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是一种清福(梁实秋 名家散文经典 精装插图版) [名家散文经典 精装插图版]

寂寞是一种清福(梁实秋 名家散文经典 精装插图版) [名家散文经典 精装插图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实秋 著
图书标签:
  • 梁实秋
  • 散文
  • 名家散文
  • 经典
  • 清福
  • 文学
  • 文化
  • 随笔
  • 精装
  • 插图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35481801
版次:1
商品编码:11819243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名家散文经典
外文名称:名家散文经典 精装插图版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4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梁实秋被公认为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他的“雅舍小品”流播海内外,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他的《雅舍小品》及其“续集”、“三集”、“四集”和“合集”,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冰心在《读〈雅舍小品选〉》中写道:“实秋不但能说会道,写起或译起文章来,也是下笔千言,尤其是小品文字,更是信手拈来,谐而不俗。” 这里贡献给读者是作家生平散文精华。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批评家、作家、英国文学史家、文学家、翻译家。其散文以“雅舍”著称,极具生活化与人性化美感,显示出一种别样情怀。

内页插图

目录

雅舍品人

雅舍 03
男人 06
女人 09
孩子 13
客 16
中年 19
老年 22
乞丐 25
医生 28
厌恶女性者 31
好汉 33
暴发户 36
代沟 39
诗人 43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46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49
胡适先生二三事 53
忆老舍 60
忆沈从文 64

雅舍品世

音乐 69
信 73
洋罪 76
谦让 79
衣裳 82
匿名信 86
下棋 90
握手 93
送礼 95
洗澡 99
睡 102
排队 105
吃相 108
旅行 112
送行 115
观光 118
讲演 121
喝茶 125
饮酒 129
吸烟 132
谈时间 136
算命 139
书房 142
书 145
书法 148
骆驼 151
狗 154
风水 157
天气 160
求雨 163
广告 166
麻将 170
鸦片 174

雅舍谈吃

西施舌 181
火腿 183
烤羊肉 186
狮子头 188
两做鱼 190
炝青蛤 192
生炒鳝鱼丝 195
酱菜 198
水晶虾饼 200
核桃酥 202
铁锅蛋 204
酸梅汤与糖葫芦 206
煎馄饨 209
核桃腰 211
芙蓉鸡片 213
乌鱼钱 215
韭菜篓 216
蟹 218
炸丸子 221
佛跳墙 223
栗子 226
海参 228
满汉细点 230
菜包 233

海外撷英
豆腐干风波 237
山杜鹃 241
康乃馨牛奶 245
你来摘 248

精彩书摘

雅 舍
到四川来, 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 火烧过的砖, 常常用来做柱子, 孤零零地砌起四根砖柱, 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 看上去瘦骨嶙峋, 单薄得可怜; 但是顶上铺了瓦, 四面编了竹篦墙, 墙上敷了泥灰, 远远的看过去, 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 我现在住的“雅舍” 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 不消说, 这房子有砖柱, 有竹篦墙, 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 讲到住房, 我的经验不算少, 什么“上支下摘”, “前廊后厦”, “一楼一底”, “三
上三下”, “亭子间”, “茆草棚”, “琼楼玉宇” 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 我都尝试过. 我不住在那里, 只要住得稍久, 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 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 这“雅舍”, 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 并不敢存奢望, 现在住了两个多月, 我的好感油然而生. 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 因为有窗而无玻璃, 风来则洞若凉亭, 有瓦而空隙不少, 雨来则渗如滴漏. 纵然不能蔽风雨, “雅舍” 还是自有它的个性. 有个性就可爱.“雅舍” 的位置在半山腰, 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 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 旁边有高粱地, 有竹林, 有水池, 有粪坑, 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 若说地点荒凉, 则月明之夕, 或风雨之日, 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 路乃见情谊. 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 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 一面高, 一面低, 坡度甚大. 客来无不惊叹, 我则久而安之, 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 后鼓腹而出是下坡, 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 共是六间, 我居其二. 篦墙不固, 门窗不严, 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 邻人轰饮作乐, 咿唔诗章, 喁喁细语, 以及鼾声, 喷嚏声, 吮汤声, 撕纸声, 脱皮鞋声, 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 破我岑寂. 入夜则鼠子瞰灯, 才一合眼, 鼠子便自由行动, 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 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 或攀援而上帐顶, 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 使人不得安枕. 但是对于鼠子, 我很惭愧地承认, 我“没有法子”. “没有法子” 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 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 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 窗上糊纸, 纸一戳就破; 门户关紧, 而相鼠有牙, 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 洋鬼子住到“雅舍” 里, 不也是“没有法子”? 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 “雅舍” 的蚊风之盛, 是我前所未见的.
“聚蚊成雷” 真有其事! 每当黄昏时候, 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 又黑又大, 骨骼都像是硬的. 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 在“雅舍” 则格外猖獗, 来客偶不留心, 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 但是我仍安之. 冬天一到, 蚊子自然绝迹, 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雅舍” 最宜月夜———地势较高, 得月较先. 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 一霎间, 清光四射, 天空皎洁, 四野无声, 微闻犬吠, 坐客无不悄然! 舍前有两株梨树, 等到月升中天, 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 地上阴影斑斓, 此时尤为幽绝. 直到兴阑人散, 归房就寝, 月光仍然逼进窗来, 助我凄凉. 细雨蒙蒙之际, “雅舍”亦复有趣. 推窗展望, 俨然米氏章法, 若云若雾, 一片弥漫. 但若大雨滂沱, 我就又惶悚不安了, 屋顶湿印到处都有, 起初如碗大, 俄而扩大如盆, 继则滴水乃不绝, 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 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 此刻满室狼藉, 抢救无及.
此种经验, 已数见不鲜.“雅舍” 之陈设, 只当得简朴二字, 但洒扫拂拭, 不使有纤尘. 我非显要, 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 我非牙医, 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 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 我有一几一椅一榻, 甜睡写读, 均已有着, 我亦不复他求. 但是陈设虽简, 我却喜欢翻新布置. 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更桌椅位置, 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 诬否且不论, 我是喜欢变的. 中国旧式家庭, 陈设千篇一律, 正厅上是一条案, 前面一张八仙桌, 一边一把靠椅, 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 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 最忌排偶. “雅舍” 所有, 毫无新奇, 但一物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 即知此是我室. 笠翁« 闲情偶寄» 之所论, 正合我意.
“雅舍” 非我所有, 我仅是房客之一. 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人生本来如寄, 我“雅舍” 一日, “雅舍” 即一日为我所有. 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 至少此一日“雅舍” 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 我实躬受亲尝. 刘克庄词: “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 “雅舍” 即似我家. 其实似家似寄, 我亦分辨不清.
日无俚, 写作自遣, 随想随写, 不拘篇章, 冠以“雅舍小品” 四字, 以示写作所在, 且志因缘.

前言/序言


寂寞是一种清福 梁实秋 名家散文经典 精装插图版 内容简介 《寂寞是一种清福》精装插图版,精选了梁实秋先生散文作品中的精华篇章,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幽默的笔调和温润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文化以及人情世故的独到见解。本书不仅是梁实秋先生散文创作的一次重要梳理与呈现,更是一次对经典生活美学的深度解读。 梁实秋先生,作为上世纪中国文坛上的重要作家,以其“雅舍”系列散文名扬四海。他的文字,如同他笔下的“雅舍”一般,简朴而有味,透着一股淡淡的学人气息,却又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体察。在《寂寞是一种清福》中,读者将跟随梁实秋先生的笔触,走进那个年代的市井风情,品味生活中的点滴况味,感受那些被岁月沉淀下来的真挚情感。 关于“寂寞”的哲学 本书书名“寂寞是一种清福”,本身就蕴含着作者对寂寞的独特理解。在许多人看来,寂寞是孤单、是落寞,是一种需要排遣的状态。然而,梁实秋先生却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寂寞,认为它并非全然负面,而是一种可以带来宁静与清净的“福气”。在这种寂寞中,人可以摆脱外界的喧嚣与纷扰,回归内心的真实,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自我对话。 梁实秋先生笔下的寂寞,不是被迫的独处,而是主动选择的清净。他描绘的那些独坐窗前、静观云卷云舒,或是独自漫步街头、细品市井百态的场景,都充满了禅意与诗意。这种寂寞,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是一种与自我心灵深度连接的契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各种信息和社交活动所填满,反而失去了与自己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梁实秋先生的这种“寂寞哲学”,恰恰能给现代人带来一种启示,让我们重新审视寂寞的价值,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从中汲取力量,获得内心的平和。 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他对生活细节的精准捕捉与细腻描绘。他善于观察,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之事中发现乐趣,从平凡的人物中挖掘故事。无论是描写街头巷尾的吆喝声,还是刻画家庭中的饮食起居,亦或是评论社会上的种种现象,他的笔触总是那么生动、鲜活,仿佛读者就置身于他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例如,他对食物的描写,总是充满了地方风味和人情味。他会细致地描述一道菜肴的色、香、味,更会讲述这道菜背后承载的故事,比如某个节日时家家户户的团圆饭,或是朋友相聚时的推杯换盏。这些描写,不仅勾起了读者的食欲,更唤醒了人们对过往生活的美好回忆。 他对人物的刻画,也同样立体而饱满。他笔下的人物,有市井小民的淳朴善良,也有文人的风雅趣致,更有一些略带滑稽色彩的社会百态。他以一种温和的幽默感,将这些人物的个性与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却又深感亲切。 温润的文字与幽默的笔调 梁实秋先生的文字,以其流畅、晓畅、优美而著称。他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而是用一种平易近人的语言,娓娓道来。他的句子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读起来有一种天然的节奏感。即使是谈论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也显得那么轻松自然,不带一丝说教的意味。 同时,梁实秋先生的文字中充满了温润的幽默感。他的幽默,不是那种尖酸刻薄的讽刺,而是源于对生活真相的洞察,以及一种豁达的人生观。他常常用一种调侃的语气,来描绘自己或他人的某些不完美之处,或是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善意的揶揄。这种幽默,让他的文字充满了感染力,让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引发一些深沉的思考。 对文化与传统的温情回溯 作为一位有着深厚国学功底的作家,梁实秋先生的散文中,也常常流露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眷恋。他会在谈论生活细节时,不经意间引用古诗词,或是讲述一些历史典故,将当下的生活与传统文化巧妙地联系起来。 他笔下的“雅舍”,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空间,更是他内心的一种文化象征。在那个逐渐被西风东渐所改变的时代,梁实秋先生用他的笔,努力留住那些充满中国韵味的文化符号,比如传统的节日习俗、民间的婚丧嫁娶、以及文人雅士的清谈方式等等。他不是一个守旧的卫道士,而是以一种温情而客观的态度,来记录和传承那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精装插图版的价值 此次《寂寞是一种清福》精装插图版的出版,不仅在于其内容的经典,更在于其形式的精美。精装的装帧,给予了本书一种厚重感与收藏价值;而精心挑选的插图,更是为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它们或写实,或写意,与文字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古典而雅致的阅读氛围。这些插图,不仅是对书中内容的 visual interpretation,更是对那个年代生活气息的一种再现,让读者在文字之外,也能通过画面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貌与韵味。 阅读《寂寞是一种清福》的收获 阅读《寂寞是一种清福》,就像在品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它能够帮助读者: 重新认识“寂寞”的价值: 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从中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提升生活品味: 从平凡的生活细节中发现美,懂得体察与欣赏生活的美好。 获得人生智慧: 通过梁实秋先生的观察与思考,理解人情世故,豁达面对人生中的喜怒哀乐。 感受文字的魅力: 领略中文散文的精妙之处,感受字里行间流淌的温情与幽默。 品味文化传承: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获得文化认同感。 《寂寞是一种清福》精装插图版,是献给所有热爱生活、追求内心宁静的读者的珍贵礼物。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境界的引领。在喧嚣的尘世中,翻开这本书,走进梁实秋先生的文字世界,寻觅一份属于自己的清净与福气。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寂寞是一种清福》,内心涌起的是一种久违的宁静,仿佛推开了尘封已久的窗,让新鲜空气缓缓流进。梁实秋先生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温润的底色,让人联想到他笔下那种不疾不徐、细水长流的文字。这本书的“精装插图版”更是增添了一份仪式感,封面设计典雅,纸张也很有质感,捧在手里,便有一种与书中内容共鸣的期待。那些精心挑选的插图,或写实,或写意,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文字的意境,仿佛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无声的交流。我尤其喜欢其中描绘的旧日时光,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一下子就将我拉回了那个年代。每一幅画都像是为文字量身定制的注解,让文字的画面感更加饱满,也让阅读的体验更加立体。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境。书中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淡泊致远的人生哲学,不喧哗,不张扬,却有着深沉的力量。即使是在今天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也能从中汲取到一份安宁的力量,提醒我们慢下来,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评分

《寂寞是一种清福》这本书,让我领略到了文字的魅力和生活的真谛。梁实秋先生的语言风格,就像是他本人一样,温文尔雅,又不失幽默。他对于人情世故的洞察,对于生活细节的描绘,都充满了智慧和趣味。读他的书,总能让我感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他没有刻意说教,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本书的精装插图版,则将这种阅读体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插图的设计,与梁实秋先生的文字风格形成了完美的统一。它们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雅致,为阅读增添了一抹亮色。我尤其喜欢那些描绘文人雅士生活的插图,仿佛能闻到书卷的墨香,听到古琴的悠扬。这本书不像是那种一次性消费的读物,而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老友”。每次重读,都能从中发现新的感悟,获得新的启迪。它让我更加珍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更加懂得如何与内心的自我相处,从而获得真正的清福。

评分

梁实秋先生的文字,总是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智慧,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他所吸引。这本书《寂寞是一种清福》恰恰是这种智慧的集中体现。我特别欣赏他对于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的笔下却能散发出迷人的光彩。例如,他对于“闲适”的阐述,绝非是慵懒懈怠,而是一种有质量的休憩,一种精神上的充电。这种对“闲”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尤为难能可贵。我们常常被各种“忙碌”所裹挟,仿佛停下脚步就是一种罪过。但梁实秋先生却告诉我们,适当的“寂寞”和“闲适”是滋养心灵的甘露。书中的插图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们并非单纯的装饰,而是与文字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我能感受到插图创作者的用心,他们捕捉到了梁实秋先生文字中那种悠然自得的情调,并通过画面将其具象化。有时是一段曲径通幽的小巷,有时是一杯氤氲着热气的清茶,有时是窗外一抹闲适的斜阳,这些画面共同构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精神空间。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普洱,入口醇厚,回味悠长。

评分

梁实秋先生的《寂寞是一种清福》这本书,给予了我一种难得的沉静力量。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感到焦虑和迷失。然而,梁实秋先生的文字,却像一股清泉,洗涤着我浮躁的心灵。他对于“寂寞”的解读,并非是孤单和落寞,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一种与自我对话的空间,一种精神上的富足。这种解读,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寂寞”的关系,不再将它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开始学会享受独处,享受与自己内心的交流。书中的插图,也恰到好处地呼应了这种宁静致远的主题。它们色彩柔和,构图简洁,给人一种平和安宁的感觉。我常常会一边阅读,一边欣赏这些插图,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角落,与梁实秋先生一同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这本书不追求轰轰烈烈的叙事,而是将目光投向内心,关注个体的精神世界。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于外界的喧嚣和认同,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自我满足。

评分

《寂寞是一种清福》这本书,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家”的温度和“日常”的美好。梁实秋先生的文字,总有一种让人感觉亲切的力量,仿佛他就在你身边,娓娓道来。他描绘的那些平凡生活中的场景,比如家庭的琐碎,亲友的来往,甚至是窗外掠过的鸟鸣,都充满了温情和智慧。他没有刻意去渲染什么大道理,而是将人生的哲理巧妙地融入到这些日常的片段之中,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生活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本书的精装插图版,更是让这种体验锦上添花。那些插图,没有过于浮夸的色彩和线条,而是用一种淡雅、写意的方式,勾勒出文字所营造的氛围。我尤其喜欢那些描绘食物的插图,仿佛能闻到菜肴的香气,感受到那种朴实而满足的幸福感。这本书不像是那种需要你费力去钻研的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与你分享他的人生感悟,让你在轻松的阅读中,收获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理解。它提醒我们,幸福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体会。

评分

快递挺快的,半天就到了,书也包装的挺好?

评分

文字极具个性,图书装帧好。

评分

一直上京东商城网购,东西非常不错,价格便宜,物流快,是正品

评分

下午收到,速度快。我很喜欢。

评分

质量不错,好评。

评分

提升一下自我素养,做一个优雅的人

评分

没话说,一如既往的好。给儿子买的,总会有惊喜。据说是很好的一本书,等我看完再追评啊?

评分

看到老狼说喜欢她的书,买来还没看

评分

好书!是正版,赶上读书节价格也很优惠。京东给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