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

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周重林,李明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5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2350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00760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9
字数:28100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茶爱好者,茶研究生,大学生以上学历的读者。
◆作者周重林是国内茶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已经出版多部有关茶的专业书和畅销书,其中《茶叶战争》销售额突破20万册,再版16次。
◆本书讲述了茶与民国大师的故事,视角独特,通过茶与大师生活的密切关系,点明茶与文化、与人生、与世态的因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茶视角图书。
◆本书图文结合,内容深刻,收录了上百幅有关茶的图片,其中不乏来自外国媒体下的中国茶照片,更好的诠释了外国语境下的中国茶文化,对于茶研究者,也可作为其专业研究的辅助工具。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期的中国茶馆或有茶的客厅,是一个天才结伴而去的地方。本书顺着茶,进入到了民国大师生活的细部,以茶为核心词汇,串联起交往、品位以及时代风范。

作者简介

周重林,著名茶文化学者,主要作品有《茶叶战争》《茶叶秘密》《茶叶江山》与《绿书:周重林的茶世界》等。其创办的自媒体“茶叶复兴”是茶界影响力zui大的媒体之一。2014年,入选《生活月刊》“文艺复兴百人集”。2014年,获得《中华合作时报》“新媒体营销推广个人奖”。2016年,获得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兴文强茶”杰出贡献奖。

李明,云南邵通人,茶文化研究学者,自媒体“茶叶复兴”高级编辑,合著与《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


目录

目录
胡适 :他是名副其实的茶博士
鲁迅 :文坛差评师,喝茶有深意
周作人:文人中的茶人,茶人中的文人
梁实秋:知识分子喝茶有什么讲究?
林语堂:茶文化传播大使
闻一多:喝茶是过日子的最低标准
郁达夫:人间有茶便销魂
陶行知 :鲜为人知的茶叶教育
汪曾祺 :我的学问都来自泡茶馆
巴金 :茶馆里的新旧中国
李叔同 :结社与雅集
苏曼殊 :传奇茶僧
丰子恺 :有生命的烟、酒、茶
张爱玲 :上海往事,茶里人生
张恨水 :郎情妾意来碗茶
顾颉刚 :茶香书香的典范
附文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胡适:他是名副其实的茶博士
张爱玲透过胡适(1891 - 1962)家里那杯绿茶,看到时光交错,那个穿着长袍的老者身在纽约,说着英文,却依旧像在北京的寓所一般。他身边站着江冬秀,更是一位地道的中国老妇。
茅盾第一次见胡适的时候,对这位年轻人的装束印象极为深刻 :绸长衫、西式裤、黑丝袜、黄皮鞋。他评价说:“当时我确实没有见过这样中西合璧的打扮。”张中行回忆胡适 :“中等以上身材,清秀,以上身材,清秀,白净。永远是‘学士头’,就是头发留前不留后,中间高一些。永远穿长袍,好像博士学位不是来自美国。总之,以貌取人,大家共有的印象,是个风流潇洒的本土人物。”
长袍与茶,是胡适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他也好酒,却不善饮。
他反复抽烟,反复戒烟。他喜欢打牌,一玩就是数天。他喜欢开茶会,喜欢与不同行业、不同年纪的人坐在一起把杯言欢。
这位民国时期风头无二的洋博士,一生得了35个“荣誉博士”,但其生活习惯却是非常中式的,确切地说是非常“徽派”,穿的衣服以其母亲与妻子缝制的为主,吃以徽派菜为主,喝以绿茶为主。
这一次,我们主要谈谈“茶博士”胡适。翻阅胡适的日记与书 信,茶无处不在。“我的朋友胡适之”要是换成“与胡适之喝茶的日子”,似乎显得更为贴切。在美国,在与友人的茶会上,他们吟诗作对,尽显才情。他们提出了白话文运动,提出了在中国普及“赛先生”,茶确实有助灵思。
茶博士胡适与他的茶会
胡适出身于徽州茶叶世家,出生在上海的程裕新茶栈,这个巧合大约为胡适终身嗜茶提供了一种解释。
其父胡铁花说:“余家世以贩茶为业。先曾祖考创开万和字号茶铺于江苏川沙厅城内,身自经理,藉以为生。”(《胡铁花年谱》)到胡适这一代,胡家已经经营茶叶150年有余。两家茶叶店养活了胡氏一家四房,也为胡家有志为学的人提供了经济来源。胡适在自传、演讲中,大都以“我是徽州人”开头。
他深爱这片土地,常以徽州土特产自居。徽州的这些土特产中,又以茶叶与人闻名天下。茶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六安瓜片与太平猴魁等,人有朱熹、戴震等,徽商同样也是影响甚大的群体。

胡适最喜欢的饮食, 除了茶,就是徽派火锅。 梁实秋去胡适家吃饭,被绩溪人做的“一品火锅”排场惊到了,7层菜肴吃得感慨万千。胡适每每去上海,都会约朋友去吃徽派火锅。
徽商南下上海,茶叶是一盘大生意,徽菜馆也是一盘大生意。民国时期,许多人感慨,徽派饮食甚至改变了上海饮食。
胡适在上海读书时所作的《臧晖室日记》,记录了他年轻时候与朋友瑶笙、仲实、君墨、怡荪以及老师王云五等人读书喝茶饮酒看戏的琐事。
对日记的看法,胡适自己说,日记是“私人生活、内心生活、思想演变的赤裸裸的历史”。他看到另一个胡适,“他自己记他打牌,记他吸纸烟,记他时时痛责自己吸纸烟,时时戒烟而终不能戒;记他有一次忽然感情受冲动,几乎变成了一个基督教信徒”。
我们看到的胡适,显然是与茶相关的。20世纪初期的上海,茶馆、酒馆林立,青年胡适常到茶馆聚会,以茶会友。
19岁时。“余与瑶笙同行至文明雅集吃茶,坐约一时许,瑶笙送余归。道中互论诗文,甚欢。”“饭后与剑龙同出,以电车至大马路,步行至山东路口折而南,人四马路,至福安吃茶一碗始归。”
20岁,他们在去喝茶的路上,目睹了一场火灾,束手无策。“下午五时子端来,邀至五龙日升楼吃茶,比至则仲实、君墨及二李皆在,小坐便同出,循大马路至四马路至湖北路西首,忽见一家屋上火发,火势甚烈,北风又甚猛,延烧比邻汇芳茶居及丹桂戏园、言茂园酒馆。”“下午,与桂梁外出,至青莲阁吃茶。”
偶尔,胡适也会去找妓女喝酒,“打茶围”。他记录道 :“晚课既毕,桂梁来邀外出散步。先访祥云不遇,遂至和记,适君墨亦在,小坐。同出至花瑞英家打茶围,其家欲君墨在此打牌,余亦同局。局终出门已一句钟。君墨适小饮已微醺,强邀桂梁及余等至一伎者陈彩云家,其家已闭户卧矣。”
后来他们叫醒人,在陈家玩到天明,接着赶去上课。“打茶围”,胡适自己的解释是 :“在妓女房里,嗑瓜子,吸香烟,谈极不相干的天。”他强调这与自己的性情不相符, “打球打牌,都是我的玩意儿”“在公园里闲坐喝茶,于我也不相宜”。
有一次,他们喝酒闹事,被带到了警察局。后来胡适多次言及戒 酒,不过,这如同他说要戒烟一样,一辈子都在反复。郁达夫在上海时,也是深夜喝酒,被警察带走。
留美后,胡适对“打茶围”有所检讨,但胡适从未言要戒茶。不过,“打茶围”似乎是那一代知识人比较乐意讨论的事情,与胡适有交集的文人,如徐志摩、郁达夫、林语堂等人,都比较热衷于“打茶围”。
胡适喜欢边喝茶边聊天,在给族亲胡近仁(1883 - 1932)的信中说“文人学者多嗜饮茶,可助文思”。茶助文思,是中国文人学者,高僧大德的一个共有的认识。嗜好饮茶似乎是胡适偏好传统的一个佐证,他留美后,没有学会喝咖啡,也没有爱上可乐,只会偶尔饮一点洋酒。
1910年,胡适到美国的第一学期,忙于适应环境,也不认识什么人。留美日记第一部分,都与读书有关,少有提及娱乐,更别说喝茶了。
1911年,等他适应了环境,有了朋友,便开始了娱乐生活。主要是打牌,七八月密集打牌。
7月2日,打牌消遣。
7月3日,有休宁人金雨农者,留学威士康星大学电科,已毕业,今日旅行过此,偶于餐馆中遇之,因与偕访仲藩。十二时送之登车。今日天气百一十度。打牌。
7月5日,往暑期学校注册,下午打牌;7月6日、7日、8日都在打牌。7月14日,进舞厅,围观跳舞;7月21日,邀请演说会同仁到居所,打牌;22日,打牌;24日,打牌;25日,打牌;29日,打牌。
8月4日,打牌;8月5日,打牌;8月6日,谈戒烟。胡适开始抽最便宜的烟,后抽最贵的烟卷,后又吸烟草。8月10日,觉得打牌不妥;11日,打牌;23日,打牌;26日,打牌。
9月4日,打牌;9月5日,与同学金涛约定,戒牌,读书。
此后日记中少见打牌。9月28日,胡适决定要卖文养家。
10月,开始写文投稿。
从1913年起,胡适进入了学习与写作状态。
这一年,他的老同学、好友任鸿隽到康奈尔大学读书,胡适又多一位益友。12月23日,他在日记中记载 :“在假期中,寂寞无可聊赖,任叔永、杨杏佛二君在余室,因共煮茶夜话,戏联句,成七古一首,亦殊有趣,极欢始散。明日余开一茶会,邀叔永,杏佛,仲藩,钟英,元任,宪先,厘生,周仁,荷生诸君同叙,烹龙井茶,备糕饼数事和之。”
这是胡适在留美日记中第一次记载煮茶夜话,胡适说,这游戏本无记录之价值,但他们离国日久,国学疏离,大家在一起玩玩联句,至少比打牌好。
“谈诗或煮茗,论时每扬眦”,参加夜话的任鸿隽表达了与胡适一样的意思,“独坐无聊,胡君适之煮茶相邀,与杨君杏佛三人联句,得七古一章”。
联句是古代作诗的方式之一,即由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联结成篇。这是古代文人聚会时发明的一种玩法,比的是即兴才华,又有极强的娱乐性,深受参与者喜爱。联句作诗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联成一篇;后来习惯于一人出上句,继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续,最后结篇。
1914年1月23日,伊萨卡下了一场大雪,胡适赏完雪景,回家烹茶写诗。其《大雪放歌》后几句云 :“归来烹茶还赋诗,短歌大笑忘日映。开窗相看两不厌,清寒已足消内热。百忧一时且弃置,吾辈不可负此日。”
在异国他乡,与好友围炉饮茶,常有收获。6月29日,胡适与胡达(明复)、赵元任、周仁、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铨(杏佛)、任鸿隽等人围炉夜话,商议出一本《科学》月报,此乃影响中国百年之“赛先生”肇始。
室内小茶有助思之功,公共演讲来口茶能提神。胡适在《演说之道》里说 :“演说之前不要吃太饱,最好喝杯茶,或小睡。”
“茶会”在胡适日记里出现频率很高,他是“以茶会友”的实践者。“吾日日择二三人来吾寓为茶会。”胡适坦言:“此种欢会,其所受益远胜严肃之讲坛演说也。”
茶会也能避免许多误解,比如他约自己的红颜知己韦莲司,每每都以“茶会”名义。1914年6月5日,韦女士邀约同伴出行,胡适说,要是你们散步归来,能到我寓所玩,当烹茶相饷。后来二女过来应约,他也烹茶招待。与胡适同居的法文教员很惊诧,教员之前约女,颇受挫折。目睹胡适的“约茶”大法后,他顿时脑洞大开。
约心仪女子喝茶,在文化人中有持久的传统。梁实秋约程季淑,郁达夫约王映霞,巴金约萧珊……
在康奈尔大学期间,胡适日记还以文言文记录为主,记载的诗歌几乎都是古体诗。 1915年暑假,胡适与任鸿隽、梅光迪几个在一起夜话,胡适就提出要来一场文学的革命。到哥伦比亚大学后,胡适就开始写白话文的“打油诗”。 这些诗他发给了胡近仁和任鸿隽等人,在任鸿隽的《五十自述》手稿里,任鸿隽说:“胡适之君时已去纽约,时时以白话诗相示,余等则故作反对之辞以难之,于是所谓文言白话之争以起。平心而论,当时吾等三人虽同立于反对白话之战线上,而立场殊不尽同。”
胡适归国后,继续以茶会名义会友,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有些时候,没有时间写时评,就边喝茶边口述给秘书记录。没有外人时,也在家搞家庭茶会。胡适归国后事务巨多,终日与人周旋,与旧思想交锋,得一壶茶,能舒缓自己,也能舒缓别人。
茶会重在分享,胡适举例说:“我的太太喜欢做些茶叶蛋、雪里蕻或者别的菜分送朋友,等于会做文章的人把自己的文章给人家看的心理一样。”
1915年之后的胡适日记中,多次出现的还有“茶话会”,从形式上看来,这些活动显得正式,有官方主场之感,此后他也用“茶话会”取代“欢迎会”“离别会”这些旧式词语。比如梅兰芳到哥伦比亚大学茶话会,剑桥留学生茶话会,旅英各界华人茶话会,胡适美归赴任北大校长茶话会,欢迎胡夫人茶话会……
胡适到底喜欢什么茶呢?
他最爱的是家乡徽州的黄山毛峰与杭州的龙井。
1916年初,在美国的胡适写信给母亲,要求寄点家乡土特产黄柏茶到美国,以答谢韦莲司一家对他的照顾。这一年,胡适已经到美6年,完全适应了美式生活,也找到了自己的求学方向,生活也不再那么拘谨。
当年3月15日,他再次致信母亲,说到蜜枣已分食完,茶存有许多,可以用一年之久。他所居住之地有小炉子,“有时想喝茶则用酒精灯烧水烹茶饮之”。有时有朋友来访,则与之分享。
但因为来喝茶的人太多,准备用一年的茶很快就被朋友们瓜分完。3个月后,6月19日,胡适在给母亲的信里提到 :“前寄之毛峰茶,儿饮而最喜之,至今饮他种茶,终不如此种之善。即常来往儿处之中国朋友,亦最喜此种茶,儿意烦吾母今年再寄三四斤来。”8月31日,胡适则叮嘱母亲:“毛峰茶不必多买,两三斤便够了。寄茶时,可用此次寄上的住址。”
胡适坚信茶可以解酒,可以消食,每每吃多了喝多了,就会泡一壶茶解之。
1939年,他在给妻子的信里写道:“(冬秀)我十二月四日到纽约,晚上演说完后,我觉得胸口作痛,回到旅馆,我吐了几口,都是夜晚吃的甜东西。我想是不消化,叫了一壶热茶来喝,就睡了。”
除了家乡徽州茶,胡适还比较喜欢杭州龙井。
在留学日记里,胡适多次言及用龙井茶款待朋友。回国后,1923年,胡适与一帮朋友去龙井寺,在亭子里喝茶、下棋、讲莫泊桑的故事。事后,他写了一首《龙井》的现代诗:
小小的一池泉水,
人道是有名的龙井。
我来这里两回游览,
只看见多少荒凉的前代繁华遗影!
危楼一角,可望见半个西湖,
想当年是处有画阁飞檐,行宫严整。
到于今,一段段断碑铺路,
石上依稀还认得乾隆御印。
峥嵘的“一片云”上,
风吹雨打,蚀净了皇帝题诗,
只剩得“庚子”纪年堪认。
斜阳影里,游人踏遍了山后山前,
到处开着鲜红的龙爪花,
装点着那瓦砾成堆的荒径。
龙井茶因为乾隆的诗而天下闻名,到今天依旧是许多人喝茶之首选。
1938年,胡适再度赴美。当年年底,临近生日时,他意外生病,躺在病榻上给江冬秀写信,说收到茶叶6瓶。
1939年4月23日,在美国的胡适没有茶喝了!他给江冬秀写信 :“这里没有茶叶吃了,请你代买龙井茶四十斤寄来。价钱请你代 付,只要上等可吃的茶叶就好了,不要顶贵的。每斤装瓶,四十斤合装木箱。写DR.Hu Shih Chinese Embassy Washington,D.C.装箱后可托美国通运公司(American Express Co.)运来。”同时交代,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参事陈长乐托他代买龙井茶四十斤,价钱也请江冬秀代付,也装木箱,同样运来。他写了与自己之前同一个地址,只是收件人是陈长乐。
我与同事们讨论过这件事,同一个地址,只需说一个总数即可,何必分开购买、邮寄呢?他们的意见是,如果我们在同一个办公室,有人寄茶来,可能在价格及成品上会有差别。
胡博士特别交代不要买顶贵的龙井,是因为当时在上海,顶级的狮峰龙井每市斤银洋十二元,云海毛尖每市斤三元二角。而当时上海一个店员每月工资也不过三四元银洋。
胡适在6月25日收到茶。同年9月28日,胡适回信告诉江冬秀 :“陈长乐先生还你茶叶钱法币三百二十九元两角,寄上海中国银行汇票一张,可托基金会去取。他要我谢谢你。”按照当时的物价算,1939年,100法币可以买到1头大牛。
龙井茶是一个叫治平的人帮办理的,家书里胡适表达了感激之情。1940年3月20日,他致信江冬秀 :“若治平能替我买好的新茶(龙井),望托他买二十斤寄来。”寄信后第二天,他又追加了一封家书,告诉家人,有一位应小姐要去美国,可以托带。5月21日,胡适收到了应小姐带去的10瓶新龙井。
胡适做大使后,交际圈扩大,应酬多,送礼也多。
7月29日,胡适收到茶叶两批,给江冬秀的信里说:“一批是你寄的,两箱共九十瓶,另红茶一盒。一批是程士范兄寄的红茶五斤,两批全收到了。”这是红茶第一次出现在胡适日记里,程士范是胡适的绩溪同乡。
胡适所送礼品,除了茶叶,还有蜜枣,刺绣等。

前言/序言

为什么天才总是结群而来?
2015年4月,我们到双江勐库津乔茶厂做一个论坛,效果非常好,喝了几口酒,我就说这是我参加过的最好的论坛。为了证明这不是借酒胡说,我写了一篇随感:《我们能不能低到泥土里?》。
文章说什么呢?就说我们这样开展论坛的独特方式。 别人在城市,在酒店,穿着西装,喝着红酒、洋酒,谈着资本,聊着概念,喊着口号,开高峰论坛。我们呢,来到山里,踩着泥巴,穿着拖鞋,叼着烟,喝着茶,开坝子论坛。
别人的主角是钱和有钱人,我们的主角是茶与茶农,这样的论坛真真是低到泥土里。出门就可以摘到茶叶,弯腰就可以与虫蚁接触,还有那阵阵的清香啊,闻之即醉。
在茶乡根究茶,是我们的一贯风格。喝着茶,读着书,又是我们的日常。是工作,是爱好。
所以常常夸海口,我们是坐着挣钱的那批人哟。
可就在吃烧烤时,掏书包找烟找火机,一阵折腾,不小心把唐德刚那本《胡适口述自传》露了出来,画风顿时就有点尴尬了。
果然,就有人提问:你随身带着这些书?啊啊啊,我要怎么说?
我主业虽然是研究茶,但平常看的,书名带茶的书好像真的很少,旅行箱里还有《创新者的窘境》《旁观者》以及《中国亚洲内陆边疆》……
我只好说,表面上看来,这书确实与茶没有一点关系,可是,茶味却无不在其中啊。
胡适之开篇就谈自己是徽州人,徽州是茶乡,他们家还是真正的茶叶世家,六七代做茶那种,家庭依赖茶叶收入供他读书,胡适就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茶庄里,我还去上海看过哩!
大家将信将疑,酒桌上嘛,谁又会与你较真呢?
除了自己。
晚上回到宾馆,我细想不对啊,这书我很早就读过,但那个时候怎么没有注意到其中茶的部分?在唐德刚的注释里,他洋洋洒洒地谈论自己在重庆茶馆学习的经历,又让我想起汪曾褀笔下的昆明茶 馆,当时,王笛叙述成都茶馆以及许多人写的茶馆一下子都浮现了出来。看来,我还是读了不少与茶有关的书。那么,胡适与茶到底有没有更多的故事?我看过的那些名家与茶选本,都没有选过胡适的茶文。我出的《茶叶江山》的编辑冯俊文送过我一本《舍我其谁:胡适》,书中似乎很少谈论他喝茶的场景,他的日记里会不会有?
查查看咯。于是从硬盘里找出了《胡适日记》,从第一页开始读起,等到栗强来宾馆里找我聊天时候,我已经读完了他青年时代的日记。
我们抽着烟,喝着茶,我对他说,我在研究胡适与茶。他一脸困惑,我却在一边暗笑。
从勐库到景迈山,再到勐海、景洪的一路上,我读完了胡适日志的一大半,整理出了与茶有关的若干篇幅,等我一周后回到昆明 时,已经把《胡适日记》都通读一遍了。接着又阅读他的往来书信集,看到他给族叔胡近仁写信拒绝为“胡博士”茶代言时,我觉得我可以以此写一篇有意思的文章。
胡适到了美国,家人数次从万里之遥为他寄龙井。他以茶之名,邀请韦莲司到居所聊天,引得法国教员侧目。在一次茶叙上,他提出了白话文运动,引发百年巨变。在另一次茶叙上,他们促成了“赛先生”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胡适喜欢热闹,要是某一天访客少了,他会表现出惊讶。有时候,我怕读日记,太过于琐碎,又总怀疑作者过分修饰。你看,胡适去烟霞洞喝龙井,明明有美人相伴,可他就是不提。
好吧,《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就是由胡适的轶事引发,就是我抱着好奇心,去看看他的朋友圈如何喝茶,是何等面貌。
随着阅读,我继而又发现,与胡适同求学于哥伦比亚大学,既是同乡又是同门的陶行知,还在茶里提出了教育功用问题,他的晓庄乡村师范学校,有一片茶园,有一个茶馆,还有一副极好的对联:嘻嘻哈哈喝茶 叽叽咕咕谈心。这副对联与我的日常状态很契合,所以支离子大笔一挥,挂在我办公室门口。
对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早已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几个字烂熟于心,但知晓那是陶行知所写者则寥寥无几。
在晓庄,晚饭后,茶会锣鼓声一响,农夫、学生、老师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茶馆,学生教农民识字,农民教学生生产知识。我们“双江茶业论坛”也是这般,勐库东西半山的茶农,在约定的日子与时间,开着皮卡车,骑着摩托车,说着拉祜语、傣语、佤语与汉语来到我们身边。
陶行知说:“我们没有教室,没有礼堂,但我们的学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我们要以宇宙为学校,奉万物为宗师。蓝色的天是我们的屋顶,灿烂的大地是我们的屋基。我们在这伟大的学校里,可以得着丰富的教育。”
这是低到泥土里的教育风格,陶行知放弃了东南大学教授之职,深入到乡村去,为我们提供了极 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书介绍了白茶的一些事,不错

评分

我不知道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有多少吸引力。过些日子,看看再说吧7

评分

还没看,凑单,收藏,不好就送人了~~

评分

值得一看,简单,立论明晰,可以作为启发性读物,也可以作为了解历史的读物。一直在京东买书,京东的书又便宜又快又好,书非常不错。非常赞。快递很快。

评分

母亲大人钟爱白茶,618特意帮她买的,喜欢~

评分

老板是专挑了已拆封的书发货吗???书封面破旧得很,明显是被翻过多次的了,两本都一样,这是在京东最差的购物体验了

评分

好书!特别有质感~内容也很好~京东做读书日活动,价格也很合适~喜欢~

评分

很不错的书,书的排版装订都好,特别是书香很特别很喜欢,,每次打开都要先闻一闻

评分

|非常好的出,推荐给喜欢茶的朋友!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