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镜子 一代史学泰斗吴晗关于古代政治、军事、文化的历史文集 畅销历史书籍

历史的镜子 一代史学泰斗吴晗关于古代政治、军事、文化的历史文集 畅销历史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历史
  • 吴晗
  • 古代史
  • 政治
  • 军事
  • 文化
  • 史学
  • 文集
  • 畅销书
  • 历史人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雅世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20682
商品编码:11691234370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读者年龄: 12周岁以上



民国大师经典书系--历史的镜子
定价 38.00
出版社
版次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开本
作者
装帧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9787568220682



《历史的镜子》涵盖了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论述了改良社会风气、限制权力、根除腐败、民主政治等问题,表达了吴晗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照。本书是极具可读性的历史知识普及读本。




吴晗(1909—1969),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中国zhuming明史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代表作品有《朱元璋传》《明史简述》《读史札记》《历史的镜子》等。




三百年前的历史教训 / 001历史上的政治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 012论社会风气 / 025贪污史的一章 / 038报纸与舆论 / 053论五四 / 062明初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 072明代的奴隶和奴变 / 100谈甲午海战 / 118阵图和宋辽战争 / 128论赤壁之战里的鲁肃 / 145诈降和质子 / 156谈武则天 / 172卧薪尝胆的故事 / 185的历史学家司马迁 / 195爱国学者顾炎武 / 221海瑞 / 246 关于魏忠贤 / 258夫人城 / 275文字与形式 / 283古人的业余学习 / 291附录 / 294



《历史的镜子:解码千年兴衰的智慧宝典》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智者,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卓越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洞悉过往、启迪未来的宝贵财富。本书,便是一部浓缩了如许智慧的经典之作,它汇集了一代史学大家吴晗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维度之精辟论述,堪称一面映照千年兴衰的明镜,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历史、认识当下、展望未来的重要视角。 政治风云:权力的博弈与制度的演变 吴晗先生的史学研究,尤以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精辟剖析而著称。《历史的镜子》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历代王朝的政治运作机制,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到地方官僚体系的设置与失效;从士族政治的兴衰,到科举制度的崛起,无不展现出作者对政治权力结构及其内在逻辑的深刻理解。 书中,您将跟随作者的笔触,穿越时空,亲历那些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无论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帝国的建立,魏晋南北朝的门阀政治,还是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君权强化与官僚制发展,吴晗先生都能以旁征博引、论证严谨的方式,揭示政治决策背后的深层动因,分析制度设计对社会产生的长远影响。他不仅仅局限于描述事件,更着重于剖析权力如何分配、如何制约,以及这些权力结构如何塑造了社会的阶层、经济的发展,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 作者对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考察,尤为引人入胜。他分析了官僚队伍的构成、选拔、任用、监督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的特点与弊端。通过对这些制度细节的梳理,我们能更清晰地理解为何有些王朝能够长久延续,为何有些王朝又迅速走向衰亡。这些对政治运作的深入剖析,不仅是历史研究的珍贵材料,更是理解现代国家治理的宝贵借鉴。 军事韬略:战争的逻辑与民族的命运 战争,是历史前进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吴晗先生的军事史观,并非仅仅聚焦于战役的胜败,而是将其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考察战争的起因、规模、影响,以及军事力量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书中的军事论述,涵盖了从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到秦汉统一战争,再到唐宋的边疆冲突,以及明清时期的一些重大军事事件。作者不仅细致描绘了重要的战役场面,更重要的是,他深入探究了导致战争爆发的政治、经济、民族等多种因素。他分析了不同时期军事技术的发展,军队的组织形式,以及军事战略的演变,并由此探讨军事力量如何影响政治格局的变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吴晗先生善于从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军事冲突。他将军事战争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紧密联系起来,揭示了战争在塑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过程中的复杂作用。他会探讨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策略,分析对外战争对国内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军事力量如何成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保障。通过这些论述,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军事史的宏大脉络,以及军事力量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 文化脉络:思想的交锋与文明的传承 文化,是历史最璀璨的瑰宝,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吴晗先生的文化史观,强调文化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在《历史的镜子》中,作者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梳理。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到汉唐儒学、道教、佛教的传播与演变,再到宋明理学的兴盛,每一时期重要的思想流派,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被作者娓娓道来。他不仅阐述了这些思想的核心内容,更重要的是,他分析了这些思想如何在政治实践中得到体现,如何影响了社会风气,又如何被统治者所利用或改造。 本书也关注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并将其置于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例如,在谈论唐诗宋词的辉煌时,作者会将其与当时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以及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联系起来;在探讨科技发展时,他会分析技术创新背后的社会需求与文化土壤。 吴晗先生尤其关注文化与民众生活的关系。他会从历史文献中挖掘出鲜活的细节,展现古代社会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习俗。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温度,理解文化的传承并非仅仅是精英的创造,更是融入寻常百姓家的点滴之中。 历史的启示:古鉴今之智慧 《历史的镜子》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入研究,更在于其蕴含的深刻启示。吴晗先生通过对历史的细致梳理和理性分析,为我们揭示了许多颠扑不破的真理: 政治的规律: 权力的滥用必然导致危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而民心向背则是衡量治乱兴衰的最终标准。 军事的教训: 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多重因素,军事力量的强弱与国家的整体实力息息相关,而和平发展始终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文化的传承: 思想的自由交流是文化繁荣的土壤,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而对自身文化的深刻认识是保持民族独立性的基石。 阅读《历史的镜子》,您将不再感到历史是冰冷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能够从中看到人物的悲欢离合,感受时代的脉搏跳动,体悟人类文明的演进轨迹。这不仅是一部历史读物,更是一本洞悉世事、启迪智慧的人生宝典。无论您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希望从过往中汲取力量、获得启发的读者,都能在这部巨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深刻共鸣。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历史学习者,我一直对明朝的政治运作感到困惑,而《历史的镜子》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角。吴晗先生对明朝政治制度的梳理,从皇权的高度集中到内阁的权力演变,再到官僚体系的运作,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他对于“宦官专权”、“党争”等现象的剖析,揭示了明朝政治走向衰败的深层原因,让我看到了制度的缺陷如何一步步吞噬了王朝的生机。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对比其他朝代的政治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明朝政治的独特性及其历史后果。这种纵横比较,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复杂性至关重要。

评分

作为一名对古代史有长期关注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性地梳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著作,而《历史的镜子》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吴晗先生的文字功底深厚,他能够将复杂的政治概念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并且将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我特别欣赏他对科举制度的探讨,他详细分析了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阶层流动、人才选拔、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影响。他指出,虽然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但也导致了知识的僵化和思想的束缚,这种辩证的评价,让我对这项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制度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评分

这本《历史的镜子:一代史学泰斗吴晗关于古代政治、军事、文化的历史文集》无疑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著作。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对吴晗先生的治学态度和深邃见解怀有深深的敬意,而这本厚重的文集,更是将他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军事、文化的独到洞察,以一种相对集中的方式呈现出来。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他严谨的考证、生动的叙述所吸引。例如,他在论述明朝政治体制的演变时,不仅仅罗列史实,而是深入分析了制度的根源、发展的脉络以及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他对于“内阁”制度的形成和运作的剖析,让我对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微妙博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理解了为何明朝后期政治常常陷入僵局。

评分

《历史的镜子》在文化历史的梳理上,展现了吴晗先生的广博学识和深邃洞察。他不仅仅关注那些被记载在史书上的显赫人物和重大事件,更将目光投向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他对中国古代服饰、饮食、节庆习俗的介绍,以及对民间故事、谚语的解读,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古代中国。我尤其欣赏他对宋代民间戏曲的探讨,他描绘了当时戏曲的繁荣景象,以及它在传播文化、反映民情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种从微观细节切入,以小见大的叙述方式,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

军事策略的研究在《历史的镜子》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篇幅,而吴晗先生的解读方式独树一帜。他并非简单地从军事技术或战术层面进行分析,而是将战争置于其所处的历史语境中,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以及战争对这些因素的反作用。我非常赞同他对“以史为鉴”的强调,他通过对历史上著名战役的复盘,揭示了兵法谋略的精髓,更重要的是,他引导读者去思考这些谋略的适用性以及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变异。书中对长平之战的分析,让我对“纸上谈兵”的危险性有了切身体会,也让我更加理解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深层含义,而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解。

评分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古代军事策略的探讨。吴晗先生并非简单地复述战役过程,而是着重于分析战略战术背后的思想根源,以及军事行动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互动关系。他对于诸如“围点打援”、“疲敌深入”等经典战术的解读,常常能够跳出纯粹军事层面的讨论,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考察其成败得失,以及对后世军事思想的影响。读到他分析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失败原因时,我深刻体会到,即便是再杰出的军事才能,也需要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和充分的政治支持,否则最终也难逃失败的命运。这种辩证的视角,使得我对历史上的军事斗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appreciate那些真正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略家们。

评分

我之所以对《历史的镜子》赞不绝口,还在于它对于历史真相的探求精神。吴晗先生在书中展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常常引用大量的原始史料,并通过细致的考证,对历史事件进行重塑和解读。我特别欣赏他对一些历史谜案的探讨,他并没有急于给出定论,而是通过层层剥茧,引导读者一同去探寻真相。例如,他对某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他并没有简单地褒扬或批判,而是深入分析其行为的动机,以及所处的历史环境,从而给出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评价。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是我在阅读历史书籍时最为看重的。

评分

文化部分同样令我受益匪浅。吴晗先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明清时期民间文化的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对于戏曲、小说、风俗习惯的梳理和分析,展现了历史的另一面——它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舞台,更是无数普通民众生活、情感和智慧的载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于《三国演义》的文化解读,他不仅仅探讨了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更分析了它如何深入人心,塑造了民间对于忠义、智谋等观念的认知,以及它在历史传播中的巨大作用。这种从宏大叙事转向微观细节,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的视角,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历史的镜子》在文化部分的展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晗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将目光投向了古代社会的文化生活,他不仅仅关注那些光辉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更对当时的社会风俗、民间信仰、生活方式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和深刻的剖析。我尤其喜欢他对宋朝市民文化的解读,他描绘了当时的城市景象、市井生活,以及涌现出的各种娱乐形式,如瓦舍勾栏、说书演艺等,这些内容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繁华的时代,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生命力。这种从宏大历史走向日常生活的视角,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认知,也让我看到了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

评分

在军事策略的探讨上,《历史的镜子》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吴晗先生不仅仅是介绍战术,他更关注战争的背后逻辑,以及军事行动与国家战略的紧密联系。他对中国古代兵法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博大精深,也让我理解了为何有些战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而又为何在其他时期会失效。书中对“孙子兵法”的深入解析,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理解,更是对其哲学思想的挖掘,让我看到了军事智慧与人生智慧的共通之处。这种跨领域的思考,使我对古代军事的认识更加立体和深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