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授权版本
总结了“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先生70多年工作经验
并收录了他在2014年杭州报告会讲演
季羡林、张瑞敏、马云倾情推荐!
《干法》首次完整阐释了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关于工作的看法、做法。从字面上讲,《干法》似乎是讲述如何有效工作的方法。但其实这本书的重点,专注于人生观中的“劳动观”、“工作观”,而这个问题,在浮躁的当下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干法》既是稻盛先生70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分享,也是被多家企业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哲学。尤其是,它不是被简单地误读为,“只要埋头苦干,经年累月就能成功”的鸡汤说教,它是“不能放弃对自我的人生责任”的信念。
作为新版本,本书收录了稻盛和夫2014年杭州报告会讲演。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日本京瓷株式会社)。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较高的利润。这个利润率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较高利润率。现任京瓷和日航名誉会长,KDDI较高顾问。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目前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9000人。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并创设“京都奖”,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
曹岫云,江苏无锡人。企业经营者。现任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京瓷阿美巴管理顾问(上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著作《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由中日两种文字出版。翻译稻盛和夫《活法》、《干法》等十四部著作。翻译最近六年来稻盛来华讲演所有文稿。
★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季羡林
著名学者
★稻盛先生是我尊敬的企业家,他的著作让我很受启发。
——张瑞敏
海尔集团主席兼CEO
★我把做企业,从当成一种乐趣,到做成事业,再把它当成做人一样。这一路上,我学到了很多。我对稻盛先生的思想、哲学、观点尤为赞赏。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
主席、首席执行官
热爱的力量
曹岫云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稻盛和夫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是科学家,25岁时在精密陶瓷领域内就有划时代的发明创造。但他出名却是企业家,稻盛27岁时开始创业,赤手空拳40年间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然而,我认为稻盛先生本质上是哲学家,而且是一位彻底追求正确思考和正确行动的哲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哲学家,一身而三任,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在当今世界上是**的。
稻盛先生65岁时从经营第一线引退后,将心血倾注于“盛和塾”及“京都奖”等公益活动上。13年后的2010年2日1日,在日本政府再三恳请之下,稻盛先生以78岁高龄毅然出任破产重建的日本航空公司的董事长,仅仅一年就让日航起死回生,并创造了日航60年历史上*高的利润,这个利润还是当年全世界727家航空企业中的*高利润。
传奇人物的身上又增添了一笔浓重的传奇色彩。
然而,让稻盛先生成为传奇人物的稻盛哲学却丝毫没有任何神秘的色彩,恰恰相反,这种哲学十分朴实,用稻盛先生自己的话来说甚至有点“幼稚”。这种哲学,每位企业家,甚至每个人都能掌握,都能实践。当你读完稻盛先生的《干法》一书以后,我相信你自己就能得出上述结论。
读《干法》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强烈感动,为了与读者分享这种感动,我不仅翻译了这本书,而且觉得应该借此书中文版出版的机会,将我读此书、译此书时心灵上所受的冲击,以及我自己的感悟和实践告诉读者。
《干法》从字面上讲,似乎是讲述如何有效工作的方法,但其实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讲具体的工作方法,而是论述位于工作方法前面的问题。它着重阐述人生观中的“劳动观”“工作观”,而这个问题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热爱导致成功
你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吗?如果你想这样,稻盛先生告诉你,这很简单,但前提是你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这个词,稻盛先生又常常用“喜欢”“迷恋”这类词汇来表达。
如果你不喜欢、不热爱你当前的工作,那么在多数情况下,你得马上改变你的心态,哪怕是强迫自己改变。
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工作,你就会全身心投入。如果你全身心投入,就会产生良好的工作结果,你这种工作态度和工作结果不但能获得周围人的肯定,而且会让你从内心感到满足并产生自信。而这又会成为动力,激励你更努力地投入工作……这样的良性循环,不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甚至就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因为这种良性循环可以改变你的命运。
这就是稻盛先生最重要的人生经验之一。转变自己的心态,从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到喜欢、热爱乃至迷恋自己的工作,稻盛的命运就从这里开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热爱燃起激情
我很幸运,2001年10月28日这一天,我在天津第一次见到了稻盛和夫先生,从此与稻盛和稻盛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我自己已经有了多年经营企业的经验,但在经营和人生中有许多困惑。在接触稻盛和稻盛哲学的一瞬间,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觉得稻盛先生将人生和经营的基本问题都讲清楚了,讲透彻了,而且他做出来了,做得近于完美。在现实世界中,我还从未见过像稻盛这样纯粹而且思想深刻的人。凭直觉,我感到稻盛先生可以成为自己的精神导师,稻盛哲学就是我一直寻找的人生真理。
同年12月我专程拜访了位于京都的京瓷公司,购买了稻盛先生的全部著作,订购了自创刊以来所有的《盛和塾》杂志。
我在天津会议上发表的论文《百术不如一诚》,在天津会议后写给稻盛先生的信《解读稻盛成功方程式》,以及2004年寄给稻盛先生的《关于实事求是:读稻盛先生〈企业人所见中国之现状〉及〈中共中央党校讲演要录〉有感》等文章,受到稻盛先生的称赞,并在日本《盛和塾》杂志上陆续刊载。
我多次赴日本参加日本“盛和塾”全国大会(后称世界大会)和塾长例会,并有机会经常向稻盛先生当面请教。2006年我所著《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一书在中国出版后,又被译成日文,经稻盛先生亲自推荐,在日本出版并畅销。在2007年3月30日中文版《京瓷报》上,稻盛先生评价此书道:“正是透彻理解京瓷哲学的非京瓷人所著,所以很值得参考。”
2007年我与无锡许多志同道合的企业家一起筹建了中国首家“盛和塾”—“无锡市盛和企业经营哲学研究会”。同年7月2日,稻盛先生率领日本盛和塾120位企业家来无锡举办开讲式。
2008年2月,为了配合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准备制作专题节目“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他们希望邀请稻盛先生作为日方主嘉宾参加节目的录制。受该栏目导演的委托,我出面邀请稻盛先生获得成功。2009年4月受有关方面的委托,我又赴日本,当面邀请并说服稻盛先生6月9日到清华大学、6月10日到北京大学、11月2日到“中外管理第18届官产学恳谈会”上发表讲演,均获成功。
近年来,我翻译了稻盛先生的著作《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干法》《活法》《敬天爱人》《坚守底线》《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燃烧的斗魂》《稻盛和夫的实学》《阿米巴经营》《成功激情》《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七个关键》以及稻盛先生与梅原先生合著的《拯救人类的哲学》共12本书,编译了《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六项精进》《经营十二条》《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心灵管理》《领导者的资质》《稻盛和夫语录100条》7本书,审译了《活法叁:人生的王道》,并为各书写了推荐序言。同时,这7年来,我还翻译了稻盛来华以及每年在盛和塾世界大会上的全部讲演文稿。应出版社要求,我夜以继日,只花了3个星期就写出了《稻盛和夫记》—稻盛和夫60个哲理故事。
2010年,由稻盛先生亲自提议的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我担任董事长。由于公司干部员工齐心协力,由于全国“稻盛迷”的全力配合,我们成功召开了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北京报告会,青岛、广州、大连、重庆、成都以及杭州报告会,2015年5月还要召开3000人规模的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上海报告会。每次报告会场面火爆,好评如潮。这几年中,中央电视台采访稻盛先生达7次之多,节目播出之后,影响深远。
我今年已经69岁,每天工作12~15个小时,星期天、节假日也不例外。除公司内部工作,翻译工作外,有时一个月乘飞机十余次,应邀去各大企业和各地盛和塾,宣讲稻盛哲学和阿米巴经营,解答企业家们的问题,有时连续讲解五六个小时。如此大的工作量,家里人、企业同事、周围的朋友、日本友人都为我的健康担忧。但因为稻盛哲学和实学是正确经营企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受到广大企业家发自内心的热忱欢迎。所以工作虽然忙碌,我却总是乐在其中,并不感到过度疲劳。因为带着紧迫感和紧张感,所以往往精神充沛,信心十足,真是“不知老之将至”。我想,这么重要的工作居然落到我的头上,我居然似乎尚能胜任,这让我感到格外荣幸,抱着一颗感恩之心,我内心的充实和满足难以言表。
我想,无非是因为我对这项工作的热爱燃起了我的激情,而且使这种激情持续不断。我在亲身实践中领会了稻盛先生在《干法》中阐述的这个道理。
……
老实说,我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不是因为书名有多么惊世骇俗,而是它所传递出的那种“行动”的力量。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缺乏想法,而是缺乏将想法付诸实践的勇气和方法。“干法”这两个字,恰恰击中了这一点,它暗示着一种不拖泥带水,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如何保持专注,如何有效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又不被工作所吞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种更积极、更主动的工作方式,能够让我们在工作中感受到成就感,而不是仅仅完成任务。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给了我一个寻找答案的线索。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比如,它是否会探讨如何设定清晰的目标,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克服拖延,以及如何在工作中保持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我很期待,它能够成为我工作中的一本“行动指南”,帮助我优化我的工作方式,让我能够更从容、更有成效地面对挑战。
评分初次看到《干法 [働き方]》的书名,就有一种强烈的共鸣感。我一直觉得,工作方式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个人的特质和价值观,以及它能否带来真正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我们常常被告知“应该”如何工作,但很少有人真正去探索“如何才能更好地”工作,用一种更符合自身节奏和力量的方式去“干”。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打破一些固有的工作思维定势。它是否会涉及到如何发掘自己的优势,如何将这些优势与工作内容相结合?又或者,它会强调如何在这种“干法”中,找到工作的意义和乐趣,让工作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任务交付。我期待书中能够充满智慧的洞察,能够启发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习惯,并且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能够真正地“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让工作成为我人生中更加精彩的一部分。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干法 [働き方]》直接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工作方式的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工作模式所框定,有时甚至陷入了“忙碌”却“低效”的怪圈。我一直在寻求一种能够让我更加投入、更加有成就感的工作方式,一种能够让我感受到成长的“干法”。我猜测这本书会探讨一些打破常规、激发潜能的工作方法,也许会涉及到如何培养专注力,如何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如何提高决策效率,甚至是如何在这种高效工作模式下,依然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平衡。我对这本书充满期待,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能够立即应用到日常工作中的技巧和理念。我也很好奇,作者会对“干法”这个概念进行怎样的定义和阐述,它是否代表着一种更加主动、更加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或者是一种能够持续学习和进步的工作哲学。总之,我非常渴望从中获得一些能够改变我工作方式、提升我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宝贵经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简约但又不失力量感。当初看到《干法 [働き方]》这个书名,就觉得很有吸引力,毕竟“干法”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子行动派的劲儿,而“働き方”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工作方式。我一直觉得,我们对工作的理解和投入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时候,我们会被固有的工作模式所束缚,或者被一些“应该如此”的观念所左右,导致工作变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是一种消耗。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深处就涌现出一种期待,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突破现有框架的视角和方法,学习如何在工作中找到更多的主动权和意义。我很好奇,作者会从哪个角度来探讨“干法”,是关于效率的提升,还是关于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亦或是关于如何重新定义工作的价值?书名本身就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间,让我在翻开扉页之前,就已经开始在脑海中构建各种可能性。我对它抱有极大的兴趣,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认知大门。
评分《干法 [働き方]》这个书名,在我脑海中描绘出了一幅画面:一个正在努力奋斗的人,眼神坚定,身上散发着自信的光芒,仿佛正在以一种独特而高效的方式,征服着眼前的挑战。我一直认为,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糊口,更是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贡献力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却感到工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每天机械地重复着,缺乏激情和创造力。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改变这种状态的方法,希望能够找到一条更符合我内心需求的“干法”。我好奇作者是如何理解“干法”的,它是否涉及到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如何培养对工作的热情,以及如何在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目标设定、甚至是如何处理职场人际关系方面的实用技巧?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启发,让我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找到属于自己的“干法”,让工作不再是简单的“谋生”,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评分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评分自营物流一如既往地服务快速送达目的地;应该是正版,管理类的好书
评分不错,还会再买
评分还不错,公司一直学习稻盛先生
评分学习真的很重要,只想多学多记才能多用。
评分好的很好的很,京东不错哦,支持支持
评分很棒的书
评分大师的文字,感受到谦卑豁达的智慧人生观。
评分想更多认识了外稻盛和一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