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中的宏观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

公共政策中的宏观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托马斯·萨金特,约科·维尔穆宁 编,张杰平 等 译
图书标签:
  • 公共政策
  • 宏观经济学
  • 经济学
  • 诺贝尔经济学奖
  • 经济政策
  • 经济分析
  • 政府政策
  • 经济理论
  • 市场经济
  • 政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18885
版次:1
商品编码:1185933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页数:2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现代宏观经济学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各种支持,主要包括帮助中央银行和财政当局制定更好的经济规则。本书涵盖了范围广泛的关于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主要聚焦在那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宏观经济学成果的推动力上面,包括学习机制、多重均衡、道德风险、不对称信息以及异质性等。另外,本书还强调目前被广泛应用在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尽管存在一定不足,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是光明的,它是一个不断适应现实经济情况变化的过程。

作者简介

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的伯克利经济学和商学讲席教授(Berkley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以及胡佛研究所的高级成员。萨金特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是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作用、动态经济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的关系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目录

第一部分 金融危机和复苏
1 市场能有效承担风险吗?
2 欧债危机
2.1 欧洲危机
2.2 欧元真的陷入了危机吗?
2.3 真正的问题:不断扩大的利差
2.4 替代方案
2.5 贸易不平衡
2.6 欧元经济的未来以及救助计划的经济含义
2.7 欧洲的救助计划
3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黏性机制和美国最近的政策
3.1 简介
3.2 模型
3.3 改进的模型
3.4 政策
3.4.1 财政政策
3.4.2 财政政策和应急基金
3.4.3 量化宽松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组成
3.4.4 一个混合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的提议
3.5 总结
3.6 补充
第二部分 学习、激励和公共政策
4 适应性学习下的个体行为与货币政策
4.1 引言
4.2 永久收入模型
4.2.1 基于欧拉方程的学习机制
4.2.2 无限阶段下的感知学习
4.2.3 进一步的讨论
4.3 学习和货币政策
4.3.1 模型设定
4.3.2 总体欧拉方程的推导
4.3.3 一些最后的评论
5 学习与模型验证:一个例子
5.1 引言
5.2 概览
5.2.1 参数不确定性和模型不确定性
5.2.2 模型类
5.2.3 反馈
5.2.4 模型比较和设定检验
5.2.5 模型跳转和参数修正
5.2.6 逃离动态、第一类错误和自我确证均衡的稳健性
5.2.7 实验
5.3 模型验证方法在蛛网模型中的应用
5.3.1 实际运行规律和感知运行规律
5.3.2 均值常微分方程
5.3.3 自我确证的均衡
5.3.4 波动/扩散近似
5.3.5 设定检验
5.3.6 模型选择
5.3.7 大偏差
5.3.8 模拟
5.4 结论
6 贝叶斯平均,学习和模型选择
6.1 引言
6.2 带有贝叶斯学习的慕斯模型
6.3 主观模型平均下的贝叶斯学习
6.3.1 参数变动的先验分布
6.3.2 模型平均
6.3.3 模型概率的更新公式
6.4 模拟结果
6.5 补充解释与分析
6.6 结论
7 历史依赖性的公共政策
7.1 简介
7.2 理性预期均衡
7.3 拉姆齐问题
7.3.1 计算拉姆齐计划
7.4 可行性乘数法
7.5 Kydland-Prescott法(1980)
7.5.1 两种方法的比较
7.6 递归表示
7.6.1 举例
7.7 计算μ
7.8 时间不一致性
7.9 可信的政策
7.10 结束语
8 有限阶段学习机制
8.1 简介
8.2 Ramsey模型和简化型学习机制
8.2.1 Ramsey模型
8.2.2 简化型学习机制
8.3 欧拉方程学习机制和替代机制
8.3.1 欧拉方程学习机制
8.3.2 其他的学习机制
8.4 有限阶段学习机制下的稳态
8.4.1 N步欧拉方程学习机制
8.4.2 N步最优化学习机制
8.4.3 讨论
8.4.4 有限阶段学习机制下的稳定性
8.5 有限阶段学习的转移动态
8.5.1 均值动态
8.5.2 相位图
8.5.3 讨论
8.6 结论
9 区制转移,货币政策和多重均衡
9.1 简介
9.2 简单模型
9.3 不确定性
9.4 扩展
10 龙穴里龙太多
10.1 简介
10.2 龙穴模型
10.3 创业者的问题
10.4 投资者的问题
10.5 太多投资者?
10.6 总结
11 劳动税制改革在国内异质性劳动力市场和灵活性外包条件下的影响
11.1 简介
11.2 基本框架
11.3 劳动力需求、外包决策以及高技能工人的工资形成
11.3.1 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和外包
11.3.2 高技能工人的工资形成
11.4 低技能工人决定于垄断性工会的工资形成
11.4.1 垄断性工会的工资形成
11.4.2 低技能工人工资形成的比较静态分析
11.5 不完全竞争和完全竞争国内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劳动税政策的效应
11.5.1 低技能工人工资税的累进程度对于工资水平和就业情况的影响
11.5.2 高技能工人工资税的累进程度对于工资水平和就业情况的影响
11.6 结论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图书的详细简介,旨在提供丰富的信息量,同时避免提及您指定的书籍内容。 --- 图书名称:《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博弈:跨国资本流动与国家战略》 作者: 约翰·斯图尔特·布朗(John Stuart Brown),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国际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出版社: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页数: 680页 ISBN: 978-0691245789 --- 图书简介 在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地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今天,资本的无国界流动已成为定义当代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议题之一。《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博弈:跨国资本流动与国家战略》深入剖析了自20世纪末以来,金融自由化如何深刻改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以及国际权力分配的动态平衡。本书不仅仅是对现有宏观经济理论的梳理,更是一部充满洞察力的政策分析著作,旨在揭示国家如何在日益紧密的全球金融网络中,制定既能吸引外资,又能维护国内稳定和公平的综合性战略。 本书的核心论点在于,纯粹的“市场效率”论在面对突发性的跨境资本冲击时显得苍白无力。作者布朗教授挑战了“华盛顿共识”中关于资本自由流动的绝对正确性,指出各国在资本账户开放的路径、速度和结构上存在的巨大差异,直接决定了其经济韧性与发展前景。他通过对东亚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近年来新兴市场货币波动的详尽案例研究,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与历史回溯 本部分首先梳理了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全球金融自由化的历史脉络。重点分析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开放经济体中的局限性,并引入了“金融摩擦”与“信息不对称”的概念,用以解释为何资本流动常常是顺周期而非逆周期的。作者详尽介绍了“特里芬难题”在新的全球储备货币体系下的变体,特别是美元霸权对全球资本循环的结构性影响。这一部分为理解后续的政策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跨国资本的形态与影响 本书对当前跨国资本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区分了直接投资(FDI)、证券投资(FPI)以及高频的短期投机性资金(“热钱”)。布朗教授强调,不同类型的资本对东道国的长期生产力和短期金融稳定构成了截然不同的风险和机遇。 直接投资的审慎引导: 分析了FDI如何影响技术溢出效应、供应链重塑以及国内产业升级,并探讨了国家在审批外国投资时,如何平衡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考量。 证券投资的“双刃剑”效应: 深入剖析了大型主权财富基金和跨国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行为如何加剧资产泡沫和市场波动。书中特别关注了负利率政策环境对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跨境投资行为的驱动作用。 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盲区: 首次将全球影子银行体系的跨境活动纳入主流分析框架,揭示了其在风险积聚和快速传染中的关键角色。 第三部分:国家战略的重塑:防御与利用 这是本书最具实践价值的部分。作者认为,一个成功的国家经济战略,必须是动态的、适应性的,而非僵化的教条。他详细阐述了各国在面对资本流动挑战时采取的三大类战略工具: 1. 宏观审慎工具箱的再构建: 探讨了贷款价值比(LTV)、债务收入比(DTI)限制、特定部门信贷配额等工具,如何被用来精准地控制国内资产泡沫,避免资本流入引发的信贷过度扩张。 2. 资本流动管理工具的复兴: 摒弃了过去对资本管制“一无是处”的偏见,系统地分析了瑞典、智利和马来西亚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的资本管制措施的有效性、副作用以及其对国际资本流动模式的长期影响。特别是对“价格型”与“数量型”管制的对比分析,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 国际金融合作的新范式: 强调了在高度互联的体系中,双边和多边合作的重要性。书中详细介绍了区域金融安全网(如CMIM)的运作机制,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强化国际清算体系和跨境信息共享,来增强对全球系统性风险的预警和应对能力。 第四部分:地缘政治与经济主权的博弈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环境下,经济政策越来越带有强烈的地缘政治色彩。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探讨了技术竞争、贸易争端如何与资本流动相互作用。作者分析了关键技术领域的“脱钩”或“去风险化”战略,如何影响外国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以及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在吸引和排斥外资中扮演的角色。布朗教授认为,经济主权的维护,已从传统的产业保护,转向对关键基础设施、数据流和金融科技生态系统的控制权争夺。 本书特色: 数据驱动的实证分析: 结合了作者团队在IMF和世界银行的工作经验,利用了海量、多维度的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尤其关注了发展中经济体的微观冲击数据。 政策模拟的深度: 引入了作者自主开发的“跨国金融摩擦模型”,对不同政策干预下的资本外流情景进行了压力测试,预测了政策选择的潜在后果。 平衡的视角: 既承认了资本流动对技术扩散和效率提升的积极作用,又尖锐地指出了其对社会公平和国内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 《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博弈》是献给宏观经济学家、国际金融从业者、高级政策制定者以及所有关注全球经济权力结构变迁的读者的权威性指南。它不仅诊断了当代全球经济的深层病灶,更为各国如何在不牺牲开放性的前提下,重塑一个更具韧性和公平性的经济秩序,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将学术的严谨与文学的流畅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的沙龙,听着经济学大师们用清晰的语言,为我揭示宏观经济学的奥秘。作者在梳理经济学发展脉络时,也融入了对历史背景和人物思想的深刻洞察,这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经济学教材,更是一部关于经济思想史的精彩篇章。我惊喜地发现,那些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经济学理论,在这本书中变得如此容易理解,甚至可以说引人入胜。作者在阐述每一个观点时,都辅以大量的证据和数据支撑,但又不至于让内容显得枯燥乏味。相反,这些数据和案例反而让理论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学派观点的比较和分析,它让我们看到,经济学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充满了思想的碰撞和辩论。这本书让我对宏观经济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兴趣。它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从中汲取智慧的经典之作。

评分

老实说,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又是一本充斥着专业术语、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能够将复杂的宏观经济学原理,用一种极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经济周期和政策传导机制的解释,那些原本在我脑海里模糊不清的概念,在这本书里变得清晰明朗。作者还引用了大量的现实世界中的例子,这让我能够立刻将学到的知识与我们生活的世界联系起来,产生深刻的理解。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经常会有“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时刻。它让我对经济学不再感到畏惧,反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让我们学会如何用经济学的视角去分析社会问题,去理解国家经济的运行规律。我真心推荐给所有想了解宏观经济学,但又怕被学术语言吓退的朋友们。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解释世界运行规律的学问特别着迷,而宏观经济学无疑是其中最能触及根本的一门。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一道光,照亮了我一直以来对宏观经济学的困惑。作者的笔触极具感染力,他将那些庞大而复杂的经济概念,拆解成一个个小小的、易于理解的模块,然后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案例将它们串联起来。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书,而是在经历一场知识的盛宴。书中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讨论,让我对国家如何调控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作者并没有回避其中的复杂性,但他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和解释,让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掌握。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经济现象背后深层原因的挖掘,它让我意识到,宏观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数字和图表,更是关于人性的选择和社会的互动。这本书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边界,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每一个朋友,让他们也能和我一样,在这本书中找到乐趣和启发。

评分

我一直认为,理解国家层面的经济运行机制,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重要的公民素养。这本书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宏观经济学这一看似高深莫测的学科,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在解释每一个概念时,都力求通俗易懂,并且经常会引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济事件,比如某次的金融危机,或者某个国家经济的腾飞,然后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之相结合,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旁观者,而是能够真正理解那些新闻报道中频繁出现的经济术语背后的逻辑。书中的论证过程严谨而不失趣味,作者并没有回避一些复杂的议题,但却能巧妙地将它们化繁为简,让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政策制定的讨论,它让我们看到,经济学理论是如何被应用到实际的政策制定中,以及这些政策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它教会我如何从宏观的角度去审视社会和经济现象,并且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那种能让你在深夜里也忍不住翻开,然后沉浸其中,甚至忘记时间的书。我一直对经济学这个领域充满了好奇,但又觉得很多理论晦涩难懂,总是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觉完全不同,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一步步探索宏观经济学的迷人世界。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将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比如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等,都描绘得生动形象,甚至带上了几分故事性。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经历一场智力冒险,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新的发现和惊喜。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剖析,它们不是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历史事件来阐释,这让我对这些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能够体会到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作用。这本书的逻辑结构也非常清晰,循序渐进,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或者难以跟上。即便是经济学新手,也能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节奏,感受到知识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成就感。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宏观经济学感兴趣的朋友,它绝对会颠覆你对经济学的刻板印象,让你发现其中的乐趣和价值。

评分

有用

评分

好好,快递给力。

评分

不错,,,,

评分

很好,纸张质量和书的质感都很好,好评!

评分

不错的书,装帧很好,送货很快

评分

好好,快递给力。

评分

不错的书,装帧很好,送货很快

评分

111111111111

评分

有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