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由一群心理咨询师共同编写的关于心理咨询技巧的书。在书中,他们为读者分享了他们各自认为好的、实用的心理咨询技术,这些都来自与他们每天的咨询与治疗实践。65个咨询技术包罗万象。有的讨论的问题非常庞大,如团体治疗、社会治疗、艺术治疗;有的涉及的问题非常细微,如“最后五分钟技术”、如何在儿童和家庭治疗中运用故事、如何处理沉默;也有的题目就非常生动,富有个性,如“故事板”技术、把来访者变成咨询师、现实治疗与选择治疗、“电话”技术。每篇文章都短小精悍,但是作者非常清晰地告诉你该如何操作这种技术,该注意些什么。此外,作者还反省了咨询技术可能存在的消极的一面。
《受欢迎的心理咨询技巧(第二版)》非常适合有一定心理咨询基础的初级及中级心理咨询师作为自我提高的教材,也适合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更形象深入了解心理咨询究竟是怎么做的。
内容简介
霍华德·G·罗森塔尔(Howard G. Rosenthal),教育学博士、编辑、撰稿人,心理咨询百科全书15年出版特别纪念版的作者。通过在催眠过程中的嗅觉性条件反射,消除不良习惯和惊恐发作。此新版中,他再次将心理咨询师齐集一堂,分享他们深刻的、颇具开创性的,且认可的咨询技术。
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理性情感行为疗法的鼻祖,伟大的心理咨询师之一。使用录音记录有力地帮助来访者,压制不理智的想法。
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现实疗法的奠基者。将选择疗法与现实疗法相结合,从而使咨询师的咨询过程变得更为有效。
乔恩·卡尔森(Jon Carlson),美国咨询协会“当代传奇奖”的获得者。通过顿悟疗法,为熟悉的问题提供新的启示。
洛娜·赫克(Lorna Hecker),知名家庭咨询专家。在对离异父母进行咨询的过程中,采用了独特的策略。
塞缪尔·格拉丁(Samuel Gladding),著名教材编写者、前任美国咨询协会主席。帮助强迫症患者建立更健康的世界观。
利亚·诺尔(Lia Nower),当今赌瘾治疗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分享她极具创意的想象性脱敏疗法。
鲍伯·伯图里诺(Bob Bertolino),简短治疗的佼佼者。结合故事板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书中60多种创造性的咨询方法能够在咨询中被迅速应用,有效提高咨询和治疗的效果。
作者简介
霍华德·G·罗森塔尔(Howard G.Rosenthal),教育学博士,佛罗伦萨谷圣.路易斯社区学院人类服务与成瘾研究计划的教授及协调专员,曾著有多册优秀作品。
前言/序言
与该书的邂逅纯属机缘巧合。我的老师李川云教授因为要远赴亚丁湾完成重要使命,临别时将本书的翻译工作交给了我。感谢他全然的信任成全了我与原著的缘分,也成全了我与世界上前沿心理学大师的偶遇与神交。
读一本大师的原著就如同与大师的心灵对话。世界上众多富有名望和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贡献出他们印象最深、得心应手、细心体察、亲历亲为的成功案例和技术成就了此书。当我开始翻译时,仿佛在聆听大师的心理咨询与授课,旁观大师的诊疗过程与方法,体会大师的理论依据与逻辑。我由衷钦佩并感恩于这些大师和前辈的开拓与奉献,正是他们的睿智,启发和诱惑着我义无返顾地走上心理助人的艰辛之路。我深知在这条路上有大师的引领是何等的幸运,他山之石是何等的珍贵,被实践检验过的方法在探索正确捷径时是何等的重要。这本心理咨询技术的集锦恰恰是为我们心理咨询师提供了便利的案头参考。其中每一个案例、每一种技术就像通往心理助人之路上的一扇窗或一扇门,推开窗户,可以听见莺莺鸟语、闻到百花芬芳;打开大门,便会获得意外惊喜、无限风光。
作为译者我诚挚的分享我眼中的这本书:
首先,新颖全面。书中将近几年比较前沿、有效地治疗技术都囊括其中。如果说阅读一本讲授某个流派或一种咨询方法的书是一道美味的正餐,让人裹腹也让人满足。那么这本《最受欢迎的心理咨询技术》更像是一桌精致的小点,可以满足很多味蕾的需要,却让人意犹未尽,激发人们深度探寻。
其次,重视操作性。该书并没有着墨于理论的讲授而更注重技术的传授,为从事心理咨询等助人工作的读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方法和技术,特别是对于已经具有临床经验的助人者更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灵感和共鸣。引用作者的一句话:“哪一项技术治疗师使用起来比较舒适取决于每个治疗师的选择。”
最后,中正的态度。正如作者所说:“尽管本书注定是唯技术的,但我必须承认技术有其缺陷。请记住古老的医学格言:首先不要造成伤害。”作为译者我非常认同这样的态度和理念,每个来访者都是不一样的个体,而技术一定不是普适的,即使是一些非常成熟的治疗技术也是如此。倾听、理解和共感依然是非常重要的疗效因子。我们要做的是选择那些与我们自己的治疗信念、治疗风格相融合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来访者。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我系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了翻译工作,谢谢他们的认真与努力。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对我们的信任,特别感谢杜颖颖编辑和陆铮编辑为这本书的翻译出版付出辛苦的劳动。限于水平,在专业译名的选择、作者原意的把握等方面,肯定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陈 曦
2014年9月于南京政治学院军事心理系
《洞悉心扉:现代心理咨询的实践智慧》 书籍简介 在喧嚣的都市丛林,在内心深处的迷宫,人类的情感和思维如同一片复杂而迷人的星空,等待着被探索与理解。我们常常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困惑、痛苦、失落,或在人际关系中步履维艰,甚至在自我认知上徘徊不定。《洞悉心扉:现代心理咨询的实践智慧》并非一本教科书,也不是一本空谈理论的著作,而是一扇敞开的窗户,邀请您一同走进现代心理咨询的广阔天地,去认识那些触及灵魂深处、又蕴含着切实可行方法的领域。 本书将带您踏上一段发人深省的探索之旅,深入浅出地剖析影响我们心智活动的种种因素。我们将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探讨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社会文化等多元因素如何塑造我们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您会了解到,那些看似突兀的反应、难以言说的愁绪,往往根植于我们过往的体验,而理解这些根源,是走向改变的第一步。 我们不会止步于现象的描述,而是着重于理解“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会感到焦虑?为什么某些关系模式总是重演?为什么自我怀疑会如此顽固?本书将深入剖析抑郁、焦虑、创伤、成瘾等常见的心理困境,并非以病理学的角度去贴标签,而是以共情和理解为基石,去描绘这些状态下的个体感受,以及它们背后可能存在的心理机制。您将看到,心理困境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是人类在面对生活挑战时,心灵发出的求助信号。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将引领您领略一套又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智慧。我们相信,理论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实践中。因此,本书将聚焦于那些在心理咨询领域被广泛验证、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法和技巧。您将了解到,如何通过倾听和提问,去构建一个安全、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所有心理工作的基础。您将学习如何识别并挑战那些限制性的思维模式,如何重塑负面的自我认知,如何培养健康的应对机制,以及如何逐步构建更具韧性的心理力量。 本书不会提供“速效救心丸”式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们深知,心灵的成长与疗愈是一个循序渐进、充满个性的过程。然而,它将为您提供一套强大的“工具箱”,让您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并在面临困难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应对之道。这套工具箱并非高深莫测,而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心理动力学的科学认识之上。 本书涵盖的主要内容板块(非详尽列表): 第一部分:理解内心世界的基石 人性的光谱: 探索人类基本需求、动机与驱动力,理解个体差异的根源。我们将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探讨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不同层面的需求,以及这些需求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情绪。同时,也会触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以及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概念,帮助您认识到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力。 成长的轨迹: 审视早期经历、家庭动力与依恋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本书将深入探讨鲍尔比的依恋理论,解释早期与照料者之间的关系模式如何内化,并在成年后影响我们与他人的互动方式。我们会分析原生家庭的互动模式、父母教养风格等因素,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的价值观、信念系统和应对方式。 思维的疆域: 剖析认知模式、信念系统与情感体验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将详细阐述贝克的认知行为理论,解释自动思维、核心信念等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导致负面情绪和不适应性行为。您将了解,我们的“现实”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大脑构建的,而改变思维模式是改变情感体验的关键。 情绪的语言: 学习识别、理解和表达各种情绪,以及情绪的功能与调节。本书将带领您认识喜悦、悲伤、愤怒、恐惧等基本情绪,理解它们在生存和适应环境中的作用。同时,我们会探讨情绪失调的现象,以及学习情绪调节策略的重要性,例如正念、接纳、情绪表达等。 第二部分:应对心灵挑战的策略 关系的桥梁: 建立信任、深化理解与有效沟通的艺术。我们将深入探讨咨询关系中的核心要素,包括同理心、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等。您将学习如何通过积极倾听,去捕捉对方言语背后的深层含义,如何通过恰当的提问,去引导对方探索内心。本书会提供具体的沟通技巧,例如“我”信息的使用、积极反馈等,帮助您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更健康、更具建设性的关系。 疗愈的路径: 探索创伤、失落与悲伤的心理调适过程。本书将以人本主义和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探讨创伤的形成机制,以及如何安全地处理创伤记忆。对于失落与悲伤,我们将借鉴库伯勒-罗丝的悲伤五阶段理论,并提供更具弹性的应对策略,帮助个体走出阴影,重新拥抱生活。 内在力量的唤醒: 培养自信、重塑自我认知与发展内在资源。我们将聚焦于自我效能感、自我肯定等概念,提供具体的练习方法,例如肯定句、感恩练习、自我关怀等,帮助您挑战内在的批判声音,建立更积极的自我评价。同时,本书也会探讨如何发掘和利用个体的优势和潜能,从而增强应对生活压力的能力。 生活烦恼的化解: 掌握应对焦虑、抑郁、压力与成瘾的实用技巧。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常见心理困扰的成因,并提供一系列基于循证的干预方法。对于焦虑,我们将学习放松训练、认知重构等技巧;对于抑郁,我们会关注行为激活、情绪管理等;对于压力,我们会探讨时间管理、界限设定等;对于成瘾,我们会强调动机访谈、复发预防等策略。 第三部分:心灵成长的持续之路 正念与当下: 学习活在当下,减少思虑,提升对内在体验的觉察力。本书将详细介绍正念冥想的原理与实践方法,包括身体扫描、呼吸冥想、行走冥想等。您将了解正念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接纳当下,减少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从而提升幸福感。 意义的追寻: 探索生命的价值与目标,构建个人意义系统。本书将借鉴维克多·弗兰克尔的存在主义心理学思想,探讨如何在困境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您将学习如何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如何设定与自身信念相符的人生目标,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人生的智慧: 整合所学,成为自己心灵的照料者。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赋能读者,让您能够成为自己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建设者。我们将鼓励您将所学到的理论和技巧融入日常生活,不断实践,持续成长。您将学会如何认识到自己是解决自身问题的根本力量,如何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韧性。 《洞悉心扉:现代心理咨询的实践智慧》是一场心灵的启迪,是一次内在的探索。它并非要将您变成一位心理咨询师,而是希望您能成为一位更懂得自己、更善待自己、更能理解他人的人。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愿这本书成为您指引方向的灯塔,照亮您通往更健康、更充实、更幸福的生活之路。它是一份邀请,邀请您开启一场关乎心灵的非凡旅程,去发现、去理解、去拥抱,那个真实而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