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通信领域的从业人员、通信技术初学者及爱好者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大概是初入无线通信设计领域的朋友们直接的感受了。无线通信网络设计一项综合了理论和实践的工作,我们需要知道网络制式的工作原理,也需要掌握查勘的技巧等,把工程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能大大增强我们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理解。《大话无线通信——网络设计完全攻略》一书能给朋友们在无线网络设计领域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并指引大家在该领域一直走下去。  《大话无线通信——网络设计完全攻略》具有以下特点:  1.以工程建设的流程为主线,从立项开始按时间点逐步展开,条理清晰;  2.书中所有实例均取自作者亲自参与的项目中,具有很高的工程指导意义;  3.书中理论知识本着够用、为实践服务的原则,避免太多复杂的公式;  4.与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进行讲解,白话的方式更加通俗易懂,让高大上的内容变得接地气。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无线网络设计的流程为主线,沿着工程建设的时间点逐步展开,详细介绍了无线网络设计的相关知识。其中,基础篇主要介绍了GSM、CDMA IS95、CDMA200、WCDMA、TDSCDMA和LTE网络制式的网络结构、关键技术和网络容量性能,无线网络的覆盖规划和容量规划;实战篇主要介绍了室外宏基站的查勘和设计,包括无线工程的建设流程,宏基站的电源系统,爱立信、华为和中兴典型设备的结构、容量和使用原则,宏基站的天线系统,常用软件工具和施工图纸绘制注意事项;以及室内分布系统的查勘和设计,重点阐述了室内分布工程中常用到的无线设备和覆盖场景分类等。  本书内容实用性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类比方式,向读者完整勾勒了一幅无线网络设计的“蓝图”,具有很强的工程指导意义。  本书适合从事无线通信网络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使用,也可用作高等院校通信等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和参考书。     
作者简介
     陈华旺,爱立信全球服务中心广州分公司,工程师,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曾在广东南方电信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无线院担任无线通信设计师。现供职于 爱立信(西安)全球服务中心广州分公司,是一名系统集成工程师。     
内页插图
          目录
   [基础篇]
第1章语音服务——拉开通信时代的序幕
1.1从零开始——无线通信基础2
1.1.1不做大哥好多年——从大哥大说起2
1.1.2醉翁之意不在酒——频率调制4
1.1.3浮在空中的通信链路——频分多址6
1.1.4物尽其用——频率复用技术8
1.2曾经的贵族——制霸全球的GSM11
1.2.1棒打鸳鸯——模拟信号离散数字化11
1.2.2越切越小的蛋糕块——GSM帧结构12
1.2.3条条大路通罗马——GSM无线信道15
1.2.4基站、载波、小区和载扇17
1.2.5层叠的金字塔——GSM网络结构17
1.2.6各司其职——GSM网元功能介绍18
1.3手机上网的开端——GPRS和EDGE22
1.3.1站在巨人的肩膀——GPRS网络结构22
1.3.2说说GPRS和EDGE的网速23
第2章更高更快——数据业务大爆炸
2.1独行侠——独树一帜的CDMA25
2.1.1CDMA扩频码——Walsh码25
2.1.2变化的频谱带宽——扩频和解扩27
2.1.3关于编码、调制和扩频的讨论30
2.1.4CDMA IS95进阶——CDMA2000 1X31
2.1.5流量为王的3G时代——EVDO和EVDV34
2.2王朝的更迭——锋芒毕露的WCDMA36
2.2.1物尽其用——WCDMA的网络结构36
2.2.2变通才有出路——OVSF码和软切换37
2.2.3没有快,只有更快——WCDMA后续演进38
2.3大唐的标准梦——TDSCDMA40
2.3.1我本布衣——TDSCDMA坎坷成名路40
2.3.2拿来主义——TDSCDMA网络结构41
2.3.3技多不压身——TDSCDMA关键技术41
2.3.4TDSCDMA容量计算45
第3章分久必合——大一统的LTE
3.1LTE基础知识48
3.1.14G标准争夺战——早产儿LTE48
3.1.2世界是平的——LTE网络结构49
3.1.3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50
3.1.4SCFDMA单载波频分复用技术52
3.1.5MIMO多入多出技术53
3.2TDDLTE容量讨论55
3.2.1TDDLTE与FDDLTE帧结构55
3.2.2TDDLTE下行速率估算57
3.2.3TDDLTE上行速率估算60
3.3无线设计基础62
3.3.1关于无线信号传播过程62
3.3.2关于基站的覆盖半径63
3.3.3关于基站覆盖效果定义70
第4章未雨绸缪——无线网络规划仿真
4.1无线网络规划仿真概述73
4.2无线网络覆盖规划76
4.2.1链路预算76
4.2.2无线传播模型78
4.2.3覆盖预算81
4.3无线网络容量规划83
4.3.1话务量、话务模型、呼损率、爱尔兰B表83
4.3.2容量规划流程84
4.3.3GSM网络容量规划85
4.3.43G网络业务模型87
4.3.53G业务的话务量分析89
4.3.63G数据业务话务量统计91
4.4无线网络规划仿真94
4.4.1主流仿真软件介绍94
4.4.2网络仿真步骤94
4.4.3网络仿真结果分析95
[实战篇一——室外宏基站查勘设计]
第5章建设流程和基站概述
5.1无规则不成方圆——无线基站建设流程98
5.1.1动脑子——立项阶段99
5.1.2动手脚——实施阶段100
5.1.3数票子——验收投产阶段102
5.2宏基站机房概述102
5.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查勘必带装备103
5.2.2众里寻他千百度——如何定位基站104
5.2.3狡兔三窟——种类繁多的机房106
5.2.4寸土黄金——宏基站设备简介110
第6章宏基站的胃——电源系统
6.1基站机房中的交流电113
6.1.1基站电力来源——市电引入113
6.1.2什么是三相四线制?114
6.1.3基站市电分类116
6.1.4基站内部电力系统结构116
6.1.5交流配电箱116
6.2电力净化器——直流电源柜119
6.2.1交流电为什么要整流120
6.2.2直流电源柜内部结构121
6.2.3直流整流模块的配置原则126
6.3有备无患——备用电池组127
6.3.1蓄电池的分类127
6.3.2蓄电池的容量配置130
6.3.3无间断电源系统(UPS)分类132
6.3.4UPS容量配置136
6.4大气是一种美德——电力线的选用137
6.4.1交流电力线选配138
6.4.2直流回路电力线选配138
6.4.3接地回路接地线选配141
第7章宏基站的大脑——无线主设备
7.1万变不离其宗——无线主设备概述144
7.1.1无线主设备结构简述144
7.1.2无线主设备的神经中枢——数字基带处理模块147
7.1.3功率有多大,信号就能跑多远——射频信号单元148
7.1.4无线主设备的管家婆——电源模块148
7.2无线老大——老而弥坚的爱立信149
7.2.1爱立信无线主设备概览150
7.2.2爱立信RBS2000系列151
7.2.3功率合成与分配单元进化史153
7.2.4爱立信RBS3000系列159
7.2.5爱立信RBS6000系列160
7.3从无线到有线——传输网络简介162
7.3.1传输网络的结构163
7.3.2无线设备带宽配置原则164
7.3.3无线基站里的传输设备165
第8章宏基站的四肢——天馈系统
8.1射频信号的搬运工——馈线168
8.1.1雁过拔毛——馈线分类与损耗168
8.1.2门当,户对——馈线特性阻抗169
8.1.3钻出来吧,给你自由——馈线窗的自由哲学171
8.1.4俯首甘为孺子牛——走线架173
8.2基站桥头堡——室外天线详解174
8.2.1万物皆有奇点——电磁波如何产生174
8.2.2电磁波的走路方式——天线极化方式176
8.2.3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波瓣宽度与覆盖距离178
8.2.4缩小基站覆盖范围——天线下倾角180
8.2.5团结就是力量——天线增益183
8.2.6限行车道——天线适用频率184
8.2.7距离产生美——天线隔离度187
8.2.8覆盖好不好,就看方向角——天线的方向角189
8.2.9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天线的主要指标190
8.3美化天线和天线杆体191
8.3.1披着羊皮的狼——伪装室外美化天线191
8.3.2天线也要抱大腿——基站天线杆体195
第9章宏基站查勘总结
9.1共址宏站查勘要点203
9.1.1调查才有发言权——基站资源核实203
9.1.2有图有真相——共址站查勘拍照要求204
9.1.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共址站查勘信息记录207
9.2新址宏站查勘要点208
9.2.1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新址站施工查勘准备208
9.2.2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查勘现场信息记录208
9.2.3无线专业与土建专业的分工问题211
9.3谈谈MapInfo和Google earth的使用211
9.3.1MapInfo的画纸——MapInfo的表212
9.3.2马良手中的神笔——MapInfo工具使用213
9.3.3叠罗汉之术——MapInfo文件的层级结构214
9.3.4利用MapInfo插件 Site See制作扇区图216
9.3.5利用MapInfo规划查勘路线219
9.3.6利用Google earth制作扇区图221
第10章宏基站的五官——图纸设计
10.1CAD制图介绍226
10.1.1施工图纸要素一——线条图形227
10.1.2施工图纸要素二——关于标注232
10.1.3施工图纸要素三——关于文字235
10.1.4CAD进阶一——关于图层和块236
10.1.5CAD进阶二——设计图纸图框238
10.2一锤定音——施工图纸绘制242
10.2.1室外宏基站施工图纸构成243
10.2.2室外宏基站机房设备布置安装图243
10.2.3室外宏基站天面设备安装示意图245
10.2.4室外宏基站的线缆配置246
10.2.5室外设备的防雷措施247
10.3该收工了——竣工结算、出版250
10.3.1室外宏基站预算基础250
10.3.2关于出版那点事儿252
[实战篇二——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第11章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基础
11.1室分系统简介254
11.1.1形散神不散——室分系统与宏站系统对比255
11.1.2室分系统信源方案256
11.1.3室分系统无源器件简介259
11.2室分系统无源器件介绍260
11.2.1一碗水端平——功分器260
11.2.2不患寡而患不均——耦合器262
11.2.3殊途同归——合路器和电桥263
11.3室分系统天线介绍266
11.3.1全方位无死角——吸顶天线266
11.3.2面朝房间背靠墙——室内定向板状天线266
11.3.3边走边漏——泄露电缆267
11.3.4楔形天线——对数周期天线268
11.3.5此木非彼木——八木天线269
11.4室分系统信号传播模型介绍270
11.4.1KeenanMotley模型270
11.4.2ITUR_12385传播模型271
11.4.3室分系统平层传播模型272
11.5室分系统查勘的技巧273
11.5.1新建室分系统查勘要点273
11.5.2共址室分系统查勘要点276
第12章室分系统方案设计
12.1室分系统分场景覆盖策略278
12.1.1室分系统的馈线主干线278
12.1.2室分系统覆盖典型场景一——车库和商场279
12.1.3室分系统覆盖典型场景二——走廊和隧道282
12.1.4室分系统覆盖典型场景三——电梯284
12.1.5室分系统覆盖典型场景四——商业广场284
12.1.6室分系统覆盖典型场景五——城中村285
12.1.7室分系统信号的外泄和干扰问题287
12.2新建室分系统工程方案设计288
12.2.1室分系统安装图纸概述289
12.2.2室分系统天线安装图设计292
12.2.3室分系统天线原理图设计293
12.2.4室分系统信源设备安装图设计294
12.2.5室分系统信源设备原理图设计296
12.2.6室分系统设计方案材料表和预算表298
12.2.7室分系统设计说明文件298
12.3信源改造工程方案设计300
12.3.1信源改造工程信号合路方式300
12.3.2信源改造图纸设计关键点301
附录一GSM仿真报告
附录二100个信道爱尔兰B表
附录三Auto CAD常用快捷命令表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无线通信网络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内容简介: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无线通信技术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的普及到物联网的兴起,再到智慧城市的构建,都离不开稳定、高效的无线网络。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无线通信网络设计知识体系,帮助您掌握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的全方位技能。我们不仅仅关注技术的“是什么”,更致力于探讨“为什么”和“如何做”,让您真正理解无线通信网络的内在逻辑,并能够独立解决设计和优化中的各类挑战。  本书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无线通信网络设计的广阔天地。  第一部分: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础理论  在深入设计之前,牢固掌握基础理论是必不可少的。本部分将带您回顾并深入理解无线通信的核心概念。     电磁波与频谱: 我们将从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性出发,详细阐述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关键作用。了解不同频段的特点、限制以及监管政策,是进行合理频谱规划和资源分配的前提。您将学习到如频率、波长、衰减、反射、衍射、散射等基本物理概念,并理解它们如何影响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    调制与解调: 信号的调制是将信息加载到载波上的过程,而解调则是从中提取信息。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各种常见的调制技术,包括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以及更高级的数字调制方式,如正交幅度调制(QAM)、相移键控(PSK)等。我们将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例如带宽效率、抗噪声能力等。    信道编码与纠错: 无线传输过程中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和衰减,导致错误。本部分将重点讲解信道编码技术,如汉明码、卷积码、LDPC码、Turbo码等,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增加冗余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您将深入理解纠错的原理,以及如何在设计中权衡编码的复杂度和纠错能力。    多址技术: 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如何让多个用户共享网络是关键。本部分将详尽介绍各种多址技术,包括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以及目前主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我们将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在不同代际通信系统(如2G、3G、4G、5G)中的应用演进。    交换技术: 无线网络需要将终端用户连接到核心网络,并实现数据交换。本部分将简要回顾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基本原理,并侧重于介绍在无线通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分组交换网络,以及其在现代通信架构中的地位。  第二部分:无线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  在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本部分将聚焦于无线通信网络的核心架构和关键技术,为您揭示现代无线网络的“骨骼”和“肌肉”。     蜂窝网络架构: 从最初的蜂窝概念到如今复杂的异构网络,我们将详细解析蜂窝网络的基本组成单元——基站、移动交换中心、归属位置寄存器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您将理解小区划分、切换、漫游等概念的实现原理。    核心网与接入网: 本部分将区分并深入介绍核心网(Core Network)和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 RAN)的设计理念和组成部分。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核心网来支撑海量数据传输,以及如何构建一个灵活、可扩展的接入网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天线技术与传播模型: 天线是无线通信的“眼睛”和“耳朵”。本部分将介绍不同类型天线的原理,如全向天线、定向天线、MIMO天线等,并重点讲解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如何通过多根天线显著提升频谱效率和通信可靠性。同时,我们将深入研究各种无线传播模型(如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对数距离传播模型、Ricean衰落模型、Rayleigh衰落模型等),理解它们如何描述信号在不同环境下的衰减和衰落,这对于链路预算和覆盖设计至关重要。    功率控制与干扰管理: 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有效控制发射功率和管理用户间的干扰是提升网络性能的关键。本部分将详细讲解功率控制的原理和算法,以及各种干扰抑制技术,如软切换、智能天线、干扰协调等,帮助您学会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用户公平和高质量通信。    移动性管理: 用户在移动过程中,网络需要无缝地为其提供连接。本部分将深入探讨移动性管理机制,包括位置更新、切换(软切换、硬切换)的流程和策略,以及如何确保用户在移动过程中通话不中断、数据不丢失。    网络接入与认证: 安全可靠的网络接入是无线通信的基石。本部分将介绍用户接入网络的流程,包括注册、认证、鉴权等安全机制,以及如何设计和部署安全可靠的无线接入方案。  第三部分:无线通信网络的设计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部分将带您进入无线通信网络的实际设计领域,掌握从需求分析到方案实施的全过程。     需求分析与业务建模: 任何成功的网络设计都始于清晰的需求分析。本部分将指导您如何从业务需求出发,分析用户数量、数据速率、覆盖范围、服务质量(QoS)要求等关键指标,并将其转化为网络设计目标。    链路预算与覆盖规划: 链路预算是评估无线链路性能的重要工具。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计算链路增益、路径损耗,以及如何根据接收灵敏度、信噪比等参数,进行覆盖范围的预测和规划,确保信号能够达到预期的覆盖区域。    容量规划与资源分配: 随着用户数量和数据需求的增长,网络容量的规划至关重要。本部分将介绍如何根据业务模型和技术特性,估算网络容量,并探讨各种资源分配策略,如频谱分配、时隙分配、功率分配等,以最大化网络吞吐量和用户体验。    关键性能指标(KPI)与优化: 网络设计完成后,持续的性能监测和优化是保证网络稳定运行的关键。本部分将介绍常用的无线网络KPI,如覆盖率、接通率、掉线率、吞吐量、时延等,并深入探讨各种优化技术,包括参数调整、干扰排查、切换参数优化等,帮助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优化体系。    网络仿真与测试: 在实际部署前,仿真和测试是验证设计方案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本部分将介绍常用的网络仿真工具和测试方法,以及如何利用仿真结果来评估网络性能、发现潜在问题并指导设计改进。    新技术展望与挑战: 无线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本部分将对当前和未来的热门技术进行展望,如5G/6G的演进、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在网络中的应用、物联网(IoT)的连接技术等,并分析这些新技术对网络设计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本书特点:     系统性强: 覆盖了无线通信网络设计的各个关键环节,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闭环。    深入浅出: 理论阐述严谨,同时注重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和实例来解释复杂的概念,降低了学习门槛。    实践导向: 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设计方法,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前沿性: 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帮助读者保持知识的更新。  无论您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网络工程师、系统集成商,还是对无线通信网络设计感兴趣的从业者,本书都将是您宝贵的参考资料和学习伙伴,助力您在这个日新月异的领域中取得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