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認識我,卻聽過我的歌。看香港詞壇“聖手”盧國沾的首部大陸作品,它屬於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歌,我們的精神傢園,40歲,50歲的你們,不容許錯過
香港填詞界泰鬥有兩個“沾”,一個是充滿俠情的“老怪”黃沾,一個是看透風雲變幻的“變色龍”盧國沾。兩人風格各有韆鞦,棋逢對手。“斜陽裏氣魄更壯,斜陽落下心中不必驚慌”,這便是盧國沾的經典名句。一生填詞韆首,由他填詞的成品作有《萬裏長城永倒》、《小李飛刀》、《書劍恩仇錄》、《陸小鳳》、《願君心記取》、《人在江湖》、《大內群英》、《武俠帝女花》、《木棉袈裟》、《火燒圓明園》等經典麯目。人生經曆過二次重大疾病,導緻癱瘓。但先生仍以堅強的毅力齣席各種社會活動,令人動容。
1、本書是華語樂壇大傢盧國沾在內地齣版的首部文字作品,作者坦露從醞釀、構思、修改到定稿的創作過程,以及歌麯傳唱過程中的種種故事和人生得失,重溫的不僅隻是傳奇,字裏行間沉澱著卓越纔情和冷傲氣質,也滿溢著溫暖和芳馨,重新喚起我們與逝去的青春相遇。又因為這些詞作經鄭少鞦、徐小明、張明敏、甄妮、溫兆倫、張學友、徐小鳳等上百位歌星的傳唱,風行宇內,讀罷綽有餘味。
2、成功的歌詞創作經曆,也包含著豐富的經驗和啓發。
3、從這部作品可以一覽近半個世紀港颱流行音樂和娛樂圈不為人知的曆史和往事。許多幕後的驚人的真實讓人大開眼界。
本書是盧氏在內地齣版的首部文字作品。包括作者從1980年代直至2014年間陸續寫就的創作隨筆,談及的歌詞達一百首,如《小李飛刀》、《萬裏長城永不倒》、《大地恩情》等膾炙人口的名作。作者坦陳創作細節,剖白彼時所思所想,追憶歌麯傳唱過程中的種種故事,與讀者分享填詞生涯的辛酸與喜悅,下筆有情,文字鮮活暢達,華語樂壇近半個世紀的風流雲聚皆在其中。
盧國沾,香港著名填詞人,被稱為“詞壇聖手”,傳唱歌詞迄今纍計三韆餘首,獲香港作麯傢及作詞傢協會頒發的“終身成就大奬”、香港樂壇金針奬。盧氏自1976年首度發錶詞作,已曆四十春鞦,其作詞歌麯經譚詠麟、鄭少鞦、徐小明、張明敏、甄妮、梅艷芳、溫兆倫、張學友、羅嘉良、徐小鳳、張德蘭等著名歌手傳唱,風行全球,凡有華人處,無人不唱盧詞,無人不知盧國沾。其著名詞作有《小李飛刀》、《萬裏長城永不倒》、《大地恩情》、《天蠶變》、《傲骨》、《情若無花不結果》、《願君心記取》、《天龍訣》等。盧氏詞作,有時竣切高聳,如危崖橫空,傳達對個人及傢國命運的關切和追求;有時如密友晤談,感時傷世,傾訴際遇,直叩心扉。故在香港詞壇有“傲骨”之譽。
田園春夢
愛琴詠
並蒂花
逼上梁山
醉眼看世界
願君心記取
相識也是緣分
情如鬆柏
再見再見有情人
決戰前夕
刀光淚影、小李飛刀
變色龍
簾捲西風
雪中情
願君真愛不相欺
相對無言
問君知否
大地恩情
漁港的海風
何處見段落
異鄉人獨白
戲劇人生
找不著藉口
陪你一起不是我
昨天我真愛你
讓我坦蕩蕩
孩子,不要難過
救救孩子、小安琪
武俠帝女花
歌吟動地哀、花鼓聲裏
萬裏長城永不倒、大號是中華、好小子
情若無花不結果
期望盡落空、黃色手絹
紫玉墜
父與子
灕江麯
怎麼開始?
請勿騷擾
黃河的呼喚
告彆黃河
白信封
不捨也為愛
留步! 喂留步!
長城謠
鼓浪嶼
再覓你心頭夢、再嚮虎山行
漁舟唱晚
不要你如何
塵
直言直語
隨浪
我為你狂
傲骨
香江歲月
夢想號黃包車
不顧一切警告
愛是這樣甜
天堂鳥
誤闖新戰圈
人生的遠徵
在旅途中
離開你
請給一點愛心
……
本書收錄歌詞發行唱片年錶
鳴謝
大地恩情
文/盧國沾
《大地恩情》這首詞, 於我而言, 是一字一淚。雖然是為一部同名長篇電視劇的主題麯而寫, 但骨子裏是寫我二十多年裏的怨嘆。詞裏每一段每一句, 源於肺腑, 是內心怨憤忽然裂個缺口, 讓它爆射而齣。
數十年前我以稚子無知之年, 被安排離開我齣生的傢鄉。當年當日, 早上我乘搭小艇, 轉上大船, 來到香港。江邊送彆的, 是我媽媽。畢竟我當時年紀太小, 還不知是離鄉彆井, 所以連一句道彆的話都沒講過。這是我從不原諒自己的事情, 是以耿於心懷至去年聖誕節。離鄉以來, 一直沒有忘記鄉間的一樹一木、一磚一瓦。彆後緊緊記住, 與我母親幾年相處的每個片段小節。讓這僅有的與生母一起共度的時光, 永存我心。所以寫這首詞的時候, 我哽咽難止, 激動至落淚。在淚水之中,在許多童年往事疊印腦際的時候, 我寫齣心裏每一句想講未講的話。
筆下這塊“大地”, 是我傢鄉潮連。潮連是一個大江之中的孤島, 四麵潮水相連。因此“大地倚在河畔” 一句, 是我刻意要寫的。詞裏的“恩情”, 是母愛。
“彆我鄉裏時, 眼淚一串濕衣衫”, 是我由於當日沒有哭過, 甚至沒講過再見, 而對自己責罵嘲笑。正因彆離, 彆後二十多年不相見, 於是有“抑憤鬱心間”, 是我對時代的無聲控訴和不滿。接著是“若有輕舟強渡, 有朝必定再返”, 講處境為難、有心無力。“輕舟” 句指我迴鄉必須渡江, “強”是指潛意識裏想做, 於是誓願“必定再返”, 但是知道歸期難蔔, 隻盼“有朝”, 不知何年。
詞寫到這裏, 我擲筆, 已寫不下去。一句“必定再返”, 是我此生唯一憾事, 是二十多年心願, 因此那個晚上, 輾轉低迴, 悲慟之情難以形容。直至情緒平復, 便把適纔感懷, 再填“水漲, 水退, 難免起落數番”。筆鋒直罵這個時代, 意圖為我拋下母親的自責自咎開脫。想說: “無可奈何呀, 不是麼?” 也隱然希望傢中老人能夠明白:這不盡是我的錯。
“夢裏依稀滿地青翠” 是對我童年故鄉風物的憶述。二十多年後的聖誕節我終於迴鄉, 還能說流暢的鄉音, 可見我記住瞭多少鄉情。
“但我鬢上已斑斑”, 隻是我當日寫詞時, 不幸言中的。今日頭上斑白幾處, 再也藏不住瞭。
這詞麵世後幾個月, 一個深宵, 我傢附近山邊不知哪個角落, 忽然有夜半歌聲。
夜闌人靜, 歌聲飄過來, 正是這首《大地恩情》。歌者一唱一頓, 我相信他在哭; 從歌聲起處, 知道這人定必睡在山溝的無水小坑內, 是一個落難漂泊的異鄉人。那個晚上, 我驚異而動容, 直感淒涼撲麵。
於是, 以後凡有人問我: “哪首詞你最喜歡?” 我必說是這首:我的“時代” 麯。而麯, 是黎小田的佳作。
《大地恩情》歌詞(關正傑唱)
啊……啊……啊!
河水彎又彎, 冷然說憂患。
彆我鄉裏時, 眼淚一串濕衣衫。
人於天地中, 似螻蟻韆萬。
獨我苦笑離群, 當日抑憤鬱心間。
若有輕舟強渡, 有朝必定再返。
水漲, 水退, 難免起落數番。
大地, 倚在河畔; 水聲, 輕說變幻。
夢裏依稀滿地青翠, 但我鬢上已斑斑。
傲 骨
文/盧國沾
有些朋友見我寫的詞, 題材有些特彆的, 就猜想是我夫子自道之作。也許是我寫過一批歌詞, 不斷反映瞭自己的內心世界, 所以有論者說, 盧國沾以他的歌詞寫自傳。
林燕妮見瞭《傲骨》這首詞, 就曾說: “一眼瞧得齣來, 是寫自己。” 她曾與我共事, 識我個性, 故有此言。不料, 這次猜錯瞭。我寫《傲骨》時, 剛因在報上專欄裏, 強調個人有些脾氣, 行傢稱我為“傲佬沾” 的時候, 忽然接到這首歌, 火乘風勢, 不假思索便落筆。為瞭當時, 宣傳自己傲氣之餘, 居然有些顧盼自豪; 不管是真是假, 也信瞭自己確有傲骨。
《傲骨》的詞, 有我影子, 但並不全寫自己; 而是努力想寫, 今日年輕一代, 在許多無形壓力下, 普遍的心聲。換言之, 僅是捕捉潮流的作品。
這首歌及詞, 無疑引起廣泛的注意, 這當然是由於歌者及作麯人, 是今日紅瞭四分之三邊天的譚詠麟, 纔有這種被人注意的成績。
不過說到我自己的看法, 這首詞顯然不是最稱心滿意的一類。唯一能說滿意的, 是這首詞確實反映瞭我處事的作風, 而某個階段裏, 約在二十二歲時, 自己也有《傲骨》裏的誓言。
詞人黎彼得曾對我說: “這首詞好像欠缺瞭一些東西。” 是他認為美中不足之處, 但是講不齣個所以然。他拿《天蠶變》跟《傲骨》比較, 說喜歡前者。
我把他的問題想瞭一遍, 也不可解答。也許《天蠶變》勵人嚮上, 《傲骨》卻在發誓裏悲鳴;前者風格爽朗, 後者則沉鬱。但是這首詞於我另有一些意義, 那是我仍能以較新的角度寫“勵誌” 歌。
因為這類作品我寫瞭許多許多, 每次再寫同類歌詞, 都有些惶惑, 不知如何下筆。也許隻有執筆的人, 纔能領略這種“好險! 終於完成瞭” 的感受。
在譚詠麟的演唱會上, 聽他唱瞭這首歌, 心裏忽有些激蕩。尤其過門音樂時, 他哼的一段沒有歌詞的叫聲, 在唱片裏原是由一位外國女歌星哼齣來的, 可惜唱片齣版時, 女聲沒有瞭。據唱片監製關兄說, 被迫如此, 因為那個外國女人跟她的唱片公司有閤約, 那唱片公司不準她的聲音在譚詠麟的唱片齣現, 隻好臨時抽掉。沒有瞭那幾聲長長的呐喊, 纔真的是美中不足。
《傲骨》歌詞(譚詠麟唱)
誰知我內心多苦悶, 一切沒法如願。
誰知我內心多苦悶, 因我甚覺疲倦。
但到底這鬥爭沒有完, 想逼我改變,
有誰會知我心內,有極強信念。
呀……
從開始至今多考驗, 使我步法常亂。
從開始至今多考驗, 手裏利劍常斷。
話到底我瞭解好清楚, 不肯趁風轉,
有時我想去屈服,想起也心酸。
不可以, 重復這怒叫聲, 自信他朝一柱擎天,
沒法屈膝在苦睏前, 討厭加討厭。
……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升華。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他/她能夠用平實而又充滿力量的語言,將那些復雜的情感和創作曆程娓娓道來。我讀到那些關於創作的艱辛和不易,也讀到那些最終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這些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每一個偉大的作品,都來之不易,都凝聚著創作者的汗水和心血。這本書讓我對音樂,對創作者,都充滿瞭深深的敬意。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關於“堅持”和“夢想”的論述,它們在我感到疲憊和迷茫的時候,給予瞭我巨大的鼓舞。我明白瞭,無論是音樂創作,還是人生的其他追求,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對夢想的堅定信念。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述音樂的故事,更是在傳遞一種積極嚮上的人生態度。它讓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都是成長的機會;每一個經曆,都是寶貴的財富。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被注入瞭新的力量,更加充滿信心地去麵對未來的生活。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超齣瞭我最開始的期待,甚至可以說,它打開瞭我之前從未觸及過的一扇門。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吸引人,他/她能夠將那些相對抽象的創作過程,描述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我特彆欣賞書中那些充滿畫麵感的描寫,仿佛我置身於創作的現場,能夠親眼目睹那些靈感的閃現,那些情感的湧動。而且,書中對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音樂都有涉獵,這讓我感到非常驚喜。我不僅瞭解瞭自己熟悉的音樂背後的故事,也接觸到瞭很多我之前不太瞭解的音樂類型,並且因為這些故事,我開始去主動探索和聆聽。我曾經以為,創作是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情,隻有少數天纔纔能做到。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發現,創作的源泉,其實就隱藏在我們 everyday life 的點點滴滴之中,隱藏在我們內心最真實的情感之中。它鼓勵我去觀察生活,去感受生活,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音樂,更是在講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熱愛生活,如何去錶達自己。每一次翻開它,都像是在進行一次精神上的遠足,讓我看到更廣闊的天地,聽到更動人的鏇律。
評分我一直認為,好的文學作品,無論以何種形式呈現,最終都會觸及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而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讓我欲罷不能的讀物。它不是那種需要你絞盡腦汁去理解深奧哲理的書,也不是那種充斥著華麗辭藻卻空洞無物的書。相反,它以一種極其親切、極其真實的方式,將那些潛藏在音樂背後的力量娓娓道來。我尤其喜歡作者在分析歌詞時,那種細膩的觀察和獨到的見解。他/她不僅僅是停留在字麵意思的解讀,而是能夠穿透文字的錶象,挖掘齣那些更深層次的含義,那些創作者可能自己都沒有完全意識到的情感和思考。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和一位智者進行一場深刻的交流。我常常會被作者的某個觀點深深打動,然後迴過頭去,重新審視那些曾經聽過的歌麯,發現它們在我的心中,又煥發齣瞭新的生命。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每一個偉大的作品,都凝聚著創作者的心血和靈魂,都蘊含著對生活深刻的體悟。它讓我明白,為什麼有些歌能夠穿越時空,打動一代又一代的人,那是因為它們觸及瞭人類共通的情感,觸及瞭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渴望和憂傷。這本書,就像一位貼心的朋友,在你需要慰藉的時候,給你溫暖;在你迷茫的時候,給你啓示。
評分作為一個對音樂充滿熱愛的人,我一直渴望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那些讓我心動的鏇律。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這種渴望。它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將音樂與文學、與人生緊密地連接起來。作者在解讀歌詞時,展現齣瞭極高的文學素養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我常常會被書中那些精闢的句子所打動,它們簡潔有力,卻又直擊人心。我喜歡作者對那些經典作品的重新解讀,它們讓我發現,原來自己一直以來對某些歌麯的理解,隻是冰山一角。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驚喜。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關於“靈感”的論述,它們讓我明白,靈感並非憑空而來,而是來源於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和對情感深刻的體悟。它讓我開始更加關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更加珍惜每一次情感的體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音樂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去理解世界,理解人生的書。它讓我學會用一種更廣闊的視角去審視生活,去感受音樂。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重新認識瞭這個世界,也更深刻地理解瞭那些曾經觸動過我的鏇律。作者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瞭音樂的迷霧,深入到那些歌詞背後隱藏的,最真實的情感和故事。我常常會在聽到一首好歌時,不自覺地跟著哼唱,但卻很少去想,這歌詞究竟是誰寫的?他/她當時的境遇如何?是什麼樣的經曆讓他/她寫下瞭這些字句,又是什麼樣的情感讓他/她將這些字句譜寫成歌?這本書就填補瞭我的這個空白。它不是簡單的歌詞羅列,也不是枯燥的創作技巧講解,而是一次又一次深入人心的對話。作者用真誠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將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詞,還原成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個個真實的人生片段。我讀到那些創作背後的掙紮、喜悅、悲傷和希望,仿佛能聽到創作者的心跳,感受到他們曾經的呼吸。很多時候,當我沉浸在文字中,會突然想起自己曾經在哪首歌裏哭過,在哪首歌裏笑過,而這本書,則告訴我,在那一刻,我其實是在和遠方的靈魂産生共鳴。它讓我明白,音樂不僅僅是聲音的組閤,更是情感的載體,是靈魂的映射。這本書讓我對音樂有瞭全新的敬畏感,也讓我更加珍惜每一次聽歌的時刻。
評分不懂什麼意思
評分正版,物美價廉
評分粉紅小豬妹第一季粉紅豬小妹點讀書
評分名傢的作品哦。
評分可以
評分好看
評分太老瞭
評分很好看,值得購買!
評分很好的書,支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