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情绪再也不来纠缠你:掌控情绪才能掌控未来

坏情绪再也不来纠缠你:掌控情绪才能掌控未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约翰·辛德勒 著,杨玉功 译
图书标签:
  • 情绪管理
  • 心理健康
  • 自我成长
  • 情绪调节
  • 积极心理学
  • 心理疗法
  • 人际关系
  • 幸福感
  • 个人发展
  • 摆脱负面情绪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3859682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3799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16
字数: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坏情绪,伤己、伤人、伤心、伤身!
  感冒不治有可能引发肺炎,伤口不包扎有可能引起感染……坏情绪不及时治疗,照样会带来可怕后果!
  ·踢开缠累我们的坏情绪,找回活力,重拾激情
  如果你想静静地工作、学习,却总是被各种小事气得火冒三丈;如果你想好好爱亲人、孩子,却总是忍不住大吼大叫;如果你想快乐与人相处,却总忍不住和别人斗气,甚至大打出手……那么本书就是专门为你而写!
  ·美国医学界好评如潮的心灵保养和情绪疗愈课,蝉联纽约时报畅销榜榜首,销量超100万册!
  ·6套情绪疗愈方法,12个心理保养窍门——美国“情绪健康”之父、医学博士辛德勒医生的独特情绪疗愈经验,让你任何场合都不失控,任何境遇都心平气和!
  ·掌控情绪才能掌控未来——提高你的情商指数,做内心强大的赢家!
  “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烦恼和恐惧,那他就胜过了国王。”

内容简介

  感冒不治有可能引发肺炎,伤口不包扎有可能引起感染……
  愤怒、恐惧、烦恼、压抑等坏情绪不及时治疗,会带来什么可怕后果?
  ●愤怒会让心率加快——诱发血压升高甚至心绞痛!
  ●惧怕会使大脑供血不足——甚至晕倒!
  ●紧张会使肌肉紧张——比如,后颈酸痛。
  ●烦恼会引起应激反应甚至痉挛——比如,腹痛、没有食欲。
  ●压抑感会将血清从血管中挤压至皮肤组织中——出现皮炎或者皮肤红肿。
  ……
  情绪疾病如同身体疾病一样可怕,但却少有人知道疗愈之法。
  对所有挣扎中的人来说,每天花10-20分钟,持续练习本书提供的心灵保养和情绪疗愈技巧,就能帮你把坏情绪赶走,防止并发症,并避免情绪疾病向严重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

  约翰·辛德勒(John Schindler),美国著名内科医生,医学博士,心理咨询专家,莫诺心理诊所创办人之一。
  提出医学理念“情绪健康”(emotionally induced illness),美国医疗模式因此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曾开设“情绪健康”课程,风靡全美,至今仍是非常受欢迎的心理咨询课之一。

精彩书评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悦情绪,是幸福的资金。

  ——医学博士斯宾塞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心理学家弗洛姆

  情绪是身体的温度计,可以使人沸腾,也可以使人冷却。

  ——哲学家塞内加

目录

第一章医学证明,76%的疾病都是情绪病
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不良情绪造成的 003
校长的怪病 004
谁杀死了英国最伟大的生理学家 005
为什么有人会晕血 006
没有人能免疫情绪病 007
大多数情绪病起源于小的情绪郁积 007
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患情绪性疾病 008
本章小结 009
第二章不良情绪会产生生理疾病
不良情绪会导致肌肉紧张 014
“这事儿真让我头疼” 014
我害怕得心都蹦到嗓子眼了 015
胃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 015
结肠是心情的镜子 017
这不是胆结石 018
情绪性“阑尾炎” 019
肚子全鼓起来了 020
打嗝的倒霉蛋 021
血管对于情绪的刺激最为敏感 022
情绪引起的皮肤问题 023
情绪引起的纤维组织病症 024
紧张情绪可以放大轻微的痛感 026
毫无疑问,情绪可以引发生理疾病 027
本章小结 028
第三章不良情绪会导致内分泌失衡
脑下垂体的工作 032
不良情绪对内分泌系统的破坏最严重 032
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034
本章小结 036
第四章愉悦的情绪比任何药物都理想
良好的心情是最好的疗法 040
良好的心情使内分泌平衡 041
好心情能创造奇迹 042
好心情的两种效果 043
掌控自己的心态 043
本章小结 044
第五章基础情绪:一切幸福或不幸的根源
什么是基础情绪 047
基础情绪的持续性影响更严重 048
影响不良基础情绪的最常见的因素:精神需求 050
影响不良基础情绪的另一个因素:心智不成熟 050
幸福生活的本质:愉快的基础情绪 050
本章小结 051
第六章良好情绪的前提:成熟的7个品质
生活难题很少不等于没有情绪性疾病 056
教育的偏差产生情绪的压力 057
心态平和是成熟的表现 058
成熟的一个误区 059
成熟的人的7个品质 060
成熟是一种态度 071
本章小结 072
第七章其实,达到情绪平衡是很简单的事
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076
专注并冷静思考 077
技巧1:坚持信念 078
技巧2:转换情绪 079
技巧3:解决麻烦 079
技巧4:身处顺境时,务必让自己觉得快乐 080
技巧5:身处逆境时,尽可能表现得开心平和 081
两个男人的故事 082
一对双胞胎姐妹的故事 085
本章小结 087
第八章情绪控制的12条准则
准则1: 享受单纯的生活 091
准则2:不要无病呻吟、过分敏感 094
准则3:喜欢自己的工作 098
准则4:拥有一个有创造性的兴趣爱好 099
准则5:告别抱怨,学会满足 101
准则6:融入人群,并喜欢他们 106
准则7:多去谈论美好的事物 108
准则8:接受不幸,转败为胜 110
准则9:针对问题转换思路——做正确的决定 112
准则10:就是现在——抓住当前 114
准则11:做好计划,体验新事物 116
准则12:不要轻易动怒 117
很幸运,我们有学习的能力 118
本章小结 119
第九章不良家庭氛围是引发情绪性疾病的最关键因素
导致情绪压力的家庭氛围 124
不要灰心,保持良好心态 133
家永远不会把你拒之门外 134
平和的心态是良好家庭氛围的关键 134
你的家庭属于哪一类? 141
本章小结 142
第十章从和谐的两性生活中感受愉悦
生理本能和文明进步 146
性不是人格发展的主因 147
什么是“老于世故” 148
“老于世故”其实毫无益处 149
两个因“老于世故”而死的人 150
性混乱带来的麻烦 152
远离麻烦比摆脱麻烦容易得多 152
其他类型的不成熟性观念 152
青少年的性难题 153
婚姻中的性问题 154
成熟的性态度 157
正确的青少年性教育 158
婚姻中成熟的性观念 159
本章小结 163
第十一章如何消除工作中的情绪压力
经理们的压力 168
中层管理者的压力 170
工人也有压力 171
忧虑易引发意外 171
各行各业的压力都是巨大的 172
商业文明是否值得我们付出健康的代价 172
我们还是得生活下去 173
本章小结 174
第十二章垂垂老去并不可怕
老态龙钟的人更易患上情绪性疾病 177
如今的衰老意味着什么 179
谁都会有老去的一天 182
老态龙钟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 182
如果你还年轻…… 183
本章小结 186
第十三章心理健康的基石——人类的六大基本需求
人类的第一大基本需求:爱的需求 190
人类的第二大基本需求:对安全感的渴求 194
人类的第三大基本需求:表现创造能力的需求 196
人类的第四大基本需求:被认可的需求 198
人类的第五大基本需求:对新体验的渴望 201
人类的第六大基本需求:自尊心的满足 204
你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了吗? 206
本章小结 208

精彩书摘

  校长的怪病
  有一位校长,他头脑冷静,适应能力也很强,看上去一点儿也不像那种会得情绪性疾病的人。然而有一天他感到头晕目眩,只有躺下才会觉得好一点。每当他试着坐起来的时候,头晕就会加重,甚至呕吐。就这样过了好些天,他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他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无论怎样也不能让他好起来。一天,仿佛是着了魔一样,他突然就痊愈了。
  过了几天,他去找医生:“我从来没想过情绪会让我生病,但我非常肯定,这次的生病完全是由烦恼的情绪引起的。”
  “你怎么会这么说呢?”他的医生问道。
  “前段时间,我的一位好朋友请我给他做贷款担保。这笔贷款数目太大,我一直很犹豫,因为我很清楚如果他还不起这笔钱,那我的房子和所有存款也就都没了。但是我不能拒绝他,因为他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最终还是签字做了担保。
  “过了没多久,我这个朋友就在车祸中受了重伤,在医院里住了好几个月。在这期间,他的生意也一落千丈,四处碰壁。我就是因为担心这件事才头晕目眩的。”
  “但是,你怎么就确定是这个原因呢?”医生又问道。
  “噢,先生,”校长接着说道,“在我卧床养病的时候,这个朋友来看望我。他告诉我说他已经到银行还清了所有贷款。从那一刻起,我就一下子康复了。第二天我就去学校上班了。”
  谁杀死了英国最伟大的生理学家
  最危险的情绪莫过于愤怒。
  在愤怒时人的心率会明显变快,同时,血压也会陡然升高。你也许听说过,一个怒火中烧的人会突然中风,这就是因为血压过高而造成的大脑血管爆裂。
  此外,愤怒还会使人的心血管系统发生变化,产生心绞痛,甚至是致命的心脏病。类似约翰·亨特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时有发生。
  约翰·亨特是英国最伟大的生理学家之一。他脾气急躁,而且冠状动脉也不大好。亨特总是说第一个让他真正发疯的人会杀了他。果然,亨特应验了自己的预言。在一次医学会议上,有人激怒了亨特,导致他心肌梗塞,当场死亡。
  为什么有人会晕血
  你可能曾经见过或听说过有人一见到血就会晕倒。他并不是因为心脏太弱或是血压太高而晕倒。他晕倒的真正原因是,一见到血就产生了惧怕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导致他的大脑供血产生了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使他产生了晕厥。
  还有些人一见到血就会呕吐。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得了胃病,而是因为见到血使他们产生了恶心的情绪。而这种情绪的部分体现也就是引起胃部急剧收缩,从而造成了呕吐。
  没有人能免疫情绪病
  有一天,早上九点的时候,我们诊所抬来了一位病人。他太虚弱了,几乎走不了路,头晕目眩,无法站立。他的心跳快到了每分钟180次。不但如此,他还在呕吐,大小便失禁。这样的状况在他入院后持续了三个月,有好几次我们都以为他活不下去了。
  直到那天早上的八点以前,他还是一个非常健康,身体强壮的人。大约八点的时候,他走进妻子的卧室,发现妻子杀死了他们唯一的女儿,正准备自杀。从见到这一幕开始,他就一病不起。他没有患癌症、肺结核或是心脏病——尽管他虚弱得看起来好像同时得了这三种病。他只不过受到了强烈情绪的困扰。
  我们不要忘了: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如果遭受同样的精神打击,恐怕也会患上严重的疾病。
  没有人能够对情绪性疾病产生免疫!
  大多数情绪病起源于小的情绪郁积
  大多数情绪性疾病患者都不是因为遭遇了强烈而可怕的情绪,或者一连串的大灾难。相反,大多数情绪性疾病的病因都是一些看似不重要却循环反复的不良情绪,比如日复一日的焦虑、恐惧、气馁和渴望。
  1949年,康奈尔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H。S。利德尔和A。V。摩尔证明了我的上述观点。
  两位研究人员在一只羊的一条腿上系上了一根很轻的电线,羊可以拖着电线四处走动,丝毫感觉不到电线的存在。系上电线一星期后,羊非常健康,各个方面都很正常。
  接下来的这一个星期,他们开始了对羊的电击——不是那种强烈的电流冲击,仅仅会使羊腿有一点轻微的痉挛。这个星期里,利德尔博士和摩尔博士经常给羊重复这种电击,羊还是像往常一样正常进食或运动。
  然后两位研究人员用了各种不同的刺激方法给羊进行试验,最后他们发现,只要在电击之外再加上另外两个因素就可以使任何一只羊都患上严重的疾病。
  第一个因素就是对电击的恐惧。每次对羊进行电击前十秒的时候,就敲一次铃。电击没有加强,和以前没什么两样,但现在羊只要一听到铃响,就会停下来,然后惶恐地等待即将到来的电击。不过,仅仅这一个因素还不足以让羊生病。
  第二个因素就是不断重复这种恐惧。两次铃响之间的间隔并没有多大影响,只要不断地重复铃响就行。在这种情况下,每只被用来做试验的羊都出现了生病的迹象。起先是停止进食,接着就不再和其他同伴在牧场上游荡了,然后不再行走,再过一段时间就无法站立了,最后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有趣的是,一旦停止对这种恐惧的重复,羊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

前言/序言


《内心世界的航海图:情绪的探索与导航》 序言:一场与情绪的亲密对话 我们每个人都是情绪的旅人,在这趟名为人生的旅途中,时而乘风破浪,时而遭遇暗礁,时而迷失方向。情绪,如同潮汐般涌动,时而带来温暖的阳光,时而掀起汹涌的波涛。它们是我们最真实的内在信号,是我们感知世界、与世界互动的独特语言。然而,有多少人真正学会了倾听这门语言?又有多少人能在情绪的洪流中稳住船舵,不被裹挟,不被淹没? 《内心世界的航海图:情绪的探索与导航》正是为你绘制的这样一张地图,一本指南,一次邀请。邀请你,踏上探索内心世界的旅程,与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情绪来一场深入而真诚的对话。我们并非要斩断情绪的藤蔓,压制内心的呐喊,而是要学习理解它们,辨识它们的来龙去脉,最终与它们和谐共处,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行的助力,而非阻碍。 这本书不是关于如何“不”去感受,而是关于如何“更好地”去感受。它不是一个快速解决所有情绪问题的万能药,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帮助你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情绪管理体系。在这趟旅程中,你将成为自己的船长,学会掌舵,驶向更平静、更广阔的内心海洋。 第一章:情绪的基因图谱——认识你不可或缺的内在信号 在旅程的开始,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卸下对情绪的误解与偏见,重新认识它们。情绪并非洪水猛兽,它们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生存机制。喜悦让我们珍惜当下,恐惧让我们规避危险,愤怒促使我们维护权益,悲伤帮助我们处理失落。 本章将带领你深入了解情绪的本质。我们将探讨: 情绪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样的神经递质在左右我们的心情?大脑的哪个区域在指挥我们的情绪反应?了解这些,能帮助我们以更科学的视角看待情绪的产生。 情绪的类型与光谱:情绪并非非黑即白,它们是复杂的组合与渐变的程度。我们将区分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探索情绪的强度与持续性,学会辨识情绪的细微差别。 情绪的普遍性与个体差异:为什么不同的人在面对相同情境时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我们将探讨文化、成长经历、性格特质等因素如何塑造我们独特的情绪模式。 情绪的积极与消极之辩:是否存在“好”情绪与“坏”情绪?我们将破除这种二元对立的认知,认识到每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功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和回应。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不再是那个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人,而是能够清晰地看到情绪背后的运作机制,为后续的情绪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情绪的侦探游戏——追踪情绪的来源与触发点 情绪的产生往往不是空穴来风,它们背后通常隐藏着特定的触发点和深层原因。要学会管理情绪,第一步就是要成为一个敏锐的“情绪侦探”,能够追踪情绪的蛛丝马迹,找到它们真正的源头。 本章将引导你开启一场细致入微的自我观察: 识别你的情绪触发器:哪些具体的人、事、物、想法会让你产生特定的情绪?我们将提供一系列的练习,帮助你列出属于你自己的“情绪触发器清单”。 探索情绪背后的想法:情绪往往伴随着与之相关的思维模式。我们会学习如何识别那些“自动化思维”,比如灾难化思维、非黑即白思维、过度概括等,它们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体验的。 关注身体的信号:情绪在身体上会有真实的生理反应。我们会学习如何倾听身体发出的信号,例如胸闷、心悸、肌肉紧张、胃部不适等,这些信号往往是情绪最直接的体现。 回溯过往的经验:很多时候,我们当下的情绪反应模式,是过往经历的投射。我们会温和地引导你回顾一些关键的人生经历,了解它们如何塑造了你今天的“情绪脚本”。 建立情绪日记:一个持续的情绪日记是追踪情绪的强大工具。我们将指导你如何有效地记录情绪发生的时间、情境、想法、身体感受以及应对方式,从而发现规律,洞察本质。 完成这一章,你将拥有识别和理解自己情绪的“侦探工具”,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情绪是如何被激活的,为接下来的管理策略做好准备。 第三章:情绪的语言翻译——学会与内心对话,而非对抗 当情绪袭来,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对抗模式:试图压抑它,逃避它,或者被它吞噬。然而,真正的力量在于学会理解并转化情绪,将它们视为传递信息的信使,而不是需要消灭的敌人。 本章将聚焦于如何与你的情绪建立更健康、更有建设性的关系: 接纳而非评判:学习放下对特定情绪的“好坏”评判,允许它们存在。我们会探讨接纳的真正含义,它并非认同,而是承认现实,为下一步的转化创造空间。 同理心对待自己:用对待好友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尤其是在你感到痛苦、沮丧或愤怒的时候。我们会学习如何运用自我同理心,安抚内心的波澜。 情绪的“倾听”练习:当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情绪时,试着停下来,问问自己:“这种情绪想告诉我什么?”“它在提醒我注意什么?”我们将提供具体的引导性问题,帮助你进行深入的内心对话。 情绪的“重命名”艺术:有时候,一个更准确、更温和的词语,能极大地改变我们对情绪的感受。我们会探索如何跳出“我好焦虑”的标签,去具体描述“我感觉到一种不安,好像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 情绪的“转化”策略:一旦我们理解了情绪的信号,就可以思考如何转化它们。例如,将恐惧转化为谨慎,将愤怒转化为行动的动力,将悲伤转化为对生命更深的体悟。 本章的重点在于改变我们与情绪互动的模式,从对抗走向理解,从被动承受走向主动转化,为你的情绪导航舱注入新的智慧。 第四章:情绪的“驾驶舱”——掌握情绪调节的实用技巧 理解和接纳情绪是基础,而在此之上,我们需要掌握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引导和调节我们的情绪反应,使其朝着更健康、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本章将为你提供一系列经过验证的情绪调节工具箱: 呼吸的力量:最简单却最有效的情绪调节工具。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呼吸技巧(如腹式呼吸、478呼吸法)如何快速平静神经系统,缓解焦虑与压力。 正念的奇迹:通过将注意力带回到当下,不加评判地觉察自己的思绪、情绪和身体感受,正念能帮助我们跳出情绪的漩涡。我们将介绍简单的正念练习,如静坐、身体扫描、行走中的正念。 放松的艺术:学习运用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引导式想象等技巧,有效地释放身体的紧张,从而缓解情绪的压力。 认知重构的智慧:当负面想法不断涌现时,我们如何挑战和改变它们?本章将介绍一些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CBT)技巧,帮助你识别和修正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建立更积极的认知。 情绪的“暂停键”:学会识别情绪即将失控的迹象,并及时按下“暂停键”,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来冷静下来,而不是冲动行事。我们将探讨具体的“暂停”策略。 情境的重塑与回避:在某些情况下,改变环境或避免特定的触发源,是更有效的情绪管理方式。我们将讨论何时以及如何运用这种策略。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拥有一个更加充实的“情绪驾驶舱”,能够在你需要的时候,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平稳地驾驭你的情绪之舟。 第五章:情绪的“天气预报”——预测与预防情绪风暴 情绪管理并非等到风暴来临时才开始行动,更重要的是学会“预测”和“预防”,为内心的平静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将着重于前瞻性的情绪规划与维护: 识别你的“高危时段”: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周期性的压力源?(如工作截止日期、家庭聚会、季节变化等)了解这些,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建立你的“情绪缓冲带”:在平稳时期,积极投资于能够提升你情绪韧性的活动。这可能包括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有意义的社交互动,以及发展个人爱好。 预设“应对计划”:当你知道某个挑战即将到来时,提前制定应对计划,可以让你在面对困难时更加从容。例如,如果你知道明天将有一个棘手的会议,今天可以提前准备好应对策略。 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很多情绪问题源于沟通不畅。本章将提供一些关于表达需求、设定界限、处理冲突的沟通原则,帮助你从源头上减少潜在的情绪摩擦。 认识到“求助”的力量:有时,我们独自一人难以应对。学会辨识何时需要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的帮助,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我们将讨论如何健康地寻求支持。 复原力的培养:情绪韧性,即从挫折和挑战中快速恢复的能力,是情绪健康的核心。我们将探讨培养复原力的具体方法,如培养乐观心态、建立支持网络、从经验中学习。 这一章将带你从“救火队员”转变为“防洪工程师”,通过有效的规划和维护,构建更强大的内心防御体系,让情绪的波动变得更加温和可控。 结语:通往内心自由的持续航行 《内心世界的航海图:情绪的探索与导航》并非终点,而是旅程的开始。情绪的管理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与调整。 这本书为你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地图和工具,但最终的航行,依然需要你勇敢地掌舵。愿你在探索内心世界的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港湾,学会驾驭情绪的潮汐,让它们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引领你驶向更加丰富、更有意义的未来。 请记住,每一次对情绪的理解,都是一次内心的成长;每一次成功的调节,都是一次力量的积蓄。你的内心世界,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值得你用一生去探索与经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版式都非常舒服,阅读体验极佳,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可操作的框架来应对那些粘人的负面情绪。很多自助书籍常常会陷入“过度简化”的陷阱,把复杂的人类情感说得太简单。但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承认了情绪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它没有给你一个“一刀切”的公式,而是提供了一套“诊断流程”。比如,书中详细区分了“悲伤”与“抑郁倾向”、“愤怒”与“被冒犯的权利感”之间的微妙界限。我发现自己过去常常把普通的挫败感,误判为世界末日般的绝望。通过书中引导的自我提问,我能更精准地定位到自己真正的情绪来源。这种清晰度和准确性,对于一个长期处于“情绪迷雾”中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现在,我学会了在情绪升起时,先暂停一下,用书里的视角去审视它:“这真的是我的情绪,还是我继承来的旧模式?”这种抽离感,让我终于能站在情绪之上,而不是沉溺其中。

评分

我很少对一本书写长篇评价,但这次绝对是例外。这本书给我的冲击力,远超我预期的任何一本心灵成长读物。它的价值不在于教你如何“赶走”坏情绪——正如书名所暗示的,那种追赶本身就是徒劳的——而在于教你如何改变你与这些情绪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重塑,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作者在论述中穿插的哲学思辨和认知科学的最新发现,使得整本书的论点非常扎实,绝非空穴来风。我尤其欣赏它关于“情绪的有效性”的讨论。很多时候,我们害怕负面情绪,是因为潜意识里觉得它们是“无用的”或“有害的”。这本书帮我看到了,即便是痛苦的情绪,如果被正确解读,也能指向我们内心深处未被满足的需求或被忽视的价值。这让我看待过去的低谷期有了一种全新的、充满建设性的视角。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彻底的“内在升级”,不再害怕生活中的风吹草动,因为我知道,我拥有了应对风暴的地图和指南针。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读完之后感觉整个人都豁然开朗了。我之前总是被一些莫名的焦虑和低落情绪牵着鼻子走,工作上提不起精神,人际关系也因为我的坏脾气搞得一团糟。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心里还有点打鼓,怕又是那种老生常谈、空洞无物的鸡汤文。但翻开目录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找对宝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挚友在跟你聊心。特别是关于如何识别情绪的“触发器”那部分,我对照着自己的经历一一对照,发现了很多自己从未察觉的思维定势。比如,我总是把别人的无心之言过度解读,然后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潭。书里提供的方法,不是简单地喊你“开心点”,而是教你如何慢下来,去观察、去接纳,最后再有策略地去转化。那种深入骨髓的理解和实用性,让人读起来非常踏实。我开始尝试书里介绍的几个小练习,比如“情绪标签化”和“五分钟正念呼吸”,效果立竿见影,至少在关键时刻,我不再是那个被情绪完全控制的“傀儡”了。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随时翻阅的“情绪急救箱”。

评分

我是一个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市面上大部分情绪管理书籍都读过不少,坦白说,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读完后感觉知识增加了,但实际生活中的操作性却很弱。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预期。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结构上的严谨和逻辑上的递进。作者似乎对人类心智的运作机制有着深刻的洞察,从情绪的生理基础讲起,层层深入到认知重构,最后落脚于行为习惯的养成。我特别欣赏它对于“情绪的反刍”这一行为的剖析。它不仅仅指出了这种行为的危害,更细致地拆解了我们是如何一步步陷入这种无休止的负面思考循环的。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精妙,都不是那种戏剧化的极端情景,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摩擦”,这使得读者更容易将书中的智慧迁移到自己的生活场景中去。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阅读,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它没有给我提供一个“万能钥匙”,而是给了我一套完整的“工具箱”,让我学会自己去修理那些不合时宜的情绪开关。我感觉自己的情绪耐受力在悄然提升,那些曾经让我如临大敌的压力源,现在看起来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长期被失眠和易怒困扰,尤其是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一点小事就能点燃我的怒火,事后又后悔不已,陷入恶性循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它不卖惨,不煽情,而是用一种非常理性又带着温度的笔调,直击痛点。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情绪的能量流向”的阐述。它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越是压抑某种负面情绪,它反而会以更猛烈的方式反弹回来。这完全解释了我过去“越想不生气,结果越生气”的困境。作者没有要求我们成为“没有情绪的机器人”,而是倡导一种“高效的情绪处理机制”。书中关于“情绪的授权与收回”的论述让我醍醐灌顶——我过去总是把“我是否快乐”的权力,拱手让给我的老板、我的伴侣、甚至是交通堵塞的状况。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在“外界事件”和“我的反应”之间建立起一个防火墙。这真是一次重塑自我边界的旅程。

评分

还不错,包装完好,希望内容也不错

评分

好书,好喜欢!!

评分

质量好,书好。

评分

感觉是儿童教育书。我还以为是心理或者励志方面的。。。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还没有看了

评分

看了几天,还是不错,是约翰.辛德勒写的

评分

三只松鼠味道真的不错,不过价格也可以的,比其他品牌的味道要好很多,喜欢,价格便宜点,就更好了

评分

净化心灵的读物

评分

当你看到这段评论的时候,代表我对商品的认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