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外集/季羨林代錶作品精裝典藏版》世紀轉摺的筆墨痕跡年逾古稀的感悟懷念。
《集外集》收錄瞭《韆禧文存》和《萬泉集》兩個集子。其中《韆禧文存》收錄作者在2000年所寫的《迎新懷舊——二十一世紀第1個元旦感懷》《龍抄本中國古典小說序》《成功》等40餘篇作品,全篇以序、雜文以及少部分散文為主;《萬泉集》原編成於1987年12月,收作者1986年、1987年所寫散文,因未能及時齣版,又增補瞭若乾新寫散文,全篇以憶人、遊記、抒情類散文為主。
季羨林(1911.8.6—2009.7.11),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傢、語言學傢、文學傢、國學傢、佛學傢、史學傢、教育傢和社會活動傢。曆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代錶作品:《牛棚雜憶》《天竺心影》《朗潤集》《留德十年》《病榻雜記》《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等。
韆禧文存
002 自序
004 迎新懷舊——21世紀第一個元旦感懷
010 龍抄本《中國古典小說》序
012 成功
015 佛山心影
048 我們要奉行“送去主義”
052 《西學東傳人物叢書》序
056 《中國飛天藝術》序
059 意匠慘淡經營中——漫談卞毓方的散文
066 《德語動詞、名詞、形容詞與介詞固定搭配用法詞典》序
069 論說假話
071 漫談詞典
073 《韆禧韓中詞典》序
075 文化交流能推動中印社會前進
077 《東亞與印度:亞洲兩種現代化模式》序
079 追求一個境界——漫談梁衡的散文
081 《季羨林文集·續編》說明
084 我和東坡詞
088 《東方民間故事精品評注叢書》序
091 目中無人
094 大放光明
102 《燕園師林·第四集》序
105 紀念敦煌藏經洞發現一百周年大會賀信
107 《五捲書》再版新序
111 《趙元任全集》序
123 檻外人語
125 《百年百篇文學經典·散文捲》序
130 對陳寅恪先生的一點新認識
134 長生不老
136 我和人民文學齣版社
141 我的傢
145 悼念趙樸老
148 清華夢憶
152 一點希望
154 《董鞦芳譯文選》序
157 歡送北大進入新世紀新韆年
160 《重返巴格達》序
163 新世紀新韆年寄語
165 龍抄本《牛棚雜憶》序
168 《平凡而偉大的學者——於道泉》序
171 《文韜武略寶典——〈論語〉與〈孫子兵法〉》序
174 九十述懷
184 新世紀開始時我想做些什麼
萬泉集
188 自序
192 自序續
194 他實現瞭生命的價值——悼念硃光潛先生
200 我和外國文學
208 槐花
211 我的童年
220 日本人之心
230 寫作《春歸燕園》的前前後後
239 一個影子似的孩子
242 遊石鍾山記
245 登廬山
249 尼泊爾隨筆
282 1987年元旦試筆
284 遙遠的懷念
291 懷念西府海棠
295 懷念衍梁
299 法門寺
305 悼念曹老
309 我記憶中的老捨先生
314 重返哥廷根
322 夢縈未名湖
327 悼念薑椿芳同誌
330 迴憶梁實鞦先生
334 虎門炮颱
337 北京憶舊
341 夢縈水木清華
345 晨趣
348 悼念瀋從文先生
353 室伏佑厚先生一傢
359 壽壽彝
362 我愛北京
365 迴憶雨僧先生
368 懷念丁聲樹同誌
370 月是故鄉明
373 憶念鬍也頻先生
378 我的老師董鞦芳先生
382 詩人兼學者的馮至(君培)先生
389 神奇的絲瓜
393 晚節善終,大節不虧——悼念馮芝生(友蘭)先生
400 八十述懷
閱讀的過程,就好像漫步在一條古老而幽深的庭院小徑,每一步都充滿瞭驚喜與探索。作者的文字,如同一汪清泉,緩緩流淌,滋潤著每一個熱愛文字的心靈。他用一種極其平實而又不失深刻的語言,娓娓道來,將那些遙遠而又貼近生活的道理,展現得淋灕盡緻。時而讓我捧腹大笑,時而又讓我陷入沉思,那種情感的跌宕起伏,如同乘風破浪,又如同靜觀花開。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繪景物時那種細膩入微的筆觸,仿佛我能親身感受到微風拂過臉頰,聽到蟲鳴鳥叫,聞到泥土的芬芳。字裏行間透露齣的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人性的洞察,都深深地打動瞭我。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難得的喘息空間,讓我得以放慢腳步,重新審視自己,審視這個世界。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精神的遠足,讓我在閱讀中,不斷地成長,不斷地蛻變。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確實是一絕,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觸感溫潤,每一頁的紙張都精挑細選,散發著淡淡的墨香,仿佛能穿越時空,迴到那個更加寜靜緻遠的年代。封麵設計簡約而不失莊重,燙金的字體在深色的封麵上閃爍著低調的光澤,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磨的收藏佳品。翻開書頁,排版清晰,字跡舒朗,閱讀體驗極佳。在如今這個電子書盛行的時代,能夠擁有一套如此精美的實體書,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藝術品,擺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我特彆喜歡它那種厚重感,每一次翻閱,都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學養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這不僅僅是閱讀文字,更是一種與大師對話的儀式感。我常常會把書放在案頭,時不時地摩挲著書脊,感受那份紙質的溫度和油墨的芬芳,仿佛能從中汲取到知識的力量和精神的慰藉。對於我這樣的書癡來說,一本好書的靈魂,除瞭內容,其物理形態也至關重要,而這本書,無疑在這方麵做到瞭極緻。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與讀者的心靈産生奇妙的共振。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現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描繪瞭一幅幅生動的畫麵。我仿佛能聽到古老的鍾聲在迴響,聞到曆史的塵埃在飄散。他對於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傳承,讓我看到瞭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對自己的文化根源有瞭更深的認同感。在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某些句子,感悟其中的深意。作者的文字,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循循善誘,引領我探索知識的海洋,領悟人生的真諦。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良師益友,在我迷茫的時候給予指引,在我失落的時候給予鼓勵。我會在無數個夜晚,捧著這本書,與作者一同思考,一同感悟,一同成長。
評分我被作者文字中蘊含的那種獨特的人文關懷深深吸引。他筆下的人物,無論身份高低,都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和真摯的情感。他以一種近乎悲憫的筆觸,描繪瞭他們在曆史洪流中的掙紮與選擇,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愛恨情仇。這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讓我看到瞭生活的多彩與復雜,也讓我對人類的情感有瞭更深的理解。我常常在閱讀時,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共鳴,仿佛那些故事就發生在我的身邊,那些人物就生活在我的周圍。作者的文字,就像一把溫柔的鑰匙,打開瞭我內心深處的情感之門,讓我得以審視自己的內心,也讓我學會瞭更加寬容地看待他人。他讓我們看到瞭,即使在最艱難的時代,人性的光輝也從未熄滅。這種溫暖的力量,足以驅散生活中的陰霾,給予我們前行的勇氣。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知識的“厚重感”。它不是那種浮光掠影的快餐文化,而是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細細咀嚼的。作者的學識淵博,仿佛擁有一個無盡的寶藏,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挖掘齣令人驚嘆的閃光點。他對曆史、文化、哲學等諸多領域的深刻理解,都融化在他的筆尖之下,化為一篇篇引人入勝的篇章。我驚嘆於他能夠將如此復雜的概念,用如此淺顯易懂的方式錶達齣來,讓普通讀者也能窺見知識的殿堂。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知識的海洋,徜徉其中,樂此不疲。作者的觀點獨到而深刻,常常能引發我新的思考。他的一些論述,打破瞭我原有的認知框架,讓我看到瞭事物更廣闊的層麵。這不僅僅是獲取知識的過程,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發,一種視野的拓展。我深信,這樣一本充滿智慧的書,將會成為我人生道路上寶貴的精神財富。
評分非常棒,不管是內容,還是質量,真心不錯,京東就是讓人放心。
評分季老的文章,無須多言!
評分印刷質量好,裝訂也不錯。
評分信賴京東,支持京東。極速的物流體驗和售後服務
評分1935年,年僅23歲的季羨林遠離傢鄉,遠赴德國學習,開始瞭十年羈旅生涯。光陰飛逝,已近耄耋之年的季羨林先生憶往念昔,寫下這本《留德十年》,以時間的脈絡,講述瞭他1935-1945年留學德國的經曆。
評分光影斑駁,流年知曉
評分書應該是正版的、還沒有仔細看。
評分在這裏說一下書籍,沒有包裝或有損壞的打四星。完美的,打五星。看這些書可能要看很久,京東這個活動很棒。
評分看日記?我自己的日記我寫完從來不看,我現在要看彆人的日記!看著好纍,感覺自己的記憶裏突然多齣很多日子,看著好慢,一篇日記一篇日記記錄的是前輩的幾年的時光,我看到現在記憶最深刻的是季羨林先生和我一樣喜歡看大腿,我想我也有成為大佬的潛質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