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密码 [The Confidence Code]

信心密码 [The Confidence Cod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凯蒂·肯,克莱尔·施普曼 著,简言 译
图书标签:
  • 自信
  • 心理学
  • 女性
  • 成功
  • 自我提升
  • 行为科学
  • 影响力
  • 沟通
  • 职场
  • 个人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47802
版次:1
商品编码:11676973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The Confidence Code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4-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56
字数:2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 《纽约时报》热销书,一经出版即攻占美国亚总榜TOP10,多男性购买的女性励志书!

   ◆ 《向前一步》后值得女性阅读的进步指南,《向前一步》作者、Facebook第一夫人谢丽尔·桑德伯格郑重推荐。

   ◆ 希拉里、默克尔、拉加德、赵小兰、史宗玮……再成功的女性也会经常不自信。别再怨天尤人,缺乏信心才是让你学业不成、事业不顺、婚姻不和的大绊脚石。

   ◆ BBC知名主播联手ABC高级记者,采集世界上强大的女性领袖提供的第一手数据与可行建议,拜访14位科学家、21位权理学家,以强阵容开辟信心之路!

   ◆ 两位作者荣登《大西洋月刊》封面与ABC、CBS电视新闻专访,破解信心密码,让千万人自信升级,成就更好的自己!

   ◆ 信心也是父母能够传递给孩子的重要的品质!两位作者为如何培养一个自信的女儿提供了伟大蓝图。这本书不仅要买给自己,也是送给女儿的佳礼物。

内容简介

  

  BBC知名主播凯蒂·肯与ABC知名记者克莱尔·施普曼在采访了希拉里、赵小兰、拉加德、默克尔等世界级实权女性之后发现,女性普遍不够自信。即使是世界上成功的女性,也经常被自我怀疑困住。

  希拉里(美国前国务卿):“我在决定竞选参议员时感到很焦虑。我很难面对公开的失败,我害怕失去。”

  拉加德(法国财政部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陈述和演讲的时候,我常常紧张得不得了,好多次,我得鼓足了劲才能不退缩,才能勇敢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观点。”

  默克尔(德国总理):“当我们致力于某件事时,会从内部、外部、侧面、反面、历史、遗传以及地理等方方面面来研究分析。我们想控制全局,做好充分准备,确保不犯错误——这非常浪费时间!”

  赵小兰(美国前劳工部长):“我经常怀疑自身的能力,我担心的是报纸会这样登出整版爆炸性新闻:赵输了,令整个亚洲蒙羞。”

  史宗玮(星巴克董事):“我觉得计算机科学专业非常难,但别人学起来很轻松。我觉得自己像个水货,甚至想过要退学。毕业那天,我才惊讶地得知我竟然是班上的*一名。我才相信原来我一直都配坐在这里。”

  自信是通往成功的重要能力,缺乏自信却是妨碍女性向前一步、施展抱负的大原因。本书结合了突破性的科学研究与世界上强大的女性提供的一手数据,证实女性可以通过做出改变获得信心,并将信心传递给身边人与下一代。本书值得所有渴望改变自己、向前迈进的女性阅读。

作者简介

  凯蒂·肯(Katty Kay),BBC世界新闻主播,美国白宫特派记者,国际妇女媒体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也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老牌新闻访谈节目《会见新闻界》和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晨间新闻节目《早安,乔》的常任嘉宾,众多知名新闻节目的撰稿人。毕业于牛津大学。她目前与丈夫和四个孩子居住在华盛顿,致力鼓励女性在职场上能够发挥潜能,无所畏惧。

  克莱尔·施普曼(Claire Shipman),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频道和晨间新闻节目《早安美国》的通讯记者、撰稿人,负责政治、国际事务和女性问题的报道。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曾任职NBC白宫记者,主要负责政治新闻。任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莫斯科站记者期间,因报导苏联八月政变,深度报导与精准分析,荣获“皮博迪奖”,之后陆续获得“全国头条新闻评论奖”等各项殊荣,并被美国《国会山报》评为国会山“*美50人”。目前她与丈夫和两个孩子住在华盛顿,丈夫杰伊·卡尼(Jay Carney)是第29任白宫新闻发言人,这对夫妻被认为是华盛顿有影响力的夫妻之一。
  写这本书的其中一个动机是,克莱尔发现自己上政论节目时,尽管准备了相当多的资料,发言时间却不及其他男性评论员多。她不禁怀疑起自己的能力,于是从自己的经验,开始探讨两性在职场上的表现差异,并花费了两年的时间,与好友凯蒂?肯从脑神经科学前线、认知心理学以及职场实力研究等方面,探访信心密码。

精彩书评

  

  ★凯蒂和克莱尔敏锐地发现,自信是女性通往成功的重要能力。她们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帮助女性创造充满希望的未来。

  ——谢丽尔·桑德伯格,Facebook首席运营官,《向前一步》作者


  

  ★就算是成功的女性也时常表示她们很难建立信心,或者她们的信心只针对某个领域。本书的两位天才作者证明了这一切都可以改变。从这本出色的书里找到你独有的建立和保持自信的方法吧!

  ——马歇尔·戈德史密斯,全球高级领导者教练领域的先驱


  

  ★本书结合了突破性的科学研究与世界上强大的女性们提供的第一手数据,能够在每个美国女性的手袋里占据一席之地。

  ——乔安娜·科尔斯,Cosmopolitan杂志主编


  

  ★两位作者为如何养育女儿提供了伟大蓝图。所有的这些研究,以及她们关于职业生涯中的经验与疑问的亲身讲述,有效地为培养自信女性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出版人周刊》


  

  ★本书以富有洞察力的视角,揭示了固有的社会成见是如何对女性的竞争力造成影响的。

  ——《柯克斯书评》


  

  ★她们写了一本非常棒的具有启发性的书,阐述了自信、韧性、风险和回报的关系。这本书一定能够帮你提升自信。

  ——美国《成功》杂志


  

  ★她们进行了无数次调查,查询了大量数据……重要的是,这本书从世界上成功的女人(包括两位作者)那里给我们带来了可行的建议。

  ——美国《悦己》杂志

目录

导言 Introduction
CHAPTER 1 我们还远远不够好
给信心加点儿焦糖 Confidence Served with Crème br?lée
被低估的20% 20 Percent Less Valuable
男人们到底在想什么? What Are Men Actually Thinking?
更灰暗的秘密 An Even Dirtier Secret
悟出信心的禅意 Getting To The Zen of It
CHAPTER 2 扔掉空想,放手去干吧
呼唤野性 Into the Wild
女将军五星级的信心 Five-star Confidence
冲浪板上的人生课程 Life lessons on a Kiteboard
信心的家族成员们 Meet the Confidence Cousins
这是真的 The Real Thing
生命的引擎 Life’s Enabler
CHAPTER 3 连接信心
人类的信心密码 The Human Code
行动的燃料 Fuel for Action
生命诞生之时发生了什么 What Happens When Life Happens
强大的敏感基因 Strength Through Sensitivity
大脑的可塑性 The Promise of Plastic
CHAPTER 4 女性信心不足的原因
如果生命是所没有终点的学校,女性能主宰整个世界 “If Life Were One Long Grade School, Women Would Rule the World”
课堂里的王者,操场上的逃兵 Owning the Classroom, Skipping the Playground
相同的游戏,不同的标准 Same Game, Different Standards
高处不胜寒 It’s Lonely at the Top
信心与镜子 Confidence and Mirrors
自找的信心伤痕 Self-inflicted Confidence Wounds
问题出在哪里,这是个问题 It Matters Where the Matter Is
睾丸素的冒险活儿 The Risky Business of Testosterone
CHAPTER 5 孕育信心的新方法
跌倒与慢我意识 Hard Knocks and Gaman
关于天赋的神话 The Talent Myth
女强人温柔的一面 The Softer Side of Munitions
拉响赞美警报 Suppress The Siren Call of Praise
CHAPTER 6 快快失败,和其他提升信心的习惯
离开舒适地带 Leave the Comfort Zone
重申:不要胡思乱想 Don’t Ruminate—Rewire
打破消极惯性思维 Kill NATs
从我到我们 From Me to We
这不是一个人的事 It’s Not Personal
我们该何时主演自己的作品 When We Should Star in Our Own Production
重复,重复,再重复 Repeat, Repeat, Repeat
大声说话吧(别用升调) Speak Up (Without Upspeak)
信心小妙招 Micro-Confidence—Dos and a Don’t
CHAPTER 7 传递信心吧,从现在开始
赞美进步,而非完美 Praise Progress, Not Perfection
如何煎鸡蛋 How to Fry An Egg
这不关你的事 It’s Not About You
培养自信的女儿 Raising Confident Daughters
抛弃无谓的完美 Discourage Pointless Perfection
粉色积木与角色榜样 Push Out Pink
做个善良、诚实且坚定的人 Be Kind, Honest, and Firm
CHAPTER 8 信心的科学与艺术
无论何种基因,都不能定义我们本身 Genetic Can’t Fxplain Us to Ourselves
像个权威一样发言 Speak with Authority
敢于与众不同 Dare the Difference
少想一点,付诸行动,做真实的自己 Think Less. Take Action. Be Authentic
致谢 ACKNOWLEDGMENTS
附录1
罗森伯格自尊心量表
附录2
两个最可信赖的自信心量表





精彩书摘

  CHAPTER 1 我们还远远不够好

  IT’S NOT ENOUGH TO BE GOOD

  女性一直误读了职场丛林中的重要法则。有才能并不仅仅指有能力,信心实际上也是才能的一部分。你必须拥有信心,才能做好工作。

  离大门老远的时候,就听到了尖叫声,一声接一声,在礼堂里回旋激荡。为了找寻原始的自信,我们来到了华盛顿巨型体育馆的心脏——威瑞森中心球场。我们希望能在篮球场上、在运动中看到自信,因为在这儿,自信才能不受日常生活约束,没有性别之扰,得以展示它的本来面目。我们想要找寻那个“激情时刻”,那个清晰展示自信的时刻,能开启女性的精神GPS并且大喊:“这里,这里就是你的目的地,向着这里前进吧!”

  这是2013赛季华盛顿神秘人队的开赛训练,当我们步入沙砾铺就的地下训练场时,最先看到的,是一群身形高大健硕的女球员,平均身高超过6英尺(约1.83米),拥有我们梦寐以求的满是肌肉的手臂。她们不是在单纯地跳跃飞翔,而是在驾驭了这项对女人来说最富攻击性和挑战性的运动后,充满霸气地控制着整个球场。

  找寻纯粹的自信并非易事。我们似乎多次在董事会会议室、政府办公室和工厂车间里看到过它的踪迹,但自信往往会一闪而过,抑或被社会规则所遮掩。有时候,它像假的一样,巧妙地藏匿在自我怀疑的深井里。但在运动场又不一样了,在光滑的94英尺×50英尺(约28.7米×15.2米)的专业篮球场上,你无法假装自信,要赢就必须相信自己,不能有任何的怀疑、争论和踌躇。正如所有顶级运动比赛一样,优秀是可以丈量、记录和判定的。假定基本的身体素质都已是既定因素,那么要在竞技场上取得成功的核心素质就是自信了。许多运动心理学家已经证实了自信对于比赛的重要性。如果不是这样,如果没有自信也没什么大不了,那比赛场上也就不需要运动心理学家了,对吧?

  这也是为何女子篮球对我们而言是个很棒的实验室的原因所在。而且,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可观察成年女性群体的实验室,没有男性参与,也就没有了抑制自信的一个主要因素。

  那天清晨,运动场里上演了无数的激烈对抗。神秘人队试图摆脱自WNBA(美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17年以来最糟糕的两个赛季。我们特别关注两个队员。莫尼克·柯里(Monique Currie),她的队友也叫她莫,是华盛顿当地人,上过预科学校,之后从杜克大学毕业,是一个篮球天才。她是球队的明星前锋,也是我们见过的最强壮的球员,甚至身高6英尺(约1.83米),肩膀仍显得奇宽,伴随着一次次精准的弧线,篮球屡屡击中篮筐。

  克瑞斯朵·兰霍尼(Crystal Langhorne),身高6.2英尺(约1.89米),是一个强力前锋。当她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就有人说服了她虔诚的父亲,允许她在周日打球。成为职业球员之后,她很快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菜鸟成长为一位全明星球员,手握安德玛服装的大代言合同。她用一根白色的发带束起了黑色的长发,朝篮筐飞去,完成了一次极富写意韵味的进攻。

  我们刚到球场不一会儿,激烈的争夺就开始了,入眼就是这样一个场面:动作如此迅猛,快得令人眼花缭乱,完美地突破过人,精妙绝伦的假动作,三分命中!她们将机敏和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自信源于毫不迟疑的想法,是其行动的产物,这是专家们所下的定义。这也是我们刚刚在运动场上所看到的,在胜利中联想到的。

  但是,训练后,我们又有了别的发现。当我们坐下来,与莫尼克和克瑞斯朵交谈时,这个完美的定义又因为太多的疑问和矛盾而变得模糊了起来。不仅是在这儿,哪怕是在WNBA,这个她们几乎已经打破自信壁垒的场地,也是如此。

  没有场地做背景,也没了那些时尚炫目的运动装备,莫尼克和克瑞斯朵看起来没那么吓人了。除了身高太高,她们是很有魅力的女人,这会儿她们看起来很疲惫,在VIP室里,把身体整个埋进了舒服的扶手椅里。莫尼克换上了薄的牛仔夹克和T恤,立马变得热情起来,然后开始谈论起自信的话题。

  “有时候,球员要和自信心做些斗争。”莫尼克说道,“可能因为比赛情况不太好,或者因为你没有达到你的应有水准。但是说实话,打球打到这份上了,你必须相信你能做什么,相信自己的能力。”

  克瑞斯朵的部分脸庞被头上戴的那顶扬基帽遮住,她点点头,加入了我们的谈话。她说女子球员的自信经常会受到干扰,但是相同的情况却干扰不到男子球员。“比如说,我们打了一场臭球,我会想,‘啊呀,我们输了,我是真的想帮助球队赢球啊,也想为球迷们赢得胜利啊。’但是对男子球员来说,他们只会想,‘我打了场臭球’,然后耸耸肩,很快就忘了。”

  在与克瑞斯朵和莫尼克的谈话中,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她们的每个回答都会不自觉地和男子球员做比较,尽管之前我们已经问过,而且神秘人队并不直接和男子球队对抗。事实上,这种挫败感,和我们在工作时与其他女性的交谈中得出的看法是相似的。为什么男人总是觉得他们很了不起?为什么错误和拐弯抹角的言论总是对他们不起作用?

  “在球场上,某些话不能说,也不能举止粗野。”克瑞斯朵说,“因为这会让女球员感觉受伤。我们的助理教练说男球员通常会互相诅咒几句,然后就忘了。”

  “我不是这样的。”莫尼克说道,带着一丝揶揄的笑,“我可不好惹。”

  “莫不一样,她是个男球员。”克瑞斯朵说,赞同地大笑,“你可以对莫说一些话,她会一摆手就过去了,她也会大喊大叫。我和莫打过一阵球,我知道她是什么样的。”

  然而,当我们问莫尼克,她的自信是否和男球员一样爆棚时,她转了转眼珠,用略微困惑且愠怒的语调说道:“对男球员来说,队中有13到15名球员,替补席上最末位的那位球员,就算一分钟球都没打,他也会像队中的超级明星那样自信满满和自负。”她笑着摇了摇头,继续说,“女球员可不会这样了,如果她不能上场,或者别人不认为她是个好球员,那都会打击到她的自信。”

  神秘人队的教练,迈克·帝博(Mike Thibault),套着海军保罗衫,个头比他的队员们矮半英尺(约15厘米),年龄却是大多数球员的两倍。训练中我们注意到他,作为场上仅有的几个男性,我们想知道他是如何看待自信的。帝博是WNBA的传奇教头,多年来一直带领着神秘人队的对手康涅狄格太阳队取得胜利,他刚来到华盛顿,任务是为神秘人队扭转颓势。作为执教过男子与女子球队的教练,对男女球员的自信,他有独特的视角。作为NBA球探,是帝博发现了迈克·乔丹(Michael Jordan)。帝博后来成为洛杉矶湖人队的助理教练,最近十年间,他担任女子球队的主教练。他认为,对女球员来说,总是想着失败和失误,并且不能排除外界的干扰,是她们最大的心理障碍,这直接影响她们在球场上的表现与自信。

  “坚持自我与过于武断之间,的确存在差距。”帝博说,“我执教过的最好的男球员,不管是乔丹还是像他这类型的球员,他们都是很坚持自我的,他们自我激励,同时他们能更快地从挫折中恢复过来,但女球员可能会被挫败困扰更长的时间。”

  莫表示赞同:“有时候我也会这样,因为一次投篮失误而讨厌自己,尽管我知道自己已尽力——但还是要努力调整自我,好吧,继续下一场比赛。尽管已经30岁,在WNBA度过了8个赛季,我还在为此而努力。”

  “我感觉和女人在一起时还得想着取悦别人。”克瑞斯朵叹着气,“就像去年比赛中所发生的那样,当然这是我的问题,我想让别人高兴。”

  莫耸了耸肩:“如果我们能像男球员那样,神气活现的,相信自己,我们就能做得更好。”

  老实说,这些都不是我们期待的,也不是我们想听到的。但……糟糕的是,即便是我们设想的最完美的女球星,自信的本质仍是那么难以捕捉——至少也会因相同的外力作用而大打折扣。

  在球场上,莫尼克和克瑞斯朵看起来是那么自信,但是30分钟的谈话过后,我们找到了妨碍自信三大杀手——想太多,想取悦别人,无力从打击中走出来。

  如果在职业运动中都无法找到纯粹的自信,那哪儿才能找到?我们决定去发掘一个女人能突破常规的领域,直接与男人对抗。

  米凯拉·贝洛塔长官(Officer Michaela Bilotta)刚从美国海军军官学校荣誉毕业,作为从班中精选出的14名学生之一,她加入了久负盛名的EOD队。EOD队负责在冲突地区处理及拆除生化武器及核武器,其成员通常与特种作战部队一同作战。想要入选EOD,你必须做到最好。当我们祝贺米凯拉的入选时,她立即打断了我们的夸奖,她说这只是个“偶然”。当我们指出她刚才无意中拒绝承认她的成绩时,她也只是微微一笑。

  “我想我肯定花了比其他人更长的时间,才相信我配得上这份工作。”米凯拉直言,“尽管从表面来看,我可以想:‘你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你理应得到这个职位。’”她顿了一下。在她父母的地下室,我们注意到这里摆满了运动器材,各种战利品,以及学术奖章——这是她父母对养大5个了不起的女儿的纪念。没有迹象能表明她在童年时代培养不了自信。“但我对此表示怀疑,”她摇了摇头说,“我总寻思着,这是怎么回事?我怎么能有这么好的运气!”

  运气。那些明确的、可客观测量的身体、心理以及智力方面的障碍,军队般整齐划一地展示在米凯拉·贝洛塔面前,岂能光凭运气就可以突破呢?为什么她就是不明白她取得的成绩并非侥幸呢?

  当然,我很理解她的感受。我们也是这方面的大师,总把我们的成功归功于命运的眷顾。凯蒂还觉得她在美国的公众形象多亏了她的英国口音呢,她寻思着,每次她一开口,这是不是就能带给她额外的IQ加分呢。数年来,当人们问到克莱尔她如何成为CNN新闻记者,并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报道了莫斯科共产主义的瓦解的时候,她都跟大家说“她很幸运”——只是赶巧了而已。

  “我真的一直以来都认为这是因为运气。甚至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在这么认为。最近我才意识到,如果拒绝接受因此事而得到的赞扬,我就找不到职业生涯下一步所需的信心。”克莱尔担承,“当我有机会回到华盛顿采访白宫的时候,我简直浑身发抖。那时我想,我从来都没有报道过政治,对此一无所知。”她为自己是否够格采访白宫而忧心忡忡,焦躁不安。她该去想想她已经取得的成就,借此提升信心。

  我们越是像勘探地形般地搜寻满满的自信,就越是找不到它的踪迹。信心的缺口犹如一道大峡谷,横跨各种职业、收入水平以及不同时代的人,戴着不同的面具,遍布在你平时甚少关注的方方面面。

  在我们主持的一次国家部门会议上,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就曾公开谈到,2000年,即她成为美国第一夫人8年后,尽管那时她已当了数十年的政治伴侣,也是位成功的律师,但她在决定竞选参议员时仍感到焦虑。“我很难面对公开的失败,我害怕失去。”她这么说道,令我们有些措手不及,“最终我决定参选,是因为一位高中女子篮球教练,他跟我说,‘当然,你也许会失败,但那又怎么样?勇敢地去竞争吧,克林顿夫人。’”

  赵小兰(Elaine Chao)就敢去竞争。她是美国第一任中美内阁秘书。8年的时间里,她担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任期内的劳工部长,也是唯一一个任满布什总统整个任期的内阁成员。看她的背景,实在没法预见她能走上如此高位。赵生于台湾,她8岁那年,父亲终于攒够了船票钱,一家人乘货轮来到美国。她的成长史犹如一部充满着艰苦工作、巨大风险和坚定信念的经典著作。

  然而,当我们问赵,在她担任内阁要职期间,是否从未怀疑过自身的能力时,她却相当坦率,打趣地说:“经常啊,我可是个亚裔美国人啊,你在说笑吗?我担心的是报纸会这样登出整版爆炸性新闻:赵输了,令整个亚洲蒙羞。”

  我们寻思着,也许年轻一代的故事可能会截然不同呢。但她们的故事却诡异地相似。举个例子吧,很难想象有哪个年轻人能比史宗玮还要成功。这位出生于1982年的高科技企业家,2010年时就创立了知名的社交媒体公司社会说法(Hearsay Social),29岁成为星巴克董事,同时还是在硅谷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高科技领域里为数不多的女性CEO。虽然信心的差异并未妨碍她取得一系列令人钦佩的成就,但她还是坦承自己差点因此摔个跟头。“在斯坦福的时候,我觉得计算机科学专业非常难。我真得加把劲,特别是在学高阶课程的时候。”她对我们说道,“但是,我会莫名其妙地觉得别人学起来很轻松。那时,我觉得自己像个水货。”史甚至想过要退学,换其他比较容易的专业。毕业那天,她才惊讶地得知她竟然是班上的第一名。

  “我才相信原来我一直都配坐在这里,而那些总是夸夸其谈的讨厌的家伙,其实并不算机灵。”

  蒂亚·卡达希(Tia Cudahy),一名华盛顿律师,她看起来总是很冷静,不可战胜,并有着绝对的掌控力。她告诉我们,最近她与一位同事合作对外咨询业务,这是她一直想做的事。你看,她们立马就签下了合同。“但是,我脑海里马上闪出的念头就是哪些我做不了——哪一部分的工作我无法胜任。”她说。她差点没签这份合同,但还是战胜了这些疑虑。

  我们和蒂亚边喝边聊,庆幸的是,我们还能笑得出来——在一声叹息声过后。我们身陷在自我怀疑的旋涡中,简直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为什么要这样?

  ……

前言/序言

  导言 Introduction

  有一种品质,能让人与众不同。我们很难给这种品质下定义,却又能轻易地感觉到它的存在。一旦拥有这种品质,你就好像能拥有整个世界,而缺少了它,你的能力便无法发挥。

  毫无疑问,28岁的苏珊具备了这种品质。同我们许多人一样,她曾害怕在公开场合演讲,虽然她有很多话要说——只是不喜欢站在聚光灯下说。她和朋友们倾诉说,在无数个不眠之夜,她成宿地担心自己接下来的表现,害怕被人嘲讽。她早期的演讲并不成功,但她坚持了下来。准备好成叠的小纸条,藏在干练的衣服下,她鼓起勇气,一次次地向那些极度多疑的男性观众发表易受争议的言论。她知道,她必须克服恐惧,才能把工作做好。她做到了,成为一位极有煽动力的公众演说家。

  苏珊·B·安东尼,美国女性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发起者,为女性赢得投票权奔走50年。她在1906年逝世,14年后她毕生追求的目标才得以实现,但她从未退缩——无论是因为自身的弱点,抑或是遥不可及的胜利。

  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即便是一个每天去学校的女孩儿,也需要这样的品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12岁的小女孩儿,要挑战塔利班,呼吁教育改革,发博客告诉全世界这里的学校被炸得稀烂,就更需要这种品质了。同时,她还呼吁将一堆重要的事情向前推进,为伟大的事业而奋斗。然而,她乘坐的公共汽车被拦,极端主义者朝着年仅14岁的她开了枪。她就是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毋庸置疑,她是个勇敢的人,当塔利班扬言要杀了她的时候,她眼都没眨,说:“我经常会想到这种事,并能清晰地想象那时的场景。如果他们要来杀我,我会告诉他们,他们的行为是错的,受教育是我们的基本权利。”

  马拉拉还具备另一种能激励她抗争的品质,才得以将维权运动稳步推向前进。她拥有成功所需的非凡的、难以置信的信念,就算打击多如沙砾。

  虽然相距一个世纪,共同的信念却将这两位女性连成了一体——她们都相信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都拥有信心。这种品质是很有效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女性来说,却又往往是极其缺乏的。

  自2008年我们着手写《女性经济学》[]之时,“信心”那令人难以捉摸的本质就激发了我们兴趣。我们忙于叙述女性展示出的积极变化——为公司带来惊人的价值,并且成功地在生活上取得平衡。但当我们和许多已取得非凡成就的女性谈论这个话题时,却遇到了连我们自己也无法看清的盲点,将我们死死困住。为什么成功的投行家和我们说她配不上这样的高位?一位进步飞快的工程师,在成为她所在行业的带头人数十年之后,突然对我们说,她很怀疑公司把最新的大项目交给她,是不是最好的选择。这又意味着什么?

  在历经美国政治的20年时间里,我们采访过一些极有影响力的女性。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常与那些我们认为充满了自信的人周旋。然而,在更近距离的观察下,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国家的权利中心,完全就是一个女性自我怀疑的地带。一个个女人,从立法者到CEO们,都纷纷向我们表现出一种令人费解的感觉,她们都认为自己并不完全拥有统治这个国家的权力。我们遇到过太多能力非凡的女性,并与她们有过交谈,她们似乎都缺乏胆量以及坚定的信念。我们也发现,对另外一些手握重权的女性来说,这也是个令人不安的话题,因为这可能会暴露出她们的心思:她们认为自己的自我怀疑是个说起来有点儿尴尬的弱点。如果连她们都这样,想想我们又会是怎样呢?

  你明白这种不安的感觉吧:害怕大声说出那些听起来有些傻帽或者自负的话;人们不期待或者不认可你的成绩时的感觉;要抛开安逸的生活,尝试一些令人激动的、艰难的还带点冒险的事情时的焦虑不安。

  我们自己也经常会感觉到犹豫迷茫。就像几年前的某次聚餐结束时,我们了解到的对方当时的信心水平,那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凯蒂上的是顶尖大学,获得了很好的学位,会说好几门外语,但她还是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不足以胜任在新闻界这份名声在外的工作。克莱尔觉得这不合情理,也很可笑,却发现其实她自己也是如此。多年来她仍然习惯性地会听命于她身边的那些大男子主义型的新闻记者们,她认为那些男记者们嗓门更大,意志也更坚定,懂得的会更多。她甚至本能地觉得,他们似乎生来就应该在电视上侃侃而谈。但他们真的更有信心吗?

  问题接踵而来。这仅仅是我们偶然发现的一些奇闻,还是女性真的比男性缺乏信心呢?信心究竟是什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它对于我们的健康、成功有多重要?信心是与生俱来的吗?我们能否获取更多的信心?是我们创造了信心,还是我们扼杀了它?我们接下来的计划就是要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比起最初的设想,我们接触了更多的领域,因为每一次采访和每一个回答都使我们相信,信心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而且还超乎想象地复杂。我们拜访了在实验室里观察研究老鼠和猴子的信心方式的科学家们;神经学家们对我们说,信心根植于我们的DNA中;而心理学家说它是我们所做选择的产物;导演和运动教练们则告诉我们,信心源于辛勤工作和训练。我们分别追踪那些非常有信心和缺乏信心的女性,了解她们的看法;我们还和男人们——老板、朋友以及配偶们聊天。我们的许多发现都与性别有关,尽管形成男女信心的基因蓝图并没有大的差别,但女性确实存在某种特别的危机。

  多年来,女性都习惯保持低调,墨守成规。我们取得了不可否认的进步,但我们还是未能达到我们应能达到的高度。有些好事的偏执狂说女性没有能力(个人而言,我们还没发现太多的无能女性),有些人则说是孩子改变了我们的重心,是的,这些说法都有道理。我们的母性使得我们在家庭与工作中被一种复杂的情感牵绊,而这对大多数男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许多批评家认为,是文化及体制的障碍使得我们不能将家庭与工作结合起来。这不无道理,但是,所有这些原因都忽略了最深层次的因素——我们缺乏自信。

  我们常常能看到:那些聪明的女性很有想法,却经常在会议上连手都不举。干劲十足的女性能成为出色的领导,却对拉票和筹集竞选资金感到难为情。尽责的母亲们更愿意别人来当PTA的会长,自己甘居幕后。为什么明明女性知道自己是对的时候,声音却比那些哪怕知道自己错了的男性还要小?

  在公共场合,以及一些公众化的职业里,信心的复杂性更为显著,而且还会波及我们的家庭生活,无形中损坏我们原本对自己姑且还算认可的方方面面。好好想想吧,在朋友的生日宴会上,你想送上最真切的祝酒辞,却一想到自己要在30号人面前演讲,就开始冒冷汗——于是,你嘟嘟哝哝地说了一星半点儿,自己都感到很不满意,更对不起朋友;大学时总想着去竞选班长,想叫同学们投你一票,但是,得了吧,这看起来得多自大呀;你的姐夫是个喋喋不休的性别歧视者,你却担心如果自己站出来反驳他,大家是不是会觉得自己像个刺猬呢,好吧,不管怎样,他好像总有些道理。

  想象一下这些年来,你想要说出来的,想做到的以及想尝试的所有事情吧——并非是有什么事情拖了你的后腿,机会有的是,你缺乏的只是信心。没有了信心,我们就困在心愿未了的泥潭里,然后想破脑袋为自己找借口,直到麻木。这种感觉会耗尽你的精力,令人沮丧压抑。不论你是否工作,也不论是全职还是兼职——做你想做的事吧,扔掉不太自信的焦虑和烦躁吧,好吗?

  最起码,我们需要做的是开始行动,去冒险,去面对失败,不要找借口,不要闪烁其词了。女性不是没有能力取得成功,而是我们不相信我们能成功,这使得我们连尝试都不敢了。女人总想每件事都做对,害怕做错事,但如果我们不敢冒险,便永远无法抵达下一站。

  21世纪的多才多艺的女性,应该少花点时间去担忧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而是要更自信,并且行动起来。女性的能力是足够的。

  《经济学人》杂志认为,女性的经济地位是当代社会最深远的社会变革。在当下的美国,女性比男性获取了更多的大学毕业学位。我们经营着最牛的公司,在全球有17位女性国家元首,美国超过80%的消费开支由女性主宰,到2018年,美国的太太们能比丈夫们挣得还多。目前,撑起公司半边天的女性,正在逐渐地填补中层管理人员的鸿沟。我们在工作上的竞争力和能力从未如此卓越。这些正是顺应社会价值变化之下,未来女性发展方向的一项世界性变革。

  然而,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高层中,女性领导人的数量还很少,而且几乎没有增长。在各个方面,我们的才能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我们确实经常止步不前,看不到,甚至都想不到有哪些可能。

  “而当男人畅想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时,从镜子里,他就好像能看到有个参议员正在凝望着自己。相反,女人绝不会如此自大。”玛丽·威尔逊,从事女性政治运动的高手。她通过极简单的观察得出这个结论,也在各种场合发表了此类看法。这听起来是真的,因为它完美地总结出了我们的沉默寡言与局促不安。即便已经成为了参议员、CEO(首席执行官)或是某种最高权力执行者,我们还是会不认可自己和已取得的成绩。那些取得过令人钦佩的成就的女性,也总是惴惴不安,害怕被人说成是冒牌货。她们宁愿不那么成功,也不要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脸谱网(facebook社交网站)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她的著作《向前一步》出版一年之前,对我们说:“有好些天,我一觉醒来会觉得自己像个骗子,也不确定我应该身处何方。”同样的,数年来,我俩也把成功归功于运气和无数陌生人的善意。并不是要故作谦虚——我们真的就是这么认为的。我们究竟要怎样才配得上那些已经得到的成就呢?

  女性的信心通常是在波澜不惊中消退的。佩吉·麦金托什(Peggy McIntosh)博士,来自韦尔斯利大学女性研究中心的社会学家,写过大量关于何为欺骗综合征的文章。她对自己参加过的一次会议记忆深刻:“全体大会上,17位女士轮流发言,但这17个人都以一种自谦或是中庸的方式作为开场,诸如:‘我只想说一点’,或者是‘我没有过多思考此事’,还有‘我真不确定这是不是准确’……拜托,这可是场女性领导人会议!”

  资料相当糟。相比男性,我们会觉得还没做好晋升的准备,自认为考查时会表现得很糟,然后用大量的数据直接告诉审查人员:我们对工作没有信心。

  导致这个问题的部分原因是,我们并没有弄清规则。我们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工作,不制造麻烦,我们的才能就会光芒闪耀,然后就能得到回报。但结果是,我们只看到周围的男人升到我们上面去了,薪水也更高了。虽然我们清楚,他们并不比我们能干,通常反而更糟,但他们能更好地表现自己,得到关注也得到回报。这种表现,这种自我肯定——就是信心,至少是他们展示自信的方式。

  通常,男性信心的表达方式是没有吸引力的,和女性没有半点相像之处。许多女性不擅长主导谈话,她们不会在会议室里四处灌输她们的观点,打断他人的谈话,或者是炫耀自己的成就。这些年来我们试着这么干过,结果却发现,这真不是我们的风格。

  我们得说,我们清楚,这么谈论女性这个群体,是有些过于简单了。有些女性已经突破了这层障碍,当然,有些女性永远也认不清自己。我们对女性这个群体的整体认识还远远不够。然而,信心这个话题对大部分女性来说尤为重要——不论是哪种人格类型、哪个种族、哪种宗教背景以及收入水平的女性。所以,我们采取随机而非反复核查的方式挑选对象,对此,希望你们能谅解。因为这样才能涵盖更深、更广的范围,而且这个课题值得我们这么做。

  如果仅仅因为在盛行的男权模式下不合适,或者是对现实的不祥预感,就放弃寻找自信,那代价也太高了。我们已经错过了太多机会,在认真分析过许多学术论文和采访文稿后,我们认定我们需要的就是信心的蓝图,是可以引领女性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信心密码。

  看看诸如我们的朋友瓦纳莎这样的女性,她是一家非赢利机构的资金筹集人,干得非常成功。最近,她被叫进总裁办公室做年度考核。她本以为自己筹到了那么多资金,理应受到重重的表扬。没想到,总裁却给她浇了盆冷水。不错,她是找来了很多钱,但如果她想在这里走得更远,就得学会做决策。他对她说:“决策是否正确不重要,你的团队需要知道的是,你可以召开会议,也撑得住。”瓦纳莎简直不能相信她所听到的。“什么,决策正不正确都不重要?”这简直是在咒骂她。

  但瓦纳莎还是明白了她老板的话。她那么追求完美,的确,这妨碍了她做决定,特别是在需要当机立断的情况之下。和许许多多的女性一样,瓦纳莎是个完美主义者,但她的团队也许并不那么想追求完美,而且每天还得工作14小时。同时,她的这些习惯已经妨碍她做出应该做的决定。

  如果你像我们这样,询问科学家和学者,如何定义乐观主义,你会得到惊人地相似的答案。这些答案都指向幸福,以及其他许多的基本心理要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科学家们分析检验了无数次,让现在的我们得出了许多能够帮助自己和他人培养这些品质的实用建议。但我们发现,要找到信心,这些就不管用了。这简直就是个谜一般的品质,我们想寻找它的本质,却意识到它根本不是我们原本期望的那样。

  有一点要指出,逞能和信心不是一回事儿。在我们看来,信心不是总存在你脑子里的,同样,也不是多加练习就能提升的。最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发现,与成功关系更密切的是信心,而不是能力。确实,有证据表明,要取得成功,信心比能力更重要。这听起来是个特别沮丧的消息,因为我们都在为拥有能力而奋斗一生。

  还有个让人郁闷的发现是,有些人生来就比别人更有信心。这说明,部分信心是来自遗传的。我们做了些基因测试,想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叠加的,稍后会和大家分享测试结果,这么说吧,我们都被它吓了一大跳。男性和女性大脑工作的方式也不同,这也会影响信心。是的,这个事实有些争议,但确实如此。

  然而,信心只有部分属于科学,另一部分则属于艺术。况且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对其最初的信心架构起到相当令人惊讶的影响。最新的调查显示,不论年龄多大,人们都可以慢慢地改变大脑思维及行为方式。庆幸的是,信心密码的绝大部分就是心理学家们所指的意志,即选择。通过努力,我们都能增强信心。但如果我们不想变得更好,甚至已经在等着面对失败了,那也就只能是这样了。

  科学家所讲的可塑性,我们称之为希望。如果你努力,就能使大脑结构更趋于自信。我们都知道,女性从不怕付出努力。

  作为记者,我们很荣幸地进入世界的权力长廊,去发现故事,并且见识到了信心带给人们的种种可能性。有些人志向高远,并认为自己一定能取得成功;而另外一些人则花相同的时间和精力,找出一打自己不能成功的原因。作为母亲,我们观察了信心对孩子们所产生的影响。我们看到,有的孩子无拘无束地说话、做事、冒险,随时学习,为未来储备知识;有些年轻人却踌躇不前,为那些还没有影子的坏结果而惴惴不安。

  作为女性,我们尤其感谢这项计划,得以了解信心对我们职业和个人生活所产生的足以改变人生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发现,成就不是衡量信心最有意义的标准。如果你拥有信心,并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就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满足感。我们采访过一位科学家,她形容自己与信心擦身而过的感觉,颇能引起共鸣:“就像是钥匙、锁与世界的关系。我能打开锁,我就能连接全世界。”她说,“信心就是打开锁的钥匙。”

  充满信心地活着,是件意义非凡的事。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是正品。内容丰富,印刷清晰,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评分

帮别人买的,还挺便宜,速度也快

评分

京东购物丶买书,方便快捷!品质优良丶价格实惠!

评分

随便看看随便看看随便看看

评分

。。。。。。。。。。。。

评分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评分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评分

不错,是正品。内容丰富,印刷清晰,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评分

买来送员工的 可以一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