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轻松学》,把正规的中药贴敷疗法带回家,助您实现祛病强身、保健养生健康梦
贴敷知识介绍+药材图解+等症荐方+视频盘演示+经络挂图,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中药贴敷轻松学》阐述了中药贴敷这种古老、简单、无创,堪称自然疗法的中医实用技术在家庭中的具体运用,包括如何通过中药贴敷维护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人群的健康等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易学易用,十分适合一般家庭参考使用。
第一章 中药贴敷必知小常识
8 贴敷发展史——起源与现代应用
9 初识贴敷——分类与作用机制
10 学做中药贴敷——选穴原则与使用方法
11 安全贴敷——注意事项与禁忌
第二章 内科疾病贴敷疗法
14 感冒
16 咳嗽
20 头痛
23 头晕
26 失眠
28 腹泻
31 发热
34 打嗝
37 便秘
40 哮喘
43 过敏性鼻炎
46 胸胁痛
48 胃痛
51 冠心病
54 糖尿病
56 高脂血症
58 低血压
60 胃下垂
62 心慌惊悸
64 胆囊炎
66 高血压
69 尿潴留
72 消化不良
第三章 外科疾病贴敷疗法
76 落枕
78 痔疮
80 颈椎病
83 膝关节痛
86 肩周炎
90 足跟痛症
92 急性腰扭伤
94 风湿性关节炎
96 慢性腰肌劳损
98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四章 妇科疾病贴敷疗法
102 痛经
106 闭经
109 白带异常
112 月经不调
115 慢性盆腔炎
118 围绝经期(更年期)综合征
第五章 男科疾病贴敷疗法
122 早泄
124 遗精
127 阳痿
130 前列腺炎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贴敷疗法
134 牙痛
136 鼻窦炎
138 口腔溃疡
140 慢性咽炎
142 扁桃体炎
143 耳聋耳鸣
第七章 皮肤科疾病贴敷疗法
146 痤疮
148 湿疹
150 黄褐斑
第八章 儿科疾病贴敷疗法
154 小儿咳嗽
156 小儿鹅口疮
158 小儿厌食症
头痛
症状表现
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头痛部位可位于前额、两颞、巅顶、枕颈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头痛发作形式可为突然发作,或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
原因
中医将头痛辨证分型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引起的主要原因有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瘀血阻于脑络、痰浊上蒙脑窍等。
辨证分型
风寒头痛: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
风热头痛: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舌尖红。
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
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
血虚头痛: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黄白。
贴敷穴位
太阳穴:在前额两侧,双眼后方,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左右各1穴。
百会穴:在头顶,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上。
前额:头部前端、脸部上面的部分。
【敷贴法治疗】
配方一:
川芎、生南星各15克,连须葱白适量。
用法:
将前2味药研为细粉,与连须葱白共同捣烂,调为糊状,贴于太阳穴或痛处。
适应证:
风寒外袭之头痛及痰浊头痛。
配方二:
乳香3克,蓖麻子14粒。
用法:
将药物捣烂做饼,贴于太阳穴上,止痛后尽快去除,防止刺激局部皮肤。
适应证:
头痛不可忍者。
配方三:
公丁香1枚,大枣1枚。
用法:
上药同捣如泥,摊贴两太阳穴。
适应证:
血虚头痛。
配方四:
蓖麻子30克。
用法:
去壳研烂,摊纸上,贴在左右太阳穴,即止痛。
适应证:
各型头痛。
配方五:
蚕沙15克,生石膏30克,醋适量。
用法:
将药物研成细粉, 加醋调为糊状,敷于前额,每日更换,3~5次为1疗程。
适应证:
风热头痛。
配方六:
胡椒、艾叶各等份,鸡蛋清适量。
用法:
将药物研为细粉,加鸡蛋清调为糊状, 敷百会穴, 每日更换,5~7日为1疗程。
适应证:
风寒头痛。
医师提示
◎头痛患者宜注意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光线不宜过强。
◎各类头痛患者均应禁烟戒酒。
◎可选择合适的头部保健按摩法,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预防头痛发作。
说实话,我一开始购买这本书,更多的是因为它的书名“轻松学”,我以为它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了。然而,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轻松学”,更是“深入学”的绝佳范本。作者并没有因为追求“轻松”而牺牲内容的专业性,而是巧妙地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用清晰的逻辑和系统性的方法呈现出来。我尤其欣赏它在理论构建上的严谨,从基础的经络理论到具体的中药药性分析,再到不同病症的辨证施治,层层递进,条理分明。我曾尝试阅读过其他关于中医的书籍,但常常因为概念太多、逻辑不清而放弃,而这本书却能让我一步步跟上作者的思路,逐渐理解中医的精髓。书中的配方设计也非常精妙,不仅考虑了药效,还兼顾了贴敷的便利性和舒适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药贴敷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简直是广大中医爱好者的一大福音!我一直认为,很多优秀的传统医学知识,如果不能以一种易于传播、易于学习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很难得到真正的普及。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的编排设计非常人性化,章节划分清晰,内容循序渐进,不会让人感到信息过载。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每一个贴敷方子时,都会详细解释其背后的中医原理,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过程,对于巩固记忆、加深理解非常有帮助。书中的一些小技巧和经验分享,更是难能可贵,这些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是纯理论书籍无法比拟的。我尝试了几种书中推荐的养生贴敷,不仅改善了睡眠质量,还感觉身体的某些小毛病也有所缓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一种对身体的关怀。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实用”!我一直对传统中医药感兴趣,但总觉得理论太深奥,难以付诸实践。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星!它不是那种堆砌专业术语、让人望而却步的学术专著,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中药贴敷这个古老又有效的疗法,变得简单易懂。书里的图文并茂,每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清晰,我甚至觉得即使是完全没有接触过中医药的朋友,也能轻松上手。它不仅教你认识各种常用的中药材,更重要的是,它告诉你如何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以及如何正确地调制和使用贴敷。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常见病症的贴敷方案,比如感冒、咳嗽、风湿疼痛等等,都有详细的指导。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有了这本书,感觉就像请了一位家庭中医顾问,随时可以为家人提供帮助。而且,它还强调了安全性和注意事项,这一点做得非常到位,让我用得更安心。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对于想要了解和实践中药贴敷的朋友来说,绝对是入门的首选。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预期。我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比较枯燥的理论书籍,没想到它却以一种极其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了中药贴敷的魅力。作者的文笔非常轻松幽默,读起来毫无压力,仿佛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聊天。书中的案例分析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它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示了中药贴敷在实际应用中的神奇效果,让我对中医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敬畏。我尤其赞赏作者在介绍中药材时,不仅仅是列出名称和功效,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它们的性味归经、药理作用,甚至还附带了一些采集和炮制的知识,这让我对这些“小草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情感连接。此外,书中对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的贴敷禁忌和注意事项也做了细致的说明,这对于确保安全使用至关重要。我尝试了书里介绍的几个简单方子,效果确实不错,感觉身体更加舒畅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知识的宝库,更是一本能触动人心、激发对传统文化热爱的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打破了传统中医药学习的壁垒,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了解并实践这门古老的智慧。我最欣赏它的一点是,它非常注重“动手实践”。书中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操作指南,从药材的选择、炮制,到贴敷的部位、时长,每一个细节都做了清晰的说明。它不仅仅是让你“看懂”,更是鼓励你“做起来”。我曾尝试过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中药外用产品,通过这本书,我获得了极大的信心和指导。书中还分享了一些关于中药材的趣味知识,比如它们的来源、生长环境等等,这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也增加了我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而且,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应用,它还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探索,去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学习态度。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兼具理论深度、实践指导和人文关怀的优秀读物。
评分东西不错
评分东西不错
评分东西不错
评分还可以里面的中药配方很明切。
评分书籍不错挺实用
评分还可以里面的中药配方很明切。
评分东西不错
评分书籍不错挺实用
评分还可以里面的中药配方很明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