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7
《盛世危言:遠觀中國大戰略》精選瞭作者在《領導者》雜誌上發錶的八篇長文,對中國大戰略及中國的周邊安全進行瞭深入的分析。本書分為兩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分析瞭中國目前麵臨的挑戰來自何處:成為“世界第二”後,美國對中國虎視眈眈;東北亞核競賽層層升級,中國已被核國傢包圍。第二部分中,作者分析瞭中國的周邊安全形勢:對朝戰爭不緻於爆發,但中國仍需謹慎麵對半島變局;隨著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推齣,中國在海洋疆域上麵臨的問題從簡單的海洋權益之爭為海洋戰略博弈。特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對戰略形勢、事態發展等諸多問題的預見,均得到瞭證實。
中國正在全球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在中國崛起的陰影下,中國與西方大國,特彆是與美國的關係,變得越發微妙;朝鮮半島劍拔弩張,朝鮮屢次進行的核試驗讓東北亞國傢的核競賽一再升級,令中國陷入核國傢的包圍圈;南海局勢急轉直下,南海諸國藉助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紛紛發難,中國在海洋疆域上麵臨的問題已從簡單的海洋權益之爭轉變為海洋戰略博弈;外患加重的同時,內亂不減,中國國內社會矛盾加劇,群體事件頻發。國內外矛盾聚焦之下,本書映照現實,環顧當下,分析瞭中國所麵臨的重大戰略環境,鞭闢入裏,振聾發聵。
如果說,世界風雲變幻,那麼薛理泰就是觀雲測天之人!作為對他勤奮和智慧的迴報,他的觀測,總是準確的。
——周誌興 共識網負責人
今天的世界復雜多變,能夠在諸多現象背後,條分縷析進行深入和精到分析的,薛理泰老師堪稱典範。
重要的是,中國國內的國際評論常常流於集體思維,想領略獨立和平衡的國際關係認識的,請一定閱讀本書。
——硃鋒 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進入發展的關鍵時期,呼喚大戰略。薛理泰先生的戰略研究全麵而獨到,能給人打開另一扇觀察和思考的窗戶。
——邱震海鳳凰衛視評論員
第一部分中國大戰略思考
第1章 中國大戰略:嚴峻挑戰從何而來?
2012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中美領導人的一係列講話後,高調推齣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這一議題,引起瞭全世界的關注。中國崛起會復製國際關係史上“崛起必霸”的模式嗎?中美關係會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德關係的翻版嗎?這一係列問題引起瞭專傢學者和決策者們的高度關注。
此篇長文在總結曆史經驗的基礎上,映照現實,環顧當下:曆史給瞭我們什麼啓發?中美關係的惡化是否會重演曆史的悲劇?中國打破曆史魔咒的關鍵何在?有哪些因素正在改造新型的大國(中美)關係?中國又將如何利用自己的傳統優勢和國際環境來應對猜忌和圍堵?
曆史魔咒發人深省
峰會開啓新的曆史起點
美軍劍鋒指嚮亞太
曆史上“老大”容不得“老二”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新型大國關係研究付諸闕如
課題研究具有緊迫性、可行性
中、美互補型經濟互相依存
聯閤國生機勃勃
中國戰略文化與以往崛起國不同
積極防禦與“非攻”一脈相承
曆史上中國從不對外擴張
中國傳統上不重視製海權
核武器抑製大戰爆發
中國受益於當代國際格局
中國無意加入國傢集團
中國戰略資源對外依存度高
中國人宗教觀不足以挑戰美國
狂熱的意識形態一去不復返
中國內政積弊急需解決
未來美國依然執全球之牛耳
伊朗核問題牽製歐美
新型大國關係的挑戰來自何方
未來北京因應之道
結語
第2章 中國核戰略:如何應對核包圍圈?
2009年5月25日,朝鮮進行瞭第二次核試驗,東北亞核局勢變得更加復雜。本文以這一事件為契機,以更加廣闊的視角考察瞭中國麵臨的核環境,指齣瞭中國現有的核戰略局限,分析瞭東北亞國傢的核競賽,以一種更加宏觀的戰略視野來思考新的核態勢下的中國核戰略。本文史無前例地提齣“有效核報復”應成為中國的核戰略,且該戰略現已被中國軍方采納。
中國處在核包圍圈中
既定戰略“有限核報復”
新戰略的各種錶述方式
“自衛防禦”易誤導對方
“威懾”無法以量級評估
沿用既定戰略為唯一選擇
多層麵之政策考慮
東北亞核競賽令人怵憂
日本核武裝阻礙中國統一
新的核態勢究竟如何?
第3章 中國內政戰略:盛世危言與社會和諧
2012年7月初,四川什邡發生群體性事件。本文以這一事件為引子,分析當下中國麵臨的內外局勢以及傳統維穩方式的局限性。與其他傳統的分析方式不同,本文展現瞭上下、內外因素的互動將如何影響中國的政治穩定,指齣二者不可偏廢其一;本文亦分析瞭美國社會的長處,提齣瞭創造性的改革意見,其重點論述的司法改革亦為當下中國的改革決策者所采納。
“老大”、“老二”怪圈觸目驚心
國際情勢形格勢禁
唯恐天下不亂之徒劇增
底層傑齣人士仕途渺茫
強製力維穩難以持久
盲信謠言 民心浮動
盛世之毀指顧間事
政治改革欲速不達
國傢興衰決定於戰略規劃妥否
美國評估中國戰略規劃能力
什邡抗爭事件之啓示
社會不公正成為動亂之源
美國鮮有群體性衝突
美國社會何以比較和諧
維穩宜以司法公正為抓手
社會和諧須治標、治本雙管齊下
改革陪審製 彰顯中國人權
民眾監督司法以提高政府公信力
大金額民事、經濟案變通辦法
整頓司法必須奬懲兼施
結語
第4章 中國戰略方嚮:曆史教訓與當前大患
2008年,始自美國的次貸危機席捲全球成為全球性金融危機,與此同時,北京順利舉辦瞭奧林匹剋運動會,國際形勢在此一年發生瞭巨大的轉摺。此文發錶於2009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前夕,是對新形勢下中國戰略方嚮的全麵總結和思考。本文通過總結中國曆史上的重大戰略成敗,警醒世人戰略規劃之重要,並分析瞭中國所麵臨的重大戰略環境,洞察瞭2009年後至今中國周邊局勢的急轉直下。
《隆中對》預言天下三分
《鄴城對》彪炳青史
日軍銳意南進鑄下大錯
東北關乎內戰結局
主要、次要戰略方嚮的關係
主要戰略方嚮之變遷史
當前中國麵對若乾戰略方嚮
武警應付疆獨足矣
朝鮮核武器牽製中、日兩國
關於南沙的戰略思考
印度難以從事兩綫作戰
印度戰略態勢上的弱項
中、印不可能爆發大戰
颱海仍是心腹之患
第二部分中國周邊隱患不斷,挑戰此起彼伏
第5章 朝鮮半島劍拔弩張:如何化解朝核問題
自2009年5月25日朝鮮進行第二次核試驗以來,中國周邊核環境急轉直下,朝鮮半島局勢更加堪憂。2010年3月26日,載有韓國海軍104人的天安號護衛艦,在黃海海域白翎島和大青島之間巡邏時,突然爆炸沉入海底,導緻艦上46名官兵死亡。2010年11月23日,朝鮮炮擊韓國延坪島炮兵陣地。這兩起重大事件均加劇瞭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裏,朝鮮半島的局勢波詭雲譎,對中國的對朝政策提齣瞭新的要求。本文立足這一背景,對朝鮮半島局勢做齣瞭精準的預判,並分析瞭半島局勢對中國的影響,提齣中國應采取“以變應變”的對策。
勿慕虛名而處實禍
平壤距核導彈一步之遙
朝核試足以牽製中、日
朝鮮猜忌心理頗重
中、朝潛在的邊界爭端
平壤核訛詐轉嚮之可能性
中國為朝鮮承受民族犧牲
半島無核化命乖運蹇
平壤軟硬兼施,一石二鳥
嚮美國示好,拉上中國墊背
平壤危機處理可圈可點
戰略思考以國傢利益為上
遲到的曆史反思
第6章 南沙多國對立:如何打破南海僵局
自2010年起,南海局勢急轉直下。越南、菲律賓等國藉助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紛紛在南海發難,中國在海洋疆域上麵臨的問題從簡單的海洋權益之爭轉變為海洋戰略博弈。這一局勢的復雜化一直延續到2012年的中菲黃岩島對峙和今日南海問題尖銳而復雜的爭端。本文在深刻分析南海問題曆史演變的基礎上,針對性地剖析瞭中國應如何應對越南在南海的行動,以及如何利用東盟內部、美國的戰略考量來實現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戰略目標。其中,有關越南將染指太平島的預判嚮“颱灣當局”提供瞭強烈的預警信號,也為中國解決海疆爭端提齣瞭重要的應對手段。
《撥開迷霧,拆散對方聯盟為先——談如何打破南海僵局》
南海行動準則僅能延緩衝突爆發
掌握深海采油技術 中國立場趨強硬
慕虛名而受實禍 智者勿為也
瞭解南海癥結 立於不敗之地
九段綫的來曆及其影響
曆史上的南沙主權爭端
太平島被中國長期掌控
曆史和現實必須兼顧
北京必須持有變通手段
南沙群島現況及其由來
列國開發油氣資源狀況
中海油精明反被精明誤
東盟國傢在南海的不同立場
最大的梗阻在於越南
越南“北穩南進”策略奏效
河內遠略近策高人一籌
八十年代失去瞭南進的時機
列強介入強度之分析
結語
《“絕地”轉換,待機而動——談如何打破南海僵局》
越南在南海“藉花獻佛”
往者已矣,來者可追
主權爭端:現實重於曆史
中國嵌入南海的有力楔子
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仍然適用
越南在南海的政策底綫
河內對北京實施“戰略欺騙”
美國介入南海的動嚮
中國切忌在南海貿然用兵
太平島:異日南海爭鬥之焦點
颱北加強太平島守軍實力
美國不會介入偶發性軍事衝突
以北部灣牽製南沙
其他相關舉措
第7章 颱海狼煙再起:如何破解颱灣迷局
2010年正值馬英九當政兩周年、颱海關係迅速迴暖的時節。當年6月,兩岸正式簽訂《海峽兩岸經濟閤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本文發錶在這一背景之下,針對美國、大陸和颱灣三者之間在這一當口的復雜關係,針對美國軍援、大陸和颱灣各自的戰略判斷等,均提齣瞭超越當下時間節點的判斷和建議,亦對兩岸關係的走勢進行瞭精準的分析。
外援不足恃 期望值不宜過高
以現實態度評估美國軍援
華盛頓政策以變應變
北京須保持頭腦清醒
颱北應優先製定閤適戰略
不二法門:颱海狼煙不起
關乎馬英九連任之玄機
曆史轉捩點始於足下
《南方周末》披露,中國軍方認為,中國正處在核武器國傢的包圍圈中。過去包圍圈唯一尚剩的缺口是東北角,而朝鮮繼印度、巴基斯坦之後,也擁有瞭核武器,又填補瞭這個缺口,還有可能觸發連鎖反應,在東北亞激起一連串的核軍備競賽。
世所公認的五個核大國中,美國同其他核大國均遠隔重洋;英、法兩國南北兩麵沒有核國傢,遙隔大西洋的美國是天然盟國,遼闊的中歐和東歐又隔開瞭東麵的核大國俄羅斯;俄羅斯僅在南部麵對中國核武器,同美國遠隔浩瀚的北冰洋,西麵同英、法兩個核國傢又遠隔東歐和中歐,況且,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核武器及其載具,部署在遠離俄羅斯的衝繩島和關島以及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國境內,因此美國針對俄羅斯使用部署在盟國的核武器時,仍然會受到頗大的牽製。
中國處在核包圍圈中
當然,各個核國傢都有導彈核潛艇在大洋深處遊弋,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也在本國內陸部署瞭洲際核導彈,這些核導彈都處於隨時奉命發射的戒備狀態。正如下麵即將提到的,這種冷戰以來曆時已久的核態勢,同部署在近鄰的核武器相比,畢竟還是有所不同的。
相對來說,中國所處的核態勢完全不同。今日中國處在鄰國核武器的包圍圈中,而且這些鄰國或者在曆史上同中國有著糾纏不清的恩怨情結,或者在戰略上同中國處於彼此戒備的狀態。尤有甚者,這些鄰國擁有令人可怖的核武器,卻僅隔著一條界河或者一座山脈,同中國遙相對峙。
近鄰擁有核武器的危險性在於,兩國領土和主權糾紛可能導緻國傢關係迅速惡化,而且這些糾紛涉及主權及民族尊嚴,雙方執政當局各自受到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牽製,幾乎沒有迴鏇的餘地。倘若兩個核武器國傢發生瞭激烈的邊界衝突,在軍事上急劇升級,又缺乏調適機製及自我剋製意識,則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反之,假如兩個核國傢遠隔重洋,一般不會為瞭貿易、人權、意識形態或者其他利益衝突,輕易威脅使用核武器。即使兩國關係齣現瞭異常狀況,雙方也容易見機轉圜或者自我調適。區彆即在於此。
近鄰擁有核武器,還可能齣現其他的危險性。例如兩個鄰國都擁有核武器,一旦爆發核戰爭,很可能牽連到第三國。試想,假如印度、巴基斯坦之間爆發瞭核戰爭,就很有可能殃及中國。即使沒有直接的牽連,印、巴核戰爭造成的放射性蘑菇雲飄至中國,也必然危及中國百姓的生命和健康。再說,一旦鄰國核武器或高度放射性核材料失控,也有可能落入中國境內的恐怖分子手中,從而直接危及國傢安全。鑒此,北京在進行政策評估時,也需要兼顧潛在的種種威脅。
毋庸置疑,中國被核大國視為假想敵,是中國麵對的主要的核威脅。然而,中國身處復雜的核態勢之中,在審視本國核戰略、核政策時,也要考慮將來會執行多樣化使命的可能性。
新戰略的各種錶述方式
中國學者已經對新的核戰略提齣瞭多種錶述,其中以效法美、俄兩國奉行“全麵核威懾”為極緻,頗有畢其功於一役的磅礴氣概。此類觀點比較幼稚,不值一駁。其他富於代錶性的觀點,除瞭“自衛防禦”以外,當以“有限核威懾”和“有效核威懾”最具有吸引力。實際上,這幾種闡述在戰略估量上均有缺失。
先說“自衛防禦”。中國軍事戰略是“積極防禦”。過去北京處理包括邊界衝突在內的軍事危機時,首先在戰略層麵上是“防禦”,決不啓釁,然而,一旦得齣戰爭委實無法避免的結論,則往往在戰役層麵上發揮“積極”的涵義,即先發製人,製人而不製於人。
1949年以來,每次北京不得已用兵時,均交替運用軍事戰略的這兩個層麵,這種說法見諸解放軍學者的著作,如《戰略學》,也同國外智庫得齣的結論吻閤。
聯閤國憲章第51條賦予各國實行自衛的權利,卻並未給予“自衛”以清晰的定義,因而各方完全可能在解釋“自衛”的定義時齣現歧義。“自衛”往往錶現為一個中性詞,一國主動嚮鄰國或者彆國齣擊,主客觀原因也可能在於“自衛”,這在國際軍事史上是不乏先例的。
前麵引述的白皮書內容,從正麵解讀,固然字字珠璣,言之成理;然而,如果外界斷章取義,或者片麵解讀,不免貽人口實。因為從字麵上也可以這樣解讀,中國在同另一個核國傢處於軍事對峙時,要“保證國傢免受外來核攻擊”,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授權二炮先摧毀可能對中國發動核攻擊的外國核基地。否則,“遵守國傢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即在承受外國首輪核襲擊以後再發動核反擊,北京無論如何也無法“保證國傢免受外來核攻擊”。
若乾外國戰略傢已經片麵解讀,理解為中央軍委為瞭“保證國傢免受外來核攻擊”,在特彆緊急的情況下,可以授權二炮對外國目標發動先發製人的核襲擊。讀者可以發現,在中國同另一個核國傢之間爆發核衝突的前夕,前述白皮書中有關“保證國傢免受外來核攻擊”的二炮使命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傢政策似乎南轅北轍。要執行前者,就必然違反後者;要遵循後者,就不能執行前者。
有鑒於此,在若乾外國戰略傢心目中,要麼是軍委已經授權二炮在獲得特彆批準以後可以對外國目標發動先發製人的核襲擊,要麼是前述白皮書對中國核戰略的錶述不盡完善,提供他們作齣錯誤判斷的依據。兩者必居其一。無論是哪種情況,由此産生的問題是嚴重的。
“自衛防禦”易誤導對方
中國關於“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傢和地區使用核武器”的莊嚴承諾,早已昭然於世,成為國策瞭。軍委絕對無意也不會對此作齣修正,這是毫無疑義的。之所以發生上述矛盾的現象,大氣候是中國軍方和學界競相為新的核戰略獻猷擘劃,不乏標新立異者;小氣候是參與撰寫報告者的文字固然堪稱上乘,於戰略卻不甚通曉,而專精軍事戰略的專傢也對此有所疏漏。
“自衛防禦”詞義不明,這個提法又同外國軍方對中國軍事戰略的片麵解讀麯徑相通。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這在危機時刻容易導緻誤判。倘若軍委批準以“自衛防禦”來概括中國核戰略,其他核國傢在同中國軍事攤牌時,難免以彼況此,以緻誤判中國如同往昔處理邊界衝突一樣,在使用核武器的問題上也會藉口“自衛”而訴諸先發製人。於是,這些核國傢在同中國處於軍事對峙狀態時,未決定發動核戰爭則已,一旦決定使用核武器,完全可能訴諸“先下手為強”,對中國痛下重手,後果不堪設想。可見茲事體大,輕忽不得。
有人會指齣,話說迴來,縱使前述白皮書在有關中國核戰略一節中講得天衣無縫,無可指摘,外國戰略傢也未必相信中國會信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這種說法之失當,不言自明。因為白皮書是在全麵闡述中國軍事政策,自然要在政策上做到承前啓後,在理論上也要做到自圓其說,無論如何,不應該在方傢麵前露齣破綻。白皮書應該盡力避免齣現可能導緻錯誤解讀的錶述方式,以緻在外國戰略傢的心目中加深瞭對己方的疑忌,至少不應該授人以柄。
如果前述白皮書的內容稍微變動一下,就可以避免外國戰略傢對中國核戰略的妄評。比如改為:“第二炮兵遵守國傢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嚴格執行中央軍委命令,具備作齣核反擊的能力,以懾止敵國對中國發動核攻擊為基本使命。”如此,基點不變,效果則不同。
細推一下,外國戰略傢的片麵解讀,不但違反瞭引述的白皮書內容的真實含意,而且也不符閤戰略分析的規則。試觀如下剖析:
首先,縱使如外國戰略傢所稱,軍委是為瞭“保證國傢免受外來核攻擊”而授權二炮先發製人,自然必須先打擊敵國核導彈基地。在軍事上,打擊核導彈基地等“點目標”對己方導彈突防能力及落點精度有著極高的要求。目前二炮所屬核導彈及導彈核潛艇攜帶的潛地核導彈,僅有打擊敵國城市及戰略要地等“麵目標”的能力,而沒有對核導彈基地等“點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的能力。可見軍委根本不可能授權二炮或海軍先打擊敵國核導彈基地。
其次,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已經迫使戰場呈現單嚮透明化,又完全掌握瞭伊拉剋及其周邊地區的製空權,具有實時指揮、迅即摧毀的能力,尚且不能一舉消滅伊拉剋的導彈。貫穿戰爭的全過程,伊拉剋仍然具備隔三差五發射一枚或數枚導彈的能力。中國戰略武器發展相對滯後,數量遠遠不如核大國,即使今後二炮具備瞭對“點目標”發動精確打擊的能力,又豈能在戰時摧毀敵國所有的陸基核導彈發射陣地呢?更不用說在大洋深處遊弋的敵國導彈核潛艇瞭。既然做不到,必然招緻敵國對中國發動大規模的核打擊。如此,中國又焉能通過先下手為強的手段,達到“保證國傢免受外來核攻擊”的目的呢?
以上推斷無非證明二炮遵守國傢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僅以懾止敵國首先對中國發動核攻擊為基本使命而已。上述結論本來可以經由常識判斷獲得。筆者卻需要花費一番口舌,纔可勉強說服對方。西方人習慣於直綫思維方式,最終仍然將信將疑。可見,在官方文件中,確實有字斟句酌的必要,此言不虛。
……
盛世危言:遠觀中國大戰略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盛世危言:遠觀中國大戰略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新戰略的各種錶述方式
評分給彆人買的,自己妹機會欣賞瞭
評分2012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中美領導人的一係列講話後,高調推齣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這一議題,引起瞭全世界的關注。中國崛起會復製國際關係史上“崛起必霸”的模式嗎?中美關係會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德關係的翻版嗎?這一係列問題引起瞭專傢學者和決策者們的高度關注。
評分很好,不錯……
評分反之,假如兩個核國傢遠隔重洋,一般不會為瞭貿易、人權、意識形態或者其他利益衝突,輕易威脅使用核武器。即使兩國關係齣現瞭異常狀況,雙方也容易見機轉圜或者自我調適。區彆即在於此。
評分 評分還行,以後繼續
評分寶貝非常好,超值超實用,下次再來!
評分看看,瞭解瞭解,學習學習。
盛世危言:遠觀中國大戰略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