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针钩针女士毛衣

棒针钩针女士毛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意芳 著
图书标签:
  • 棒针
  • 钩针
  • 毛衣
  • 女士
  • 编织
  • DIY
  • 手工
  • 服装
  • 时尚
  • 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2253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6928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民间毛线编织高手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7
字数:1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棒针钩针女士毛衣》介绍了约50款用Rosalind罗莎琳达品牌毛线编织的女士毛衣,有棒针编织的,也有钩针编织的,有二者结合的,款式大方合体,时尚又实用。每款作品都配有完整的结构图和编织图,标有用线类型和颜色、数量以及详细的编织步骤说明,使读者能够根据书中的介绍轻松编织出自己喜爱的理想潮衫。

目录

1.彩霞
2.藤
3.交错
4.青
5.雪后
6.秋
7.雪莲花
8.浓妆
9.淡抹
10.水晶之恋
11.樱花
12.秋叶
13.简
14.秋语
15.粉蝶
16.紫薇
17.蜜
18.迎春
19.静香
20.马歇尔小姐
21.黑与白协奏曲
22.薇薇之语
23.银杏
24.线谱
25.冬之约
26.绽放
27.约定
28.冬梅
29.星空
30.夜之玫瑰
31.安娜
32.圆摆的舞曲
33.蕾
34.粉红的回忆
35.秋之花海
36.紫罗兰
37.甜蜜时光
38.碧云
39.娴
40.罗·琳达
41.绯翠
42.澜
43.韵
44.喜
45.棉花糖
46.秋菊
47.田螺姑娘
48.法兰西之花
49.祝福
50.寂寞贵族
华夏风物志:寻访古今的匠心传承 内容简介 《华夏风物志:寻访古今的匠心传承》是一部深入探究中华大地深厚历史底蕴与璀璨物质文化的百科式著作。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种特定的手工艺品制作技法,而是以宏大的视角,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领略从先秦时期的青铜冶炼到明清时期的苏绣绝技,再到当代非遗保护与创新的完整脉络。 全书结构宏大,分为“溯源”、“精工”、“流变”与“新生”四大篇章,力求展现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出的独特审美情趣与精湛技艺。 第一篇:溯源——文明的初啼与材料的哲学 本篇聚焦于中华文明早期,对“物”与“技”的初始关系的探讨。我们探寻远古先民如何观察自然、理解材料的禀性,并将其转化为生存工具与精神图腾。 陶器的泥土之歌: 详细考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制陶技术演进,分析不同地域土质的差异如何塑造了彩陶的奔放与黑陶的内敛。探讨纹饰的象征意义,例如“人面鱼纹”所蕴含的原始信仰。 玉器的温润之道: 深入剖析中国“以玉比德”的文化传统,从良渚文化的神玉到商周时期的礼玉制度。书中不仅描述了玉料的选取、解玉工具(如解玉砂的使用),更阐释了“君子比德于玉”的哲学内核。 青铜的烈火与铭文: 细致描绘夏商周三代青铜冶铸技术的飞跃,重点介绍范铸法、复合范铸法的精妙之处。通过对鼎、爵、簋等礼器的分析,还原了早期社会权力结构与祭祀仪式的场景。我们关注器物上的铭文,它们不仅是铸造技术的记录,更是早期文字的活化石。 第二篇:精工——帝国时代的技艺巅峰与生活美学 随着封建王朝的建立和巩固,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精细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篇重点展示了在各个领域达到巅峰的工艺成就,它们是特定时代社会富裕程度和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 丝绸之路的辉煌: 详细介绍蚕桑养殖、缫丝、织绸的完整流程,尤其侧重于汉唐时期的锦缎织造技术,如斜纹的运用和多综多蹑提花机的原理。书中附有大量古代织物纹样的拓印和分析,展现了龙凤、祥云等母题的演变。 瓷器的“白与青”: 从原始的印纹陶到成熟的青瓷、白瓷,再到唐三彩的釉色斑斓。重点分析了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的独特釉料配方和烧制环境对器物美学的影响,探讨了“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意境如何在器物上实现。 木作的榫卯智慧: 探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体系中的“榫卯”技术。书中通过大量工程图解,剖析了“燕尾榫”、“十字榫”等在家具、宫殿、园林构建中的应用,强调了这种无钉连接技术所蕴含的力学原理与耐久哲学。 漆器的髹饰艺术: 追溯周代至明清的漆器发展,详细介绍戗金、螺钿、描金等复杂的髹饰工艺。对福州脱胎漆器和北京雕漆的地域特色进行了对比研究。 第三篇:流变——技艺的扩散、融合与世俗化 中晚期历史阶段,手工业不再仅仅服务于宫廷与贵族,其技术开始向民间渗透,并吸收了外部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金银细工的民间转型: 研究金银器制作从宫廷祭祀用途向日常生活器皿(如首饰、酒器)的转化过程。特别关注錾花、镂空等技术在清代点翠工艺中的精妙结合。 纸张与印刷的革命: 探讨造纸术的发展,以及雕版印刷技术对知识传播的巨大推动作用。书中分析了民间年画和戏曲插图的版画技术,及其如何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地方戏曲与服饰的互动: 考察戏服、戏装脸谱的色彩学和符号系统,分析这些视觉符号如何受当时的服饰潮流影响,并反过来影响民间审美。 第四篇:新生——当代语境下的匠心与创新 面对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传统工艺面临消亡的危机。本篇关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以及老手艺人如何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的抢救与传承: 记录了多项濒危技艺的传承人故事,如古籍修复、传统制伞、竹编工艺等。探讨了如何通过教育体系、博物馆展示和数字化手段,实现技艺的“活态保护”。 传统材料的现代再生: 分析了当代设计师如何重新审视和利用传统材料,例如利用现代科学手段优化传统矿物颜料的稳定性,或将传统编织技法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和装置艺术中。 跨界合作与文化输出: 考察当代艺术、建筑和时尚界如何与传统手工艺进行跨界合作,探索传统美学在国际舞台上新的表达可能性。 《华夏风物志》以其广博的知识面、严谨的考据和丰富的图版资料,旨在为读者构建一幅清晰而立体的中华物质文明史长卷,让人们在欣赏古人精妙绝伦的技艺之美的同时,深刻理解这些“物”背后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与哲学思考。本书适合历史爱好者、工艺美术研究者、设计师以及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厚兴趣的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哪,这本书的封面就让我心动了!那件在模特身上若隐若现的钩针花样,颜色是我一直想尝试的那种淡雅的香芋紫,而且款式看起来一点也不老气,反而很温柔,充满了法式慵懒的感觉。我之前就对手工编织很感兴趣,家里也有不少毛线,但是一直找不到特别喜欢的款式,很多钩针毛衣的图解都看得我头昏脑涨,要么就是太复杂,要么就是太普通。这本书的标题——“棒针钩针女士毛衣”,就让我眼前一亮,棒针和钩针结合,这本身就很有创意,说不定能做出一些更特别、更有层次感的作品。我特别期待里面有没有一些利用两种针法来表现不同肌理效果的教程,比如用棒针打出基础的廓形,然后用钩针点缀精致的花边或者镂空。而且,我希望书里的模特身材不是那种非常纤瘦的,最好能有一些不同体型的模特展示,这样我才能更直观地看到毛衣穿在不同人身上的效果,也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书里的图解清晰易懂,文字说明详细,最好能配有真人演示视频的二维码,现在很多编织书都有这个功能,简直太友好了,对于我这种有时候理解力比较慢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总而言之,这本书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翻阅了,希望它能给我带来灵感,让我能织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毛衣!

评分

说实话,我平时对手工编织的兴趣可以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每次看到那些精美的毛衣,心里都会痒痒的。最近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的信息,瞬间就被那件主打款的毛衣给吸引住了。那件毛衣的颜色非常治愈,是一种淡淡的薄荷绿,而且钩针的花纹看起来非常细腻,像是夏日里微风拂过的水波纹一样。更重要的是,它看起来并不会特别难,我这种初学者也能尝试。我一直觉得,编织不仅仅是手工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适合新手入门的设计,并且能够有非常详细的图解和步骤说明,最好是那种即使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棒针钩针,也能看懂的。我尤其关心的是,这本书会不会有一些关于如何修改尺寸的说明,因为我身高比较娇小,很多市售的毛衣穿起来都显得过于宽松。如果书中还能分享一些关于如何选择毛线、配色的小技巧,那就更完美了!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学会如何编织一件让自己满意的毛衣,并且能够感受到手工带来的那种独特的温暖和成就感。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拥有它了!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是手工编织的爱好者,但说实话,市面上大多数的编织书籍,要么就是以基础款为主,要么就是过于追求复杂的设计,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封面,那种一眼就被吸引的感觉,至今仍记忆犹新。那件毛衣的设计,真的是太戳我了!它没有过多的花哨装饰,但通过巧妙的针法组合,营造出一种非常高级的质感,尤其是袖子的部分,那种微微蓬松又恰到好处的弧度,简直是显瘦利器。我猜测这本书在设计理念上,一定是非常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而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时尚潮流”。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棒针和钩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如此和谐又富有艺术感的设计。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如何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款式”的建议,毕竟不是所有设计都适合所有人。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毛线选择、搭配的技巧,那就更棒了!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学到一些新的编织技巧,不仅仅是学会钩织一件毛衣,更能从中体会到编织的乐趣和成就感,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创作出更多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为我的编织之路带来新的启发和可能。

评分

我是一个对细节有着极高追求的编织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能够激发我灵感的书籍。这本书的标题“棒针钩针女士毛衣”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因为我一直对将这两种技法巧妙结合的设计充满了好奇。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对编织有着深厚功底的匠人,能够将棒针的挺括和钩针的灵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极具创意和艺术感的款式,不仅仅是简单的拼接,而是通过两种针法相互衬托,营造出独特的花纹和质感。比如,我设想有那种棒针打出基础的廓形,然后用钩针镂空出精致的细节,或者是在棒针的肌理上用钩针绣出立体的装饰。我希望这本书的图解能够非常专业,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条图,最好能有非常清晰的细节展示,甚至是一些关键部分的特写。同时,我希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设计理念的阐述,让我能够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从而更好地进行自己的创作。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带来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让我能够从中汲取养分,创作出更加令人惊艳的编织作品。

评分

最近一直想给自己织一件新毛衣,但是市面上好看的毛衣款式实在太多了,挑来挑去反而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偶然看到这本书的封面,简直是眼前一亮!那件毛衣的设计真的太有特点了,尤其是它那种若隐若现的钩针花样,给原本基础款的毛衣增添了一抹别致的韵味,看起来既不过于张扬,又充满了设计感。我一直觉得,一件好的毛衣,不仅仅是保暖,更是一种个人品味的体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比较实穿又不容易过时的款式,并且能够有一些关于如何根据自己的身形来选择和调整款式的建议。因为我有时候会觉得,有些毛衣穿在模特身上很好看,但穿在自己身上就没那么理想了。我还希望这本书能够有一些比较详细的编织图解,最好是那种步骤清晰,即使是我这种编织新手也能看得懂的。如果书中还能分享一些关于毛线选择、颜色搭配的技巧,那就更完美了!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地学会如何编织出一件让自己感到自信和满意的毛衣,并且能够感受到手工编织带来的那份独特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