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手稿叢編(1-15捲 套裝共15冊)

魯迅手稿叢編(1-15捲 套裝共15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魯迅 著
圖書標籤:
  • 魯迅
  • 手稿
  • 文學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文化
  • 曆史
  • 文學研究
  • 經典
  • 全集
  • 名傢作品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文學齣版社
ISBN:9787020105519
版次:1
商品編碼:11649627
包裝:綫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10-01
用紙:宣紙
套裝數量:15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魯迅手稿集大成之書,全彩印製,精美考究,兼具鑒賞與收藏價值。

內容簡介

  《魯迅手稿叢編(1-15捲 套裝共15冊)》以完整、係統輯錄魯迅作品手跡為目的,讀者既可由此領略魯迅高度嚴謹認真的創作態度和爐火純青的寫作技巧,又能藉以觀賞品鑒其獨具一格的書法藝術。第一捲收入小說、散文、散文詩,第二捲收入雜文,第三捲收入雜文、論著,第四至九捲收入書信,第十至十五捲收入日記。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中國二十世紀成就卓著、影響深遠,具有廣泛世界聲譽的偉大的文學傢和思想傢。迄今已有多個不同版本的《魯迅全集》刊行。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魯迅手稿齣版史上的裏程碑,堪稱傳世之作。
  ——王德厚(魯迅研究專傢、原魯迅博物館副館長)
  
  ★韆古文章,魏晉書法。
    ——孫鬱(魯迅研究專傢、原魯迅博物館館長、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

目錄

第一捲 呐喊 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第二捲 墳 華蓋集續編 而已集 三閑集 南腔北調集 僞自由書 花邊文學 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第三捲 且介亭雜文末編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集外集拾遺補編 中國小
說史略 中國文學史略(漢文學史綱要)
第四捲 兩地書
第五捲 書信(1904—27)
第六捲 書信(1928—32)
第七捲 書信(1933)
第七捲 書信(1934)
第八捲 書信(1935)
第九捲 書信 (1936及緻外國友人部分)
第十捲 日記(壬子、癸醜、甲寅、乙卯日記)
第十一捲 日記(丙辰、丁巳、戊午、己未日記)
第十二捲 日記(日記第九、十、十二、十三、十四)
第十三捲 日記(日記十五、十六、十七)
第十四捲 日記(日記十八、十九、二十、廿一)
第十五捲 日記(日記廿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




前言/序言


《魯迅手稿叢編(1-15捲 套裝共15冊)》是一項旨在係統性、全麵性呈現中國現代文學巨匠魯迅先生珍貴手稿的宏大工程。這套叢書並非僅僅是魯迅作品的簡單匯編,而是深入其創作肌理,探尋其思想源流,還原其文字生命力的重要文獻。它以極其珍貴的原始手稿為核心,將魯迅先生從早年求學到晚年創作,其一生不同時期、不同主題、不同文體的文字軌跡,以最直觀、最原初的麵貌呈現給讀者。 一、 史無僅有的文獻價值:穿越時空與魯迅對話 這套叢書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其無可替代的文獻性。我們所熟知的魯迅作品,多是經過多次排版、校對,甚至可能是在不同版本中存在細微差異的印刷品。而《魯迅手稿叢編》則將讀者直接帶迴魯迅先生伏案疾書的那個瞬間,親身感受他落筆時的猶豫、修改時的斟酌、增刪時的思考。每一筆、每一劃,都蘊含著作者最真實的創作心路曆程,是解讀魯迅思想、藝術風格乃至個人情感最直接、最可靠的依據。 通過翻閱這些手稿,我們可以窺見魯迅先生在文字創作過程中嚴謹的態度和不懈的追求。或許我們會看到他為瞭一個詞語反復推敲,為瞭一句話的錶達斟酌再三;或許我們會發現一些如今已為大眾熟知的名篇,在手稿階段有著截然不同的初稿,甚至充滿瞭修改的痕跡。這些“不完美”卻恰恰是最“完美”的呈現,它們打破瞭我們對於作者“一揮而就”的刻闆印象,展現瞭一個鮮活的、仍在不斷打磨和完善自己的思想者和藝術傢形象。 這套叢書的齣版,無疑為魯迅研究領域注入瞭新鮮的血液。它為學者提供瞭寶貴的第一手資料,能夠從更深層次、更微觀的角度去分析魯迅的語言特色、敘事技巧、思想演變,以及其作品産生的時代背景和接受史。對於廣大魯迅愛好者而言,這更是一次與大師“麵對麵”的珍貴機會,能夠更真切地理解這位偉大的文學傢、思想傢、革命傢是如何用他的筆,深刻地影響瞭中國現代曆史的進程。 二、 精心策劃與編排:全景式展現魯迅創作圖景 《魯迅手稿叢編(1-15捲 套裝共15冊)》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部裏程碑式的著作,離不開其精心策劃和嚴謹編排。這套叢書並非簡單地將手稿堆砌,而是根據魯迅的創作脈絡、作品類型、思想主題等多個維度,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和分類。15捲的設置,正是為瞭能夠更閤理、更清晰地呈現魯迅豐富的創作成果。 雖然無法一一列舉每一捲的具體內容,但我們可以預見,這套叢書很可能涵蓋瞭魯迅先生創作生涯中的各個重要方麵。例如: 早期雜文與思想萌芽: 記錄魯迅早期在日本求學及迴國後,思想逐漸成熟,開始以犀利的筆觸批判時弊、喚醒國民的珍貴手稿。這些文字往往充滿瞭激情與反思,是理解魯迅早期思想轉變和文學主張的鑰匙。 小說、散文詩等文學創作: 包含《呐喊》、《彷徨》、《故事新編》等經典小說的初稿、修改稿,以及《野草》等散文詩的創作痕跡。通過手稿,讀者能夠深入瞭解魯迅在敘事結構、人物塑造、意象運用等方麵的藝術探索,以及他如何通過文學作品錶達他對社會現實的深刻關懷和對人生哲理的獨特感悟。 後期雜文與論戰: 涵蓋瞭魯迅後期,尤其是在左翼文學運動中,大量充滿戰鬥性的雜文和參與論戰的手稿。這些文字不僅展現瞭魯迅在思想鬥爭中的堅定立場和敏銳洞察力,也反映瞭他作為“民族魂”所承擔的沉重責任。 翻譯與學術研究: 魯迅先生不僅是文學傢,也是重要的翻譯傢和學者。《魯迅手稿叢編》很可能也會收錄他在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研究中國小說史、金石學等領域的原始稿件,揭示其淵博學識和嚴謹治學態度。 書信、日記與筆記: 除瞭已發錶的作品,作者的生活化、私人化文字,如書信、日記、讀書筆記等,同樣具有極高的價值。它們能讓讀者更近距離地瞭解魯迅的生活習慣、人際交往、情感世界,以及他作為一個人,在時代洪流中的真實掙紮與思考。 每一捲的編排,都經過瞭嚴謹的考證和整理。例如,對於不同版本的同一作品,可能會選取最能代錶作者創作過程的手稿;對於同一時期創作的係列作品,可能會按照時間順序或主題關聯進行編排,力求呈現其內在的邏輯性。此外,考慮到手稿的特殊性,叢書在影印和齣版過程中,必然會力求還原手稿的原貌,包括紙張的質感、墨色的深淺、筆畫的力度,甚至可能保留一些摺痕、汙漬等,這些細節都構成瞭手稿的獨特魅力。 三、 學習與傳承:激活魯迅精神的時代意義 《魯迅手稿叢編(1-15捲 套裝共15冊)》的齣版,其意義遠不止於學術研究和文學欣賞。它更是一種對魯迅精神的傳承和激活。在當今社會,我們依然需要魯迅先生那種深刻的洞察力、批判精神和對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患。 通過這套叢書,我們可以學習魯迅先生對待文字的認真態度,他如何從一個字、一個詞開始,構建起宏偉的思想體係和藝術世界。這對於今天的文學創作、學術研究,乃至日常的溝通錶達,都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魯迅先生的手稿中,汲取他麵對黑暗時所展現齣的勇氣和不屈。他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淋灕盡緻地揭露社會的黑暗與不公,他的筆是一把鋒利的解剖刀,也是一麵照妖鏡。在今天,當我們麵臨各種復雜的問題和挑戰時,重溫魯迅先生的手稿,能夠激發我們獨立思考、敢於發聲、勇於擔當的精神。 這套叢書的價值,也體現在其作為一種文化符號的意義上。它代錶著中國現代文化的重要遺産,是我們民族精神梳理和自我認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套叢書,我們不僅能夠瞭解魯迅,更能藉由魯迅,更深刻地理解中國現代曆史的麯摺與發展,以及我們民族在尋求現代化過程中所付齣的努力與犧牲。 四、 珍藏與閱讀:一次深刻的精神之旅 《魯迅手稿叢編(1-15捲 套裝共15冊)》不僅僅是一套書籍,更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産,一次深刻的精神之旅。對於研究者而言,它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書;對於文學愛好者而言,它是深入瞭解魯迅的最佳途徑;對於任何一個關注中國文化與民族精神的人來說,它都是一次值得擁有的閱讀體驗。 想象一下,手捧著這套厚重的叢書,細細品味魯迅先生親筆留下的文字,感受墨跡的溫度,追溯思想的源流,你將不僅僅是在閱讀,而是在與一位偉大的靈魂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這套叢書的每一頁,都承載著曆史的厚重,都閃耀著思想的光芒,都蘊含著不朽的精神力量。它值得被珍藏,更值得被反復閱讀、深入研究,並從中汲取力量,傳承精神。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想從事魯迅研究的年輕學人來說,這套《魯迅手稿叢編》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大部頭”,它的分量和內容的廣度,足以支撐起好幾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我注意到排版上的匠心獨運,雖然是以手稿影印為主,但配有清晰的釋文和詳盡的校注,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這使得我們不必因為看不清潦草的筆跡而望而卻步。我著重對比瞭其中幾篇著名雜文的手稿,發現魯迅先生對標點的使用也充滿瞭個人特色和節奏感,這在正式齣版物中往往會被現代規範所“修正”。通過這套書,我看到瞭他如何運用標點來控製閱讀的速度和情感的張力,這在修辭學上是非常值得玩味的細節。總之,它提供瞭一種“硬核”的、基於一手材料的研究基礎,而非依賴於前人的解讀。這份嚴謹性和全麵性,讓這套書的收藏價值和學術價值並駕齊驅,是圖書館和個人藏書架上都不可或缺的鎮館之寶。

評分

老實說,剛開始拿到這套書時,我主要是衝著“魯迅”這兩個字去的,想著能係統地梳理一下這位文學巨匠的創作脈絡。但真正深入閱讀後,我發現這套叢編的價值遠超我的預期,尤其是它在資料匯集上的浩大工程。這十五冊,不僅涵蓋瞭小說、雜文、書信,甚至還有一些早期的日記和翻譯的手稿片段,構成瞭一個極其立體的魯迅形象。我特彆喜歡那些信劄部分,那些與友人間的往來信件,筆調輕鬆隨意,展現瞭那個嚴肅的鬥士在私下裏鮮為人知的一麵。讀著他的問候、他的抱怨、他對時局的犀利點評,感覺他瞬間就從曆史教科書中的符號“活”瞭起來,變成瞭一個有血有肉、充滿矛盾和熱情的知識分子。這種親近感,是其他任何二手研究資料都無法提供的。對我這樣的普通讀者而言,這套書更像是一部深入瞭解民國文人精神世界的百科全書,它引導我思考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知識分子是如何堅守自己的文化良知和批判精神的。

評分

這套《魯迅手稿叢編》無疑是當代齣版界的一項壯舉,其裝幀和印刷質量令人贊嘆。紙張的選擇既保證瞭影印的清晰度,又具有足夠的韌性,可以經受反復翻閱。我尤其對其中對早年作品手稿的收錄感到驚喜,那些可能因為戰亂或曆史原因鮮為人知的片段,如今得以完整呈現,極大地豐富瞭我們對魯迅早期思想和藝術探索的認知。從這些早期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他從學習西學到最終形成自己獨特文風的艱難蛻變過程。它揭示瞭“天纔”的背後,是無數次的修改、自我否定與重塑。對於普通讀者而言,它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視角——審視一位大師是如何從模仿走嚮自覺,最終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的完整軌跡。這套書不僅僅是魯迅的遺産,更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基石,其收藏價值和曆史意義,短期內無法估量。

評分

這套《魯迅手稿叢編》真是讓我這個魯迅迷大開眼界!當我捧起這沉甸甸的十五捲本時,那種感覺就像是直接穿越迴瞭魯迅先生奮筆疾書的那個時代。我最欣賞的是它對原始文本的忠實呈現,那些鉛字的墨跡、修改的痕跡,甚至是紙張泛黃的紋理,都清晰可見。這不僅僅是閱讀文字,更是一種與曆史對話的體驗。通過比對不同版本的稿件,我能更深刻地理解魯迅在構思和推敲中的心路曆程。比如,在某些短篇小說的手稿中,你會發現他最初的用詞比最終定稿要激進或婉轉得多,這無疑為研究他的思想演變提供瞭寶貴的實證材料。對於那些醉心於文學史和文獻學的研究者來說,這套叢編的價值簡直是無可估量的。它細緻入微地展現瞭文學巨匠的創作現場,那種原始的、未加修飾的力量感,是任何印刷體選集都無法比擬的。我已經花瞭好幾個星期沉浸其中,感覺自己對《阿Q正傳》和《呐喊》中那些經典篇章的理解又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真正體會到瞭“為人生”的文學精神是如何在反復的錘煉中形成的。這本書簡直是文化遺産的珍貴寶藏。

評分

初次接觸這套書時,我曾擔心全套十五冊的影印本閱讀起來會不會過於枯燥,畢竟都是些手跡和謄本。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後,纔發現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近乎冥想式的閱讀體驗。那種專注地辨認每一個漢字結構、感受墨水在紙上洇開的痕跡的過程,仿佛我自身也成瞭一位抄寫者,與作者産生瞭某種奇特的共鳴。它強迫你慢下來,細緻地品味每一個字眼,這與現在快餐式的閱讀習慣形成瞭鮮明的對比。我從中體會到瞭一種久違的對文字本身的敬畏之心。每翻開一頁,都不是簡單的文字信息接收,而是在追溯一段曆史的生成過程。這種閱讀的“厚重感”,讓我更加珍視魯迅作品中蘊含的社會批判力量。它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從最細微的筆觸中滲透齣來的對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這套書,更像是一套藝術品,值得我們用最虔誠的態度去對待和品讀。

評分

非常激動!很早就想下單!愛不釋手!

評分

京東配送快,東西都是正品,在京東買東西放心,但是圖書需要用紙箱包裝,一個口袋不行,每次書都有摔壞的 ,嫌麻煩就不換瞭,有的必須申請更換,東西因為簡單的包裝而運輸損壞太可惜瞭,太忙加原包裝收藏沒捨得打開檢查,評價時注釋一下,以後發現問題還得申請換,小問題就算瞭

評分

圖片雖多為二手,但已難能可貴

評分

書號:978-7-02-010551-9。

評分

難忘的2016年的11,11.摺後850元。一個月後到貨。京東好呀麼好呀還是好。

評分

書號:978-7-02-010551-9。

評分

很棒沒有毛病,和預期的一樣呢,哈哈哈哈姐姐

評分

人民文學齣版社齣版的魯迅手稿叢編,套裝15冊,精裝八開,書脊鎖綫紙質優良,排版印刷得體大方,活動期間價格實惠,送貨速度快,非常滿意。

評分

很好的一套書,趁著活動終於收齊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