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DSP的原理与应用:基于TMS320F28335

嵌入式DSP的原理与应用:基于TMS320F2833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骏杰 著
图书标签:
  • 嵌入式系统
  • DSP
  • TMS320F28335
  • 数字信号处理
  • 控制系统
  • 电机控制
  • 电力电子
  • C语言
  • 实时系统
  • 微控制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12420670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824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以TMS320F28335(简称F28335)的工程应用为主线,从电力电子产品的嵌入式应用角度出发,介绍了其软硬件的开发方法;例程内容力求涵盖电力电子技术中所有的控制、算法、逻辑等操作.本书以提高读者的DSP应用水平为目的,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前半部分基础简单,后半部分难度较高,详细介绍了浮点算法开发、程序固化、FLASH 片上升级优化、用户自定义BootLoader等内容.本书例程不仅调试通过而且其基本思想均应用于目前主流电力电子产品中,具有很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本书摒弃以往翻译TI数据手册的弊端,结构更加严谨,内容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可作为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

1.1 数字信号处理………………………………………………………………… 1

1.1.1 模拟和数字信号的处理方式…………………………………………… 1

1.1.2 数字信号处理的优缺点………………………………………………… 2

1.2 DSP的发展及特点…………………………………………………………… 3

1.3 DSP产品简介………………………………………………………………… 5

1.3.1 TI公司的DSP产品…………………………………………………… 5

1.3.2 TMS320C28x产品简介………………………………………………… 6

第2章 F28335的结构原理………………………………………………………… 8

2.1 F28335的内部结构…………………………………………………………… 8

2.2 F28335的CPU ……………………………………………………………… 10

2.2.1 CPU 运算单元………………………………………………………… 10

2.2.2 CPU 寄存器组………………………………………………………… 12

2.2.3 辅助寄存器算术单元ARAU ………………………………………… 14

2.2.4 FPU 浮点运算单元…………………………………………………… 15

2.3 F28335的存储器及应用…………………………………………………… 15

2.3.1 SARAM 存储器………………………………………………………… 17

2.3.2 FLASH 及使用详解…………………………………………………… 17

2.3.3 BootROM ……………………………………………………………… 22

2.3.4 CSM 代码安全模块及使用详解……………………………………… 24

2.3.5 OTP存储器…………………………………………………………… 31

2.3.6 外设帧…………………………………………………………………… 31

2.3.7 外部存储器接口………………………………………………………… 32

2.4 外设及引脚功能……………………………………………………………… 33

2.5 F28335的时钟及控制……………………………………………………… 36

2.5.1 系统时钟的产生………………………………………………………… 36

2.5.2 系统时钟的分配………………………………………………………… 37

2.5.3 F28335的低功耗模式及相关寄存器………………………………… 42

2.5.4 F28335的看门狗模块………………………………………………… 44

2.6 F28335的CPU 定时器……………………………………………………… 47

2.6.1 定时器结构……………………………………………………………… 47

2.6.2 定时器中断申请………………………………………………………… 48

2.6.3 定时器寄存器及位域结构体定义……………………………………… 48

2.6.4 定时器应用例程———如何记录函数的运行时间……………………… 51

第3章 集成开发环境及程序开发语言…………………………………………… 53

3.1 CCS集成开发环境………………………………………………………… 53

3.1.1 CCS集成的工具软件………………………………………………… 53

3.1.2 CCSv5.4安装及基本配置…………………………………………… 55

3.1.3 ControlSuite简介……………………………………………………… 59

3.1.4 在CCSv5.4下运行工程项目………………………………………… 59

3.1.5 CCSv3.3到CCSv5.4的项目迁移…………………………………… 66

3.1.6 在CCSv5.4下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68

3.2 F28335汇编语言概述……………………………………………………… 74

3.2.1 F28335汇编指令描述………………………………………………… 75

3.2.2 寻址方式及常用汇编指令……………………………………………… 76

3.2.3 CMD文件及汇编程序示例…………………………………………… 80

3.2.4 汇编语言应用例程……………………………………………………… 82

3.3 F28335的C语言编程基础………………………………………………… 83

3.3.1 F28335的C语言数据类型…………………………………………… 84

3.3.2 C语言的重要关键字…………………………………………………… 85

3.3.3 C语言CMD文件的编写……………………………………………… 86

第4章 F28335的通用I/O 口…………………………………………………… 90

4.1 GPIO的功能结构…………………………………………………………… 90

4.2 GPIO寄存器及传统定义方法示例………………………………………… 92

4.2.1 GPIO控制类寄存器…………………………………………………… 92

4.2.2 GPIO数据类寄存器…………………………………………………… 94

4.2.3 传统寄存器定义方法示例……………………………………………… 95

4.3 寄存器的位域结构方法示例………………………………………………… 96

4.3.1 GPIO寄存器组类型定义……………………………………………… 96

4.3.2 定义存放寄存器组的存储器段……………………………………… 101

4.3.3 寄存器组的存储器段地址定位……………………………………… 102

4.3.4 寄存器位结构定义的使用…………………………………………… 102

4.4 GPIO应用例程…………………………………………………………… 103

第5章 F28335的中断系统……………………………………………………… 104

5.1 中断系统的结构…………………………………………………………… 104

5.1.1 中断管理机制………………………………………………………… 104

5.1.2 中断处理及响应过程………………………………………………… 106

5.1.3 CPU 中断向量………………………………………………………… 106

5.1.4 CPU 级中断相关寄存器……………………………………………… 108

5.2 PIE外设中断扩展模块…………………………………………………… 109

5.2.1 PIE模块的结构……………………………………………………… 109

5.2.2 PIE中断向量表映射………………………………………………… 110

5.2.3 PIE模块相关寄存器………………………………………………… 117

5.2.4 PIE模块寄存器的程序操作………………………………………… 119

5.3 非屏蔽中断………………………………………………………………… 123

5.3.1 软件中断……………………………………………………………… 123

5.3.2 非法指令中断………………………………………………………… 124

5.3.3 硬件NMI中断……………………………………………………… 124

5.3.4 硬件复位中断XRS…………………………………………………… 125

5.4 中断应用实例———如何创建中断嵌套服务程序………………………… 125

第6章 模/数转换单元ADC …………………………………………………… 127

6.1 ADC模块概述……………………………………………………………… 127

6.1.1 ADC模块构成及原理………………………………………………… 127

6.1.2 时钟及采样频率……………………………………………………… 130

6.1.3 ADC采样工作方式…………………………………………………… 131

6.2 ADC模块校准功能及使用详解…………………………………………… 134

6.3 ADC模块寄存器…………………………………………………………… 136

6.4 ADC性能实验分析………………………………………………………… 143

6.5 ADC模块的应用———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及程序校准…………………… 146

第7章 F28335片上控制外设…………………………………………………… 148

7.1 增强型脉宽调制模块ePWM ……………………………………………… 148

7.1.1 时间基准子模块TB原理及应用…………………………………… 150

7.1.2 计数器比较子模块CC原理及应用………………………………… 155

7.1.3 动作限定子模块AQ 原理及应用…………………………………… 157

7.1.4 死区控制子模块DB原理及应用…………………………………… 163

7.1.5 错误控制子模块TZ原理及应用…………………………………… 165

7.1.6 事件触发子模块ET原理及应用…………………………………… 169

7.2 增强型捕获模块eCAP …………………………………………………… 174

7.2.1 eCAP工作模式……………………………………………………… 174

7.2.2 捕获模块寄存器……………………………………………………… 177

7.2.3 eCAP程序例程———如何捕获外部脉冲信号……………………… 183

第8章 F28335的片上串行通信单元…………………………………………… 185

8.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185

8.1.1 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185

8.1.2 串行通信的传输方向………………………………………………… 186

8.1.3 串行通信的错误校验………………………………………………… 186

8.2 SCI通信模块及应用……………………………………………………… 187

8.2.1 SCI通信模块简介…………………………………………………… 187

8.2.2 SCI工作原理………………………………………………………… 188

8.2.3 SCI基本数据格式…………………………………………………… 188

8.2.4 多处理器通信方式…………………………………………………… 190

8.2.5 SCI相关寄存器……………………………………………………… 191

8.2.6 SCI应用实例———如何实现异步通信数据的收发………………… 194

8.3 SPI通信模块及应用……………………………………………………… 195

8.3.1 SPI模块简介………………………………………………………… 195

8.3.2 SPI工作原理………………………………………………………… 196

8.3.3 SPI的时钟与波特率………………………………………………… 198

8.3.4 SPI相关寄存器……………………………………………………… 198

8.3.5 SPI模块应用实例———如何建立有效的全双工数据通信………… 202

8.4 McBSP模块及应用………………………………………………………… 203

8.4.1 McBSP数据收发原理………………………………………………… 204

8.4.2 数据的压缩和扩展…………………………………………………… 205

8.4.3 McBSP数据帧………………………………………………………… 205

8.4.4 时钟及采样率发生器………………………………………………… 207

8.4.5 McBSP工作模式简介………………………………………………… 210

8.4.6 McBSP相关寄存器…………………………………………………… 210

8.4.7 McBSP的应用———如何实现在SPI模式下的数据收发…………… 218

8.5 I2C通信模块及应用……………………………………………………… 220

8.5.1 I2C总线基础………………………………………………………… 220

8.5.2 I2C相关寄存器……………………………………………………… 223

8.5.3 I2C应用实例———EEPROM 数据的读/写………………………… 227

8.5.4 I2C真实波形数据格式分析………………………………………… 229

8.6 CAN 通信模块……………………………………………………………… 232

8.6.1 CAN 模块简介………………………………………………………… 232

8.6.2 CAN 相应寄存器……………………………………………………… 233

8.6.3 CAN 应用注意事项及数据收发程序详解…………………………… 239

第9章 浮点运算单元……………………………………………………………… 245

9.1 浮点单元简介……………………………………………………………… 245

9.1.1 C28x+FPU 的特点…………………………………………………… 245

9.1.2 浮点指令流水线结构………………………………………………… 246

9.1.3 IEEE754单精度浮点格式…………………………………………… 247

9.2 FPU 的寄存器……………………………………………………………… 248

9.3 浮点汇编指令详解………………………………………………………… 250

9.3.1 移动指令……………………………………………………………… 251

9.3.2 浮点算术运算指令…………………………………………………… 259

9.3.3 寄存器数据传递指令………………………………………………… 272

9.3.4 特殊运算指令………………………………………………………… 275

9.3.5 寄存器清0指令……………………………………………………… 276

9.4 F28335库函数使用详解…………………………………………………… 277

9.4.1 FPUFastRTS库简介……………………………………………… 278

9.4.2 FPUFastRTS库使用方法………………………………………… 279

9.4.3 FPUFastRTS库软件优化………………………………………… 280

9.4.4 FPU 软件应用实例…………………………………………………… 281

第10章 BootLoader原理及应用………………………………………………… 283

10.1 BootLoader基本工作流程……………………………………………… 283

10.1.1 F2833x片内引导过程……………………………………………… 284

10.1.2 基本工作流程代码解析……………………………………………… 285

10.2 BootLoader基本数据传输协议………………………………………… 289

10.2.1 16位数据流结构…………………………………………………… 289

10.2.2 8位数据流结构……………………………………………………… 290

10.2.3 数据引导装载过程…………………………………………………… 291

10.2.4 数据格式转换………………………………………………………… 292

10.3 引导模式之跳转模式……………………………………………………… 294

10.3.1 FLASH 上电复位跳转模式及代码解析…………………………… 294

10.3.2 片上其他跳转模式…………………………………………………… 296

10.4 引导模式之加载模式……………………………………………………… 297

第11章 打开FLASH 升级的“潘多拉”盒子…………………………………… 299

11.1 F2833xFLASH 烧录基础……………………………………………… 299

11.1.1 FLASH 烧录的一般要求…………………………………………… 299

11.1.2 FLASH 烧录步骤…………………………………………………… 300

11.2 CCS插件升级方式……………………………………………………… 300

11.2.1 CCSv3.3版本下的FLASH 升级………………………………… 300

11.2.2 CCSv5.4版本下的FLASH 升级………………………………… 301

11.3 SDFLASH 插件操作方式………………………………………………… 305

11.3.1 SDFLASH 的串行升级基本操作…………………………………… 305

11.3.2 如何更改串行升级文件……………………………………………… 310

11.4 用户自定义升级方式……………………………………………………… 311

11.4.1 FLASH API的应用解析…………………………………………… 311

11.4.2 基于SCI总线的远程FLASH 加载方案………………………… 315

第12章 基于F28335的电力电子应用案例分析……………………………… 323

附录A CRC数据表……………………………………………………………… 402

附录B SCIBoot参考代码………………………………………………………… 404

参考文献……………………………………………………………………………… 407

前言/序言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及相关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高性能、高精度、高集成度的电力电子产品目前已经成为市场主流,这也对控制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TMS320F2833x(简称F2833x)属于TI公司TMS320C2000(简称C2000)系列DSP产品,具有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

  2004年我第一次接触的DSP是2812,遗憾的是只应用了其中的某几个模块.后来加入到全球知名的某电力电子公司从事嵌入式开发工作,系统地在TI公司开发的2812、2803x、28016等Piccolo系列DSP、F2833x系列Delfino以及TMS320F2837xD双核系列DSP的基础上进行了产品开发.如果说实验室的工作只是在DSP的基础上做一些理论研究,分散、独立地使用DSP的各个模块,那么工作中尤其是对于产品的设计,我们会尽可能地去挖掘DSP的功能,甚至觉得原本丰富的资源都变得如此紧张了.我在参观TI公司总部时与其工程师的交谈更加明确了这一点:C2000系列并非只是功能强大的“单片机”,而是各个模块内部相互强化,应用在电力电子控制领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

  本书是在严格参考TI数据手册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DSP开发经验整理、归纳而成的,旨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案例的统一,注重培养读者运用知识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能力.

  全书共分为12章.第1~8章为F2833x的基本应用,内容涵盖F28335几乎所有模块,对比了2812、2808等DSP与F2833x系列的不同点,旨在希望读者快速掌握不同系列的特点.每章的应用实例不仅调试通过且其思想均已应用在市场主流电力电子产品中,具有很高的应用和参考价值.第9~12章属于DSP的高级应用,难度较高但工程实用性很强.第9章系统地分析了FPU 模块,归纳总结了浮点指令及库函数应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例程也是希望读者能够掌握其指令特点.第10章和第11章系统、详尽地分析了API的使用,BootLoader和目前常见的片上FLASH 升级方案.其中如何自行建立Boot使其具有远程FLASH 升级功能有相当高的工程应用价值.第12章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采用电力电子技术基本理论与DSP应用相结合,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均代表了当下电力电子控制领域核心、常用、流行的元素,书中所给出的程序及其思想也为读者扩展思维提供了帮助.

  本书由哈尔滨理工大学的马骏杰编写并统稿,张思艳老师参与编写了第4章和第6章.感谢李全利教授、王旭东教授和王哈力教授对本书出版的关心,感谢那些年陪伴我在电力电子科研道路上奋斗过的小伙伴们,感谢TI深圳办事处的工程师对本书编写提出的宝贵意见,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岳父母、妻子给我的关爱和支持,并将此书献给我即将出生的宝贝“子越”.

  此外,本书还得到了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7031)、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B08A306)的大力支持,在此对相关的老师与同学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作 者2015年9月13日



嵌入式系统实时信号处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 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一特定型号的DSP芯片,而是致力于深入剖析嵌入式系统中实时信号处理的核心原理,并提供一套普适性的技术框架和开发思路。通过对信号处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以及在嵌入式硬件平台上进行实际操作的案例分析,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掌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第一部分:信号处理理论基础 在进入具体的嵌入式实现之前,理解信号处理的本质至关重要。本部分将从最基础的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算法。 信号的定义与分类: 我们将首先探讨什么是信号,其基本特性(如幅度、频率、相位、周期性等),以及信号的常见分类,例如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等。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是后续所有分析和处理的前提。 时域与频域分析: 信号在不同域上的表示方式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我们将详细介绍时域分析(如信号的波形、瞬时值)和频域分析(如傅里叶变换、频谱密度)。特别地,我们将重点讲解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的原理,揭示信号的频率成分,这对于理解滤波、调制解调等应用至关重要。我们将深入探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及其高效算法——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理解其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核心地位。 采样定理与量化: 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是嵌入式DSP的首要环节。本部分将详细阐述奈奎斯特-香农采样定理,解释为什么需要以两倍于最高信号频率的速率进行采样才能避免混叠失真。同时,我们将探讨量化过程,包括量化误差的产生以及量化位数对信号精度的影响,为理解数字信号的表示提供基础。 数字滤波器设计与原理: 滤波器是信号处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用于去除噪声、提取特定频率成分等。我们将深入讲解滤波器的基本概念,包括通带、阻带、截止频率、衰减等。然后,我们将系统介绍两种主要的数字滤波器类型: 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 阐述其设计原理,如巴特沃斯、切比雪夫、椭圆滤波器等,以及其在设计上的优势与局限。 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 讲解其基于窗函数的设计方法,如矩形窗、汉宁窗、海明窗等,并分析其线性相位特性在许多应用中的重要性。 我们将重点关注如何在嵌入式环境中高效地实现这些滤波器,包括直接型、级联型等结构,以及量化效应和截断效应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相关与卷积: 这两个概念是理解系统响应和信号匹配的关键。我们将深入讲解卷积定理,它连接了时域的卷积运算和频域的乘积运算,这在系统分析和滤波实现中非常有用。同时,我们将探讨相关运算,它常用于模式识别、同步检测等场景。 其他重要的信号处理概念: 此外,我们还将简要介绍其他可能涉及的信号处理基础,如自适应信号处理的基本思想、谱估计方法(如周期图法、Welch法)等,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第二部分:嵌入式实时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 在掌握了信号处理的理论基础后,本部分将聚焦于如何在有限的嵌入式硬件资源上高效、实时地实现这些处理。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考量: 虽然不限定于特定芯片,但理解嵌入式DSP系统的通用硬件构成至关重要。我们将讨论CPU、存储器(RAM, ROM)、输入/输出接口(ADC, DAC)、中断控制器、定时器等核心组件的功能及其对信号处理的影响。特别地,我们将强调ADC和DAC在模拟信号数字化和数字信号模拟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它们的技术指标(如采样率、分辨率)如何影响信号处理的性能。 实时性要求与任务调度: 嵌入式信号处理往往对实时性有严格要求。我们将探讨实时操作系统的概念(RTOS),以及任务调度策略(如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如何保证信号处理任务按时完成。我们将分析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原则,以及如何避免中断延迟对信号处理链的影响。 高效的算法实现策略: 理论算法与实际代码之间存在差距。本部分将重点讨论如何在嵌入式环境中优化信号处理算法的实现: 定点与浮点运算: 深入分析在嵌入式DSP中选择定点运算还是浮点运算的权衡,包括运算速度、功耗、存储空间以及精度要求。我们将介绍定点化技术,如何将浮点算法转化为定点算法,以适应资源受限的处理器。 算法的迭代与并行化: 讨论如何将信号处理算法进行迭代分解,使其更适合嵌入式系统的顺序执行能力。同时,对于支持多核或SIMD指令集的处理器,我们将探讨并行化和向量化指令的应用,以提高运算效率。 查找表(Lookup Table)的应用: 讲解如何利用查找表来加速查找、计算量大的运算,如正弦、余弦函数计算,或者一些复杂函数的近似计算。 存储器管理与优化: 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往往有限。我们将讨论如何合理地分配和管理存储器,包括全局变量、局部变量、堆栈的使用。重点将介绍如何优化数据存储结构,减少数据访问延迟,例如使用高效的数据结构,以及如何利用缓存机制(如果处理器支持)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中断驱动的信号采集与处理: 中断是嵌入式系统处理外部事件的关键机制。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配置和使用ADC中断,在采样完成后触发处理程序,实现连续、实时的信号采集。同时,也将讨论如何利用定时器中断来精确控制采样周期和处理周期,确保信号处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功耗管理与性能调优: 在许多嵌入式应用中,功耗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我们将探讨一些低功耗设计策略,如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算法和代码来降低功耗。同时,我们将介绍性能分析工具和技术,如何通过测量CPU占用率、内存访问模式等来发现性能瓶颈,并进行针对性优化。 第三部分:典型应用场景分析与实践 理论和技术需要落地,本部分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嵌入式信号处理应用场景,展示如何将前两部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 音频信号处理: 回声消除(AEC): 讲解回声消除的基本原理,如自适应滤波器的应用,以及在嵌入式设备中实现回声消除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延迟、计算复杂度。 降噪(Noise Reduction): 介绍谱减法、维纳滤波等常见的降噪算法,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进行优化。 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初步: 简要介绍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如MFCC)以及简单的识别流程。 电机控制中的信号处理: 电流、电压采样与滤波: 讲解如何通过ADC采集电机驱动信号,并使用数字滤波器去除测量噪声,以保证控制精度。 速度和位置估计: 介绍如何基于采样数据估计电机的速度和位置,例如使用PID控制器中的积分反馈。 谐波分析与补偿: 探讨如何分析电机运行过程中的谐波,并设计相应的补偿策略。 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 调制与解调(Modulation/Demodulation): 讲解ASK, FSK, PSK等基本调制解调方式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 误码率(BER)分析与纠错: 简要介绍通信系统中误码率的概念,以及纠错码的基本思想。 传感器数据融合与处理: IMU(惯性测量单元)数据处理: 讲解如何处理加速度计、陀螺仪等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姿态解算,如卡尔曼滤波的应用。 多传感器数据同步与融合: 讨论如何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信息进行时间同步和逻辑融合,以获得更准确的系统状态估计。 工业控制与测量: PID控制器实现: 详细讲解PI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中进行离散化实现和参数整定。 信号的采集、分析与诊断: 探讨如何采集工业现场的信号,进行实时分析,以监测设备状态、预测故障。 结论与展望 本书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套可迁移的实践方法论,使读者能够自信地应对各种嵌入式实时信号处理的挑战。我们鼓励读者将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硬件相结合,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理解,并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随着嵌入式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的不断发展,实时信号处理将在未来的智能硬件、物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 深刻理解信号处理的核心理论,包括时域、频域分析、采样、量化、滤波等。 掌握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实时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算法优化、存储管理、中断处理和功耗管理。 学会分析和解决典型的嵌入式信号处理应用问题,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程能力。 本书面向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 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工程师。 对信号处理感兴趣的学生和研究人员。 需要将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硬件产品的技术人员。 本书强调的是原理和通用方法,而不是某个特定芯片的固化操作。因此,即使硬件平台有所不同,本书所提供的知识体系也将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应用潜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当时正是我在进行一个需要用到DSP的项目,但对TMS320F28335这个平台不太熟悉,搜集了很多资料,但总感觉不成体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入手了这本《嵌入式DSP的原理与应用:基于TMS320F28335》。拿到书后,我被它的内容深度和实践性所震撼。作者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算法,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字信号处理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并且以F28335这个经典的DSP芯片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中断处理、定时器配置以及ADC/DAC接口使用的章节,这些都是在实际项目中非常基础但又极其重要的部分。作者提供的代码示例非常完整,可以直接在开发板上运行,而且对代码的讲解也非常到位,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每一行代码的含义和作用。我之前在做项目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性能瓶颈,这本书提供了很多优化思路和技巧,比如如何利用DSP的特殊指令集来加速计算,如何进行流水线优化等等,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开发效率。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出现,在我看来,是对当下嵌入式DSP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补充。很多同类的书籍,要么过于侧重理论,让初学者望而却步,要么就是直接上代码,但对背后的原理讲解不足,导致使用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这本《嵌入式DSP的原理与应用:基于TMS320F28335》,恰恰在这两方面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一些复杂算法时,并没有直接给出晦涩难懂的公式,而是通过清晰的逻辑推导和直观的类比,将深奥的数学原理一步步剖析开来。例如,在介绍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时,作者先是讲解了不同类型滤波器的原理,然后是如何在F28335上实现,并且给出了详细的C语言代码和相应的汇编优化技巧。这一点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嵌入式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很多以前难以理解的概念的清晰解释,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开发技巧,比如如何高效地利用DSP的硬件资源,如何进行程序优化以达到实时性要求等等。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著作,适合从入门到进阶的各类嵌入式DSP开发者阅读。

评分

这本书,我关注了很久,终于拿到手了。作为一名在嵌入式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对于DSP的理解一直处于一个磕磕绊绊的状态。之前尝试过一些更偏向理论的书籍,但总是觉得有些空中楼阁,实践性不强。拿到这本《嵌入式DSP的原理与应用:基于TMS320F28335》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章。书的排版和字体都相当舒服,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图表,内容直击要害。作者在介绍DSP的基本概念时,并没有止步于纸上谈兵,而是巧妙地结合了TMS320F28335这个具体的硬件平台。这种“原理+实践”的教学方式,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项目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尤其对书中关于TMS320F28335的硬件架构的讲解印象深刻,清晰明了,让我对这个强大的芯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接下来的章节,作者逐步深入到DSP的核心算法,比如FFT、滤波器设计等,并且每一个算法都配有具体的代码示例,这是最让我惊喜的地方。我通常会一边看书,一边在开发板上敲代码,效果非常好。这本书的例子移植性很高,稍作修改就能应用到我的项目中,这大大节省了我宝贵的时间。

评分

作为一个对信号处理充满好奇心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够亲手实现一些经典的信号处理算法,但苦于缺乏一个合适的平台和入门指引。很多关于DSP的书籍,要么是面向专业工程师的,内容过于艰深;要么就是过于浅显,缺乏实际操作性。直到我发现了《嵌入式DSP的原理与应用:基于TMS320F28335》,我才感觉找到了“宝藏”。这本书以TMS320F28335这个具体的DSP芯片为载体,将复杂的DSP理论转化为一个个可操作的实例。我最喜欢书中关于语音信号处理和音频编解码的章节,这些内容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感兴趣的领域。作者提供的代码示例非常贴近实际应用,而且讲解也非常详细,让我能够一步步地模仿和学习。我特别享受在看到书中讲解的算法,然后在开发板上成功运行起来的那种成就感。这本书的难度适中,既不会让我因为看不懂理论而放弃,也不会因为代码过于简单而觉得无趣。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DSP的原理,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硬件上实现它们,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名高校的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嵌入式DSP课程时,一直苦于没有一本能够兼顾理论深度和实践操作的理想教材。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理论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要么就是代码示例陈旧,无法满足当前开发的需求。直到我发现了《嵌入式DSP的原理与应用:基于TMS320F28335》,我才找到了一本真正称得上“教学利器”的书籍。这本书在讲解DSP的基本原理时,逻辑清晰,循序渐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作者选择TMS320F28335作为教学平台,这是一款在工业界应用非常广泛的DSP芯片,学生通过学习这本书,不仅能掌握DSP的理论知识,还能学会如何在实际硬件上进行开发,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就业非常有帮助。书中提供的源代码质量很高,注释也很详细,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课后实践和课程设计。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实时操作系统RTOS在DSP中的应用的讲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开发复杂嵌入式系统的能力非常有益。

评分

不错,适合新手入门用,全面但是不是很深入,对于开发者参考意义不太大

评分

朋友强烈推荐的,一收到就打开看了?

评分

学习

评分

活动时候买的,也是需要的书,用着还不错,好评

评分

送货快,服务周到,质量好。

评分

只能说纸张一般般

评分

适合初学入门。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一步一个脚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