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观念很多,诸如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等,但其国民意识的核心是自由平等,尤其是自由。……美国历史上每一次重要的事件都与追求自由有关。
——钱满素
人是思想动物,说到底,统一思想的 途径就是削弱乃至取消其思想的功能。可是无论是通过强权,还是通过愚民,所能达到的充其量只是虚假的统一,而许多人却从此丧失了思想的能力、信仰的能力,甚至丧失了存在本身。
——钱满素
《自由的阶梯:美国文明札记》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有关美国文明的文章。内容涉及美国作为英国殖民地创立至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社会文化现象,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美国人的思维习惯和政治理念,及其来龙去脉。正是这些思想和信念决定了美国人在历史关键时刻作出何种选择,并影响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
钱满素,1946年生于上海,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文明的研究,著有《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美国文明》《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论文集《飞出笼子去唱》《一个大众社会的诞生》;主编过《年轻的美利坚》《我有一个梦想》《我,生为女人》《韦斯特小说集》等书,发表过不少有关美国历史、文学、政治的论文和文章。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自由的阶梯》展示,美国的自由并非“开国之父”们的“创造”,而是从17世纪的清教徒到今天的美国民众共同耕耘的结果。钱满素老师不但对美国历史如数家珍,而且对美国精神的理解入木三分。她说理清明、文笔生动,刻画了自由如何在秩序与抗争、精英主义与平等、法治与民主惊险的平衡中诞生。
——刘瑜
★作者是一个认真的美国学研究者。她把自己广泛的美国阅读、独特视角的观察、学者的体会,和读者分享。我是这样的幸运读者中的一个。从她流畅的写作中,读者可以更深了解美国的不同方面和层面。
——林达
美国观念很多,诸如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等,但其国民意识的核心是自由平等,尤其是自由。……美国历史上每一次重要的事件都与追求自由有关。
——钱满素
I
治者与被治者的对弈
别了,上帝
清教神权的“半约”
新英格兰清教中的民主基因
滥用权力的堤防
美国革命――一个半世纪的前期准备
II
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修正
尊重反对派
美国司法复审权的确立
林肯:“属于一切时代的人物”
林肯的噩梦
对罗斯福新政的几点回顾
炉边谈话和群众集会
回味美国大选
选举的别样功能
III
信念的传承
爱默生从神学走向自立
梭罗的账单
守法与犯法
一个奴隶主对资本主义的抨击
布克尔?华盛顿的教育自救
黑人赔偿运动的是是非非
作为美国民族精神的实用主义
IV
一个大众社会的诞生
“托管”――私产公用背后的玄机
《屠场》和美国食品安全法的通过
从哈佛女校看美国的妇女解放
觉醒之后
V
李普曼议政,世界倾听
《党派评论》的一波三折
聚焦公共知识分子
克里斯托和新保守主义
沃勒斯坦诠释新左派
亨廷顿vs福山
价值中立的两难
多元背后的共识
自由诚可贵,人皆求之。然而从实现自己的自由到尊重他人的自由,这中间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类踉跄了几千年才走到这一步。
以信仰论罪、以思想论罪的出发点都是假设存在着某种绝对真理。
人的思想具有无限发展的潜力,一个时代的金科玉律对于另一个时代来说,也许不过是消遣的闲书。人类为之大张挞伐,拼个你死我活的绝对真理何在?如果有绝对真理存在,而且已经被发现、被掌握,那么人类也就没有超越、没有发展了。
人是思想动物,说到底,统一思想的唯一途径就是削弱乃至取消其思想的功能。可是无论是通过强权,还是通过愚民,所能达到的充其量只是虚假的统一,而许多人却从此丧失了思想的能力、信仰的能力,甚至丧失了存在本身。
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已如四季轮转似的自然,这起码说明了体制在最根本的层次上运作还算正常。
法律的制定本身不过是文字写作,相对来说要容易得多,现代国家很少有不具备冠冕堂皇的成文法的,但遵法的传统却绝非一朝一夕或一次革命所能培养的。法律的依据不外乎人性和习性,当一个国家的法律与国人的习俗心态不符时,结果往往是习俗战胜法律,法律仍停留在纸面上,甚至成为笑柄和反嘲,不可能具有法律应有的严肃和权威。只有当法律与国民性相符时,包括执法者在内的民族传统和心态不妨称之为文化基因,它的产生具有诸多历史原因,一旦形成,它又能左右一种文化的发展趋向。尽管它并非一成不变,但要重新塑造它也绝非易事,而且常常需要借助别的文化基因。
……
这本书的气质非常独特,它有一种沉静而坚韧的力量感,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在向你娓娓道来那些关于人类集体命运的深刻洞见。语言上,作者避免了时下流行的一些过于口语化或煽情的表达,而是选择了一种近乎古典的、带有韵律感的书面语,这使得整部作品的格调显得庄重而典雅。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敏感或充满争议的话题时所表现出的中立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立场。他既没有完全偏向任何一方,也没有沦为平庸的“两边都说”的调和主义者,而是以一种近乎外科手术般的精确,剖析了矛盾的构成要素,展现了复杂性本身的美。阅读此书的过程,像是在迷雾中循着微弱的灯光前行,每走一步都伴随着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兴奋感,最终会发现自己站在了一个更高、更开阔的视野之上,对我们所身处的文明图景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和更深层次的敬畏。
评分老实说,初次接触这本书时,我对于它能否在浩瀚的文化论述中另辟蹊径感到怀疑。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作者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其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广度与精准的学术训练的完美结合。他能在古典哲学、现代社会学、甚至是艺术史的多个领域间自由穿梭,引经据典,却又不显得故作高深或堆砌辞藻。这种游刃有余的感觉,让阅读体验变得轻松愉快,即便面对晦涩的概念,作者也能通过生动的类比或极富画面感的描述将其阐释得明明白白。对我而言,这更像是一份跨越时代的文化解码手册,它帮助我理解了许多现代社会现象的深层历史根源。书中的某些段落,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分析,其深度和广度令人叹服。它不是在简单地描述“是什么”,而是在不厌其烦地追问“为什么是这样”,这才是真正的智力冒险。
评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完全消化完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因为其思想的密度实在太高了。它不是那种可以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去阅读的轻松读物,它要求读者投入全部的注意力,去咀嚼那些富有哲理性的论断和层层递进的论证过程。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与一位博学导师的深度对谈,你必须全神贯注地跟随他的思路,才能跟上他思想的步伐。作者对于某些社会现象的剖析角度极其刁钻且深刻,常常能触及到问题的本质,甚至揭示出一些我们从未曾意识到的结构性矛盾。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社会契约与个人自由之间微妙平衡的探讨印象深刻,那种细致入微的辩证分析,让我对“自由”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更加审慎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现成的答案,而在于它提出了多少值得我们深思的、无可回避的问题。读完后,那种回味无穷的思绪,足以让人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好几天。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并没有采取传统的编年史或主题划分的方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札记”形式,构建了一个立体的思想景观。这种碎片化的叙事反而增强了阅读的探索感,每读完一篇,都像是在广袤的知识海洋中发现了一块新的大陆。作者的文风极其洗练,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历史场景的宏大背景或人物的复杂内心,文字的张力十足。然而,这种精炼也意味着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储备,否则初读时可能会感到一丝吃力。它更像是一本写给那些已经有所涉猎、渴望更深层次理解的读者的“进阶读本”。我尝试着将一些章节与我以往阅读过的其他经典著作进行对比,发现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极强的批判性和自我修正能力,它不满足于对既有理论的重复,而是敢于质疑和颠覆。这种挑战权威、探求真理的精神,是整部作品最动人心魄的力量源泉。
评分这部作品的文字功底扎实,读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仿佛作者正带领我们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漫游。行文间,那种对历史细节的精准把握与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力交织融合,让人不禁为之拍案叫绝。尤其是在描述那些关键的历史转折点时,作者总能精准地捕捉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抉择,使得那些宏大的叙事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堆砌,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梳理复杂历史脉络时所展现出的清晰逻辑,尽管涉及的议题繁复,但始终能引导读者沿着一条清晰的思路前行,不至于迷失在故纸堆中。这种将深刻洞见与流畅叙事完美结合的能力,是许多历史或文化类著作难以企及的高度。每一次翻页,都能感受到一种智力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冲击,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根基。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它促使我们跳出既有的框架,用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常识”。
评分书不错,正版,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现在的*
评分不错不错?,我喜欢一切自己感兴趣的书!
评分还没有看,先收藏着
评分开国元勋的伟大创举,彪炳千秋的民主实验!
评分书单推荐,应属好书,豆瓣评分不低,618活动入手,买值了!
评分王汤元打阎王王汤元打阎王
评分不错不错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很不错,送货上门,就是有点皱,希望以后包装再改进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