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十版)/经济科学译丛

国际贸易(第十版)/经济科学译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保罗·R·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 著,丁凯,黄剑 等 译
图书标签:
  • 国际贸易
  • 贸易理论
  • 国际经济学
  • 经济学
  • 外贸
  • 经济科学
  • 译丛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经济学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20888
版次:1
商品编码:1187768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经济科学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页数:32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克鲁格曼的经典之作《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十版)的国际贸易部分。本书深刻洞悉了国际贸易领域的**变化和争议,在内容上既包含了国际经济学的**进展,又重视长期以来作为学科核心的传统理论与见解。
本书在上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对章节结构做了适度调整,并对相关内容和数据进行了更新;在“*球经济中的企业”和“贸易政策工具”相关章节,新增了一些案例;对描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实证证据的章节进行了改写,重点突出新的研究,并增加了有关中国的出口模式如何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预期发生改变的相关内容。
本书的特色:(1)强调概念及其应用,而不是理论上的形式主义,读者不需要具备广泛的经济学背景,只要学过经济学原理,就很容易理解。(2)广泛使用案例,并加入了大量的专栏和图表,内容的可读性强。(3)每章后面均附有各种形式的习题,帮助读者进行测试并加深理解。

作者简介

保罗·R·克鲁格曼,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目前还担任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咨询顾问。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被誉为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1991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大学经济系获得克拉克青年经济学奖章的第五人。

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特邀研究员。他曾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学。

马克·J·梅里兹,毕业于密歇根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贸易和投资,是新新贸易理论奠基人。他在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方面发表了大量被高频引用的学术文章。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3
国际经济学:贸易和金融 8

第2章 世界贸易概览 9
谁和谁贸易? 9
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 14
旧规则依然可行吗? 19 
提要 19  
关键术语 19 
习题 19  
延伸阅读 20

第3章 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21
比较优势的概念 22
单一要素经济 23
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 26
对比较优势的误解 33
多种产品的比较优势模型 37
运输费用与非贸易品 41
对李嘉图模型的实证分析 42  
提要 45 
关键术语 45 
习题 45  
延伸阅读 46
第4章 特定要素与收入分配 47
特定要素模型 48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国际贸易 59
收入分配和贸易所得 60
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初步介绍 63
国际劳动力流动 66  
提要 71  
关键术语 72  
习题 72  
延伸阅读 73
第4章附录 对特定要素的进一步分析 74
第5章 资源与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78
两要素经济模型 79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88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经验证据 97 
提要 103  
关键术语 104 
习题 104  
延伸阅读 105
第5章附录1 要素价格、产品价格和生产决策 106
第5章附录2 要素比例模型 110
第6章 标准贸易模型 114
开放经济的标准模型 115
关税和出口补贴:RS曲线和RD曲线的同时移动 127
国际借贷 130  
提要 133  
关键术语 133 
习题 133  
延伸阅读 134
第6章附录1 更多跨期贸易 135
第6章附录2 贸易下的世界经济 138
第7章 外部规模经济和国际生产布局 145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概述 145
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 147
外部经济理论 148
外部经济和国际贸易 151
区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 158 
提要 160 
关键术语 160 
习题 160  
延伸阅读 161
第8章 全球经济中的公司:出口决定、外包与跨国公司 162
不完全竞争理论 163
垄断竞争和贸易 170
厂商对贸易的反应:获利者、受损者和产业绩效 177
贸易成本和出口决定 181
倾销 183
跨国公司和外包 185
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决定 188  
提要 193  
关键术语 194  
习题 194  
延伸阅读 195
第8章附录1 边际收益的决定 196
第8章附录2 垄断竞争模型 197
第9章 贸易的政策工具 199
关税的基本分析 199
关税的成本和收益 205
贸易政策的其他工具 211
对贸易政策影响的总结 221 
提要 221  
关键术语 222  
习题 222 
延伸阅读 223
第9章附录 垄断情形下的关税与进口配额 224
第10章 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 228
支持自由贸易的观点 228
反对自由贸易的社会福利依据 234
收入分配与贸易政策 238
国际谈判与贸易政策 244
令人失望的 “多哈回合 ” 254  
提要 260 
关键术语 261 
习题 262  
延伸阅读 262
第10章附录 最优关税为正值的证明 263

第11章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 266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267
偏爱制造业的后果:进口替代工业化的问题 271
1985年以来的贸易自由化 273
贸易与增长:亚洲的腾飞 274  
提要 277 
关键术语 277  
习题 277  
延伸阅读 278

第12章 贸易政策中的争议 279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复杂观点 280
全球化和低工资的劳动力 287
全球化与环境 294 
提要 298  
关键术语 298 
习题 299  
延伸阅读 299

译后记 300

精彩书摘

  《国际贸易(第十版)/经济科学译丛》:
  相对工资
  国际贸易的政治讨论常常着眼于不同国家之间工资率的比较。例如,反对美国与墨西哥进行贸易的人总是强调:墨西哥工人的工资是6.5美元/小时,而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工人的工资却高于35美元/小时。我们关于国际贸易的讨论虽然还没有明确地比较两国的工资,但在前面的数字例子中,我们是可以确定比较两国工资的方法的。
  在我们的例子中,两国一旦进行专门化生产,则本国所有的工人都会被雇用于生产奶酪。既然生产1磅奶酪在本国需要投入1小时劳动,本国工人每劳动1小时就赚得1磅奶酪的价值。类似地,外国工人只生产葡萄酒。既然外国工人每生产1加仑葡萄酒需要投入3小时,外国工人每劳动1小时就赚得1/3加仑葡萄酒的价值。
  如果将这些数字转换成美元数,我们需要知道奶酪和葡萄酒的价格。假定1磅奶酪和1加仑葡萄酒的售价都是12美元,则本国工人每小时赚12美元,而外国工人每小时赚4美元。一国工人的相对工资(relative wage)是指该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与外国工人每小时工资的比值。因此,本国工人的相对工资是3。
  显然,只要每磅奶酪与每加仑葡萄酒的售价一样,相对工资的高低并不取决于每磅奶酪的价格是12美元还是20美元。只要奶酪的相对价格(1磅奶酪的价格除以1加仑葡萄酒的价格)是1,本国工人的工资就会是外国工人工资的3倍。
  请注意,该工资率位于两国的两个工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之间。本国奶酪的生产率是外国的6倍,但葡萄酒的生产率仅为外国的1.5倍,而本国的工资率是外国工资率的3倍。正是因为相对工资率位于相对生产率之间,两国才各自在一种产品上拥有成本优势。尽管外国葡萄酒的生产率较低,但由于其工资率较低,外国仍具有生产葡萄酒的成本优势。尽管本国的工资率较高,但本国仍具有生产奶酪的成本优势,因为它的高劳动生产率远远抵消了高工资的影响。
  ……

前言/序言


《现代国际商务实务与理论》 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系统、全面而深入的国际商务知识体系。我们深入剖析国际贸易的宏观经济环境、微观企业行为以及实践操作的各个层面,力求呈现一个既具理论深度,又富实践指导意义的现代国际商务图景。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的宏观基础与政策环境 全球经济格局与贸易发展趋势: 详细阐述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驱动力与挑战,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角色与互动。我们将审视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供应链的演变、以及地缘政治对国际贸易格局的深远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应用: 回顾并评析古典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要素禀赋论)以及新贸易理论(如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网络效应)的精髓,并重点探讨这些理论在解释当代贸易现象和指导企业战略决策中的实际价值。 国际经济组织与贸易规则: 深入研究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运作机制、基本原则及其在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中的作用。同时,我们将考察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的特征、影响以及它们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 各国贸易政策的分析: 剖析关税、非关税壁垒(如配额、技术壁垒、卫生检疫措施)、贸易补贴等政策工具的类型、目的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我们将重点关注各国如何运用贸易政策来保护本国产业、促进出口以及实现国家经济战略目标。 汇率制度与国际收支: 阐释不同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浮动汇率、管理浮动汇率)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本书还将深入分析国际收支的构成、记录方式及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第二部分:企业涉足国际市场的战略与实践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 系统梳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各种模式,包括出口(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许可、特许经营、合资、独资以及战略联盟等。我们将评估每种模式的风险、回报、控制权及资源投入,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决策框架。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深入探讨国际市场营销组合(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在不同文化、经济和社会环境下的调整与应用。我们将重点关注跨文化沟通、品牌本地化、以及数字营销在国际商务中的创新实践。 跨国经营中的组织与管理: 分析跨国公司(MNC)的组织结构演变,探讨集权与分权、标准化与差异化之间的平衡。我们将研究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独特挑战与应对策略。 国际商务谈判与合同: 教授国际商务谈判的技巧与策略,包括文化差异的考量、利益的识别与协调、以及达成互利协议的方法。我们将详细解析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技术转让合同等常见合同的构成要素、关键条款及法律适用问题。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 审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供应链复杂性,介绍国际供应链的设计、优化与风险管理。本书将重点关注国际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仓储、包装、以及海关手续的处理,并探讨如何利用技术提升供应链效率。 第三部分:国际贸易的风险、法律与金融支持 国际贸易中的风险管理: 全面识别和分析国际贸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包括政治风险(如政局动荡、贸易禁运)、经济风险(如汇率波动、通货膨胀)、商业风险(如合同违约、收汇风险)以及法律风险。我们将介绍相应的风险规避与转移工具,如信用保险、外汇保值等。 国际商事法律体系: 介绍国际商事交易中的主要法律渊源,包括国内法、国际条约、国际商事惯例(如《国际商事惯例》ICC Publication No. 500/650)以及法院判例。我们将重点关注合同法、货物买卖法、知识产权法等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法律领域。 国际结算与融资: 详细讲解国际结算的常用方式,如汇付、托收、信用证(L/C)及其在降低交易风险中的作用。同时,我们将介绍国际贸易融资的各种工具,如出口信贷、保理、福费廷等,以及它们如何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知识产权保护与跨境技术转移: 探讨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分析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体系。我们将审视跨境技术转移的法律、经济和社会影响,以及如何合法有效地进行技术引进与输出。 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 关注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关联,探讨绿色贸易、公平贸易等概念。我们将分析企业在国际经营中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以及这如何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和长期竞争力。 本书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语言力求准确、生动,并辅以丰富的案例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国际贸易的内在规律,掌握现代国际商务的操作技能,为应对日益复杂和充满机遇的全球化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全球经济宏大叙事的大门。它以一种令人着迷的方式,将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娓娓道来,让我对全球经济的运行机制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引力模型”在解释贸易流量中的应用,它通过简单的数学模型,就能够揭示地理距离、经济规模和贸易壁垒等因素对两国间贸易额的决定性影响,这让我看到了经济学在解释现实世界现象中的强大力量。书中对“关税的经济分析”的阐述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解释了关税对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收入的影响,还深入探讨了关税对社会福利的净效应,这让我对贸易政策的利弊权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互动关系,它分析了贸易如何促进技术扩散和创新,以及技术进步又如何反过来影响贸易模式,这让我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本书的洞察力和深度都让我赞叹不已,它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工具,更是激发我思考和探索的源泉。

评分

作为一个对全球化浪潮下的经济变动保持高度关注的学习者,这本书无疑是我的“知识宝库”。它不仅涵盖了国际贸易的经典理论,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理论与当前世界经济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展现了国际贸易在现代社会中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对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分析,它不仅解释了不同汇率制度的特点,还深入探讨了汇率波动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竞争力,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表在理解这些经济现象中的重要性。书中对国际贸易争端的案例分析,如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程序和影响,让我看到了国家间经济利益的博弈是如何通过法律和制度的框架来解决的。我还对书中关于国际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印象深刻,它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参与国际贸易来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既严谨又不失可读性,它能够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而不是仅仅被动接受信息。每一次翻阅,都感觉能从新的角度理解国际贸易的深层含义,让我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为我理解国际经济新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理解全球经济格局的全新视角。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部关于世界经济互动规则的百科全书。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新要素禀赋理论”的阐述,它在传统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了技术差异和产品分化的因素,这更准确地解释了为什么发达国家之间也会存在大量的贸易。书中关于“贸易政策工具箱”的详尽介绍,从关税、配额到补贴、汇率操纵,作者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对不同经济主体的潜在影响。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贸易自由化进程”的讨论所吸引,它回顾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以及之后关贸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发展历程,这让我看到了国际贸易规则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和演变的。这本书还对“贸易与国家战略”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让我明白了国际贸易不仅仅是经济行为,更是国家间竞争与合作的重要体现。它帮助我理解了地缘政治如何影响贸易流向,以及各国如何利用贸易作为工具来实现其战略目标。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最近一次学习的“充电宝”,让我对国际贸易这个复杂而迷人的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本来是个对经济学概念有些头疼的人,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真的太赞了!它不像很多教科书那样干巴巴地罗列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逻辑链条,将那些原本抽象的贸易理论变得鲜活起来。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比较优势原理时,引入的那个关于两国生产服装和电脑的例子,非常直观,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国家之间会进行贸易,以及贸易如何能让参与各方都受益。书中对贸易壁垒的分析也让我印象深刻,从关税、配额到非关税壁垒,作者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结合了现实中的贸易争端案例,比如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让我看到了理论如何体现在现实世界的复杂博弈中。它不仅解释了“是什么”,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和“怎么做”,让我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了国际贸易的内在逻辑和运作机制。读完之后,我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经济政策对贸易的影响,以及未来国际贸易可能的发展趋势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感觉自己的知识库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也为我理解新闻中的国际经济动态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导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进入国际贸易的殿堂。它以一种非常系统的方式,从基础理论出发,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议题。我尤其赞赏它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阐释,这个理论巧妙地解释了为什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会产生特定的贸易模式,让我对技术的传播和产业的转移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书中对于国际贸易地理学和引力模型的介绍,也让我明白了地理位置、经济规模和距离在决定贸易流量中的重要作用,这让我在看待国际贸易时,不再仅仅局限于政治和政策层面。更让我感到启发的是,书中对国际服务贸易的详细论述,这弥补了许多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忽视。它分析了服务贸易的特点,如无形性、不可分性,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面临的挑战,让我意识到在当前经济中,服务贸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惊叹,它不仅是我学习国际贸易的宝贵资源,更是我理解全球经济互联互通的有力工具,让我对未来的贸易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洞察。

评分

我一直对经济学充满热情,而《国际贸易(第十版)》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国际贸易领域的新世界的大门。它以一种极其严谨而又充满启发性的方式,阐述了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与实践。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深入剖析,它不仅解释了要素禀赋差异如何驱动贸易,更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讨论了该模型的局限性以及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情况,这让我对理论的严谨性和适用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的分析也让我印象深刻,它回顾了从重商主义到当前贸易摩擦的各种形式,并深入探讨了不同保护措施的经济效果和政治动机,这让我看到了国际贸易中永恒的自由化与保护主义之间的博弈。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国际贸易与贫困”的关系,它分析了参与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减贫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这让我对贸易的社会意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理论认知,更深化了我对全球经济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幅精美的挂毯,将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编织得井井有条。它不仅为我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了这些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结合分析,这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在某些行业,大型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全球化生产和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并对全球市场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书中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信用证、托收等国际结算方式,以及各种贸易保险和出口信贷的作用,这让我对国际贸易的具体操作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对“跨国公司与全球价值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它分析了跨国公司如何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研发和销售活动来构建复杂的价值链,以及这种模式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这让我对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深度都让我赞叹不已。

评分

坦白说,我起初对阅读一本关于国际贸易的厚重书籍感到有些畏惧,但《国际贸易(第十版)》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结构清晰,逻辑流畅,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我非常喜欢书中对“新贸易理论”的引入,尤其是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模型”,它彻底改变了我对贸易仅仅是国家间资源互补的认知,让我明白了即使在生产要素相同的情况下,因为规模经济的存在,国家间仍然可以通过专业化和贸易获得巨大的收益。书中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分类和评价也做得非常出色,从自由贸易到保护主义,作者都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结合了历史上的实际案例,例如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和德国的贸易政策演变,这让我对不同政策背后的经济逻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探讨了国际贸易与环境、劳工标准等非经济因素的关系,这展现了作者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全面视角,也让我意识到贸易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更广泛的社会影响。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让我能够批判性地思考国际贸易中的各种问题。

评分

我一直对全球经济运行的脉络充满好奇,而《国际贸易(第十版)》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这个宏大世界的大门。书中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梳理,从古典到现代,层层递进,逻辑严谨,让我对不同理论在解释贸易现象时的侧重点和局限性有了深刻的理解。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要素禀赋理论时,详细阐述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和赫克歇尔-俄林的定理,并用图表和数据进行了说明,这让我对国家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如何驱动贸易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外,书中对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的分析也让我耳目一新,特别是对产业内贸易的探讨,解释了为什么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大量同类商品的进出口,这打破了我之前的一些固有观念。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纯粹的理论介绍,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各种贸易协定的内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作用,以及保护主义的演变。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也让我对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构建了一个扎实的国际贸易知识框架,让我能够更理性、更全面地看待全球贸易现象。

评分

作为一名希望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做出明智决策的学习者,《国际贸易(第十版)》绝对是我的“压箱宝”。它以一种非常系统的方式,将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和实践融为一体,为我构建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框架。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探讨,这让我明白,国家的比较优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方式不断演变,这为我提供了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思考。书中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章节也让我印象深刻,它详细分析了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并结合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实际案例,让我看到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和挑战。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贸易摩擦与贸易战”的根源和影响,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事件,更是深入分析了其背后的经济逻辑、政治动机以及对全球经济的长期冲击,这让我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贸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前瞻性都让我印象深刻。

评分

书挺好的京东商城很好,,,

评分

不错不错,应该是原版,对于初学者很不错的教材,可以一看好评,好评

评分

东西挺好的,为了攒积分凑十个字

评分

这本书是第二厚的了,看看多久可以读完

评分

送货很快希望质量也还不错

评分

老外写的,人大出版社翻译的,大概翻了翻,一是,我对宏观经济学一直学得比较凌乱,二是,国际金融本来基础就不咋样,哈哈,看了看,没有多少思路啊,好像讲了些概念,实际情况,还好是去年头版的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评分

挺不错。。。。买了很多次,方便快捷。。。。。。。。

评分

很经典的一本书,老师上课推荐的

评分

产品很不错,学习得心应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