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不正经的科学:用科学满足你“变态”的好奇心 [Improbablologie et au-delà]

一本不正经的科学:用科学满足你“变态”的好奇心 [Improbablologie et au-del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皮埃尔·巴泰勒米 著,魏舒 译
图书标签:
  • 科学普及
  • 幽默
  • 奇闻异事
  • 冷知识
  • 趣味科学
  • 实验
  • 心理学
  • 文化
  • 知识
  • 好奇心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5342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37800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Improbablologie et au-delà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2
字数:1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未读·探索家」畅销科普系列全新产品。比“搞笑诺贝尔奖”更性感的逗比科学研究。

★ 盘点世界上那些“犯二”的科学家都做了哪些奇葩实验。

★ 带你感受科学“炫酷”的幽默感,用科学知识满足你“变态”的好奇心。

★ 50个法国受欢迎的科普专栏精华文章,摘得“科学品味奖”桂冠。

★ 爆笑漫画插图,让你笑出眼泪。

内容简介

  谁说科学非要一本正经地搞?世界上就有这么一帮科学家对诸多“不正经”的主题做过研究,比如:
  人的膀胱里会发现什么物件儿?怎么分辨一头猪快不快乐?无嗅觉的男人不会泡妞?止痛药的效果与钱包有关?藏在冰箱里能否躲得过原子弹的袭击?医生能给自己开刀吗?撒尿的原理是什么?……
  这些内容涉及生医学、心理学、经济学,到两性婚姻、社会文化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些看似荒唐可笑的问题,科学家却用严肃的态度、严谨的方法,来寻找科学答案。本书用搞笑、快乐的笔触向我们证明:科学不必一本正经,而可以在读过笑过之后,收获知识与思考。幽默文字配上爆笑漫画,使阅读更加趣味无穷!

作者简介

  皮埃尔·巴泰勒米:独立记者,《世界报》科学专栏作家,曾担任《科学与生活》杂志主编,他的博客“科学摆渡人”(passeurdescience)是现今法国有影响力的科普博客之一。同时,他也是《世界报·科学与医学副刊》的专栏作家。这本书是他的专栏精选集。

内页插图

目录

自序 我为什么用这么逗的态度搞科普
1咦,这支笔是怎么钻进我膀胱里的?
2人类发情也有季节性?
3 禁欲者的胡子会长得慢一些吗?
4爱情真的是甜的吗?
5烤猪肉也能捏成一把好乳!
6活塞运动真的算一种运动吗?
7人们会为了避税而更早死去?
8最能吃的吃货到底能吃下多少东西?
9医生能给自己开刀吗?
10怎么识别一头猪快不快乐?
11鼻子不好使是否会影响性生活?
12男人为什么都想成为肌肉男?
13喝了酒的证人真的不可信吗?
14我们在鼻涕中能比在水中游得更快吗?
15 梵高还是夏卡尔?鸽子知道……
16废话也有说服力?
17你敢以身试毒吗?被毒蜘蛛咬了会变成蜘蛛人吗?
18为什么只有人类女性的乳房是隆起的?
19股市有风险,你相信金融分析师还是轮盘赌?
20 感觉被完全剥夺是一种什么体验?
21新钞票比旧钞票更值钱吗?
22 贵的止痛药效果更好?
23女人会在意自己私处的尺寸吗?
24穿苏格兰裙会不会让精子的质量提高?
25女人是怎么把老公踩在脚下的?
26口交也能受孕?
27把袜子穿在鞋外面会有助于防滑?
28坐着学还是躺着学,这是个问题……
29钞票是最好的止痛药?(原标题:最好的止痛药——钞票)
30藏在冰箱里能否躲得过原子弹的袭击?
31你想在天花板上开车吗?
32乡村音乐会让人想自杀吗?
33是什么决定了一粒睾丸的大小?
34蜘蛛侠的网到底有多结实?
35猪肉绦虫:科学家和死刑犯的爱恨情仇
36被车轧死的动物尸体会存留多久?
37有没有第三者,尝尝就知道?
38 恐惧会让你的体味改变?
39辨出好音乐靠的不是耳朵?
40 如何练成凌波微步?
41一根香肠里到底有些什么?
42 狗是怎么成为“人类的好朋友”的?
43脚被汽车怎么轧都不会骨折?
44谁是史上最愤青的专家?
45气孕是什么?
46 撒尿的原理是什么?
47 哪跟指头的指甲长得最快?
48人在几点最诚实?
49史上最令人作呕的实验?
50《花花公子》封面女郎也是科研利器?

精彩书摘

  活塞运动真的算一种运动吗?
  不正经科学就是“不羁放纵爱自由”,而正是因此,大家才总能一眼就将它认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是被视为禁忌的隐私和房事。举个例子,你也许对那位名叫吉尔·布润德列(GilesBrindley)的英国科学家还记忆犹新,1983年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泌尿学会上,他面对着在场所有目瞪口呆的观众,毅然决然地褪下内裤,只为了想让大家看一看自己的小弟弟被注射罂粟碱后爆发出的非比寻常的力量,并由此开启了“药物治疗早泄”的先河。你也不会忘记这个实验,好几对伴侣为研究性爱过程中的阴毛交换做出了巨大贡献,进而促进了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我们要谈的是2013年10月发表在《美国公共图书馆期刊》(PLoSONE)杂志上的这篇文章,一个加拿大研究团队为这个经久不衰的谜题揭晓答案,那就是:活塞运动到底算不算一种运动呢?
  这真的不算是什么新话题,至少在半个世纪之前,科学家们就已经在尝试测出爱侣们在“嘿咻”时到底要一起做多少功。1966年,汇集了将近700位,下至18岁上至89岁的志愿者的一项研究在经过11年的观察(还真得这么长时间)之后,证实了人们在进行那项活动时,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增加,并且动脉血压会升高。紧跟其后的其他实验还配备了心电图监测仪和耗氧量测量仪,却从未测量出人在做爱过程中到底能消耗多少卡路里的热量。
  我们的加拿大医生团队指出,前辈们的“实验方法存在着重大局限”。首先,所有实验都是在实验室中进行,远离了人类这种大型灵长类动物的日常起居环境。其次,当时的实验器材早已无法适应现代人“啪啪啪”的节奏,除非有人就好这口,喜欢戴着面罩相互爱抚,或者是干脆借着心电监测仪上伸出来的电线捆缚、抽打同伴(SM)。因此,这些老古董都有点儿碍手碍脚,很可能让实验中所需要的自然冲动被扰乱。(尤其当有人躲在窥视窗后面监视,生怕你把仪器搞坏的时候)。
  因此,必须要学会更尊重实验对象的隐私。所幸,现代实验器材已经愈发迷你化。这项研究中,有21对身强体壮的年轻异性恋伴侣被招募进来,他们的任务是在一个月内,每周做一次爱,当然别忘了佩戴一个简单的臂式监测仪,来测量能量消耗和做功多少,以分钟为单位。完事后,“小白鼠”们还要填写一张关于疲惫程度和兴奋程度的问卷,以及在跑步机上跑上半小时,作为不同类型的运动参照。
  第一周通常都是最激烈的(也许也是想把自己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让专家看看),可惜,激情慢慢就退却了。一个月之后,让数字说话:房事持续时间在10到57分钟之间,平均为25分钟。男性平均每次消耗101大卡,而女性平均每次69大卡,相比之下,在跑步机上奔跑半个小时后,男性平均燃烧276大卡,而女性平均燃烧213大卡。好吧,如果你准备参加奥运会,那老汉推车、传教士、男耕女织,琴瑟和鸣、曲意逢迎、山羊对树可不是最好的运动选择哦。
  ……

一本不正经的科学:用科学满足你“变态”的好奇心 探索那些你从未敢问,却又忍不住去想的科学角落 你是否曾在深夜仰望星空,好奇宇宙深处的秘密,却又觉得那些枯燥的物理公式遥不可及?你是否曾在街头看到稀奇古怪的现象,脑中闪过无数个“为什么”,却苦于找不到一个有趣味、够深入的解释?你是否曾被某些古怪的科学传闻所吸引,却不知真假,甚至觉得它们“不正经”得恰到好处?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一本不正经的科学:用科学满足你“变态”的好奇心》将是你手中最不容错过的读物。这本书并非要为你梳理教科书式的严谨理论,也非要为你讲解那些已经烂熟于心的基础知识。它的目标,是带你潜入科学世界那些最令人着迷、最出人意料,甚至可以说是“不正经”的角落,用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点燃你内心深处那团熊熊燃烧的好奇之火。 这本书将挑战你对科学的固有认知。我们常常认为科学是严肃、理性、一丝不苟的,但在这本书里,科学将展现出它最狂野、最幽默、最令人捧腹的一面。我们将一同探寻那些看似荒诞不经,实则蕴含深刻科学原理的现象。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那些你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在科学的光照下,竟是如此的合情合理,甚至令人拍案叫绝。 你将在这本书里发现什么? 1. 隐藏在日常中的奇妙科学: 为何某些食物组合会“打架”? 盐配甜?柠檬配牛奶?食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且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味觉体验,甚至让你怀疑自己的味蕾是否出了问题。我们将为你揭秘那些“邪恶”的食物搭配背后隐藏的科学逻辑,或许你还能因此发明出新的“黑暗料理”。 为什么某些歌曲让你忍不住跟着跳舞? 节奏、旋律、大脑的奖赏机制,这一切是如何协同作用,将你变成一个无法自控的舞者?本书将剖析音乐与我们身体和大脑之间奇妙的联系,让你理解“动次打次”背后的神经科学奥秘。 穿高跟鞋真的会让你走路更“性感”吗? 这种看似简单的时尚选择,背后牵涉到步态、骨骼结构、甚至社会心理学的微妙互动。我们将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解构高跟鞋对人类行走方式的影响,让你重新审视这个看似普通的时尚单品。 为什么我们有时会“闻到”情绪? 气味,这个我们常常忽视的感官,却承载着远超我们想象的信息。人类是否有费洛蒙?我们是否能通过气味感知他人的情绪状态?本书将带领你进入嗅觉的神秘世界,探索那些无形的气息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交与情感。 2. 突破想象的极端科学: 如果人类能够光合作用,会发生什么? 想象一下,不再需要吃饭,只需要晒太阳就能获得能量,这将如何改变人类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甚至我们的生理构造?我们将运用生物学和物理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大胆的“假如”推演。 时间旅行的悖论真的无法解决吗? 祖父悖论、信息悖论……这些科幻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情节,在科学上有着怎样的探讨空间?我们将梳理关于时间旅行的各种理论,让你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尝试解读这个终极谜题的。 平行宇宙真的是存在的吗? 量子力学的某些解释,似乎为平行宇宙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我们将带你走进量子世界的奇特领域,探索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理论,理解“多世界诠释”的深层含义。 如果我们能用意念控制物体,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意念控制,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在科学界也有着相关的研究。我们将探讨生物电信号、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让你窥见未来可能实现的“超能力”。 3. 那些“不正经”的科学史与轶事: 历史上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科学实验: 历史上,并非所有的科学探索都一帆风顺,有些实验的设计本身就充满了奇思妙想,甚至有些“反科学”,却意外地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我们将挖掘那些被遗忘的、充满趣味性的科学史片段。 科学家们不为人知的“奇葩”爱好与理论: 即使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有着普通人的一面。他们的生活经历、业余爱好,甚至是那些被主流科学界忽视的“怪诞”想法,往往能为我们提供理解科学家的全新视角。 伪科学的诱惑与辨析: 在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伪科学依然层出不穷,它们常常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和对科学的浅层理解。我们将以科学的态度,为你剖析一些常见的伪科学现象,教会你如何用科学的思维去辨别真伪。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 《一本不正经的科学》之所以“不正经”,并非在于内容的随意拼凑,而在于它所采用的独特叙事方式和取材角度。我们摒弃了枯燥的术语和晦涩的证明,转而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贴近生活的比喻,以及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引导读者进入科学的殿堂。 语言的魅力: 作者用一种轻松、幽默、甚至略带调侃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概念变得浅显易懂,让你在捧腹大笑之余,不知不觉地吸收了知识。 好奇心的驱动: 本书的核心是激发你内心深处的好奇心。它不告诉你“是什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让你成为自己知识探索的主角。 跨学科的视角: 科学并非孤立存在。我们将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展现出科学无处不在的魅力。 “变态”的好奇心是科学的起点: 书名中的“变态”一词,恰恰是对那些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常规、敢于探索未知领域的人们的赞美。正是这些“不正经”的好奇心,才催生了无数伟大的科学发现。 谁适合阅读这本书? 所有对科学充满好奇,但又被传统科普读物劝退的读者。 希望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的学生。 对生活中的各种奇妙现象感到好奇,并渴望找到科学解释的探索者。 任何喜欢挑战固有思维,享受“脑洞大开”时刻的读者。 父母,希望引导孩子从小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并从中获得乐趣。 《一本不正经的科学:用科学满足你“变态”的好奇心》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让你看到科学的另一面——它充满趣味、挑战、甚至有些“疯”。准备好迎接一场关于好奇心的奇妙冒险了吗?这本书,将是你旅途中最好的伙伴。它会让你重新认识科学,更会让你重新认识那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自己。 准备好,让你的“变态”好奇心,在这里得到最淋漓尽致的满足!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的世界观好像被打开了一个新的小窗口。我一直以为科学是严谨、冰冷、只能在实验室里才能接触到的东西,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作者的文字里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和那种近乎顽皮的探索精神。他不是在“教”你知识,而是在“引诱”你跟着他一起去质疑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常识。比如说,关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的“余晖”,他描述得那种宏大和神秘感,简直像在读一部史诗级的科幻小说,但每一个字都有坚实的科学依据支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处理那些“灰色地带”问题的态度——他不回避科学的局限性,甚至乐于展示科学家们也常常会遇到的困惑和争论。这种坦诚反而让我对科学的敬畏之心更甚。它让我意识到,科学探索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永无止境的追问,而不是一个已经写好的标准答案。这种阅读体验,远超出了我预期的“科普书”的范畴。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称得上是“思想的体操”。作者在处理专业名词时,总能找到一种既精确又充满画面感的表达方式,这非常考验作者的文字功底。我感受到的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一场智力上的游戏。他会设置一些思维陷阱,让你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理解,直到最后豁然开朗。举个例子,他解释熵增定律时,用的比喻极其生活化,让你觉得这个宇宙的终极命运似乎就在你家里的凌乱抽屉里得到了某种体现。这种将宏大叙事与微观体验无缝连接的能力,非常罕见。它成功地将科学的严谨性包裹在一层极其易于接受的外衣之下,使得即便是对科学背景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他的思路,并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吸收了大量硬核的知识。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每次都能发现新乐趣的书。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挺抓人眼球的,那种有点怪诞又带着一丝幽默感的插画风格,一下子就让我觉得这可能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科普读物。我当时在书店里随便翻了几页,立刻就被它那种跳脱的叙事方式给吸引住了。作者似乎并不想按部就班地讲解那些枯燥的公式和定律,而是更倾向于用一种近乎“八卦”的口吻来聊科学。比如,他可能会从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日常现象入手,然后层层剥茧,引出背后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原理。我记得有一次讲到光速的问题,他居然把它比喻成某种极限速度的“八卦传播”,把原本抽象的概念拉到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层面。这种讲故事的能力,比那些教科书式的写作高明太多了。读起来完全没有负担,就像是听一个学识渊博的朋友在深夜里跟你分享他发现的那些“冷知识”,让人欲罢不能,恨不得一口气读完。而且,我特别喜欢他处理那些“敏感”或“反直觉”科学概念的方式,总能找到一个既准确又不失趣味的切入点。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无用之学”的尊重。我们总被教导要学习那些“有用”的知识,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东西。然而,这本书却大篇幅地探讨了那些看似与日常生活毫无关系的、纯粹出于好奇心驱动的科学探索——比如为什么蝴蝶的翅膀是那种图案,或者不同物种的嗅觉机制有何差异。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赞美了这种“纯粹的好奇心”本身的力量。他通过这些看似边缘化的科学主题,反过来折射出我们理解世界的基本逻辑和认知框架。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涤,它提醒我,人类的进步往往来自于那些“不务正业”的探索。阅读它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陷入沉思,思考我们是如何形成对现实的认知的,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多严肃学术著作无法给予的。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布局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不是按照学科来划分的,而是围绕着一系列引人入胜的“问题”来展开的。每一章似乎都是一个独立的探险,但读完之后,你会发现所有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片段,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宏大的科学图景。我感觉作者在写作时,可能特意避开了那种传统的、按照时间线或者领域来组织的叙事方式,转而采取了一种更符合人类好奇心发展路径的结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带你飞到哪个星系,或者潜入到哪种微观粒子之中。这种不可预测性,是维持阅读兴趣的关键。而且,书里的注释和引用部分也做得非常用心,如果你真的对某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会给你提供非常可靠的延伸阅读方向,而不会像一些科普书那样,只抛出概念却不提供深入研究的路径。它既满足了“快餐式”的阅读需求,也为深度学习者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评分

一些很奇怪的小知识 趣味读物 值得拥有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购物上京东,生活好轻松,京东快递更威武

评分

经常网购,总有大量的包裹要收,感觉写要评语要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觉得好像不去评价或随便写写. 但是, 有点对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评的卖家的宝贝评价里面以示感谢和尊敬。首先,宝贝是性比价很高的,我每次都会先试用再评价的,虽然宝贝不一定是最最好的,但是在同等的价位里面绝对是表现最棒的。京东的配送绝对是一流的,送货速度快, 配送员服务态度好,每样东西都是送货上门。希望京东能再接再励,做得更大更强,提供更多更好的东西给大家, 和更优质的服务。为京东的商品和服务点赞。最后我想说上面的话是我粘贴别人的?

评分

包装很完整 还没开 不过看起来还不错 速度快?

评分

真不如看知乎的答案

评分

儿子喜欢的书,印刷精美,赶上优惠活动买了一大箱,划算!

评分

好东西真不错!!!!!

评分

很好很方便!............很好很方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