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超级画板自由行》主要介绍智能教育软件《z+z智能教育平台——超级画板》免费版本的功能,并结合平面几何、代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统计、算法与编程、函数等中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通过制作课件的实例,介绍基本操作方法和多种技巧。其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是软件手册和《z+z智能教育平台普及丛书》中其他部分所未曾谈到的。
《超级画板自由行》附有一张光盘,内容包含《z+z智能教育平台——超级画板》免费版本、书中的例子和若干练习的参考解答,以及有关的工具文件。
《超级画板自由行》可供中小学数学教师和学生、教育软件的开发和研究者、数学爱好者以及计算机科技爱好者参考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篇走马观花
一 打开界面看看试试
二 智能作图挥洒自如
三 文本命令应有尽有
四 符号公式即打即现
五 测量编程左右逢源
小结
第二篇 平面几何
一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二 三角形的三高为何共点
三 用面积剪拼说明勾股定理
四 检验全等三角形
五 两圆的公切线
六 密铺曲线形
七 连杆机构画出的曲线
八 反演变换
小结
第三篇 代数运算
一 正负数的加减法
二 乘幂和代数式的运算
三 解方程和方程组
四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五 复数的运算
小结
第四篇 解析几何
一 直线的斜率和方程
二 椭圆和双曲线的生成
三 抛物线的生成
四 圆锥曲线随离心率而变化
五 圆锥曲线的一般方程
六 极坐标和参数方程曲线
小结
第五篇 函数图像
一 函数图像配合函数表
二 基本的初等函数族
三 正弦曲线和正切曲线的生成
四 分段函数的图像
五 函数的导数和定积分
小结
第六篇 概率统计
一 抛硬币和掷骰子
二 模拟投豆和投针实验
三 生日相同的概率
四 制作画回归直线的模版
五 绘制统计图表
小结
第七篇 立体几何
一 长方体的截面
二 圆锥、圆台和圆柱的体积
三 空间的曲线
四 圆锥的截线和截面
五 一些有用的立体几何素材
小结
第八篇 算法编程
一 赋值语句和定义函数
二 条件语句
三 循环语句
小结
第九篇 更上层楼
一 线段和圆弧的动态n等分点
二 动态的正n边形和完全图
三 旋轮线和摆线
四 滚动的椭圆和正多边形
五 曲线的互相变化
六 泰勒多项式和三角级数
七 更多的例子
小结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光盘内容说明
前言/序言
软件《Z+Z智能教育平台——超级画板》(以下有时简称“Z+Z”)自2002年9月面世以来,以其易学易用的特色和强大的功能吸引了许多数学老师、数学教育家和教育技术专家的关注。有些中学数学教材中,已经把“Z+Z”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软件工具。
两年前,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立项,启动了名为“Z+Z智能教育平台应用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的研究项目,吸引了19个省的100多所中学参加到这项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活动中来。到本书出版之日,项目尚未结题,但已有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发表。科学出版社于2005年11月出版的《超级画板与数学新课程》一书中,提供了几十个将“Z+Z”用于数学教学的成功的例子。
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多篇老师和同学在教学或学习中使用“Z+Z”的心得和体会。
在网上输入“Z+Z”作为关键词,用“百度”搜索一下,可以查到数千个有关的网页。其中有不少是老师和同学对“Z+Z”软件的评论。
老师们如是说:
“Z+Z”给了学生观察的平台,创造的平台,合作的平台,使他们在学习中越来越充满自信。(合肥市南苑新村学校杨永清老师)
使用“Z+Z智能教育平台”可以当场制作课件,当场作图,快速高效。动态的画面,变化的图形,丰富的内容既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能提高课堂效率,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优势无与伦比。(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李春梅老师)
应用“Z+Z”软件于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而且还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学对“Z+Z”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同学因此喜欢上了数学……
“Z+Z”小组的活动占据了学生一些课余学习时间,特别是有些着迷的同学节假日还在家里琢磨课件。有人觉得这会像玩游戏一样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但事实证明.那些在“Z+Z”中取得成果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同样名列前茅。(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王明宇老师)
“Z+Z智能教育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第二,真切展示知识的表现环境。……过去许多可以想到而做不到的事,现在可以演示、操作了。第三,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第四,丰富了教与学的手段,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充分提高了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兴趣。(湖北省宜昌市第九中学成凯老师)
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课件广泛的应用性、良好的操作性和贴近教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探索新知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济南育英中学李鲁老师)
“Z+Z智能教育平台”的引入,已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理念及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Z+Z”软件制作课件一般只需3至5分钟,有些可以随堂制作的课件能在1分钟内完成,这既能节约教师做课件的时间,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和经历数学现象产生的全过程。
“Z+Z”操作的方便和数学化设计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整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当堂制作课件,把教师和学生拉到同一条认识的起跑线上,拉近了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距离,为实现课堂中的三个要素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性。(济南市教研室曾美露、周生伟老师)
我们深深感到“Z+Z”平台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Z+Z”使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实在的作用,教学的重点、难点更易突破,课堂中的有效时间增多了。……学生越来越充满自信,在家中也主动地利用“Z+Z”平台去探索……使用“Z+Z”教育平台班级的学生空间想像能力明显优于未实验班级。(安徽省蚌埠五中洪顺刚老师)
用“Z+Z智能教育平台”进行课堂演示,……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利用“Z+Z”……它的动态情境可以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在课后,可以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来巩固和熟练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辅导软件把计算机变成了教师。(宜昌市第九中学高长艳老师)
“Z+Z智能教育平台”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学具;联系教师、学生的纽带……利用“平台”,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学习效果当然能得到提高。(湖北省当阳市烟集初级中学朱建华老师)
《超级画板自由行》这本图书,并非一本关于旅行攻略、地理风貌、或是探险记的书籍。它的核心,在于探索一种精神,一种在有限框架内实现无限创造的可能。这本书,是关于“画布”的哲学,更是关于“自由”的实践。 想象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画板”。这块画板,可以是实体,也可以是概念,它代表着我们生活的空间、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的思维边界。而“自由”,则是在这块画板上,随心所欲地挥洒色彩,勾勒线条,构建属于自己的世界。 《超级画板自由行》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收拾行囊,规划路线的旅行指南。它不会告诉你哪个海滩阳光最明媚,哪座山峰最险峻。相反,它会引导你审视你内心的“画板”。这块画板,究竟有多大?它的边界在哪里?又是什么塑造了这块画板的形状? 书中所探讨的“画板”,可以是你的工作岗位,你的家庭生活,你的社交圈子,甚至是你的健康状况。我们常常抱怨环境的束缚,抱怨资源的匮乏,抱怨他人的限制。然而,本书却提出一个颠覆性的观点:真正的束缚,往往并非来自外在的“画板”,而是来自我们内心对这块画板的认知。 “自由行”三个字,是本书的灵魂所在。它不是指一场漫无目的的流浪,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当我们理解并接纳自己“画板”的边界时,我们就拥有了“自由行”的起点。不是去打破边界,而是去理解边界,然后在这个边界之内,挖掘出无限的可能性。 比如,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岗位上,你是否觉得被条条框框限制,无法施展拳脚?《超级画板自由行》会告诉你,即使是在这个“画板”里,你也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优化工作流程、拓展工作内容,甚至改变自己对这份工作的态度,来创造属于自己的“自由”。你可以将枯燥的任务变得有趣,将重复的劳动变得高效,将单调的工作变得富有创意。这,就是你在固定“画板”上的“自由行”。 再比如,家庭生活。有人认为家庭就是责任和束缚,是失去自由的代名词。但本书会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画板”可以是家,而“自由行”则是如何在家庭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喘息和乐趣。你可以通过规划属于自己的“独处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家人建立更深层次的沟通,甚至在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同时,找到新的合作模式和乐趣。你的家庭“画板”,也可以成为你实现“自由行”的广阔天地。 本书的核心论点之一,是关于“赋能”。它不是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而是教会你如何赋予自己力量,去主动创造和改变。就像一个画家,即使只有一支画笔和一块画布,只要掌握了技巧和创意,也能创作出惊世之作。这里的“赋能”,体现在对自我认知、情绪管理、思维模式、以及行动力的全面提升。 第一部分,书中会深入剖析我们是如何被自己的“画板”所定义的。我们会探讨“标签化”的陷阱,比如“我就是个内向的人”、“我能力有限”、“我运气不好”。这些标签,如同无形的墙壁,限制了我们对“画板”的感知和利用。本书鼓励读者去审视这些标签,去质疑它们是否真的牢不可破,去寻找打破它们的可能性。 我们会学习如何进行“自我觉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了解自己的需求与渴望。这种觉察,如同用一把精密的尺子,去丈量自己“画板”的每一个角落,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角落,去识别那些被低估的潜能。 第二部分,将聚焦于“画板”的构建与扩展。这里并非指改变客观的现实,而是改变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和塑造。书中会介绍一些积极的思维模式,例如“成长型思维”,它相信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来提升的,而非一成不变的“固定型思维”。这种思维的转变,就像为你的“画板”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它变得更加灵活和有弹性。 我们会学习如何设定“微小而确定的目标”。在“画板”的限制内,找到可以实现的小目标,通过不断达成这些小目标,来增强自信心,逐步拓展“画板”的边界。这并非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通过一次次的“自由行”,来发现“画板”的更多可能性。 书中还会强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当遇到“画板”上的难题时,不要急于抱怨或放弃,而是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这如同在有限的画布上,运用独特的色彩搭配和构图技巧,化腐朽为神奇。 第三部分,则升华到“画板”的整合与升华。这部分探讨如何将你在不同“画板”上的“自由行”经验进行整合,形成一种更为宏观的人生哲学。我们如何在工作、生活、情感等各个领域,都能够保持“自由行”的状态,而不被任何一个“画板”所困。 书中会分享一些关于“边界智慧”的理念。不是一味地扩张,也不是一味地收缩,而是懂得如何在不同的“画板”之间建立恰当的边界,既保护自己的独立空间,又能与外界保持良好的连接。 “自由行”的状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学习、不断实践、螺旋上升的过程。本书的目的,是为你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实用的方法论,让你能够踏上属于自己的“超级画板自由行”之旅。 《超级画板自由行》并非告诉你如何逃离现实,而是教你如何在现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它不是一本提供答案的书,而是一本激发你思考、引导你行动的书。它邀请你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你的“画板”是有限的,但你在这块“画板”上实现“自由行”的潜力,却是无限的。 这本书,献给每一个渴望在生活中找到更多可能性,渴望在有限的空间里活出无限精彩的人。它告诉你,真正的自由,不在于你拥有多大的“画板”,而在于你如何在这块“画板”上,自在地行走,肆意地创造。它鼓励你,去拥抱你的“画板”,去定义它,去拓展它,去用你的方式,在上面画出最绚丽的人生风景。 这本书,将带你认识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能够驾驭自己“画板”,实现真正“自由行”的自己。它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智慧的启迪,一次关于“人生”的深度探索。它不会给你地图,但会给你罗盘;它不会给你捷径,但会给你方向。你的“超级画板”,等你来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