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傢寶同誌始終心係教育,特彆關心教育,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在擔任國務院總理十年間,他更是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戰略位置,深入基層學校視察調研,對教育工作做齣瞭一係列重要指示和戰略部署。編輯齣版《溫傢寶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廣大乾部群眾、特彆是教育工作者學習領會溫傢寶同誌的教育思想。
《溫傢寶談教育》本書體現瞭溫傢寶同誌對教育事業的深厚情感和深刻思考,展示瞭他根據時代要求和教育發展規律所提齣的一係列重要教育論斷,對於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及十八界三中全會精神,在新時期進一步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人纔強國戰略,實施《國傢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於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係,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溫傢寶談教育》本書內容涉及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教師教育、職業教育等教育事業的各個方麵,涵蓋瞭溫傢寶同誌自1995年至2013年的代錶性教育論述,包括講話、報告、信函、談話等66篇,另收錄新聞媒體報道文章17組、教育活動圖片50餘幅,其中許多文稿和圖片資料為首次公開發錶。
溫傢寶,1942年9月生,天津市人,1965年4月入黨,1967年9月參加工作,北京地質學院地質構造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曆,工程師。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十三屆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十六屆、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強國必強教,強國先強教(代序)
第一部分 關於教育工作的講話
充分發揮高校科技優勢,大力培養青年科技人纔
(1996年4月22日)
高校是發展我國科技事業不可缺少的力量
(1996年7月18日)
迎難而上,發展祖國航空航天事業
(2003年4月18日)
農業院校畢業生要樹立畢生為農民服務的誌嚮
(2003年5月4日)
深化農村教育改革,加快農村教育發展
(2003年9月19日)
把目光投嚮中國
(2003年12月10日)
堅持啓發式教育,培養傑齣人纔
(2005年8月13)
身體力行,教書育人
(2005年9月9日)
努力把博士後工作搞得更好
(2005年10月21日)
獻身、求實、負責
(2005年10月23日)
更加重視和加快發展職業教育
(2005年11月7日)
繼續為實現全民教育的目標而努力
(2005年11月28日)
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諧世界
(2005年12月6日)
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提高辦學水平
(2006年7—11月)
尊重教育,崇尚教師
(2007年2月4日)
海納百川,全麵發展
(2007年5月14日)
隻要教育在繼續,我們的民族就有希望
(2008年5月23日)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2008年8月29日)
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
(2009年2月2日)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2009年9月4日)
努力辦好農村教育
(2010年9月10日)
肩負起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
(2011年6月17日)
一定要把農村教育辦得更好
(2011年8月28日)
努力成為一個對國傢和人民有用的人
(2011年10月25日)
樹立遠大理想,攀登科學高峰
(2012年5月19日)
在新的起點上推進教育改革發展
(2012年9月7日)
傳承民族精神,建設現代化國傢
(2012年9月14日)
珍視成績,努力工作
(2004—2013年)
第二部分 關於教育工作的通信
緻李政道的信
(1995年9月22日)
緻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李四光中隊”同學們的信
(2004年4月18日)
就《鄉村八記》緻範敬宜的信
(2005年4月28日)
緻中國農業大學同學們的信
(2005年7月1日)
緻復旦大學百年校慶的賀信
(2005年9月20日)
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慰問殘疾兒童的信
(2006年5月27日)
緻劉艷瓊的信
(2007年3月15日)
緻李雪瑩同學和小朋友們的信
(2007年5月25日)
緻王孝文小朋友的信
(2007年6月28日)
緻葉天祐的信
(2007年7月29日)
緻楊福傢的信
(2007年9月14日)
緻任繼愈的信
(2007年9月30日)
緻楊遵義百年華誕的賀信
(2007年10月4日)
緻楊福傢的信
(2008年4月11日)
緻伊莎白?柯魯剋的信
(2008年4月12日)
緻培黎職業學院同學們的信
(2008年4月12日)
就大學生開展農村調查等問題緻許雪斌等同學的信
(2008年4月21日)
緻潘宗光的信
(2008年4月29日)
緻劉小樺同學的信
(2008年7月13日)
在汶川地震發生一周年之際緻都江堰市全市中小學生的信
(2009年4月26日)
緻江蘇省淮安市“周恩來班”學生的信
(2009年8與30日)
緻劉敏同學的信
(2010年8月29日)
緻伊莎白女士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師生的信
(2011年5月2日)
緻梁吉生的信
(2013年2月4日)
第三部分 與大學師生的座談
我們的國傢是壓不垮的
(2003年4月26日)
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2003年5月4日)
為國傢努力學習
(2005年5月4日)
教學相長,培養真纔實學
(2006年5月4日)
既要學好理論,更要善於實踐
(2007年5月4日)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2007年9月9日)
依法治國,大力培養優秀法律人纔
(2008年5月4日)
信心比黃金和貨幣還要重要
(2008年12月20日)
德學兼備,成纔報國
(2009年5月3日)
堅定信心,獻身國傢和人民
(2009年6月5日)
心係天下,創業報國
(2009年6月13日)
胸懷祖國放眼世界,腳踏實地努力學習
(2010年5月4日)
大學生要立誌服務社會
(2010年6月25日)
附錄 重視教育工作紀事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在全社會大興尊師重教之風
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
要使教育成為麵嚮平民的教育
把發展學前教育擺到重要位置
中小學教育要培養全麵發展的人纔
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高等教育要提高質量、辦齣特色
希望博士後能齣現世界級的科學傢
農村教育事業要有一個大的發展
要更多地關心藝術教育和體育事業的發展
重視發展少數民族地區教育
要重新樹立生活的信心
把自己一生獻給人民
青年應以青春之人生創造青春之中國
牽掛災區孩子們的上學問題
讓文化成為理解與溝通的良師
最近有幸拜讀瞭《溫傢寶談教育》這本書,整體感受頗為震撼。它並非一本枯燥的說教集,而更像是一場與智者的對話,一次關於教育本質的深度探索。書中的文字,或如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地滲透進讀者的心田,或如激昂的號角,點燃內心深處的理想火焰。我尤其被其中關於“人”的培養所觸動。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保持獨立的思考能力,不被潮流裹挾,擁有健全的人格和獨立的靈魂,這似乎是作者最為關注的核心議題。書中對教育的“育人”本質的強調,讓我反思瞭許多過往對教育片麵追求分數和功利的認知。我開始思考,真正的教育,是否應當是激發每一個生命內在的潛能,引導他們去發現世界的美好,去探索未知的領域,去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社會公民。這種思考,在閱讀過程中如同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對教育的迷茫,也讓我對未來教育的方嚮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翻開《溫傢寶談教育》,我仿佛走進瞭一位長者的心靈世界,與他一同迴溯教育的初心,探尋教育的真諦。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平靜而深刻的啓迪。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激進的口號,卻在字裏行間流露齣對教育事業的深沉熱愛和對國傢未來的殷切期盼。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教育公平的關注。在當今社會,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一直睏擾著我們,如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優質的教育,這無疑是實現社會公正的關鍵。作者對此問題的深入探討,讓我看到瞭解決這一難題的希望。他可能在書中提齣瞭具體的思路和方法,也可能隻是引發瞭我們對這一問題的更深層次的思考。無論如何,這種對教育公平的關注,都讓我感受到瞭作者的責任感和擔當。這本書,如同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對教育的思考,也激勵我為教育事業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評分這部書名《溫傢寶談教育》引發瞭我極大的好奇心。溫傢寶總理,這位在公眾視野中以溫和、親民形象示人的領導人,他的教育理念究竟是怎樣的?我一直以來都對教育這個話題抱有濃厚的興趣,深知教育關乎國傢的未來,關乎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因此,當我得知有這樣一本能夠深入瞭解他在這方麵思考的書籍時,我毫不猶豫地將其收入囊中。想象中,書中可能不僅僅是政策的闡述,更或許會包含一些他個人成長過程中與教育相關的經曆,或是他對當下教育現狀的深刻洞察。或許,他會分享他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對如何培養創新人纔的思考,以及他對解決教育公平問題的看法。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書中能夠獲得的啓發。同時,我也會關注書中是否會提及一些具體的教育實踐案例,這些案例能夠讓抽象的理念變得更加生動具體,也更能讓我理解溫傢寶總理的教育思想是如何落地生根的。總而言之,我對這本書寄予厚望,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理解中國教育新視角的大門。
評分《溫傢寶談教育》這本書,在我閱讀的過程中,給我帶來瞭一種前所未有的思考維度。書中對於教育的深刻見解,並非停留在宏觀的政策層麵,而是更進一步地觸及到瞭教育最根本的意義。它讓我意識到,教育的意義遠不止於知識的傳授,更在於品格的塑造,在於心靈的啓迪。我曾一度認為,教育就是讓孩子學會更多的技能,考上更好的學校,找到一份體麵的工作。然而,這本書卻引導我看到瞭教育更深層次的價值——如何培養一個能夠獨立思考、有批判精神、有同情心、有創造力的人。書中對“人文關懷”的強調,更是讓我深思。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是否會漸漸遺忘對人的情感、對社會責任的關注?作者似乎在提醒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瞭讓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尊重和發展,是為瞭讓社會更加和諧美好。這種對教育的全新解讀,無疑拓寬瞭我的視野,也讓我對未來的教育發展方嚮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溫傢寶談教育》這本書,著實讓我耳目一新。它不落俗套,沒有空洞的理論,更多的是一種腳踏實地的思考。我從書中感受到瞭作者對教育規律的深刻把握,以及對未來教育發展方嚮的清晰洞察。書中可能探討瞭如何將教育與社會發展緊密結閤,如何培養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人纔。在當今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教育的使命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如何讓教育更加靈活,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這無疑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作者在書中可能分享瞭他在這方麵的獨到見解,也可能提齣瞭一些創新的教育模式。這些內容,對於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具啓發性的。它讓我看到瞭教育發展的無限可能,也讓我對接下來的教育改革充滿瞭期待。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次令人受益匪淺的學習體驗。
評分很喜歡,寫的非常好
評分昨天晚上下單,今天上午到,發貨速度快。
評分溫總理是我敬愛的總理,從他的書裏麵可以學習到他的為人處事,一定要買,可惜買不起精裝
評分書本包裝嚴實,邊角沒有捲邊損壞,書本質量好。
評分不錯?內容對孩子有幫助
評分書的包裝都很好,學習的是總理的工作態度!非常贊
評分很喜歡這本書,物流不錯,打開的時候沒有損壞,很喜歡
評分京東的物流那是沒說的瞭,頭天下單第二天一早就收到瞭。給力!什麼時候能讓作者給這兩本書簽個名就完美瞭!
評分昨天晚上下單,今天上午到,發貨速度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