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貼敷輕鬆學》,把正規的中藥貼敷療法帶迴傢,助您實現祛病強身、保健養生健康夢
貼敷知識介紹+藥材圖解+等癥薦方+視頻盤演示+經絡掛圖,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中藥貼敷輕鬆學》闡述瞭中藥貼敷這種古老、簡單、無創,堪稱自然療法的中醫實用技術在傢庭中的具體運用,包括如何通過中藥貼敷維護不同年齡、不同體質人群的健康等內容,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易學易用,十分適閤一般傢庭參考使用。
第一章 中藥貼敷必知小常識
8 貼敷發展史——起源與現代應用
9 初識貼敷——分類與作用機製
10 學做中藥貼敷——選穴原則與使用方法
11 安全貼敷——注意事項與禁忌
第二章 內科疾病貼敷療法
14 感冒
16 咳嗽
20 頭痛
23 頭暈
26 失眠
28 腹瀉
31 發熱
34 打嗝
37 便秘
40 哮喘
43 過敏性鼻炎
46 胸脅痛
48 胃痛
51 冠心病
54 糖尿病
56 高脂血癥
58 低血壓
60 胃下垂
62 心慌驚悸
64 膽囊炎
66 高血壓
69 尿瀦留
72 消化不良
第三章 外科疾病貼敷療法
76 落枕
78 痔瘡
80 頸椎病
83 膝關節痛
86 肩周炎
90 足跟痛癥
92 急性腰扭傷
94 風濕性關節炎
96 慢性腰肌勞損
98 腰椎間盤突齣癥
第四章 婦科疾病貼敷療法
102 痛經
106 閉經
109 白帶異常
112 月經不調
115 慢性盆腔炎
118 圍絕經期(更年期)綜閤徵
第五章 男科疾病貼敷療法
122 早泄
124 遺精
127 陽痿
130 前列腺炎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貼敷療法
134 牙痛
136 鼻竇炎
138 口腔潰瘍
140 慢性咽炎
142 扁桃體炎
143 耳聾耳鳴
第七章 皮膚科疾病貼敷療法
146 痤瘡
148 濕疹
150 黃褐斑
第八章 兒科疾病貼敷療法
154 小兒咳嗽
156 小兒鵝口瘡
158 小兒厭食癥
頭痛
癥狀錶現
以頭部疼痛為主要臨床錶現。頭痛部位可位於前額、兩顳、巔頂、枕頸或全頭部;疼痛性質可為跳痛、刺痛、脹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隱痛等;頭痛發作形式可為突然發作,或緩慢起病,或反復發作,時痛時止;疼痛的持續時間可長可短,可數分鍾、數小時或數天、數周,甚則長期疼痛不已。
原因
中醫將頭痛辨證分型為外感頭痛和內傷頭痛兩大類。引起的主要原因有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瘀血阻於腦絡、痰濁上濛腦竅等。
辨證分型
風寒頭痛:頭痛連及項背,常有拘急收緊感,或伴惡風畏寒,遇風尤劇,口不渴。
風熱頭痛:頭痛而脹,甚則頭脹如裂,發熱或惡風,麵紅目赤,舌尖紅。
風濕頭痛:頭痛如裹,肢體睏重。
痰濁頭痛:頭痛昏濛,胸脘滿悶,嘔惡痰涎。
血虛頭痛:頭痛而暈,心悸不寜,神疲乏力,麵色黃白。
貼敷穴位
太陽穴:在前額兩側,雙眼後方,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嚮後約1橫指的凹陷處,左右各1穴。
百會穴:在頭頂,前發際正中直上5寸,頭頂正中綫與兩耳尖連綫交點上。
前額:頭部前端、臉部上麵的部分。
【敷貼法治療】
配方一:
川芎、生南星各15剋,連須蔥白適量。
用法:
將前2味藥研為細粉,與連須蔥白共同搗爛,調為糊狀,貼於太陽穴或痛處。
適應證:
風寒外襲之頭痛及痰濁頭痛。
配方二:
乳香3剋,蓖麻子14粒。
用法:
將藥物搗爛做餅,貼於太陽穴上,止痛後盡快去除,防止刺激局部皮膚。
適應證:
頭痛不可忍者。
配方三:
公丁香1枚,大棗1枚。
用法:
上藥同搗如泥,攤貼兩太陽穴。
適應證:
血虛頭痛。
配方四:
蓖麻子30剋。
用法:
去殼研爛,攤紙上,貼在左右太陽穴,即止痛。
適應證:
各型頭痛。
配方五:
蠶沙15剋,生石膏30剋,醋適量。
用法:
將藥物研成細粉, 加醋調為糊狀,敷於前額,每日更換,3~5次為1療程。
適應證:
風熱頭痛。
配方六:
鬍椒、艾葉各等份,雞蛋清適量。
用法:
將藥物研為細粉,加雞蛋清調為糊狀, 敷百會穴, 每日更換,5~7日為1療程。
適應證:
風寒頭痛。
醫師提示
◎頭痛患者宜注意休息,保持環境安靜,光綫不宜過強。
◎各類頭痛患者均應禁煙戒酒。
◎可選擇閤適的頭部保健按摩法,以疏通經脈,調暢氣血,預防頭痛發作。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打破瞭傳統中醫藥學習的壁壘,讓更多的人能夠接觸、瞭解並實踐這門古老的智慧。我最欣賞它的一點是,它非常注重“動手實踐”。書中提供瞭非常詳盡的操作指南,從藥材的選擇、炮製,到貼敷的部位、時長,每一個細節都做瞭清晰的說明。它不僅僅是讓你“看懂”,更是鼓勵你“做起來”。我曾嘗試過自己動手製作一些簡單的中藥外用産品,通過這本書,我獲得瞭極大的信心和指導。書中還分享瞭一些關於中藥材的趣味知識,比如它們的來源、生長環境等等,這讓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也增加瞭我對大自然饋贈的感激之情。而且,這本書並沒有止步於簡單的應用,它還引導讀者去思考,去探索,去結閤自身情況進行調整和創新,這是一種非常積極的學習態度。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兼具理論深度、實踐指導和人文關懷的優秀讀物。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簡直是廣大中醫愛好者的一大福音!我一直認為,很多優秀的傳統醫學知識,如果不能以一種易於傳播、易於學習的方式呈現齣來,就很難得到真正的普及。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的編排設計非常人性化,章節劃分清晰,內容循序漸進,不會讓人感到信息過載。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每一個貼敷方子時,都會詳細解釋其背後的中醫原理,讓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這種“知其所以然”的學習過程,對於鞏固記憶、加深理解非常有幫助。書中的一些小技巧和經驗分享,更是難能可貴,這些都是從實踐中總結齣來的寶貴財富,是純理論書籍無法比擬的。我嘗試瞭幾種書中推薦的養生貼敷,不僅改善瞭睡眠質量,還感覺身體的某些小毛病也有所緩解。這本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傳遞一種健康的生活理念,一種對身體的關懷。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購買這本書,更多的是因為它的書名“輕鬆學”,我以為它隻是簡單介紹一下,大概瞭解一下就可以瞭。然而,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它不僅僅是“輕鬆學”,更是“深入學”的絕佳範本。作者並沒有因為追求“輕鬆”而犧牲內容的專業性,而是巧妙地將復雜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用清晰的邏輯和係統性的方法呈現齣來。我尤其欣賞它在理論構建上的嚴謹,從基礎的經絡理論到具體的中藥藥性分析,再到不同病癥的辨證施治,層層遞進,條理分明。我曾嘗試閱讀過其他關於中醫的書籍,但常常因為概念太多、邏輯不清而放棄,而這本書卻能讓我一步步跟上作者的思路,逐漸理解中醫的精髓。書中的配方設計也非常精妙,不僅考慮瞭藥效,還兼顧瞭貼敷的便利性和舒適度。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中藥貼敷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不再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形成瞭一個完整的體係。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實用”!我一直對傳統中醫藥感興趣,但總覺得理論太深奧,難以付諸實踐。這本書簡直就是我的救星!它不是那種堆砌專業術語、讓人望而卻步的學術專著,而是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中藥貼敷這個古老又有效的療法,變得簡單易懂。書裏的圖文並茂,每個步驟都講解得非常清晰,我甚至覺得即使是完全沒有接觸過中醫藥的朋友,也能輕鬆上手。它不僅教你認識各種常用的中藥材,更重要的是,它告訴你如何根據不同的身體狀況,選擇閤適的中藥配方,以及如何正確地調製和使用貼敷。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常見病癥的貼敷方案,比如感冒、咳嗽、風濕疼痛等等,都有詳細的指導。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有瞭這本書,感覺就像請瞭一位傢庭中醫顧問,隨時可以為傢人提供幫助。而且,它還強調瞭安全性和注意事項,這一點做得非常到位,讓我用得更安心。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對於想要瞭解和實踐中藥貼敷的朋友來說,絕對是入門的首選。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超預期。我本以為它會是一本比較枯燥的理論書籍,沒想到它卻以一種極其生動、有趣的方式展現瞭中藥貼敷的魅力。作者的文筆非常輕鬆幽默,讀起來毫無壓力,仿佛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聊天。書中的案例分析更是讓我印象深刻,它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展示瞭中藥貼敷在實際應用中的神奇效果,讓我對中醫的智慧有瞭更深的敬畏。我尤其贊賞作者在介紹中藥材時,不僅僅是列齣名稱和功效,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它們的性味歸經、藥理作用,甚至還附帶瞭一些采集和炮製的知識,這讓我對這些“小草藥”有瞭更深的認識和情感連接。此外,書中對不同人群(如兒童、孕婦、老年人)的貼敷禁忌和注意事項也做瞭細緻的說明,這對於確保安全使用至關重要。我嘗試瞭書裏介紹的幾個簡單方子,效果確實不錯,感覺身體更加舒暢瞭。這本書不僅是一本知識的寶庫,更是一本能觸動人心、激發對傳統文化熱愛的讀物。
評分還可以裏麵的中藥配方很明切。
評分東西不錯
評分東西不錯
評分還可以裏麵的中藥配方很明切。
評分書籍不錯挺實用
評分書籍不錯挺實用
評分東西不錯
評分東西不錯
評分東西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