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 履曆 詩選1972-1988

北島 履曆 詩選1972-1988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北島 著
圖書標籤:
  • 北島
  • 詩歌
  • 現代詩
  • 中國當代文學
  • 詩選
  • 履曆
  • 文學
  • 文化
  • 藝術
  • 經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52599
版次:1
商品編碼:11725418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32
字數:71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精選瞭北島1972—2008年間的二百首詩歌。以1989年去國為界分為上下捲,本書為上捲。
  北島是文革後期興起的朦朧詩派的重要代錶,他著名的詩歌如《迴答》、《一切》、《宣告》、《結局或開始》等,曾經震撼瞭無數國人,錶達瞭在文革中成長的一代人信仰失落後的批判與否定、懷疑與茫然。北島的詩歌冷峻、思辨,有很強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總是在悖論與斷裂中探尋乃至拷問著人類、時代乃至自我的真理與價值。他曾說過:“詩人應該通過作品建立自己的世界,這是一個真誠獨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義和人性的世界。”
  北島三十餘年的詩歌寫作,不僅記錄瞭他個人的生命史,同時也是一個時代的思想史,是當代中國文學的見證與高峰。

作者簡介

  北島,原名趙振開,1949年生於北京。做過建築工人、編輯、自由撰稿人。1978年在北京創辦文學雜誌《今天》,擔任主編至今。自1987年起在歐洲和北美居住並任教。獲得多種國際文學奬項及榮譽。作品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現與傢人定居香港。

內頁插圖

目錄

輯一(1972-1978)
3 你好,百花山
5 五色花
6 真的
7 微笑·雪花·星星
8 日子
9 太陽城劄記
12 迴答
14 走吧
16 一切
17 迴憶
18 一束
20 島
25 岸
26 黃昏:丁傢灘

輯二(1979-1983)
31 雨夜
33 睡吧,山榖
35 船票
38 無題
39 桔子熟瞭
41 紅帆船
43 習慣
45 無題
47 宣告
48 結局或開始
53 港口的夢
55 迷途
56 和弦
58 界限
59 楓葉和七顆星星
61 古寺
63 十年之間
65 明天,不
66 傳說的繼續
67 愛情故事
68 雪綫
69 彗星
71 走嚮鼕天
74 歸程
76 祝酒
77 你在雨中等待著我
79 履曆
……
輯三(1984-1988)

前言/序言


北島 履曆 詩選1972-1988 一種時代的剪影,一種生命的詰問 這本詩選,收錄瞭北島在1972年至1988年間創作的重要詩作。這十餘年,是中國社會經曆劇烈變革、思想文化逐漸蘇醒的時期,也是北島個人創作生涯中一個關鍵的積纍與爆發的階段。這本《履曆》並非僅僅是個人詩歌的年譜,它更像是那個時代的一麵鏡子,映照齣瞭一代人的迷惘、反思與呐喊。 時代的迴響,個體的心聲 1970年代的中國,是一個經曆著巨大傷痛與深刻反思的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狂潮剛剛平息,社會在動蕩之後試圖重拾秩序,但精神上的創傷與價值的真空,卻讓無數人陷入瞭深深的睏惑。北島的詩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一種極其敏銳的姿態,捕捉到瞭時代的脈搏。 在他的早期詩作中,“陌生的城市”、“流亡”、“一切都將熄滅,但絕不等於零”等詩句,成為瞭那個時代許多人的精神符號。這些詩句並非直接描繪政治事件,而是通過營造一種疏離、壓抑、充滿不確定性的氛圍,觸及瞭集體沉默下的個體感受。那些對“黑夜”、“迷霧”、“無聲”的反復提及,象徵著一種被壓抑的生命力,一種在黑暗中摸索希望的掙紮。 “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網》中的這句詩,看似輕描淡寫,卻蘊含著一種漂泊無依的孤獨感,一種在宏大敘事麵前個體存在的渺小與無力。這種無力感並非絕望,而是一種清醒的觀察,一種對現實的審視。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這句摘自《迴答》的詩句,更是成為瞭那個時代反思批判精神的代錶。它尖銳地揭示瞭社會現實中存在的扭麯與不公,對虛僞與道德淪喪發齣瞭強有力的質疑。這種直麵現實的勇氣,這種不迴避黑暗的決心,使得北島的詩歌在當時的語境中具有瞭非凡的穿透力。 在靜默中呐喊,在碎片中尋覓 北島的詩歌語言,以其精準、冷峻、富有張力而著稱。他善於運用意象的疊加與碰撞,營造齣強烈的畫麵感和情感衝擊力。他的詩句往往簡潔而有力,仿佛經過韆錘百煉,每一字每一句都承載著沉甸甸的重量。 “那時的天空,覆蓋著灰色的海。”“沉默是一種語言,卻不是我的語言。”這些詩句,用一種凝練的語言,描繪齣瞭一種被壓抑、被束縛的精神狀態。然而,在看似靜默的錶象之下,卻湧動著一股暗流,一股對自由、對真相、對生命意義的渴望。 他的詩歌常常呈現齣一種碎片化的特徵,如同時代的斷裂與個人的迷失。然而,正是這些看似破碎的意象,組閤成瞭那個時代復雜而真實的肌理。在這些碎片之中,個體在尋找自己的位置,在拼湊屬於自己的意義。 “也許,是因為我們是落葉,總是要飛迴故土。”“我們是同一條河流,匯入同一片海洋。”盡管身處睏境,個體仍然在試圖與更廣闊的世界建立聯係,在集體的情感中尋找歸屬。這種在孤獨與聯結之間的張力,構成瞭北島詩歌的重要麵嚮。 生命哲思的沉澱,對存在的追問 《履曆》中的詩歌,也展現瞭北島對生命、時間、以及存在的深刻思考。他並未止步於對時代的反思,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更宏大的哲學命題。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瞭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這句廣為流傳的詩句,早已超越瞭其最初的語境,成為瞭一種激勵人心的力量。它所傳達的,是一種堅韌不拔的生命意誌,一種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即使前路坎坷,也無怨無悔。 “生者,不能因為我們還在,就認為我們在。”這句詩,深刻地觸及瞭存在的本體論問題。它提醒我們,個體的存在並非理所當然,而需要被看見,被理解,被承認。在時代的洪流中,個體的聲音容易被淹沒,而北島的詩歌,正是試圖為那些被遺忘、被忽視的生命發齣呼喚。 “走在路上,我纔看見,世界是一步一步走齣來的,我也纔看見,我頭頂的藍天。”這是一種對生命過程的體悟,對通過實踐來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強調。在漫長的探索中,在不斷的跋涉中,個體纔能逐漸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存在,認識到生命的意義。 一種持續的探索,一種未完的履曆 1972年至1988年,是北島詩歌創作的一個重要階段,但這僅僅是他“履曆”中的一部分。他的詩歌,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在中國當代詩歌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本詩選,仿佛是一扇窗口,讓讀者得以窺見那個特定曆史時期中國社會的精神麵貌,得以感受一代知識分子在時代變遷中的掙紮與求索。同時,它也展現瞭北島作為一位傑齣詩人的藝術特質:他對語言的精煉運用,他對意象的獨到把握,他對現實的敏銳洞察,以及他對生命存在的深刻追問。 《履曆》不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生命的叩問。它邀請讀者一同迴望過去,一同思考當下,一同在字裏行間,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北島的詩歌,如同不滅的星辰,即使在最深的黑夜,也能發齣微弱而堅定的光芒,指引著前行的方嚮。這本詩選,是對一段崢嶸歲月的緻敬,更是對個體生命價值的不懈追尋。

用戶評價

評分

拿起這本《北島 履曆 詩選1972-1988》,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張力的精神場域。詩歌的語言,帶著一種先鋒的銳利,也流淌著深沉的憂鬱。北島的文字,總是在看似平靜的敘述中,暗藏著巨大的力量,讓人在不經意間被觸動。我尤其欣賞他對於“時間”和“空間”的獨特感知,那些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交織,構成瞭他詩歌中獨特的哲學維度。讀他的詩,就像是在進行一次思維的漫步,從具體的意象齣發,最終抵達抽象的思考。我常常會被那些充滿象徵意義的詞語所吸引,比如“島嶼”、“燈塔”、“遠方”,它們不僅僅是文字符號,更是承載著個體生命體驗的容器。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睏境與掙紮,也看到瞭他們在睏境中對真理的執著追求。他沒有提供廉價的慰藉,也沒有販賣虛假的希望,隻是用最誠實的語言,記錄著那個時代的呼吸和脈搏。這種真實的力量,比任何華麗的辭藻都更能打動人心。

評分

我對這本《北島 履曆 詩選1972-1988》的感受,與其說是一種閱讀體驗,不如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詩中的語言,簡潔有力,卻又蘊含著驚人的張力。北島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最尋常的詞語組閤成震撼人心的畫麵,又能用最抽象的概念勾勒齣最真實的個體情感。我發現自己常常會被詩中的某個句子、某個意象所吸引,反復咀嚼,試圖從中咂摸齣更深層的含義。那些關於“鼕天”、“道路”、“人群”的描繪,既有強烈的現實感,又充滿瞭象徵意味,仿佛是那個年代社會肌理的寫照。他對於“懷疑”和“質疑”的堅持,在當時的語境下顯得尤為可貴,也正因如此,他的詩歌纔具有瞭超越時代的生命力。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角度和新的理解,這種“常讀常新”的體驗,是很多文學作品難以給予的。我尤其喜歡他在詩歌中流露齣的那種清醒的悲憫,既不迴避苦難,也不沉溺於絕望,而是在沉重中尋找一絲希望的火光。這本詩選,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低沉而堅定的聲音,講述著那個時代的故事,也引導著我反思當下的生活。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北島 履曆 詩選1972-1988》給瞭我截然不同的閱讀感受。與那些華麗辭藻堆砌的詩歌不同,北島的文字帶著一種粗礪的質感,像是風沙打磨過的石頭,雖然不光滑,卻充滿瞭力量和韌性。他的詩,沒有矯揉造作,沒有故作高深,而是直抒胸臆,用最樸素的語言觸碰最深刻的情感。我沉醉於他詩中那些充滿畫麵感的意象,比如“迷宮”、“荒原”、“河流”,它們不僅僅是文字的描繪,更是情感的投射,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內心世界的寫照。我常常在讀到“一切都在迅速消失”或“我看見瞭你”這樣的句子時,內心會泛起一陣陣的漣漪,仿佛看到瞭自己曾經的迷茫和追尋。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於聲嘶力竭的呐喊,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堅持和不屈。它不迎閤,不討好,隻是默默地展現著一種獨立思考的精神,一種不被時代洪流所吞沒的姿態。每一次讀到他的詩,都仿佛進行瞭一次靈魂的探險,發現瞭一些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角落。

評分

初次翻開這本《北島 履曆 詩選1972-1988》,仿佛推開瞭一扇塵封已久卻又充滿生命力的門。窗外是熟悉的現代都市,但詩句卻將我帶迴瞭一個動蕩而又充滿激情的年代。北島的詩,有一種直擊心靈的力量,他筆下的意象,時而如鋒利的刀刃,劃破虛僞的平靜;時而又如溫柔的雨露,滋潤乾涸的心田。我尤其著迷於他對“陌生”與“在場”的哲學思考,那種在宏大曆史敘事下個體微弱而又堅韌的存在感,讓我深有共鳴。讀他的詩,不是在進行一次輕鬆的閱讀,而更像是一場與自我、與時代的對話。那些關於“迴答”、“宣言”、“北方”的符號,在我腦海中盤鏇,勾勒齣一個時代的輪廓,也映照齣我對當下世界的種種疑問。我常常在閱讀的過程中停下來,望著窗外,思考著詩中那些看似晦澀卻蘊含深意的隱喻。那種孤獨、那種反抗、那種對自由的渴望,跨越瞭時空的界限,依然能夠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這本書不隻是詩歌的集閤,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曆史迴響,是一麵摺射齣時代精神的棱鏡。

評分

這本《北島 履曆 詩選1972-1988》給我的感覺,是一種沉靜而又深刻的共鳴。北島的詩,不像一些作品那樣追求瞬間的轟鳴,而是如同一股細流,緩緩地滲透進讀者的內心。他的語言,冷靜而剋製,卻又飽含著巨大的情感能量。我驚嘆於他對“存在”與“虛無”的精妙把握,那些關於“我是誰”、“我來自哪裏”的追問,貫穿瞭他詩歌的始終。我常常在讀到“黑夜”、“黎明”、“星辰”等意象時,感受到一種孤獨而又堅定的力量。他沒有刻意去渲染痛苦,也沒有迴避現實的殘酷,而是用一種沉著的筆調,描繪齣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生存狀態。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詩歌”的意義,它不隻是文字的排列組閤,更是一種精神的載體,一種思想的錶達。北島的詩,像是一麵清澈的湖水,映照齣那個時代的真實麵貌,也摺射齣我對自身生命意義的思考。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靜心的冥想,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內心的渴望與追尋。

評分

不是詩集是散文記敘的那種

評分

三聯齣版,裝幀精美,朦朧代錶,值得推薦!

評分

城市,一個高度壓擠的世界,情感重疊,大傢原來都在演同一齣戲!!!

評分

此用戶未及時填寫評價內容,係統默認好評!

評分

書賊貴 物流賊快 包裝賊爛

評分

很不錯的書,發貨速度也很快

評分

北島的書值得一看,是一個很好的作傢。

評分

包裝很好,印刷不錯,字體也十分清晰,無可挑剔。封麵很喜歡喜歡,很好玩好玩,很棒的一本書

評分

慕名而購,喜歡這種軟軟的封麵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