
一、纺纱的基本原理26
二、原料的选配与混合39
第二节棉纺工程42
一、棉纺纺纱系统及工艺流程42
二、开清棉42
三、梳棉53
四、精梳61
五、并条69
六、粗纱74
七、细纱81
八、后加工95
九、新型纺纱100
第三节毛纺工程105
一、毛纺纺纱系统及工艺流程105
二、粗梳毛纺105
三、精梳毛纺110
四、半精纺纺纱116
第四节麻纺工程117
一、苎麻纺纱117
二、亚麻纺纱120
第五节制丝及绢纺工程121
一、制丝121
二、绢纺121
三、纟由丝纺129
复习题129
第四章机织工程132
第一节概述132
一、机织物的形成132
二、棉型织物的加工流程132
第二节 织前准备134
一、络筒134
二、整经136
三、浆纱139
四、穿结经143
五、纬纱准备146
第三节织造149
一、织机概述149
二、开口150
三、引纬153
四、打纬173
五、卷取与送经177
第四节织物组织179
一、织物组织及其表示方法179
二、原组织180
三、其他组织185
复习题195
第五章针织197
第一节针织的概念197
第二节纬编198
一、纬编针织物的形成198
二、纬编针织物的工艺流程198
三、常见的纬编组织198
四、纬编机械199
第三节经编202
一、经编针织物的形成202
二、经编针织物的工艺流程203
三、常见的经编组织203
四、舌针经编机的成圈过程205
第四节针织成形产品205
一、袜子206
二、羊毛衫206
复习题208
参考文献209

前言/序言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 本书深入探讨了材料科学的 foundational principles,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严谨的材料科学知识体系。全书共分为十二章,内容涵盖了从材料的基本结构到其宏观性能的各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 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缺陷,首先从原子和晶体的基本概念入手,详细阐述了不同材料(金属、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原子排列方式和晶体结构。随后,深入介绍了材料中的点缺陷、线缺陷(位错)和面缺陷(晶界、孪晶界)等,并分析了这些缺陷对材料性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最后,强调了显微结构表征的重要方法,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章 材料的相变,聚焦于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相变过程。详细介绍了固态相变的基本理论,包括成核与长大的机制,以及扩散型相变和无扩散型相变(马氏体相变)的动力学。重点分析了二元和三元合金的相图,并结合实例,如钢的相变,讲解了相图在材料设计与热处理中的应用。 第三章 金属及其合金的力学性能,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章首先从微观角度解析了金属的屈服、强化、韧性与脆性等力学行为的本质。详细阐述了固溶强化、位错强化、晶界强化、沉淀强化和形变强化等强化机制。接着,深入讨论了疲劳、断裂和蠕变等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失效模式,并介绍了提高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途径。 第四章 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注无机非金属材料。本章介绍了陶瓷材料的化学键合特点、晶体结构以及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如多晶结构、孔隙)。详细阐述了陶瓷的力学性能,分析了其高硬度、高强度但脆性高的原因,并探讨了影响陶瓷性能的工艺因素。同时,也涵盖了陶瓷材料在高温下的热学和电学性能。 第五章 聚合物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聚焦于高分子材料。本章详细介绍了聚合物分子的结构特点,包括链结构、立体规整度和分子量分布。深入分析了聚合物的结晶行为、玻璃化转变(Tg)和熔点(Tm)等重要热学性质。随后,阐述了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塑性、粘弹性,并解释了形变速率、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物力学行为的影响。 第六章 复合材料的原理与设计,探讨了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本章阐述了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与基体的界面作用,以及界面对整体性能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和层状复合材料等主要类型,并讲解了如何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复合材料的组分和微观结构。 第七章 电子与磁性材料,关注材料的电学和磁学性能。本章详细介绍了金属导电、半导体导电和绝缘体导电的微观机制,并阐述了不同材料的介电性能。随后,深入探讨了铁磁性、抗磁性、顺磁性等磁性现象的根源,介绍了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的特点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第八章 光学材料,研究材料与光相互作用的规律。本章阐述了材料的光学常数(折射率、消光系数)及其与微观结构的关系。详细介绍了反射、透射、吸收、散射等光学现象。重点分析了透明材料、半透明材料和不透明材料的光学特性,并介绍了发光材料、光致变色材料等功能性光学材料。 第九章 热物理性能,聚焦于材料的热传导、热膨胀和热容等性质。本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热量在材料中的传递机制,阐述了不同材料的热导率差异。详细介绍了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及其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材料的比热容和热容量对能量储存能力的影响。 第十章 热处理工艺,是改善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本章详细介绍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常见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并分析了不同工艺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涵盖了陶瓷和聚合物材料的烧结和固化等热处理方法。 第十一章 材料的失效分析,旨在理解材料为何失效,并从中学习改进。本章详细介绍了材料的腐蚀机理,包括电化学腐蚀和高温氧化。深入分析了材料的疲劳断裂、脆性断裂、蠕变断裂以及磨损等失效模式,并介绍了常用的材料失效分析方法和技术。 第十二章 先进材料与前沿发展,展望了材料科学的未来。本章介绍了纳米材料、智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兴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材料科学在新能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本书内容由浅入深,结构清晰,配以丰富的插图和实例,旨在帮助读者建立坚实的材料科学理论基础,并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纺织品知识框架。在阅读之前,我对纺织品的认识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能够将那些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链条。我开始能够理解,为什么某种面料适合做外套,而另一种则更适合做内衣;为什么有些衣服洗涤后容易变形,而有些则能长久保持原样。这种系统性的认知,不仅提升了我对纺织品的鉴赏能力,也让我能够做出更明智的消费选择,不再轻易被花哨的宣传所迷惑。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惊喜。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知识普及,更触及了纺织品的力学性能、热湿舒适性、环保性等多个维度。我了解到,纺织品的性能不仅仅取决于它的原料,还与织物的结构、加工工艺等息息相关。书中关于功能性纺织品的介绍尤其吸引我,比如用于户外运动的速干排汗面料,用于医疗领域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以及用于航空航天的特种纤维,这些都让我看到了纺织科学的无限可能。这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关于纺织品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的启示录。

评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撰写这本书时所体现出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书中引用的数据、案例都非常具有说服力,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会引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这使得这本书在理论的严谨性上无可挑剔。同时,作者在讲解过程中,也常常会穿插一些历史故事和行业趣闻,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技术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例如,在介绍织造技术的发展时,作者提到了珍妮纺纱机和动力织机的发明,以及这些发明对工业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些小小的细节,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我对纺织工业的历史演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总的来说,《纺织概论(第二版)》是一本非常出色的纺织科普读物。它内容翔实,讲解清晰,结构合理,图文并茂,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无论你是纺织专业的学生,还是像我一样对纺织品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纺织知识的渴求,更激发了我对这个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兴趣。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书架上反复翻阅的宝藏,并且我会毫不犹豫地向身边对纺织品感兴趣的朋友推荐它。

评分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经常会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各种经历。比如,当我看到书中介绍关于织物的手感和外观时,我立刻想起了自己曾经购买过的一件羊绒衫,它的柔软顺滑让我爱不释手,现在我能更好地理解这种触感的来源,以及羊绒纤维的独特性能。书中对于不同后整理工艺的介绍也同样令人着迷,比如防水、防污、抗静电、免烫等等,这些功能性的处理极大地拓展了纺织品的应用范围,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我发现,原来我们身上穿着的每一件衣服,都凝聚了如此多的科学技术和匠心独运。

评分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和版式设计也令人印象深刻。纸张的触感很好,油墨的印刷清晰,图片和图表的质量也非常高,这使得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封面设计简洁大方,充满了专业感,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值得信赖的学术著作。书中的排版也十分用心,章节划分清晰,段落划分合理,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惫。在翻阅过程中,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专业术语的解释都非常到位,并且会提供英文对照,这对于希望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评分

魏雪梅老师在《纺织概论(第二版)》中,不仅传授了扎实的纺织知识,更传递了一种对工艺精益求精、对品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纺织品检测的部分,里面详细介绍了各种物理和化学检测方法,以及这些检测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一件看似简单的纺织品,背后经历了多少严格的质量把控。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对整个纺织行业产生了敬意,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每一件高品质的纺织品。

评分

作为一名非纺织专业的读者,我原本担心这本书的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纺织概论(第二版)》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非常注重知识的可读性。作者善于运用类比、比喻等方式,将复杂的概念解释得通俗易懂。例如,在解释纤维的捻度对纱线强力的影响时,作者将纱线比作绳子,形象地说明了捻度在增强纤维抱合力中的作用。这种“化繁为简”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即使是对纺织领域一无所知的人也能轻松入门。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服装和时尚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对背后的技术原理了解不够深入。拿到《纺织概论(第二版)》这本书,简直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刚开始翻阅的时候,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严谨而又不失生动的讲解方式。作者魏雪梅老师用非常清晰的语言,层层递进地介绍了纺织品的起源、发展以及现代纺织技术的方方面面。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纤维性质的细致分析,比如天然纤维的吸湿性、透气性,合成纤维的耐磨性、抗皱性等等,这些细节让我对日常穿着的衣物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我只是单纯地觉得棉的衣服舒服,麻的衣服透气,但现在我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以及不同纤维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劣势。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做得非常合理,它不是简单地堆砌知识点,而是将纺织品从原料到最终成品的整个流程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从纤维的制备,到纱线的形成,再到织物的组织结构,最后是后整理工艺,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深入浅出。我尤其对织物的组织结构那一章印象深刻,书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和示意图,将平纹、斜纹、缎纹等基本组织,以及它们衍生的各种复杂组织结构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去理解这些图示,反复对照文字说明,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织机旁,亲眼见证着一根根纱线如何交织成美丽的图案。这种图文并茂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评分

很好很不错

评分

很好 很漂亮 赞赞赞赞赞

评分

帮朋友代购,京东买书方便、便宜

评分

帮朋友代购,京东买书方便、便宜

评分

今天刚刚拿到书,这本写的纺织概论很不错,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纺织品检测与贸易专业、服装工艺与设计专业、染织设计专业、机电专业等非纺织技术专业教材,亦可作为纺织工业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培训教材。介绍了纺织原料和纱线、织物的性能及其质量评定,纺纱、机织技术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工艺与设备,简要介绍了针织生产原理及典型设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掌握纺织原料、纺织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主要纺织设备的基础知识,了解现代纺织技术的最新进展,为从事纺织产品开发、纺织工程管理、纺织企业管理、纺织品贸易、服装设计等工作奠定基础知识。纺织工业作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加入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使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纺织工业规模大、从业人员多,而目前纺织高等职业教育缺乏一本能够将纺纱、织造融为一体的反映目前纺织技术水平的教材。纺织概论介绍了纺织原料和纱线、织物的性能及其质量评定,纺纱、机织技术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工艺与设备,简要介绍了针织生产原理及典型设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纺织原料、纺织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主要纺织设备的基础知识,了解现代纺织技术的最新进展,为从事纺织产品开发、纺织工程管理、纺织企业管理、纺织品贸易、服装设计等工作奠定基础知识。本教材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纺织品检测与贸易专业、服装工艺与设计专业、染织设计专业、机电专业等非纺织技术专业,亦可作为纺织工业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培训教材。纺织概论由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济南工程职业学院、滨州职业学院联合编写。具体编写人员为第一章为魏雪梅,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一节为王俊英,第三章第二节为高娜和常涛,第三章第三、四、五节为刘承晋,第四章为董传民,第五章为李保城,最后由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魏雪梅统稿。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8年5月第一章纺织原料第一节纺织纤维及其分类一、纺织纤维纤维是指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很多倍的物质,如人体中的肌纤维、动物身上的毛纤维、棉纤维、蚕丝、蜘蛛丝等。各种纤维性能不同,并不都能用来制作纺织品,能具备一定的纺织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的纤维称为纺织纤维。因此纺织纤维应具有以下特性。(1)可纺性纤维的可纺性是指纺纱过程中纤维成纱的难易程度。纤维要形成纱线,一般需要有几十毫米以上的长度、一定的细度、抱合力、柔软度、挠曲性和包缠性等。(2)机械性能纺织纤维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力、变形能力、弹性、耐磨

评分

挺好的…很喜欢

评分

帮朋友代购,京东买书方便、便宜

评分

很好 很漂亮 赞赞赞赞赞

评分

正版图书好,朋友很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