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desk Inventor 2015 官方标准教程

Autodesk Inventor 2015 官方标准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茂林,毕梦飞 著
图书标签:
  • Autodesk Inventor
  • Inventor 2015
  • 机械设计
  • CAD
  • 教程
  • 官方
  • 设计软件
  • 三维建模
  • 工程制图
  • 工业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53980
版次:1
商品编码:11652606
品牌:Broadview
包装:平装
丛书名: Autodesk官方标准教程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0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适合于入门级和进阶级的Invertor使用者,通过教程去逐渐熟练掌握Inventor的功能及应用。

本书主要包含Inventor入门、草图应用基础、创建和编辑草图特征、创建工作特征、零件建模基础、零件造型、创建和编辑装配模型、表达视图处理技术、工程图、钣金设计、钣金技术、模型和样式、用户定制和附加模块管理,以及设计助理和附加工具。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包含Inventor应用程序选项设置、样式库的设置与应用、高级钣金技术与冲压工具定制、资源中心库的编辑和用户标准件的定制与发布、复杂零件造型、大装配轻量化、自顶向下设计应用、概念草图设计思想、基于装配关系的关联设计、基于Vault的并行设计、高级渲染、iLogic的应用模式、设计助理与任务调度;同时还包含Inventor的专业模块三维布线设计和三维布管设计。

目录

目录
第1 章 Inventor 入门 1
1.1 Inventor 概述 1
1.2 Inventor 的安装与卸载 2
1.2.1 安装Inventor 之前要注意的事项 2
1.2.2 安装Autodesk Inventor 2015 的步骤 3
1.2.3 更改或卸载安装 5
1.3 Inventor 基本使用环境 5
1.3.1 用户界面 5
1.3.2 应用程序菜单 6
1.3.3 功能区 9
1.3.4 鼠标的使用 11
1.3.5 观察和外观命令 12
1.3.6 导航工具 14
1.3.7 全屏显示模式 15
1.3.8 快捷键 16
1.3.9 直接操纵 17
1.3.10 信息中心 18
1.3.11 Inventor 环境总览 18
1.3.12 Inventor 2015 新功能-Inventor主页 19
1.4 参数化建模技术 19
1.4.1 参数化设计思想 19
1.4.2 参数化建模技术的实现方法 20
1.4.3 Inventor 的一般参数化过程21
1.5 Autodesk 的数字样机技术 26
1.5.1 数字样机的工作流 26
1.5.2 数字样机的零部件 27
1.6 本章小结 29
第2 章 草图应用基础 30
2.1 创建草图 30
2.1.1 草图环境 30
2.1.2 草图工具 32
2.1.3 创建草图原则 37
2.1.4 草图坐标系 37
2.1.5 精确输入 38
2.1.6 编辑草图 38
2.2 约束草图 43
2.2.1 Autodesk Inventor 中的草图约束 43
2.2.2 几何约束 44
2.2.3 规划约束 47
2.2.4 显示或删除约束 48
2.2.5 标注草图 49
2.3 “二维草图”工具 60
2.3.1 二维几何图元线型和尺寸样式 61
2.3.2 创建二维几何图元线型和尺寸样式的工具 61
2.3.3 如何使用二维几何图元草图工具 62
第3 章 创建和编辑草图特征 69
3.1 草图特征 69
3.1.1 简单的草图特征 70
3.1.2 退化和未退化的草图 71
3.1.3 草图和轮廓 72
3.1.4 共享草图的特征 73
3.2 创建拉伸特征 76
3.2.1 拉伸特征概述 77
3.2.2 拉伸工具 77
3.2.3 拉伸特征关系――添加、切削、求交79
3.2.4 指定终止方式 80
3.2.5 编辑拉伸特征 81
3.3 创建旋转特征 86
3.3.1 简单旋转轮廓 87
3.3.2 旋转工具 87
3.3.3 创建旋转特征 88
3.3.4 旋转特征关系――添加、切削、求交 89
3.3.5 编辑旋转特征 90
第4 章 创建放置特征 95
4.1 圆角特征 95
4.1.1 倒圆工具 96
4.1.2 等半径模式 96
4.1.3 变半径模式 97
4.1.4 过渡模式 99
4.1.5 面圆角 100
4.1.6 全圆角 101
4.1.7 “圆角”对话框中的扩展选项 101
4.1.8 创建等半径圆角的过程 102
4.1.9 创建变半径圆角的过程 103
4.1.10 编辑圆角特征 104
4.2 孔和螺纹特征 109
4.2.1 关于孔特征 109
4.2.2 使用打孔工具创建孔的好处 109
4.2.3 打孔工具 109
4.2.4 螺纹 114
4.2.5 创建螺纹特征的过程 117
4.3 抽壳 120
4.4 阵列 124
4.4.1 矩形阵列 124
4.4.2 环形阵列 130
4.4.3 镜像 134
第5 章 创建工作特征 138
5.1 工作平面 138
5.1.1 默认的工作平面 138
5.1.2 工作平面命令 140
5.2 工作轴 152
5.3 工作点 155
5.4 用户坐标系 161
第6 章 零件建模基础 162
6.1 多实体 162
6.1.1 基本概念 162
6.1.2 创建多实体的环境 163
6.1.3 创建多实体 163
6.1.4 多实体成员间的布尔运算 165
6.1.5 多实体的常规特性 166
6.1.6 多实体的颜色信息 167
6.1.7 生成零部件 169
6.2 拔模 171
6.3 加强筋 173
6.3.1 创建平行于草图平面的加强筋 175
6.3.2 创建垂直于草图平面的加强筋 176
6.4 放样 177
6.4.1 截面尺寸 180
6.4.2 对应实例 181
6.4.3 创建中心线放样 182
6.4.4 创建到点的放样 183
6.4.5 创建面积放样 184
6.5 扫掠 186
6.5.1 创建扫掠特征 188
6.5.2 创建螺旋扫掠特征 195
6.5.3 创建用于定位螺纹的圆柱体和定位特征196
6.5.4 创建和定位用于螺纹的截面轮廓 197
6.6 创建和编辑塑料特征 197
6.7 建立具有扁平平台面的支撑台特征 202
6.8 栅格孔特征 205
6.9 在薄壁零件上建立栅格孔特征,从二维草图开始 207
6.10 卡扣式连接特征 208
6.11 合并和移动实体 211
6.12 Inventor 2015 新功能之自由造型 214
第7 章 高级零件造型 216
7.1 建模的基本要求 216
7.2 Inventor 功能分析 217
7.2.1 草图功能 217
7.2.2 零件功能 218
7.2.3 分析功能 219
7.3 建模技术 219
7.3.1 建模的规则 219
7.3.2 明确设计意图 220
7.3.3 建模思路 220
7.3.4 建模的策略和步骤 222
7.3.5 建模的方法和技巧 223
7.3.6 模型质量的分析和检查 226
7.4 复杂壳体零件建模实例 227
7.4.1 建模方法 227
7.4.2 建模实例 234
7.5 本章小结 236
第8 章 创建和编辑装配模型 237
8.1 自上而下的设计 237
8.2 装配建模基础 238
8.2.1 装配模型基础 238
8.2.2 装配环境 242
8.2.3 部件工具面板 242
8.2.4 浏览器 243
8.3 在装配中装入和创建零部件 251
8.3.1 装入零部件工具 251
8.3.2 定位零部件来源 251
8.3.3 替换零部件 253
8.3.4 在装配中创建零部件 254
8.4 约束零部件 263
8.4.1 添加约束 263
8.4.2 查看约束 273
8.4.3 编辑装配约束 275
8.5 自适应零件 280
8.5.1 自适应特征简介 280
8.5.2 创建自适应零部件的方法 281
8.5.3 自适应草图 283
8.5.4 自适应特征 284
8.5.5 装配中的自适应情况 286
8.5.6 使用装配约束 287
8.5.7 使用自适应零件的注意要点 288
8.6 装配分析 288
8.6.1 干涉分析工具 288
8.6.2 面分析工具 290
8.6.3 搜索定位零部件 295
第9 章 表达视图处理技术 299
9.1 表达视图的创建 299
9.1.1 创建位置参数和轨迹 304
9.1.2 播放表达视图 306
9.2 设计表达视图 307
9.2.1 什么是设计表达视图 307
9.2.2 设计表达视图中存储的信息 309
9.2.3 设计表达视图的命令 309
9.2.4 表达视图的应用与好处 310
9.3 视图表达中的动作处理 312
9.3.1 体验零件装配动作定义 312
9.3.2 动作定义详细设置 318
第10 章 工程图处理技术 321
10.1 工程图创建环境 322
10.2 工程图资源的定制 324
10.2.1 图纸的选择 324
10.2.2 定制标题栏数据来源 325
10.2.3 定制图框 326
10.3 斜视图和剖面视图 327
10.3.1 斜视图 327
10.3.2 剖面视图 328
10.4 局部视图和断开视图 335
10.4.1 局部视图 335
10.4.2 断开视图 338
10.4.3 编辑断开视图 339
10.5 局部剖视图 340
10.5.1 创建局部剖视图 340
10.5.2 编辑局部剖视图 343
10.6 工程图标注及明细表 343
10.6.1 工程图标注 343
10.6.2 孔/螺纹注释 348
10.6.3 倒角标注 349
10.6.4 文本/指引线文本 350
10.6.5 表面粗糙度符号 350
10.6.6 焊接符号 351
10.6.7 添加中心线和中心线标记 351
10.6.8 表格 353
10.6.9 孔参数表 355
10.6.10 引出序号 357
10.6.11 自动引出序号 359
10.6.12 明细栏 360
第11 章 钣金设计 365
11.1 钣金设计环境 365
11.1.1 钣金设计入口 365
11.1.2 钣金设计工具面板 367
11.2 创建钣金特征 368
11.3 钣金展开模式的方法 382
11.4 复杂钣金特征 387
11.4.1 凸缘 387
11.4.2 卷边 388
11.4.3 拐角接缝 389
11.4.4 折弯 390
第12 章 高级钣金技术 392
12.1 钣金展开规则 392
12.1.1 钣金展开机制 392
12.1.2 钣金展开方式 392
12.2 冲压工具的定制 397
12.2.1 冲压工具定制流程 400
12.2.2 成形冲压工具定制 406
12.3 零件特征的钣金高级建模 410
12.3.1 放样特征应用 410
12.3.2 曲面的应用 412
12.3.3 基于零件的关联设计 413
12.3.4 定制接缝 414
12.4 本章小结 417
第13 章 模型和样式 419
13.1 材料 419
13.2 外观 420
13.3 衍生零部件 421
13.3.1 如何知道使用哪些衍生样式 423
13.3.2 创建衍生零件或衍生部件 423
13.3.3 更新衍生零件 426
13.3.4 管理和导出衍生零件 427
13.4 资源中心 428
13.4.1 资源中心工具和中心库 428
13.4.2 从资源中心调入命令 430
第14 章 用户定制和附加模块管理 436
14.1 应用程序选项 436
14.1.1 “常规”选项卡 436
14.1.2 “保存”选项卡 437
14.1.3 “文件”选项卡 438
14.1.4 “颜色”选项卡 439
14.1.5 “显示”选项卡 440
14.1.6 “草图”选项卡 441
14.1.7 “零件”选项卡 444
14.1.8 “部件”选项卡 447
14.1.9 “工程图”选项卡 450
14.1.10 “资源中心”选项卡 454
14.1.11 应用程序选项设置的导入/导出 455
14.2 文档设置 456
14.2.1 “标准”选项卡 456
14.2.2 “草图”选项卡 457
14.2.3 “造型”选项卡 458
14.2.4 “BOM 表”选项卡 464
14.2.5 “默认公差”选项卡 465
14.2.6 “工程图”选项卡 466
14.3 “自定义”对话框 469
14.3.1 “功能区”选项卡 469
14.3.2 “键盘”选项卡 470
14.3.3 “标记菜单”选项卡 472
14.3.4 “自定义”对话框中的共用按钮 473
14.4 附加模块管理器 474
14.5 本章小结 476
第15 章 设计助理和附加工具 477
15.1 设计助理(Design Assistant) 477
15.1.1 设计结果打包 478
15.1.2 预览设计结果 482
15.1.3 管理设计文件之间的链接 482
15.1.4 复制设计特性 486
15.1.5 管理设计特性 486
15.1.6 设计项目管理 487
15.2 附加工具 487
15.2.1 附加模块管理器 487
15.2.2 工程图资源转移向导 488
15.2.3 供应商资源中心 491
15.2.4 任务调度器 492
15.2.5 项目编辑器 493
15.2.6 样式库管理器 493
15.3 本章小结 494

前言/序言


Autodesk Inventor 2015 官方标准教程 深度探索三维数字原型创建的奥秘 在日新月异的工业设计与制造领域,高效、精确且富有创造力的三维建模是产品开发的基石。Autodesk Inventor 2015 官方标准教程,作为一款权威且全面的学习指南,旨在帮助您系统掌握这款强大的三维机械设计与工程仿真软件的各项核心功能与精妙技巧。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从基础入门到高级应用,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踏上数字原型创建的专业之路,为您的设计工作流程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效率。 第一篇:Inventor 2015 基础入门与核心概念解析 本篇内容将带领您建立起对Inventor 2015的全面认知,熟悉其用户界面、基本操作以及核心设计理念。 Inventor 2015 概览与安装部署 深入了解Inventor 2015的强大功能与应用领域,明确其在现代产品开发流程中的重要地位。 提供详尽的软件安装指南,涵盖系统要求、安装步骤、许可激活等关键环节,确保您能顺利完成软件的部署,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详细介绍Inventor 2015的用户界面布局,包括Ribbon工具栏、导航器、绘图窗口、状态栏等关键区域的功能与操作方法,帮助您快速熟悉软件环境。 草图绘制:二维设计的基石 绘制命令详解:系统讲解Inventor 2015中丰富的二维草图绘制工具,包括直线、圆、弧、矩形、多边形、椭圆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 约束的应用:深入理解几何约束(如重合、平行、垂直、水平、固定、相等、对称等)与尺寸约束(如长度、角度、半径、直径等)的作用。学习如何运用约束来精确控制草图形状,建立智能化的二维模型,保证设计意图的准确传达。 绘图工具的使用:掌握草图编辑工具,如偏移、镜像、裁剪、延伸、打断、圆角、倒角等,高效地修改和完善草图。 草图实体操作:学习如何创建、编辑、复制、移动、阵列草图实体,以及如何使用草图块来管理和重用设计元素。 参数化草图的优势:理解参数化设计理念,如何通过参数来驱动草图的变化,实现设计的灵活性和可追溯性。 零件建模:三维实体的构建 基础实体创建:学习如何基于二维草图创建三维实体,掌握拉伸、旋转、扫掠、放样等核心实体特征的创建方法。 特征编辑与修改:深入了解Inventor 2015中丰富的实体编辑工具,包括倒圆角、倒角、抽壳、筋、阵列、镜像、组合等。学习如何精确地修改和完善已创建的实体特征,实现设计的迭代与优化。 扫描与放样详解:详细解析扫掠(Sweep)和放样(Loft)命令的应用场景与操作技巧,掌握创建复杂曲面形状和复杂过渡体的能力。 纹理贴图与材质应用:初步了解如何在三维模型上应用纹理和材质,为模型的视觉表现增添真实感。 iPart与iAssembly:学习如何创建Inventor的智能零件(iPart)和智能部件(iAssembly),实现设计元素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 装配设计:多部件的协同构建 装配约束: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装配约束(如配合、对齐、角度、相交、固定等)来定义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关系。 部件的插入与管理:学习如何将零件和子装配体插入到主装配体中,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 高级装配技巧:掌握零部件的阵列、镜像、复制等高级装配操作,以及如何使用替换命令来修改装配体中的零部件。 自由度分析:理解装配体中部件的自由度概念,以及如何通过约束来限制或定义其运动。 爆炸视图与动画:学习如何创建装配体的爆炸视图,直观地展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如何制作简单的装配动画。 第二篇:Inventor 2015 进阶应用与专业技能提升 本篇内容将带领您深入探索Inventor 2015更高级的功能,掌握更专业的建模技巧,为应对复杂的设计挑战做好准备。 曲面建模:自由形态与复杂造型的塑造 曲面创建基础:介绍Inventor 2015中多种曲面创建工具,如通过拉伸、扫描、放样、通过曲线、通过点等方式创建曲面。 曲面编辑与修补:学习如何对曲面进行修剪、缝合、延伸、填充等操作,以完善曲面模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自由曲面建模:深入理解如何利用自由曲面工具来创建不规则、流线型的复杂造型,满足仿生设计、工业美学等需求。 曲面质量分析:学习如何检查曲面的连续性、光滑度,确保曲面模型的质量,为后续的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钣金设计:行业标准的解决方案 钣金环境介绍:熟悉Inventor 2015专门的钣金设计环境,了解其独特的命令与工作流程。 创建钣金零件:学习如何使用折弯、切口、筋板、冲压等特征来创建标准的钣金零件,包括法兰、角撑、底板等。 展开与展平:掌握钣金零件的自动展开功能,生成二维展开图,并了解展开参数的设置与调整。 钣金件的装配与注释:学习如何在装配体中组合钣金件,并添加必要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工程图绘制:二维视图的生成与管理 创建工程图:学习如何在Inventor 2015中创建标准的二维工程图,包括选择模板、图幅、标题栏等。 生成视图:掌握如何生成基本视图(如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投影视图、剖视图、局部视图、断裂视图等。 尺寸标注与公差:学习如何为工程图中的视图添加尺寸标注、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确保设计信息的完整传达。 零件列表与明细表:学习如何生成零件列表和明细表,用于装配体的物料清单(BOM)管理。 图纸排版与导出:掌握图纸的排版、注释、图层管理,以及将工程图导出为DWG、PDF等常用格式。 结构设计与焊接:钢结构与焊接件的快速构建 结构框架设计:学习使用Inventor 2015的结构设计模块,快速创建和编辑标准型材的框架结构,如梁、柱、支撑等。 焊接符号与工艺:了解如何定义焊接符号、焊接类型,并在模型中添加焊接特征。 骨架创建与连接:掌握如何创建骨架模型来指导结构设计,并使用各种连接命令实现型材之间的快速连接。 应力分析的准备:为后续的有限元分析(FEA)准备结构模型。 运动仿真与应力分析:产品性能的验证与优化 运动仿真:学习如何对Inventor模型进行运动仿真,模拟机构的运动过程,分析运动的平稳性、干涉情况等。 动态仿真:理解动态仿真与运动仿真的区别,掌握如何施加载荷、力矩,并观察部件的动态响应。 有限元分析(FEA)基础:介绍Inventor 2015内置的有限元分析工具,学习如何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施加约束与载荷、运行仿真并分析结果。 结果解读与优化建议:理解应力、应变、位移等分析结果的含义,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设计优化建议,提高产品强度、刚度和可靠性。 第三篇:Inventor 2015 高级技巧与工作流程优化 本篇内容将聚焦于更高级的应用场景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帮助您将Inventor 2015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高级曲面造型与自由形态设计 NURBS 曲面建模:深入学习NURBS(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面的原理与应用,掌握创建和编辑复杂自由曲面的高级技术。 曲面造型的联动与更新:理解曲面之间以及曲面与实体之间的联动关系,实现高效的设计迭代。 工业产品造型的实践:结合实际案例,演示如何运用曲面造型技术来创造具有独特美感和人体工程学的工业产品。 管路与线路设计:管道、线束与框架的自动化 管道设计:学习如何使用Inventor 2015的管道设计工具,快速创建复杂的管道系统,包括管道、弯头、三通、法兰等。 管路路径的绘制与约束:掌握如何绘制管路路径,并利用约束来定义管路的走向和连接。 电线电缆与线束设计:学习如何设计电线电缆,创建线束,并实现与三维模型的关联。 框架与骨架的自动化:进一步探索框架与骨架设计的自动化工具,提高大型装配体的设计效率。 设计加速器与标准化设计 标准件库的应用:深入了解Inventor 2015丰富的标准件库,学会如何快速调用和应用标准螺栓、螺母、轴承等。 设计加速器工具:学习使用Inventor 2015的设计加速器工具,如螺栓连接、轴、齿轮、弹簧等,实现标准化设计的自动化。 参数化驱动设计:进一步掌握如何利用参数来驱动整个设计流程,实现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设计自动化与API编程入门 iLogic规则编写:学习使用iLogic来创建设计规则,实现Inventor模型的参数化和自动化。掌握iLogic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函数,编写简单的自动化设计脚本。 Inventor API基础:初步了解Inventor的应用程序接口(API),为进一步进行二次开发和定制化功能打下基础。 项目管理与协同设计 Vault基础:介绍Autodesk Vault(或同类PDM系统)在Inventor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包括文件管理、版本控制、权限设置等。 协同设计流程:学习如何在团队环境中进行协同设计,包括文件的共享、审阅、签出/签入等流程。 数据管理与追溯:强调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如何确保设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Inventor 2015 的更新与最佳实践 新特性回顾:总结Inventor 2015相较于前版本的关键更新与改进。 性能优化技巧:提供一系列优化Inventor性能的实用技巧,如合理设置视图、简化模型、优化约束等。 行业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案例,帮助读者理解Inventor 2015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价值与作用。 本书特色: 官方权威,内容严谨:由Autodesk官方授权或编写,内容准确可靠,紧扣软件最新版本。 案例驱动,实践性强: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和练习,让读者在实践中掌握软件功能。 图文并茂,易于理解:丰富的截图和图示,清晰地展示操作步骤,降低学习难度。 循序渐进,系统全面:从基础到高级,覆盖Inventor 2015的主要功能模块,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学习需求。 注重理念,启发思维:不仅仅传授操作技巧,更强调设计理念与工作流程的优化,帮助读者成为更优秀的设计工程师。 无论您是初次接触三维设计的新手,还是寻求提升专业技能的资深工程师,Autodesk Inventor 2015 官方标准教程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学习伴侣。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自信地驾驭Inventor 2015,将您的设计构思转化为精确、高效、富有创新力的数字原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设计流程有一定追求的爱好者,我对模型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装配体的构建尤为关注。这本《Autodesk Inventor 2015 官方标准教程》在装配和工程图的章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教程中对于如何创建灵活且易于修改的装配体,如何进行干涉检查和运动仿真,都有深入的讲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仅是教我“怎么做”,更会解释“为什么这么做”,例如,为什么需要使用特定的约束类型,或者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哪种连接方式。 对于工程图的绘制,我一直觉得它是一项需要细致和严谨的工作。这本书提供了关于视图创建、尺寸标注、公差标注以及明细栏生成的详细指导。我尝试按照教程中的方法绘制了一张简单的零件图,发现整个流程比我之前想象的要顺畅很多。特别是关于视图投影的讲解,让我对不同视图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在装配和工程图方面的内容,是帮助我系统性掌握Inventor设计全流程的关键。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任何一款设计软件,都离不开大量的实践。而一本好的教程,则应该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读者的实践热情,并为他们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指引。《Autodesk Inventor 2015 官方标准教程》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提供的案例设计得既有代表性,又不至于过于复杂,让我在学习新概念的同时,能够快速地将其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我尤其喜欢教程中关于参数化设计和自顶向下设计的讲解。这些内容对我来说是Inventor的核心精髓,学会它们,就能真正体会到Inventor在工程设计中的强大之处。通过书中丰富的实例,我能够理解如何通过参数的变化来控制模型的修改,如何通过顶层部件来管理整体设计,这对于今后进行复杂项目的设计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让我学会了Inventor的工具,更让我理解了Inventor的设计理念。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相当用心。每一页的文字、图片和图示都搭配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眼花缭乱,反而能帮助读者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我是一个视觉型学习者,所以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截图对我来说至关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有对应的截图,并且标注得非常清楚。有时候,仅仅看着图片,我都能大概猜到下一步该做什么。这种直观的引导方式,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让我在面对复杂的软件界面时,不再感到无所适从。 而且,教程的语言风格也十分友好。它避免了过于专业和晦涩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每一个概念。即使是一些相对复杂的命令,教程也能将其拆解成易于理解的步骤,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着我一步步走进Inventor的世界。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技术书籍,但很多时候会因为过于枯燥的语言而放弃,而这本书让我保持了持续的学习热情。

评分

从整体的学习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循序渐进”和“由浅入深”。它没有上来就抛出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操作,而是从最基础的界面介绍和基本操作开始,一步一步带领读者熟悉软件。我个人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新手非常友好,可以有效避免在学习初期就产生畏难情绪。比如,在讲解草图绘制时,它会先从直线、圆、弧等基本图形讲起,然后逐步引入尺寸约束、几何约束,最后才涉及到曲面和扫描等更高级的草图工具。 此外,教程中穿插的大量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会提前点出一些新手容易犯的错误,并给出规避的建议。这些“防坑指南”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感觉,编写这本教程的人,非常了解学习者的痛点,并针对性地提供了解决方案。这种站在读者角度考虑问题的态度,是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3D建模和设计领域都充满浓厚兴趣,尤其是工业设计和机械制造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我尝试过不少软件,但最终还是被Autodesk Inventor强大的功能和直观的操作界面所吸引。这次拿到这本《Autodesk Inventor 2015 官方标准教程》,感觉就像得到了一个宝藏。尽管我还没完全深入到所有章节,但仅仅是初步浏览,就已经感受到了它的严谨和专业。教程的编排逻辑清晰,从基础概念的介绍到高级功能的应用,层层递进,非常适合我这样的初学者,也能够帮助我巩固和深化已有的知识。 我特别欣赏教程中那些详实且具有实践意义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能更直观地理解软件的操作流程,并且学到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在学习零件建模时,教程不仅仅是介绍各种命令的使用,更会结合具体的模型,讲解如何运用草图约束、特征命令以及参数化设计等概念,来高效地创建出复杂的零件。我个人认为,对于很多学习者来说,直接上手实践,并且有明确的指导,比单纯的理论学习要有效得多。这本书恰好满足了这一点,它提供的案例非常贴近实际应用,让我觉得我学的知识是可以直接转化为能力的。

评分

很不错的书,正版,还比书店便宜

评分

不错,非常好!!!!!!!

评分

评分

很实用

评分

不错,挺实用的

评分

不错 还可以!!!!!!!

评分

好评

评分

专业必备,正版

评分

很实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