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 [Medieval China and Sogdian Culture]

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 [Medieval China and Sogdian Culture]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榮新江 著
圖書標籤:
  • 中古中國
  • 粟特
  • 絲綢之路
  • 文化交流
  • 曆史
  • 中亞
  • 貿易
  • 宗教
  • 社會
  • 考古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50502
版次:1
商品編碼:11535981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Medieval China and Sogdian Culture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46
字數:37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繼《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之後,這是作者又一部漢唐中西文化交流的力作。
  近十多年來,隨著安伽、史君等粟特首領墓葬在中原齣土和大量漢文墓誌的新刊,來華粟特人及其曆史文化成為絲綢之路研究中的熱點。本書深入探討瞭入華粟特人的遷徙路綫和聚落分布;粟特人在農牧交界地帶的生活形態,以及從聚落到鄉裏的社會變遷;書中更聚焦於粟特商隊的構成、商隊首領薩保如何轉變為聚落首領並入仕中國;祆祠的社會功能諸問題。並闡發安祿山的種族、宗教信仰及其叛亂基礎;強調入華粟特人的多元文化特性。
  作者立足本土,兼具國際視野,力圖以陳寅恪所倡導的“通識”方法,對前所不詳的粟特文明,做齣富有新意的探索。

作者簡介

  榮新江,1960年生,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曆史係,1985年留校任教,現為北大曆史係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著有《歸義軍史研究》、《敦煌學十八講》、《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中國中古史研究十論》、《隋唐長安:性彆、記憶及其他》、《辨僞與存真——敦煌學論集》、《學術訓練與學術規範》等,主編《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中外關係史:新史料與新問題》、《粟特人在中國》、《新獲吐魯番齣土文獻》及《唐研究》(1-19捲)等。

目錄



從撒馬爾乾到長安(代前言)

――中古時期粟特人的遷徒與入居

第一編 粟特人的遷徙與聚落

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補考

北朝隋唐粟特人之遷徙及其聚落補考

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流寓南方的粟特人

唐代六鬍州粟特人的畜牧生活形態

――2007年西北農牧交錯地帶城址與環境考察紀略

安史之亂後粟特鬍人的動嚮

新獲吐魯番文書所見的粟特人

9、10世紀西域北道的粟特人

從聚落到鄉裏

――敦煌等地鬍人集團的社會變遷

第二編 粟特商隊與祆祠

薩保與薩薄:北朝隋唐鬍人聚落首領問題的爭論與辨析

薩保與薩薄:佛教石窟壁畫中的粟特商隊首領

北周史君墓石槨所見之粟特商隊

北朝隋唐鬍人聚落的宗教信仰與襖祠的社會功能

安祿山的種族、宗教信仰及其叛亂基礎

第三編 入華粟特人的多元文化

四海為傢

――粟特首領墓葬所見粟特人的多元文化

有關北周同州薩保安伽墓的幾個問題

Miho美術館粟特石棺屏風的圖像及其組閤

粟特與突厥

――粟特石棺圖像的新印證

金樽美酒醉他鄉

――從安伽墓看粟特物質文化的東漸

略談徐顯秀墓壁畫上的菩薩聯珠紋

中古貴族墓室壁畫上的鬍風

――獵豹、雜服及其他

附錄

粟特首領墓葬研究中的通識問題

紀念馬爾沙剋――兼談他對粟特研究的貢獻

索引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hehehehehhehehehehehehhhh

評分

我傢的後麵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硃文公的子孫瞭,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瞭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隻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評分

南 河 泡

評分

¥65.80

評分

長媽媽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聽: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裏用功,晚間,在院子裏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著,四麵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嚮他一笑,隱去瞭。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瞭機關。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瞭;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他自然嚇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卻道無妨,給他一個小盒子,說隻要放在枕邊,便可高枕而臥。他雖然照樣辦,卻總是睡不著,——當然睡不著的。到半夜,果然來瞭,沙沙沙!門外象是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齣,外麵便什麼聲音也沒有瞭,那金光也就飛迴來,斂在盒子裏。後來呢?後來,老和尚說,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瞭。

評分

《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是一部主要倚重考古材料(文書、圖像和墓誌等)寫就的著作,雖然是論文集的形式,但文章之間彼此聯係、互有呼應,一道烘托齣公元3至8世紀之間(大體上相當於中國的漢唐之間)粟特人沿絲綢之路東行,並沿路建立殖民聚落,最終形成龐大貿易網絡的壯闊圖景。粟特人,在中國史籍中又被稱為昭武九姓、九姓鬍、雜種鬍、粟特鬍等,屬於伊朗係統的中亞古族,操印歐語係伊朗語族中的東伊朗語的一支,即粟特語(Sogdian),文字則使用阿拉美文的一種變體,現通稱粟特文。粟特本土位於中亞阿姆河和锡爾河之間的澤拉夫珊河流域,即西方古典文獻所說的Sogdiana(音譯作“索格底亞那”),主體位於今烏茲彆剋斯坦,還有部分在塔吉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在粟特地區大大小小的綠洲上,分布著眾多大小不同的城邦國傢,其中以撒馬爾乾(Samarkand)為中心的康國最大,此外,還有安國、石國、曹國、史國、米國等,入華粟特人通常以國名為姓。本書通過對粟特文古信劄、敦煌吐魯番等地發現的多語種文書以及中原各地齣土的漢文墓誌材料的考察,清晰地勾勒齣一條粟特人東行所走的絲綢之路。這條道路從西域北道的據史德(今新疆巴楚東)、龜茲(庫車)、焉耆、高昌(吐魯番)、伊州(哈密),或是從南道的於闐(和田)、且末、石城鎮(鄯善),進入河西走廊,經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再東南經原州(固原),入長安(西安)、洛陽;或東北嚮靈州(靈武西南)、並州(太原)、雲州(大同東)至幽州(北京)、營州(遼寜朝陽),或者從洛陽經衛州(汲縣)、相州(安陽)、魏州(大名北)、邢州(邢颱)、定州(定縣)、幽州(北京)可以到營州。齣於安全的考慮,入華的粟特商人往往結成商隊一起東行,商隊首領便是“薩保”,粟特文叫作s’rtp’w,漢文音譯作“薩保”、“薩甫”、“薩寶”等,意譯就是“首領”。有關這一官職的來源始終有“粟特文—祆教”與“梵文—佛教”兩種說法,多年來聚訟不歇,本書作者則在詳細爬梳學術史、比勘文獻材料的基礎上,終結瞭這一爭論,給齣瞭薩寶源於粟特文、且為祆教社團首領的有力證據,並由此進一步呈現瞭中古時代祆教信徒的聚落形態、婚姻關係和喪葬禮俗。就像佛教與商業始終存在著密切的聯係一樣,粟特人的商業貿易與祆教信仰之間也存在著不可或分的聯係,由此則得以揭示“安史之亂”背後撲朔迷離的隱情。“安史之亂”得名於其領導者——安祿山與史思明。今天我們不僅能夠以姓氏判斷齣這兩位的粟特族屬,而且也找到瞭其名字的粟特文對應詞關於安祿山叛亂的物質基礎,最關鍵的一條材料齣自唐人姚汝能所撰《安祿山事跡》:“潛於諸道商鬍興販,每歲輸異方珍貨計百萬數。每商至,則祿山鬍服坐重床,燒香列珍寶,令百鬍侍左右。群鬍羅拜於下,邀福於天。祿山盛陳牲牢,諸巫擊鼓歌舞,至暮而散。”本書對入華粟特人及其祆教信仰的鈎沉爬梳,使得如今我們可以準確理解這條記載的內涵,即安祿山通過扮演祆教祭司的身份,聚攏粟特商人貢獻的巨額財富,進而由此雇傭眾多的善戰騎兵。

評分

評分

類型:記敘方法

評分

庚子閏中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