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5年修订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5年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编写组 编
图书标签:
  • 马克思主义
  • 中国马克思主义
  • 意识形态
  • 政治理论
  • 哲学
  • 当代中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习近平思想
  • 理论研究
  • 21世纪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432008
版次:3
商品编码:1178041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4
字数:1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5年修订版)》是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使用的教学大纲,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是供全国高校博士研究生使用的通用教材。教材按专题介绍了当代人类社会的重大社会问题、政治经济热点问题、科技前沿问题、主要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问题。

目录

导论
一、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
1.20世纪人类社会取得的巨大进步
2.20世纪人类社会遗留的主要问题
3.21世纪人类社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二、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与世界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3.坚定理想信念与提升精神境界
三、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第一讲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1.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2.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
3.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进展
2.经济全球化的矛盾及走势
3.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其影响
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及根源
2.世界多极化的曲折推进
3.中国与世界多极化
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1.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其主要特征
2.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3.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
4.中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二讲 当代发展问题
一、当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1.当代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当代发展问题的根源及影响
3.正确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1.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三讲 当代社会建设
第四讲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
第五讲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第六讲 当代社会思潮
第七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八讲 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阅读文献
后记
2015年修订版后记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5年修订版)》:一场深刻的理论回溯与时代对话 引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它不仅仅是舶来品,更是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深度融合,绽放出独特而强大的生命力。从早期在中国社会的孕育和传播,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建设中的奠基作用,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引领中国前进的思想旗帜。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5年修订版)》一书,正是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的发展轨迹进行了一次系统梳理、深入剖析和创新性阐释。本书并非仅仅是概念的罗列,也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力图展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如何在中国的具体土壤上,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篇:溯源与奠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早期实践 本篇内容聚焦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初阶段,以及由此引发的早期革命实践。它将细致描绘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的背景下,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是如何接触、理解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我们将深入探讨早期传播者们所面临的挑战,他们如何用当时的语言和思想体系来解释和介绍马克思主义,以及这一思潮如何在中国思想界引起轩然大波。 接着,本篇将重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我们将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革命任务相结合,如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一阶段的分析,将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艰辛与伟大,它不仅仅是思想的启蒙,更是行动的指南,指引着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道路。 第二篇:建设与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本篇将深入考察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新历史条件下,如何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将审视在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 重点内容将包括,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处理计划经济体制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重要贡献,例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将得到详尽的阐述。本书将分析毛泽东思想是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 同时,本篇也会客观地呈现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反思和调整。这部分内容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又不断根据中国国情进行理论创新的决心和智慧。 第三篇:改革与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次伟大而深刻的创新。本篇是本书的核心章节之一,将详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如何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我们将聚焦于邓小平理论,分析其如何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并为中国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本书将重点阐述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它如何打破僵化的思想模式,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接着,本篇将继续梳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我们将分析这些理论是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深刻理解和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何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相结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此外,本篇还将探讨这一理论体系如何在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问题、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本书将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活的理论。 第四篇:时代的回响与未来的展望——2015年前后的理论新发展与实践新课题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15年前后,中国面临着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时代挑战。本篇将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的新发展,并展望未来的理论与实践方向。 本书将审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例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它如何在总结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治国理政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部署。 重点内容将包括,如何理解“中国梦”的时代内涵,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如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等等。 本篇还将探讨,在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思潮涌动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如何继续保持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先进性。本书将强调,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具体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结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5年修订版)》一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和创新的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是如何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并不断超越自身,成为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思想武器。 本书不是一套僵化的理论手册,而是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人民的承诺,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不懈探索。通过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回顾和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和光明前景。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系统的视角,去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和时代价值。它鼓励读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积极拥抱时代变革,勇于理论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本书的修订,更反映了对最新理论成果的吸收和对当前实践问题的回应,使其内容更具时效性和指导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当代思想发展颇感兴趣的读者,我近期拜读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5年修订版)》,虽然书中具体章节内容我可能无法一一详述,但整本书给我带来的思考和启迪却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所呈现的宏大叙事,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轨迹梳理得条理清晰。从最初的引进、本土化,到经历各种理论探索和实践考验,再到如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融合,本书以一种宏观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一思想体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如何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其中,对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论述,尤其是各个阶段的关键转折点和理论创新,都让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发展脉络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历史纵深感,使得我在阅读时,仿佛能够触摸到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求索、与时俱进的精神脉搏,也更加认识到理论创新对于一个政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评分

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5年修订版)》最令我感到受益匪浅的是它所激发的思考深度。书中所探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并非是一个静止不变的教条,而是一个鲜活、动态、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它要求我们不断地去审视现实,去发现问题,并从中汲取力量,去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书中对于理论创新、实践探索以及如何凝聚共识等方面的论述,都让我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它鼓励我们不仅要理解“是什么”,更要思考“为什么”和“如何做”,这种引导式的阅读体验,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更成为了一种思想上的启迪。

评分

这本书在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回应当代中国面临的各种挑战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阐述,而是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哪些核心原理在当前仍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又有哪些需要根据新的实践进行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涉及市场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等重大议题时,书中对中国共产党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我注意到书中对于如何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以及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的论述,都体现了一种审慎而又积极的探索精神。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的思路,是本书最吸引我的一点。

评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5年修订版)》在理论框架的构建上,展现出一种严谨而又富有创新的学术品格。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梳理,以及如何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论证过程。书中在阐述某些核心概念时,往往会追溯其思想渊源,并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理论成果,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这种“溯流而上”的梳理方式,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性和生命力。同时,书中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辨析,也显示出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和严谨的逻辑。它不仅仅是在介绍理论,更是在引导读者进行独立思考,去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并赋予其中国特色的。

评分

本书在分析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时,给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不仅仅聚焦于中国国内的理论发展,还将其置于全球视野下进行考察。书中对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的演变、各种思潮的涌现以及它们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或差异,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这种国际化的视野,使得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全球思想图景中的位置,以及它所能贡献的独特智慧。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如何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同时又坚持自身主体性的论述,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复杂关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评分

嘿嘿,用了优惠券,买下来很实惠,关键是正版

评分

买了一箱书,还没认真看,开卷有益,基础知识还是需要了解的,其他都好,就是有点脏

评分

书不错都是正版图书,包装也挺好

评分

收到,速度快,考试用

评分

新版本,不错??

评分

正版,质量不错

评分

上课用的,东西不错!

评分

上课需要,但是很快就要买新书了

评分

纸质感觉一般,书封面有些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