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給水排水、環境工程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 本書上一版於2003年7月齣版,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本書第二版在保持上一版特點和風格的基礎上,補充、更新瞭一些工藝技術、設施和計算方法及例題,以及城市汙水迴用處理的工程案例。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瞭城市汙水迴用的途徑、深度處理的工藝和要求,主要以計算例題的形式具體闡述瞭城市汙水迴用深度處理各單元工藝設施的設計計算內容、方法和步驟。內容包括混凝、沉澱(澄清、氣浮)、過濾、消毒、活性炭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技術(電滲析、反滲透、濾)、臭氧氧化和脫氮除磷等單元處理設施的設計計算例題共77個。本書可供給水排水、環境工程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使用,也可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城市汙水迴用深度處理的要求及工藝/1
第一節城市汙水資源化及迴用途徑1
一、城市汙水資源化的內涵意義1
二、我國城市汙水處理後的迴用方嚮2
三、城市汙水迴用的發展概況4第二節城市汙水處理係統5
一、城市汙水處理方法5
二、汙水處理程度7
三、汙水處理的産物9第三節汙水迴用深度處理的要求10
一、迴用水水質指標11
二、迴用水水質標準12第四節城市汙水迴用深度處理工藝13
一、概述13
二、懸浮物的去除13
三、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14
四、溶解性無機鹽的去除15
五、汙水的消毒處理16
六、氮、磷的去除17
七、同步脫氮除磷係統18
八、城市汙水迴用深度處理的工藝選擇與組閤18
第二章脫氮除磷設施/20
第一節城市汙水脫氮除磷技術20
一、城市汙水脫氮技術20
二、城市汙水除磷技術概述26
三、同步脫氮除磷及其新技術概述29
四、汙水生物法的類彆及相應的工藝設施31第二節活性汙泥法脫氮除磷32
一、設計概述32
二、計算例題36
【例題2-1】活性汙泥法閤並硝化曝氣池工藝的設計計算37
【例題2-2】氧化溝硝化工藝的設計計算48
【例題2-3】AB法硝化工藝的設計計算52
【例題2-4】經典SBR法硝化工藝的設計計算62
【例題2-5】MBR法硝化工藝的設計計算67
【例題2-6】A2O工藝的設計計算71
【例題2-7】氧化溝工藝脫氮除磷工藝的設計計算74
【例題2-8】SBR工藝脫氮除磷工藝的設計計算75
【例題2-9】MBR法脫氮除磷工藝的設計計算76第三節生物膜法脫氮除磷78
一、設計概述79
二、計算例題80
【例題2-10】生物接觸氧化法硝化工藝的設計計算80
【例題2-11】曝氣生物濾池硝化工藝的設計計算84
【例題2-12】復閤生物反應器工藝的設計計算86
第三章混凝設施/89
第一節混凝劑的配製投加90
一、設計概述90
二、計算例題93
【例題3-1】藥劑溶解池和溶液池的設計計算93
【例題3-2】壓縮空氣攪拌調製藥液的設計計算93
【例題3-3】投藥水射器的計算95
【例題3-4】藥劑倉庫的計算98第二節混閤設施99
一、設計概述100
二、計算例題101
【例題3-5】管式混閤器的計算101
【例題3-6】分流隔闆式混閤槽的計算102
【例題3-7】漿闆式機械混閤池的計算104第三節絮凝設施106
一、設計概述107
二、計算例題111
【例題3-8】往復式隔闆絮凝池的設計計算111
【例題3-9】迴轉式隔闆絮凝池的設計計算113
【例題3-10】穿孔鏇流絮凝池的設計計算117
【例題3-11】摺闆絮凝池的設計計算121
【例題3-12】竪流式隔闆絮凝池的設計計算125
【例題3-13】圓錐形渦流式絮凝池的設計計算126
【例題3-14】柵條絮凝池的設計計算129
【例題3-15】網格絮凝池的設計計算132
【例題3-16】水平軸式等徑葉輪機械絮凝池的設計計算134
【例題3-17】垂直軸式等徑葉輪機械絮凝池的設計計算138
第四章沉澱、澄清、氣浮設施/141
第一節沉澱池141
一、設計概述142
二、計算例題152
【例題4-1】按沉澱時間和水平流速計算平流式沉澱池152
【例題4-2】按麵積負荷計算平流式沉澱池153
【例題4-3】機械排泥平流式沉澱池的設計計算154
【例題4-4】輻流式沉澱池的設計計算155
【例題4-5】上嚮流斜管沉澱池的設計計算157
【例題4-6】高密度沉澱池的設計計算158第二節澄清池163
一、設計概述165
二、計算例題170
【例題4-7】機械攪拌澄清池池體部分的設計計算170
【例題4-8】機械攪拌澄清池攪拌設備工藝設計計算176
【例題4-9】鍾罩式脈衝澄清池池體的設計計算177
【例題4-10】鍾罩式虹吸脈衝發生器的設計計算180第三節氣浮183
一、設計概述187
二、計算例題187
【例題4-11】平流式部分迴流壓力溶氣氣浮法的設計計算187
【例題4-12】渦凹氣浮法的設計選型189
【例題4-13】溶氣泵氣浮法的設計選型190
第五章過濾設施/192
第一節普通快濾池195
一、設計概述195
二、計算例題200
【例題5-1】普通快濾池池體的設計計算200
【例題5-2】普通快濾池的設計計算201
【例題5-3】固定管式錶麵衝洗係統的計算205
【例題5-4】鏇轉管式錶麵衝洗係統的計算207第二節虹吸濾池210
一、設計概述211
二、計算例題213
【例題5-5】矩形虹吸濾池的設計計算213
【例題5-6】虹吸濾池水力自動控製裝置的計算217第三節重力式無閥濾池219
一、設計概述220
二、計算例題222
【例題5-7】方形重力式無閥濾池的設計計算222
【例題5-8】無閥濾池主虹吸管的計算224第四節V形濾池226一、設計概述227
二、計算例題228
【例題5-9】V形濾池的設計計算228第五節翻闆濾池236
一、設計概述236
二、計算例題236
【例題5-10】翻闆濾池的設計計算236
第六章活性炭吸附及軟化裝置/243
第一節活性炭吸附243
一、設計概述244
二、計算例題251
【例題6-1】顆粒活性炭選型試驗計算251
【例題6-2】間歇式一級吸附粉末活性炭投入量的計算252
【例題6-3】粉狀活性炭二級逆流靜態間歇式吸附投炭量計算253
【例題6-4】活性炭動態吸附柱工作時間與炭床利用率計算254
【例題6-5】顆粒活性炭濾池的設計計算256
【例題6-6】活性炭吸附塔的設計計算259
【例題6-7】粉末活性炭補充量的計算260第二節離子交換261
一、設計概述262
二、計算例題267
【例題6-8】離子交換樹脂再生度的計算267
【例題6-9】強酸陽樹脂全交換容量的計算268
【例題6-10】弱酸陽樹脂全交換容量的計算268
【例題6-11】強堿陰樹脂全交換容量的計算269
【例題6-12】時間型全自動軟水器再生時間的計算269
【例題6-13】流量型全自動軟水器的流量設定值計算269第三節石灰軟化270
一、設計概述271
二、計算例題272
【例題6-14】石灰軟化法加藥量計算272
【例題6-15】石灰軟化法加藥量及鎂的殘留量計算273
第七章膜分離裝置/274
第一節膜分離技術概述274
一、膜分離法的類彆274
二、膜分法的特點275
三、膜分離法的設計276第二節微濾276
一、設計概述277
二、計算例題278
【例題7-1】轉盤濾池用於汙水迴用深度處理的計算278第三節超濾278
一、設計概述279
二、計算例題280
【例題7-2】超濾用於汙水迴用深度處理的計算280第四節納濾281
一、設計概述281
二、計算例題282
【例題7-3】納濾軟化用於汙水迴用深度處理的計算282第五節反滲透283
一、設計概述284
二、計算例題284
【例題7-4】反滲透用於汙水迴用深度處理的計算284第六節電滲析288
一、設計概述289
二、計算例題289
【例題7-5】電滲析用於汙水迴用深度處理的計算289
第八章消毒/295
第一節液氯消毒296
一、設計概述296
二、計算例題298
【例題8-1】液氯消毒加氯量及設備選擇的計算298第二節次氯酸鈉消毒299
一、設計概述300
二、計算例題300
【例題8-2】次氯酸鈉消毒的計算300第三節二氧化氯消毒301
一、設計概述301
二、計算例題302
【例題8-3】二氧化氯消毒的計算302第四節紫外綫消毒303
一、設計概述304
二、計算例題305
【例題8-4】橫置光源水麵式紫外綫消毒設備的計算305第五節臭氧消毒307
一、設計概述307
二、計算例題308
【例題8-5】臭氧消毒設備選用計算308
第九章國內外部分已建城市汙水深度處理迴用工程實例/311
第一節國外部分城市汙水迴用工程實例311第二節國內部分城市汙水迴用工程實例314
附錄��323
附錄1《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分類》(GB/T18921—2002)323
附錄2《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323
附錄3《城市汙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324
附錄4《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324
附錄5《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地下水迴灌水質》(GB/T19772—2005)325
附錄6《城市汙水再生利用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T19772—2005)326
附錄7《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327
參考文獻��329
前言/序言
《先進膜分離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於當前水處理領域最前沿、最具發展潛力的膜分離技術,旨在為水處理工程師、科研人員以及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一本全麵、深入且具有高度實踐指導意義的參考書。全書緊密圍繞膜分離技術的原理、類型、設計、運行控製及典型工程應用展開論述,力求在理論深度與工程實用性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點。 第一部分 膜分離技術基礎理論 本部分係統梳理瞭膜分離技術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化學基礎。詳細闡述瞭膜材料的結構、性能及其在水處理過程中的分子篩分機製。重點解析瞭膜分離過程中的關鍵驅動力(如壓力梯度、濃度梯度)和影響因素,包括流體力學、傳質動力學及膜汙染的機理分析。通過對不同膜分離過程的理論模型進行深入探討,為後續的設計與優化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第二部分 膜分離技術分類與特性 本章對當前主流的膜分離技術進行瞭詳盡的分類和比較,包括微濾(MF)、超濾(UF)、納濾(NF)和反滲透(RO)四大類。 微濾與超濾: 深入分析瞭這兩種壓力驅動膜分離過程的孔徑分布控製、對顆粒物和微生物的截留效率,並結閤實際案例探討瞭其在飲用水深度淨化、預處理環節中的應用優勢與局限性。 納濾與反滲透: 詳盡介紹瞭NF和RO膜的選擇性滲透機製,重點分析瞭它們在脫鹽、離子選擇性分離以及高品質迴用水製備中的關鍵參數,如滲透壓、反抗壓力的計算方法與影響。 膜生物反應器(MBR)技術: MBR作為活性汙泥法與膜分離技術的有機結閤,是當前汙水處理的熱點。本書用專門章節詳細介紹瞭MBR的運行模式(浸沒式與外置式)、膜組件的選擇、汙泥特性與膜汙染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過優化曝氣量和反洗策略來延長膜的使用壽命。 第三部分 膜係統設計與工程計算 本部分是本書的工程核心,提供瞭從膜選型到係統集成的詳細設計指南。 膜組件選型與配置: 提供瞭基於水質指標(如SDI、TOC、濁度)和處理規模的係統化選型流程圖,指導讀者如何根據具體水質特性選擇最經濟、最高效的膜類型和組件規格(如平闆膜、中空縴維膜)。 水力學與流道設計: 詳細講解瞭膜兩側的流體動力學計算,包括切嚮流速的確定、膜組件的串並聯設計,以及如何通過優化流道設計來降低濃差極化和減輕膜汙染。 預處理與後處理設計: 強調瞭膜係統成功運行的關鍵在於有效的預處理。詳細介紹瞭傳統混凝沉澱、砂濾、顆粒物截留技術,以及針對膜汙染的化學清洗(CIP)方案設計、藥劑選擇與循環周期計算。同時,也涵蓋瞭膜處理後水質的深度消毒與迴用要求。 運行參數優化與能耗分析: 提供瞭膜通量、跨膜壓差(TMP)的實時監測與控製策略。針對RO係統的高能耗特性,詳細分析瞭能量迴收裝置(如壓力交換器)的選型與經濟性評估,旨在幫助設計人員實現高效、低耗的膜係統運行。 第四部分 膜汙染控製與運行維護 膜汙染是製約膜技術廣泛應用的主要瓶頸。本部分深入剖析瞭膜汙染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機製,並提供瞭科學的應對策略。 汙染機理細分: 區分瞭可逆汙染(如濾餅層)、半永久汙染(如膠體吸附)和永久汙染(如蛋白質的疏水性結閤)。 在綫與離綫清洗策略: 詳細闡述瞭如何利用優化運行參數(如提高剪切力)進行在綫清洗。更側重於離綫化學清洗(CIP)的方案設計,包括清洗液的配方(酸洗、堿洗、專用清洗劑)、接觸時間控製以及清洗效果的量化評估標準。 生物汙損的控製: 探討瞭生物膜的形成過程,並介紹瞭通過優化曝氣、HRT控製或投加非氧化性殺菌劑來抑製生物汙損的措施。 第五部分 典型工程案例分析與展望 本章通過多個成功的大型膜分離工程案例,展示瞭膜技術在不同場景下的實際應用效果,包括: 1. 市政汙水深度處理迴用於景觀用水: 聚焦於MBR與UF/RO組閤工藝的選擇與優化。 2. 海水淡化預處理方案對比: 分析瞭不同預處理技術(如超濾、納濾)對RO係統抗汙染性能的影響。 3. 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ZLD)中的膜濃縮技術: 探討瞭膜蒸餾(MD)和高壓RO在處理高TDS廢水中的應用潛力。 最後,本書對膜分離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瞭展望,包括新型高性能膜材料的開發、智能化過程控製係統的集成以及在微汙染物去除方麵的潛力。 本書圖錶豐富,數據詳實,理論推導嚴謹,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實用、可靠、與時俱進的膜分離工程設計與實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